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docx

    • 资源ID:4050516       资源大小:36.87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docx

    1、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历史朝代歌一: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奴隶制。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周分西东周,东周又分春秋和战国封建社会开始,汉分西东汉,晋分西东晋,并存的政权有:东晋和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北宋与辽、西夏,南宋与金)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一、隋朝的统一: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58

    2、9年,隋灭陈,统一南北。618年,隋炀帝(常住洛阳,洛阳成了政治、军事和漕运中心,被称为东都。)在江都被杀死,隋朝灭亡。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对峙局面,开创隋唐时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开皇之治(问答题:隋文帝):隋文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严惩不法官吏,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生产,提倡节俭。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史称“开皇之治”。三、隋朝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东方和江南地区的统治,隋炀帝于605年派人开凿了大运河,用了6年开成。大运河的开凿,对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维护国家统一,推动

    3、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分四段,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意义:这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对加强我国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巩固国家统一都起了巨大作用。第2课唐太宗与贞观之治一、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所杀,隋朝灭亡。二、唐朝的建立:李渊(唐高祖)在太原起兵,618年攻占长安,建立唐朝。三、贞观之治(问答题:李世民,贞观之治):李世民于626年登上皇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在历史上有“明君”之称。人物:唐太宗措施:1、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君舟民水);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崇尚节俭;2、任用贤才(

    4、房玄龄,杜如晦,也称房谋杜断)、沿袭隋朝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确立,改变了过去官员选拔主要由世家大族把持的局面。3、虚心纳谏(魏征)。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社会治安很好。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四、女皇武则天(问答题):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自称“圣神皇帝”。690年改国号为周。武则天打击贵族势力,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还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破格提拔有才能的人。郭沫若称其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主要表现于:A.亲自面视考生,开创了皇帝主持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B.创设武举,选拔武艺好的人。C.通过鼓励自我举荐、地方官举荐、试

    5、官等途径,选拔了一批有才能的人。D.以女主的身份号令天下,使用酷吏打击反对她的人,但政治稳定之后,她逐渐放弃了酷吏政治。对于武则天的评价:武则天注重减轻农民负担,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生产。继续推行唐朝基本国策,维护国家统一。她掌权的近半个世纪中,人口明显增长,边疆进一步开拓。贞观时期所取得的统一和强盛这两大成就,得到了切实的巩固,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武则天不愧为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第3课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灭了西突厥后,在那里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一、“开元之治”(问答题:开元之治,唐玄宗)人物:唐玄宗 措施:任用贤才(姚崇、宋璟、张九龄);

    6、改革吏制;注意节俭;励精图治。表现: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发展,唐朝进入了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或“开元之治”。 唐玄宗后期,为富庶繁荣所陶醉,骄奢之心日益增长,早期的勤政纳谏作风逐渐退化。他任用“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宠爱贵妃杨玉环,又用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为相,政治腐败,贪图享乐,日益娇奢,导致地方军阀安禄山和史思明长达八年(755年763年)的武装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走向衰落。907年,唐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了。 二、唐朝经济1、农业方面: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采用育秧移植。

    7、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手工业方面: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以青、绿、黄为主)(世界工艺的珍品)。商业繁荣: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长安城: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宅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阶段人物贡献影响科举制的创立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1、改善用人制度:凭才学做官,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政府任职。选拔官吏的权力从

    8、地方集中到朝廷。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利于唐诗的繁荣。4、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第5课开放的民族政策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代民族关系处理民族祖先首领生活区域方式(各亲、册封)意义藏族吐番松赞干布赞普青藏高原一带,吐蕃人称的君王为“赞普”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

    9、番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因尺带珠丹而提出“和同为一家”尺带珠丹赞普唐朝把金城公主嫁给维吾尔族回纥(鹘)怀仁可汗甘肃新疆一带,色楞格河流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经济和商业繁荣靺鞨渤海郡王东北松花江、黑龙江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面积不断扩大,人口增多,与内地贸易往来频繁,经济文化水平提高,有海东盛国之称彝族白族六诏居民云南王云南苍山洱海唐玄宗封首领为“云南王”在唐朝支持下实现了统一第6课 开放的对外关系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方法勤于政事,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和徭役,重用贤才,虚心纳谏。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国

