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02.docx

    • 资源ID:3845773       资源大小:27.9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02.docx

    1、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02 广论奢摩他 02讲授: 雪歌仁波切 2007-03-09【前行】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如母有情众生,因此应当得到所得的果位之中,究竟圆满的佛果珍贵宝,就佛果珍贵宝而言,如果要得到的话,应当按照次第,进行闻思修,之后按照道次第逐渐进步、进步。首先一开始就学习止修,是不可能的,若想要立刻进行观修,当然也不可能。在观修的前面要先做思惟,最初立刻进行思惟也不对,前面应当要做听闻。所以首先对于佛陀成就佛果这个最主要道路止观的道路当然要进行闻思修。就闻思修而言,先听闻,其次思惟,再做观修之后,止观的证悟能在内心产生,产生之后逐渐趋入道之中,进步而获得佛果。希望以如此产生动机,来听闻教

    2、法。【正行】就我们学习的止观而言,首先要了解他的重要性何在?因为它有广大利益,而且也非常必要的,所以首先要说明观修止观有什么样的好处?这些都要先说明的。要观修止观,止、能摄一切等持,这些要先说明。大纲主要有六项,前面解释过的二项就是,修行止跟观的胜利功德好处是什么?这里所谈到的止观,它能摄一切的等持,这个定就是等持。中国人讲定是一个浮泛的泛称辞,如果仔细讲定,里面有很多名词。这里的定是指等持。有时,止也翻译成定。将等持也翻译成定的情形很多,这个定就是等持的意思。显示此二摄一切定止观具足如此广大利益,又有必要进行实修,它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给它做一个界定?上次谈到安止的本质是什么,就是第338页到

    3、第三行为止,安止的本质是什么呢?根据解深密经已经解释完毕了。引用解深密经是因为圣无著菩萨的思想主要根据解深密经而来,这是祂思想的发源之处。圣无著菩萨是广大行传承的祖师爷,广大行从祂这里而来的。当然广大行的主要教法是由慈氏所流传,但是将补处慈氏弥勒菩萨(补处慈氏怙主)化成人的形相,宏扬教法就是圣无著菩萨。而甚深见的传承,本尊是圣文殊菩萨,化成人的形相,广大宏扬这个教法的是怙主龙树菩萨。教法中,把教法归纳成广大行传承,以人的形相来宏杨的是圣无著菩萨;把教法归纳成甚深见的传承及实修方式,而以人的形相来发扬光大的就是怙主龙树菩萨。我们讲到止观止的这个段落,是属于广大行的内容。它的来源祖师是圣无著菩萨,

    4、主要根据是解深密经。这里也引用这部经典,后面还要再三引用声闻地,这是到安止这个段落。现在所要进行的段落除了引用圣无著菩萨的教法,他所根据的典籍之外,后面还要引用莲花戒的修次第初篇、中篇跟后篇,为什么再三引用呢?这是印度教法最初传到西藏时,有一些不很纯正的思想,像大乘和尚摩诃衍、支那堪布的教法就不纯正,把它纯正、净化的,就是靠莲花戒祖师爷所写的修次第初篇、中篇、后篇。这是很重要的教法,后面还要再三引用这本书。所引用的解深密经经文里面所要讲的意义是什么呢?至尊仁波切做了一个解释,义谓随所定解十二分教中五蕴等义为所缘境。义谓,指经文里面的意义所指的是什么?首先要讲所缘对象和所缘内容。义谓随所定解十二

    5、分教中五蕴等等的意义。举例说明五蕴等等意义做为所缘境。将十二分教教法里面的意义(五蕴等等的意义)作为所缘对境就是所缘境,之后由念跟正知令能缘心于所缘境,相续安住而不散乱。故心于境能任运住这是方法、方式。首先要有所缘境。缘取一个所缘境之后,在最初修安止的时候,当然不可能立刻得到安止,住在对境上面,所以要靠一个方法,靠什么方法?就是由念跟正知。念是忆念(回忆的忆),靠着忆念和正知的力量,让心能够就所缘境上面持续安住而不散乱的去缘取它,这是用忆念跟正知栓住内心,(把心绑住的意思),栓住内心之后能令心安住于所缘境,就是讲工具、方式,靠着忆念和正知,以这工具跟方法,让能缘取的内心,去缘取所要缘取的对境,

