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3966582       资源大小:26.74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有杜少陵集。 2.基础积累 (1)认读字音: 凋(dio)伤 塞(si)上 急暮砧(zhn) (2)理解词义: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 萧森(萧瑟阴森) 兼天(连天) 系(指系舟上岸) 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 催刀尺(指赶裁新衣) 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砧,捣衣石) 3.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

    2、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什么叫意境?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意境由意

    3、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请选看下文课堂建议补充资料)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本课所选的

    4、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如: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孤独抑郁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先让学生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5、。第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第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到故园,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2)概括主要内容。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气氛,令人感到秋色秋景扑面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合作探究 一、深入阅读,分析情景交融的特点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玉露、枫树林、波浪、风云、菊花、孤舟、白帝城等。 2.这些景物中包含了怎样的情感?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 3.试举例分析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试以江间波浪

    6、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两句为例。这两句很好地做到了情景的和谐统一。波浪汹涌,仿佛天也翻动;巫山风云,下及于地,似与地下阴气相接。前一句由下及上,后一句由上及下,使秋天萧森的气息充塞于巫山巫峡之中。我们感到这两句形象有力,内容丰富,意境开阔,但诗人并不是简单地再现他的所见所闻,也不是简单地描写景物的特征,而是赋予它们某种性格某种精神。这就是天上地下、江间关塞,到处是惊风骇浪,动荡不安;萧条阴晦,不见天日。这就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不安,翻腾起伏的忧思和胸中的郁闷不平,也象征了国家局势的危急。在这里诗人其实是用豪迈、宏阔写出了哀愁,诗人既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又把自己的深刻感情融入了进去,用最生动、

    7、最有概括力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景物就有了生命,而诗人所要表现的感情也就有了依附。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深。 二、名句赏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先由学生进行分析讨论,然后交流总结。 赏析:这两句集中体现了诗歌的主旨。此时诗人身在夔州,暮年飘零,羁旅江上,面对第二次看到菊花的开放却是秋天满目的萧条,不觉潸然泪下;联想到自己的老病孤舟,又不觉引起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目睹国家残破,而自己又不能有所作为,其中曲折,诗人不忍明言,也不能尽言,而这正是他忧国伤时感情的集中体现。 方法点拨 律诗绝句的朗读节奏: 从句式方面来看,五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一式,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8、霜。(李白静夜思);七言的诗歌一般为二、二、二、一式,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意义的表达来看,有时因表达意思的需要而有特殊的情况,如势拔/五岳/掩/赤城就变成了二、二、一、二式了。 能力提升 阅读下面这首绝句,回答第1、2两题。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整首诗歌先写草堂春色,再写雪山江船,有动有静,色彩鲜明,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无比欢快的心情。

    9、分析鉴赏 秋兴八首(其一)解读 本课选读的是秋兴八首的第一首,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秋兴,从字面上说就是因秋感兴之意。 首联从秋景写起,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写出了夔地露冷枫丹、万物萧森的景象。凋伤本来寓衰飒之气,但露是玉露,树是枫林,反而在萧索中见出了富丽景象,格调颇为劲健。而言气萧森,则非但指草木摇落,亦且涵盖江山万象,为第二联蓄势。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承上展开,江间,写巫峡;塞上,写巫山。波浪在地,却说兼天而涌;风云在天,却言接地而阴。诗人纵目驰骋,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生动地写出了巫山巫峡的萧森气象。 第三联开始,

    10、而由景生情,抒发感慨。丛菊两开,指离蜀历经了两秋;孤舟一系,指眼下旅途的漂零。而他日泪则生悲情于从前,故园心则托相思于万里。最后一联,诗人将的焦点移到生活中来。风霜凄紧,严冬将至,那千家万户的刀尺声和捣衣声急切响起,怎能不泛起岁暮日晚、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全诗就此收束,余意绵绵。 课堂小结 刘禹锡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杜甫的此诗,不但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希望大家课后能够仔细品读。 作业设计 1.背诵秋兴八首(其一),预习后面两首诗歌。 2.写一篇秋兴八首(其一)的散文化作品,40