    10、策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崇,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员到地方任职,烧毁珠玉锦绣,提倡节俭,发展农业生产。统治美称贞观之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开元盛世,开元之治科举制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学员。开创殿试和武举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内容对外交往玄藏西游鉴真东渡民族关系实行仁政,注重文治,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任用贤才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狄仁杰张柬之姚崇 宋璟名言名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自古皆贵中华,贱狄夷,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其它被北方、西域首领奉为“天可汗”歌舞秦王破阵乐参与编创

    11、霓裳羽衣舞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人称中国人为“唐人”。一、唐与日本的关系遣唐使和鉴真东渡重要典籍。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邀6次东渡日本。1、754年,鉴真到达日本,受到日本朝野人士盛大的欢迎。鉴真还向日本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知识。鉴真因其卓越的贡献,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鉴真对日本最突出的贡献是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被日本人奉为医药始祖。2、隋唐时,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贞观年间,日本有很多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来唐学习。3、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还参照汉字创制

    12、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都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二、唐与天竺的关系玄奘西游(问答题)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通称三藏法师,俗称唐僧)。因为各家的说法不一致,难有定论,所以决定前往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求法。629年,他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并在那烂陀寺学习5年,645年,玄奘结束了历时17年、行程5万里的西行。回国后,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典籍第二单元第1课 辽宋夏金的和战政权民族建立时间建立人都城契丹(辽)契丹916到1125年辽太祖阿保机上京北宋汉族960年到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宋太祖赵

    13、匡胤东京西夏党项1038年到1227年元昊兴庆金女真1115年到1234年金太祖阿骨打会宁南宋汉族1127年到1276年宋高宗赵构临安*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岳飞4人领兵英勇抗金,南宋王朝得以生存。后世称这一时期为“中兴”,而称抗金的4位将领为“中兴四将”。*与北宋并立的政权有:辽、西夏*与南宋并立的政权有:金宋代的和约和约签定双方内容意义澶渊之盟(1005年)北宋辽辽军撤兵,宋给辽岁币辽宋之间保持100多年的和平局面,贸易和文化往来十分频繁,丰富了汉族和契丹族人民的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宋夏订立和约(1044)南宋西夏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宋夏边界贸易兴旺,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西夏设

    14、、译汉文书,汲取中原文化宋金(1141年南宋金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北宋政府和辽、西夏的和议有什么积极意义?答:1、结束了双方的战争局面,极大地减少了人员的牺牲和百姓生命财产的损失。2、取战争而代之的是宋和辽、西夏活跃的贸易往来。 第2课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 趋势:魏晋南北朝以来 完成:南宋 原因: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经济发展的表现:1 农业: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

    15、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2 手工业:陶瓷业,景德镇发展成为制瓷业的中心。纺织业,中心在江浙和四川,称为“机户”。造船业,技术居世界领先地位。3 商业:高度繁荣,为适应商业的发展,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期,政府发行纸币,“会子”。4 海外贸易:得到政府的鼓励,发展兴盛,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机构(广州、杭州)主要贸易港口:广州、泉州、明州。泉州在南宋时期,成为全国第一大港。.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第3课宋代的社会生活一、衣食住行等习俗的变化1、衣:体现了等级性和不同的待业特点。各级官员服色有严格规定,

    16、百姓只穿黑白两色衣服。劳动者多穿小袖狭身的短衣。妇女缠足的陋习逐渐传开。2、食:北宋肉食以羊肉为多,南宋时南方人以猪肉为主。宋代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米饭为主。3、住:住房以瓦房为主,农村则多是茅屋,高脚桌椅板凳已广泛使用。4、行:两宋时期,人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有牛车、驴车、轿子和人力独轮车等。士大夫出门,一般骑驴或骡子。二、热闹的瓦子和欢乐的节日1、城里增设了多处游玩景点,还设有多处供居民娱乐的场所瓦舍。城市体育活动也丰富多彩,主要有武术、相扑和各种球类活动等。2、宋代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或元日,最为重视。除夕夜,祭祀祖先、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桃符