    6、而且能持续安住在对境上且不散乱。这所要靠的方法是什么呢?忆念和正知。这是要应用的方法,因为前面已讲过,不可能立刻修的时候,就安住在对境,这是不可能的,是要有方法的,而其方法就是忆念和正知。靠着忆念跟正知,能够让心放在所缘的对境上面并栓住它,而且持续安住不散乱。刚开始谈到故心于境能任运住。任运是自然轻松不花力气的意思。刚开始安住在对境时的专注,很花力气,很劳累,逐渐做到根本不用花力气,他能够自自然然安住在对境之上,这个是讲安止的方法。后面讲量。修成之量,若时生起身心轻安所有喜乐,此三摩地即奢摩他。此三摩地,就是真正的等持(奢摩他),而此等持就是安止。这样安住后,会产生身心轻安所引生的乐,这样一个

    7、等持,就称为一个安止,这是安止成功之量的一个标准。前面所讲的是,首先所缘的对境是什么?用什么方式来去缘取这个对境?修安止的方法是什么?安止成功了,要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就是后面身心轻安所发生的乐,伴随身心轻安所发生的乐,这样一个等持就称为安止,这是安止成功之量。安止成就之量,其判别的标准在哪里?是由身轻安的乐产生后,再产生心轻安的乐,伴随身心轻安之乐的这种等持就称为安止。解深密经的意思应当是这样。至尊仁波切上次的解释,解深密经内容起身轻安及心轻安是名奢摩他,如是菩萨能求奢摩他(安止)解深密经里面的身轻安,应该解释为身轻安之乐;心轻安,应该解释为心轻安之乐,这个部分我们以前解释过了。谈到轻安的话,

    8、应当是心轻安在前面,之后才产生身轻安;身轻安之后,才会有身轻安的乐,这要在前面了,然后才有心轻安之乐,这又在后面了。所以解深密经里,身轻安放在前面,心轻安放在后面,就表示讲的是乐,是身轻安的快乐,心轻安的快乐。目标所缘的对境,这里谈到十二分教、五蕴等意义,作为所缘的对境。这表示安止所缘的对境(有)很多种,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或在面前放一尊自己信心最强烈的佛像、圣像(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甚至自己的上师)当作所缘境。所缘境是以自己内心所摄的五蕴等等来进行,有这么一种说法,对于内心安住在对境之上特别有帮助,或许另有一个原因,是我们内心的执着很强烈,所以缘取自己心续所摄的五蕴等等,

    9、一缘取此对境时,立刻就执着为我,这种想法很自然就会产生,内心要安住于对境上面这个就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这里才谈到自己内心所摄的五蕴、自己的身体等等当作所缘的对境,对内心的安住上面会有很大的帮助,或是说自己的信心最为强烈的对象,也是将心安住在对境上有很大的帮助的。这里谈到忆念和正知。念,翻作忆念,但有人翻成正念,就完全错误了。这两项是甚么呢?正知是侦察兵。我们的内心正缘取一个对境,且安住在上面,当进行这个活动时,再分出一个心,检查前面所安住的心当下的情况到底是甚么?有没有丢掉?有没有跑到外面去?还是继续安住于对境之上,像这么样的一个侦察兵,我们称它为正知。若正知去侦察时,发现心早就跑掉了,已经胡思

    10、乱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时内心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能够把丢掉的那个心抓回来,又继续放到对境上,有这种作用的,是忆念的力量,可见这是两个不同的作用力。当我们主要的心正在缘取对境、安住在对境上,当下正在修安止缘取一个对境,缘取甚么对境呢?前面讲过了,缘取这个对境,心安住放在上面的时候,要再分出一个心去检查,修安止这个心有没有安住在对境之上,有吗?没有吗?跑掉了吗?还是继续安住于对境之上,这个检查、侦察的力量,我们就把它翻称为正知。如果检查后,发现早就跑掉了,已胡思乱想,想东想西去了,想到别的地方去了,还是要把这个心抓回来,还是要继续安住在对境之上,这又是不同的作用力了。这个抓回来,继续放在对境上这个作

    11、用力,就称之为忆念,这是不同的两个作用力,所以要靠着这两个项目忆念跟正知来进行安止的实修。靠着忆念跟正知之后,让心安住在对境上,这个安住才能够不散乱。这样,练习时间不断慢慢延长,再不断的练习,让这个心继续安住在对境上,久而久之,不必用很多忆念跟正知的力气,就可以自然的安住于对境上。这时,心已经自自然然的可以不必花力气也能够在对境之上,我们就说这个心已经非常熟练了,已经不必花力气去约束它,不必去调整它,它已很自然、熟练的就能够安住在对境上,这时候就是心轻安。轻安,就是很轻松的安住在对境上。这个时候不必花力气心轻安就产生了,逐渐的身体也不必花力气,不会辛苦劳累的感受产生了,这是身轻安。身轻安,就是