    11、0字左右。 第二课时 故事导入 王昭君,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不仅因为她的美貌,而且因为她达成了汉朝与匈奴的和亲,使老百姓免于战乱而被世人铭记于心。当杜甫来到她的出生地时,他会有何感慨呢? 朔(shu)漠 青冢(zhng) 省(xng)识 去(离开) 紫台(紫宫,汉宫廷的名称) 青冢(这里指王昭君墓) 省(曾经) 春风面(形容王昭君的美貌) 环珮(妇女戴的装饰物) 一、介绍写作背景 咏怀古迹也是一组七律组诗,和秋兴八首同作于大历元年的秋天。夔州一带有很多古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入人心,千古流传。咏怀古迹共五首,每首各咏一人一事,分别为庾信、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杜甫吟咏古迹,追思历史人

    12、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一生漂泊、功业无成的感慨。 诵读提示:前一层宜用叙述调读,但其间略有变化,如一去两句速度要慢点;后一层宜用咏叹调读。沉郁怨愤的感情。 (1)请学生串讲诗句的意思首联点出王昭君的出生地,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颔联叙述昭君的遭遇,感慨无穷,从正面赞扬了昭君的坚强性格。后四句指斥君王昏聩,致使昭君遗恨千古,从侧面烘托了昭君的形象人们既赞扬她的美好品质,又同情她的不幸。 (2)概括主要内容这是一首借怀念王昭君来抒写自己怀抱的咏怀诗。诗人叙述了王昭君出塞,身死异国的悲剧,同时把自己去国离乡的愁恨寓于其中。他的遭遇与昭君的太相似了:昭君入宫见妒,他入朝见妒;昭君一去紫台连朔漠,他漂泊

    13、西南天地间;昭君思念故土,魂魄月夜归来,他思念长安,但又不敢怨君。所以只能借昭君之事抒写自己的悲愤。 4.请学生在掌握诗歌的节奏和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诗。一、品鉴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 请学生分析讨论:表面上叙写了王昭君的不幸遭遇,实质上在写什么?试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加以分析。借昭君其人其事,除了怀念古人,同时也抒写了自己的怨愤之情。运用了借古咏怀的写作手法,在咏叹昭君不幸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达昭君千载之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二、名句赏析。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第一句写汉元帝按图召幸铸成大错,王昭君既已远嫁匈奴,汉元帝只能在画图中约略地看着她的青春美貌了,

    14、讽刺了皇帝的昏庸无能。第二句写昭君已经出塞,纵然月夜魂归故里又有什么用呢?除了讽刺汉元帝外,也写出了昭君怀念故国之心永远不变。 比较阅读: 请学生阅读白居易的王昭君(二首),试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作比较,说说二者在风格上有什么异同。 王昭君 满面胡沙满鬓风,眉销残黛脸销红。 愁苦辛勤憔悴尽,如今却似画图中。 其二 汉使却回凭寄语,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莫道不如宫里时。 分析参考:相同之处在于都写了王昭君的不幸。不同的地方在于白居易的诗歌明快浅显,立意巧妙,诗歌以昭君自己的角度来入笔,先描写她为胡地风沙所困,已变得憔悴,形象鲜明,但不愿让皇帝知道,只希望回国,有恋主之情;杜甫的诗

    15、歌则深沉得多,他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写,借昭君来寓自己的不幸与怨愤。 规律总结 诗歌形象的理解鉴赏: 1.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三)中的人物形象就是王昭君。 2.对诗歌形象的鉴赏: (1)借助诗歌形象,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这首诗歌就是借写王昭君的不幸,来表露自己的不幸和怨恨。 (2)借助诗歌形象,分析诗歌意境。如杜甫的秋兴八首就是借景来抒发感情,营造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气氛。 (3)借助诗歌形象,体会诗中的哲理。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向我们道出了当局