    12、说做这件事情时,身体不会感到辛苦或劳累,已经很熟练来修安止的时候。因为身体很熟练,所以很轻松的就安住了,也因为很熟练之故,身就轻安。心熟练,身体也熟练,都不会辛苦劳累,不仅如此,还更加进步,慢慢会引发快乐,身体内在也会引发快乐。大致是这个样子的。首先,由心轻安产生身轻安,这时候身心完全放轻松,身心轻安就不会辛苦、不会劳累,当身体和内心完全轻松,这时候,身体里面的气跟脉完全通畅,不会阻塞,因而就不会觉得辛苦、劳累, 所以有心轻安,又有身轻安。当不再感到辛苦及劳累,慢慢的,就产生了快乐,因此会得到身轻安的快乐。修安止的时候,不仅身心不会劳累、辛苦,身体也感到非常快乐呢!这个身轻安的乐也得到了,身轻

    13、安的快乐得到后,回过头来帮助内心,让内心继续的安住在对境,此时,不仅不会劳累还会引发快乐,内在还会引发快乐产生,所以心轻安的乐产生了。心轻安的快乐也产生的时候,就说这个安止已经成就了,已成就了安止。有关修安止的部分,至尊仁波切又再做一个说明。此由内摄其心不散所缘即能生起,不要通达诸法真实。所缘是对境。由就是靠(工具方法),是靠着收摄他的内心,对于所缘的对境不涣散,即能生起安止了。不需要通达诸法真实。所以,对于对境内心专一的安住,由这个专一的安住、不散乱,就产生安止。并不需要去分析对境,这个对境,它究竟的实相是什么?就是这个样子,就是那个样子,并不需要对这部分通达、不通达,并不是这个问题。只是安

    14、住在对境上面安住不散乱,就能够产生安止,不是要去分析对境的道理,它的实相究竟是如何如何?这是不同的问题。前面所谈到的是安止的内容,与至尊仁波切所解释的安止的本质是同样的道理。接下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讲解胜观。胜观的本质是什么?一样的,也用解深密经里的这么一句话毗钵舍那自性。毗钵舍那是胜观,自性指的是本质,那么,毗钵舍那的本质如何来解释呢?是根据解深密经来讲的。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舍离心相,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即于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由获得身心轻安为所依故,可见要得到安止,在

    15、安止的状态下,所依的就是依靠在安止上面。安止就是前面所谈到的身心轻安之乐。伴随着身心轻安之乐,就得到安止,安住在安止的情况之下,在安止的状态之下来观修胜观的。胜观,指分析。分析就是能正思择,最极思择。这个是分析,是分析对境的意思,胜观是指对于对境的分析。所以,身心轻安之乐所伴随的等持(安止),在这个状况之下,对安止的对境、那个对象,还能够进行分析观察,用寻思、伺察,仔细把这个对境做一个分析观察。透由这个分析、观察,所产生的忍、乐、觉、见、观等等,这些都称之为胜观。这里没有谈到胜观所获得之量。用什么标准来衡量?而是讲用什么方法、方式来修胜观。经文里面的意义,我们来好好的看一下,彼由获得身心轻安为

    16、所依故,舍离心相,舍离心相,心相当然是指内心的行相,内心的行相是什么呢?内心散乱到别的地方,因而出现很多的行相,这些行相全部都要去除掉。这句话是作这样解释的,指的是修胜观的时候,前面应该要得到安止,依靠着身心轻安,伴随轻安之乐所生之安止,心只有安住在要观修的对境上面而已,除此之外,散乱到其他部分胡思乱想这些行相完全不存在,这个是舍离心相。心专一安住在一个对境,其他内心胡思乱想思惟的这些行相完全都没有了,随随便便胡思乱想的这些行相完全都没有。即于如所善思惟法,内三摩地所行影像观察胜解。对于善思惟所缘取的对境,以及内在的等持所进行的影像,来进行观察胜解。三摩地是等持。安止的对境,我们上一次有谈到过

    17、了。安止的对境不是根门识的对境。安止所缘的对境,是第六意识的对境,这个我们上一次有解释过了。第六意识所缘取对境一定只有义总,就是第六意识的对境。修安止去缘取一个对境的时候,譬如说,观想佛像。眼睛要好好的看着佛像,这是眼识所缘取的对境(根门识所缘取的对境);内三摩地是内心第六意识。当眼睛看着这个佛像后,我们内心第六意识,也形成一个佛像的形像,这个佛像的形像才是我们修安止所缘的对境。内心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当然就不是外面对境那个佛像了,这是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称为义总。心要专一安住在第六意识所出现的形像上面,想办法让它安住,持续的不散乱,这方面好好的努力!这称之为观修安止。安止的对境是第六意识

    18、所出现的形像,这个形像当然就是义总,义总不会是外面的对境。第六意识所缘的对境,仅仅只是义总而已。义总不是外面那个对境,它是由对境所显现出来的。经由眼睛看到的对境,在第六意识显现出来,所显现出来的我们就把它称之为影像,在第六意识中所出现的外在对境所显现出来的影像,对这个影像好好进行观察,观察后就分析,并产生胜解,进行观察胜解。前面谈到对于这一个对境来进行观察胜解,这是对于等持的对境,安止的对境,当然是所显影像。所显影像只是一个义总,这里称之为影像,对于内在的等持所缘取的对境,所显影像来进行观察胜解。 这个观察胜解,是一个简略的说明,后面才要细说,所以后面又一个详细的说明,观察胜解再细分来讲,即于

    19、如是胜三摩地所行影像所知义中,就是所要了解的对境上面,所知义中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是详细的解释,这个意思就是前面所谈到的观察跟胜解,细说的话,能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细解释里面,这几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正思择、最极思择、周徧寻思、周徧伺察,这四项又是什么意思呢?后面还要再做解释。338页到数第二行,引用圣无着的解释,正思择者、谓思择万法之中尽所有性的性质,最极思择者、谓思择如所有性,思择是分析、做一个分析,分析万法的尽所有性,这是正思择,分析万法的如所有性呢?这个是最极思择。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名周徧寻思,取诸相,取对境的行相。分别慧呢?用我们的胜慧去缘

    20、取对境,缘取对境的行相之后,做一个粗糙的分析,这个叫做寻思。再做一个细致的分析,就叫做伺察。以有分别慧作意、取诸相时,对境的行相时,这个叫做周徧寻思。真实观时名周徧伺察,很彻底真正给它做一个分析观察,就叫伺察了。 总之,去分析对境的时候,粗糙的了解分析:寻思。细分的了解分析:伺察。我们举一个例子来做说明好了,譬如,选择释迦牟尼佛的佛像,或者用我们的五蕴,用我们的身体作为对境,之后来观修胜观,怎么样子来做观修的呢?譬如说,五蕴、或者是释迦牟尼佛的佛像,缘取这个对境之后,去分析它那个世俗谛的性质是什么,名言上面有的这些情况是什么,这样子来分析的话?就是正思择。所以,圣者无着说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

    21、性,最极思择者,谓思择为如所有性,尽所有性就是世俗谛的性质、世俗谛的法,缘取释迦牟尼佛的佛像,它在名言上而有,是怎么样子形成的呢?就世俗谛法的性质,它是如何的呢?如何成立的呢?世俗谛方面的性质来做一个分析观察,称之为正思择。其次最极思择者谓思择如所有性,如所有性,它的实相呢?这个时候去分析一下,五蕴或者是佛像本身,它的实相是什么,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它在施设的对境上,可以找得到?还是找不到?这样来分析的话,把它称之为最极思择。不管是分析五蕴或者是佛像本身,分析它的世俗谛,尽所有法的性质;胜义谛,如所有法的性质,我们都可以粗糙的分析、详细的分析。粗糙的分析、用一个大概整体的逻辑推理去分析。或者是

    22、用一项二项三项,细分的逻辑推理,仔细的去推敲、分析。粗糙的分析,就是寻思;细致的分析,就是伺察。寻思跟伺察、讲解完毕了。后面还有的段落内容是什么呢?若忍若乐若觉若见若观,是名毗钵舍那。如是菩萨能善巧思毗钵舍那。若忍,忍是能够的意思,耐的住、能够的意思,就是对于烦恼这个对境能够去克制它,具有这个能力,这当然能够克制它,就是胜观。这样子修胜观之后,产生了忍这个能力,能够去降伏烦恼,这个当然是胜观。若乐,对于对境,由对境而引发安乐!这是因为思惟对境的功德,例如说观想佛像的话,佛陀的身功德是如何,思惟这些功德之后,引发信心产生快乐,所以当然是乐。若觉,其次是这个觉,觉是增广的意思,增广的意思是细分广大