    16、者迷,旁观者清的哲理。 咏怀古迹(其三)解读 本诗借咏王昭君的事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情怀。 起句气势飞动,先声夺人,不知何所指,好像在迎接一个英雄人物的出场。着一赴字,便令山万壑集于荆门,大有惊天动地之势。第二句揭开谜底:原来写江山灵秀,是为了托出昭君。一句生长明妃尚有村,包含了万千感慨,颇寓怜惜之意。 从第二联起,开始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用对比的手法,写昭君远嫁异域荒漠的悲凉。【篇二:必修三杜甫诗三首登高公开课优秀教学设计】 杜甫诗三首教案王珍彩第 1 页 共 5 页2016.04.18【篇三: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教学目标 : 1、积累文学常识,了解杜甫的诗风。 2、掌握诗歌中

    17、的一些表现手法,如借景抒情,用典,借古讽今等; 3、学会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4、学会结合作者生平际遇和所处时代背景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思想情感; 5、背诵。 过程与方法 : 诵读 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讲授点拨相结合 情感与价值观 :国爱民之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如何鉴赏诗歌;如何把握诗人之情感;掌握其中表现手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秋兴八首 一、导入 李白vs杜甫谁更牛 二、解题 秋兴八首 “秋”1.秋高气爽 萧瑟肃杀 2.自然之秋 人生之秋 国运之秋 何为兴?1.秋日兴致?2.因秋起兴? “八首其一”组诗,第一首(作用:奠定情感基调) 杜甫(知人论世) 三、知人论世

    18、 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汉族,河南巩县(今巩义市)人。 公元759年,杜甫为避“安史之乱”,由陕西入四川,寓居成都,依靠四川节度使严武等亲友的接济维持生活。 765年四月,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凭,于是离开成都,经重庆等地到了夔州(今重庆奉节),住了两年左右的时间。秋兴即这一时期写下的一组诗,共有八首,“玉露凋伤枫树林”是其中的第一首。 四、解析 秋兴八首(其一)起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承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 转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合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先看首两联: 秋兴八首(其一)(自然之秋-国运之秋,对国家动荡不

    19、安、前途未卜的担忧) 时令,白露,白露为霜:深秋寒冷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自然之秋) 首联:深秋之景起兴(秋意浓) 深秋 巫山巫水 落叶凋零残败的 萧瑟阴森的景象 江间波浪兼天涌, 塞上风云接地阴(国运之秋) 颔联:风云突变、风起云涌之景 多事之秋:比喻动荡不安的政局 背景: 杜甫出生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这使他对国家命运与民生疾苦非常关注。流寓四川,时刻关心着国家形势,盼望“安史之乱”早日平息。 “安史之乱”虽于763年被平定,但国家的形势却仍不稳定,回纥、吐蕃等民族自是兵强马壮,不时侵略唐境,吐蕃还于763年一度攻占了都城长安;而唐朝内部在平定“安史之乱”战争中作大的

    20、军阀也拥兵割据,对朝廷构成了威胁。国运危机四伏,犹如四季之暮秋,杜甫为此而深感忧虑。 秋兴八首(其一)(自然之秋-国运之秋-人生之秋,因战乱常年流落他乡、不能归故里的孤寂悲哀 ) 想起去年,此时之泪极度渴望 落叶归根 丛菊两开他日泪, 孤舟一系故园心。 两年过去了,我仍然滞留在他乡 个人漂泊 ,孤苦无依 人生之秋 寒衣处处催刀尺, 白帝城高急暮砧 步步紧逼的寒秋,身上单薄的冬衣,他人团圆的温暖 无处可逃的乡愁,不能归去的伤痛,羁旅途中的孤寂, 在整个天地间回荡,这样的寒冷该用什么来抵御?背景: 杜甫沉重多舛的一生 1.35岁前裘马轻狂; 2.35岁长安落第、困守十年、多次献赋得小官; 3.安史

    21、之乱投奔肃宗被俘,冒险逃脱后封左拾遗、工部员外郎; 4.言事触怒天子被贬; 5.晚年漂泊川、湘、鄂; 6.58岁死于湘水之上。 寓居四川近十年,杜甫历经流离,备尝艰辛,身心憔悴。他日夜想回归故乡却始终无法实现愿望。写秋兴时,他已55岁了,处在人生之秋,眼看来日无多,叶落归根之想更为迫切。正是在此种悲人生之秋和国运之秋的心境下,他写下了秋兴这组诗。 五、评价 秋兴被誉为是 “一生心神结聚之作”(唐宋诗醇)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意,含意较一般的悲秋之作远为深厚。 “也许真的是穷而后工吧,时代用冷酷的目光选中了杜甫,让他受尽种种折磨,用枯瘦的手去蘸起人民像墨汁一样的浓黑的悲哀,来记录盛唐这个

    22、伟大的时代如何走向没落。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备受后人赏爱,又有谁知道,那每一个字都是他眼中的泪,都是他心里的血,都是他无可奈何的惨叫!” 唐之韵 六、温馨提示 移情入境法: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意象分析法: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 知人论世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咏怀古迹 四大美女 闭月:貂蝉拜月 (一计一谢一连环 ,一朝兴亡一唏嘘 ,一笔一纸一方砚 ,一段风流一段书)羞花:贵妃醉酒 (一喜一悲一相对 ,一串荔枝一串泪,一诗一吟一梦里 ,一朝酒醒一朝醉) 沉鱼:西子浣纱 (一

    23、颦一笑一捧心 ,一国倾废一霎间,一船一浆一生伴 ,一日归来一湖烟) 落雁:昭君出塞 (一车一马一路尘 ,一鸣秋鸿一缕魂,一曲一唱一声怒 ,一月空照一丘坟) 二、关于咏怀古迹 咏怀古迹是一组结构严密的七言律诗,共五首,每首各咏一古迹,依次是庾信故居、宋玉故居、昭君村、先主庙、武侯庙。 关于它的整体结构,明人王嗣奭杜臆有解释: 中间昭君一章,? 三、复习回顾:咏史怀古诗 1. 2.主要抒情手法: (1)借古讽今 (2)借古抒怀 3.基本内容: 壮志未酬之伤痛 4.理解思路: 思想。 诗人的态度、思想。 具体阐释: 解古:汉元帝按图召幸宫人,宫人都贿赂画工。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贿,被画工丑化,不得皇

    24、帝召见。后来汉与匈奴和亲,令昭君远嫁匈奴呼韩邪单于,汉元帝才知道她的美貌为后宫第一,传说因此杀了许多画工。 (一)、整体感知 q: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昭君怎样的心事? 怨恨 (二)具体解析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环珮空归夜月魂 远嫁异邦之怨 远葬他乡,月魂空归,思乡的幽怨 画图省识春风面 对画师的无耻行为怨恨 对汉元帝昏庸糊涂的怨恨昭君远嫁对她个人来说,毕竟是一种不幸。这种不幸又是怎样造成的呢?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统治者的昏庸造成的。 (三)思考与讨论 q1:这首诗写的是昭君的怨恨,但首联一开始并没有写她的怨恨,那写的是什么?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从侧面烘托昭君的形象。 一个青年女子远离父母之邦,嫁到异域,并在那里度过一生,确实需要巨大的勇气和毅力,而这雄伟的山川简直就是她那坚强的性格的象征。 q2:开篇不写昭君,而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有何作用? q3:诗人咏叹王昭君其人其事,寄寓了自身怎样的情感?唐玄宗天宝五年,作者西入长安,羁留十年,才做了个看管兵甲器杖的小官。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前往灵武投奔唐肃宗,任左拾遗。后因上疏救宰相房琯触怒唐肃宗而受排挤,被贬为华州司功。


    注意事项

    本文(杜甫诗三首优秀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