    23、的意思,细分广大的意思,是指去分析对境蕴、处、界(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再把它细分成五蕴,一项一项是什么?把对境细分细分、各别各别广大的来做一个分析,这个是觉,这应该是广的意思。然后若见,若观。一般我们谈到见的时候,都是指实相,去分析对境的时候,去想一想对境的实相到底是什么?这个部分才称之为见。之后,观,这个是指别择,各别各别思择,别择是指把对境各别的行相、各别的性质,做一个分析思惟。譬如说,去分析对境,不是指它的实相,它的名称指的是什么?它各别有什么特性吗?这样子的分析,就叫做观。观,这个是别择的意思,各别的思择的意思,所以这些都是指胜观的内容。在后面这个段落中,至尊仁波切又抓到一个机会来

    24、破除其他者,是破除大乘和尚(这里都翻成大乘和尚支那堪布)。他的主张是什么?此时,再度引用解深密经。当尚未说明经文之前,即先破除反对者的主张,那是什么呢?(广论338页倒数第四行)传说支那堪布见已谤云:此是经否,不得而知用足毁踏。因彼妄计一切分别皆执实相。要弃观慧全不作意,乃为修习甚深法义,不顺此经,故用足毁。现见多有随此派者。支那堪布见到觧深密经就毁谤说:这部经是不是佛经?实在不知道,因此就用足毁踏它。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为,内心所思惟的一切,皆是分别妄念,一切妄念想法,全部都是谛实的执着。皆执实相就是实执-谛实的执着。应该要舍弃内心的思惟,全都不作意,这才是甚深的观修方式,显然的,这个跟经文的

    25、意义不相随顺,因此用脚踩这部经。支那堪布距离至尊仁波切是很遥远的时代了,这是古代的事迹,当时,莲花戒还在西藏的时代。至尊仁波切已是后代的人,离开那时候已是很久远的时代了。至尊仁波切虽然当面没见过这件事,但有听人传说过这么一个事迹。支那堪布主张一切妄念思惟全部都是谛实的执着,他的错误关键就在这里。但至尊仁波切主张,思惟作意并不全是谛实成立的执着。可是支那堪布认为一切思惟都是谛实执着,因此皆不作意,内心不作意,不作任何思惟,才是最深奥的实修方式。因为如此主张,显然与经文互相违背,认为这可能不是佛经,于是把它丢了,用脚踩它。但至尊仁波切认为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追随这个派系。总之这个派系想法是违背佛经的,

    26、应把它破除掉。解深密经的经文引用完毕后,后面还要作一个解释。这解释引用圣无着的解释,前面已说过了。正思择者,谓思择尽所有性;最极思择,谓思择如所有性。一般来讲,一个法上面一定伴随着二谛的存在。任何一个成事(一个法),一定有二谛存在的,所以在这个法上面有它的究竟实相是什么?有它粗分的行相,如常、无常等等,总有它粗分的行相存在。所以,对于对境,有从粗分行相进行分析,即分析它的尽所有性,此是正思择;也有对它细分行相,最究竟的实相作分析,即对于对境的如所有性来进行分析,这个称为最极思择。谈到寻思和伺察。寻思和伺察,若根据圣无着的解释,指的是有分别慧。分别慧就是胜慧,以这个胜慧作意取诸相,名周徧寻思,取

    27、这个诸相,执取他的行相,这个行相的相,在这里是指对于对境的行相来进行执取。执取对境的行相是,将对境以不同性质来作区分,这一个活动称为执相。执取行相,作意取诸相是这个意思,各别各别的特性做一个区分。相这个字,在藏文中也称之为名。名、相是同一个字。因为要靠名字把它区分清楚,所以有不同的名称。我们若了解名称,就不致于错乱,混淆、混在一起。执取对境时,可以把对境各别区分、分开,不会混杂在一起,称之为执取行相。所以后面还要再解释,执取行相应该要做这样解释,而不是了解成谛实的执着。因为在佛经里有时把执相之意思写成谛实的执着。但有时执相又指对于对境各别性质区分清楚,一个行相、一个行相区分清楚。这个指的是后者

    28、,对境行相一个一个把它区分清楚,是指对境的各别性质,先粗糙的把它区分开来,这种粗糙的活动就叫做寻思,寻思把它称为执相。广论339页:寻谓粗思,伺谓细察,取诸相者非执谛实是明了境相,不是谛实执着,是明了对境之个别行相。由是思择如所有性,尽所有性,皆有周徧寻思及周徧伺察。前面谈到正思择者及最极思择。其中正思择者是思择尽所有性,是世俗谛的部份;最极思择是思择如所有性,是胜义谛的部份,这是从对境来做分类的。若分析的对境是尽所有法的部份,便称为正思择;分析的对境是如所有法的部份则称为最极思择,这是由分析的对境来做分类的。当我们根据对境作分类时,可分为正思择及最极思择二类,而根据所运用的分析方式分类,则可

    29、分成寻思及伺察二类。以对境而言,就尽所有性的部份是世俗谛的法,来进行分析时,有粗糙和细致的分析,对于所分析的对境为胜义谛的法,如所有性的部份,当进行分析时,也是有粗糙和细致之分。粗糙的分析称为周徧寻思;细致的分析称为周徧伺察,因此由是思择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这两个对境皆有周徧寻思和周徧伺察。至此,止的本质和观的本质已解释完毕。前面引用的是以解深密经解释止的本质和观的本质是什么?接下来要以宝云经作补充解释。宝云经所说的意义如同解深密经所讲的内容一样。同字在藏文中是一个严摄词(有含摄、包含的意思),所以此句指的不只是解深密经这样讲,连宝云经也如此讲。宝云经说 :奢摩他者谓心一境性;毗钵舍那者为正观察

    30、。安止,指心一境性;胜观,指纯正的分析观察。至此以佛经来说明止观的部份也讲解完毕。接下来引用论典说明:先用慈尊之庄严经论;再用无著菩萨之菩萨地,之后用莲花戒论师所写的修次中篇,及祥帝巴尊者所写的般若教授论来解释止观的性质。所以先用佛经,后用论典作解释,都是有依据的,不是自己信口胡说,是引经据典来解释的。我们常说,这个法有没有传承?传承是什么情况呢?就像这里,所谈到的都是引佛经或历代大博士,如至尊慈氏、圣无着、莲花戒论师、祥帝巴尊者之论典来解释的。这一代一代的大博士,他们是如何解释的?解释的内容又是什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按照次第,历代传承下来的这个法,这个法便是有法脉、有传承的。若不是如此,

    31、只是自己解释,没有根据,这就是没有法脉、没有传承。所引用的二部佛经,其内容及意义,已经讲解完毕。它的意思是说明安止是属于等持的类型;胜观是属于胜慧的类型,但不能逆推凡是等持都是安止,凡是胜慧都是胜观,就不对了。首先是等持要具足好几种特性之后,就称为安止。然后胜观就很多内容了,前面谈到要具备安止,还要进行分析,如何的进行,这样的胜慧才称为胜观,前面做了说明。所以什么叫做等持?什么叫做胜慧呢?还要再作一个解释,如果把心作一个大致的分类就是心王和心所,等持、胜慧都是属于心所,既然等持和胜慧是心所,就同样属于一个内心的眷属,因此,一个内心同时可以拥有等持的作用又拥有胜慧的作用,因为它是心所,所以它可以

    32、在一个心底下同时具有这二个心所,当作一个心,同时作为一个心的眷属,因此止观才可以同时进行,为什么可以同时进行?因为等持和胜慧可以在一个心底下变成两个工作人员,同时进行,因此止观双运才有可能发生的。假设心本身是安止,或者说心本身是观的话,止和观怎么可能双运结合在一起,那变成不可能。西藏佛法谈到安止是等持的一种类型;胜观是胜慧的一种类型,所以要解释什么是等持?什么是胜慧?等持和胜慧都是属于心所。心所共有五十一种,其中有五种别境。五种别境里的一项就是等持,胜观的本质是胜慧,胜慧也是五种别境其中的一项,五种别境里有等持也有胜慧,此五种别境是五个心所。五个心所的性质,如果按照阿阇黎世亲菩萨的解释,在俱舍论对法论所做的解释,任何一个心它本身必定伴随着这五个眷属,所以把它称为五种别境。任何一个心一定有这五种类


    注意事项

    本文(菩提道次第广论奢摩他0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