    17、”、守岁等。第4课元朝的统一一、蒙古的兴起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召开蒙古贵族大会,被推举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蒙古国建立。二、元朝的建立1、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大都。忽必烈就是元世祖。2、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出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抗元英雄文天祥。3、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禁止蒙古贵族改农田为牧场的做法。还招抚流民,鼓励垦荒,并在中央设立劝农司,管理全国的农田水利等事务。4、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的马可波罗行纪,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三、行省制度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

    18、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四、等级制度:人口分为四个等级:第一等级是蒙古人,第二等级是色目人,第三等级是汉人,第四等级指原南宋统治下的各族人。划分等级,目的在于保证蒙古贵族的统治地位。五、民族融合的发展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一个新民族回族。元朝在我国历史上贡献:元朝的统一,结束了北宋以来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元朝的疆域,比以往任何朝代都辽阔。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元政府设有澎湖巡检司,管辖

    19、澎湖和琉球。元朝在西藏委派官吏,驻扎军队,西藏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第三单元第3课明清专制统治的加强1、明朝的建立: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应天府(后改南京)称帝,建立明朝。2、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两废三设一改革: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制度,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设立锦衣卫,施行“廷杖”制度。由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办理朝政;在地方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及军政,设立殿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后来又参与决策,形成内阁制度,设立不受法律约束的锦衣卫,直接对皇帝负责,监视、侦查臣民的活动;改革科举制度,限定科举考试的内容为“四书五经”,限定考试的形式,

    20、用“八股文”作答,只能陈述指定的观点,不许发挥自己的见解。3、明成祖朱棣称帝后,改北平为北京,于1421年迁都北京,加强对北方的控制。他继续执行削藩政策,又设立新的特务机构东厂,加强对臣民的监视、侦查。东厂与太祖设立的锦衣卫及后来设立的西厂,合称厂卫。一、满洲的兴起和清朝的建立1、明朝后期,女真的杰出首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后迁都沈阳,改称盛京。2、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建州为满州,改国号为清。3、1644,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明朝灭亡)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为了加强君主专制,雍正帝设立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

    21、议名存实亡,乾隆帝时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2、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大兴“文字狱”,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清朝的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许多知识份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第2课郑和下西洋背景及目的: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为了加强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过程:14051433年,郑和的舰队从刘家港出发,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意义和作用: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

    22、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郑和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平定准噶儿部、回部贵族叛乱 准噶尔:蒙古族的一支,17世纪上半叶逐渐强大。1690年,在沙俄的支持下,噶尔丹寻找借口进攻内蒙古,并扬言要攻打北京。康熙御驾亲征,在乌兰布通击溃噶尔丹。18世纪中叶(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清朝又平定了回部(维吾尔族)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叛乱。平定叛乱的意义:重新统一了新疆,促进了维吾尔族同中原地区的交流,对巩固西北边疆起到重大作用。对西藏的管理措施:1 康熙帝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要经过中央册封。五世达赖受到顺治皇帝接见,并修建西黄寺,供他居住。顺治

    23、帝正式赐予“达赖喇嘛”的封号。五世班禅受到康熙接见又被赐予另一个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2 1727年,设立驻藏大臣,作为中央政府的代表长驻西藏,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这一史实充分说明藏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员,西藏地区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 乾隆皇帝还制定“金瓶挚签”制度。这些措施稳定了西藏政局,密切了西藏同内地的联系,有利于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进一步使西藏成为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伊犁将军:管理整个新疆。清朝的民族政策:恩威并重。避暑山庄:专门供少数民族贵族觐见皇帝的地方,有台湾的高山族。目的:“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作用:对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平

    24、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回部:在西南天山以南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由于他们多数信仰伊斯兰教,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乾隆帝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和卓与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据政权。他们不仅残酷搜刮维吾尔等族人民,而且到处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激起人民的强烈不满。清政府派人招降,惨遭叛军杀害。乾隆帝下令调兵讨伐,并宣布此次进兵,只为擒拿大小和卓,维吾尔等族人民皆为无罪之人,不要株连。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伊犁将军的设置: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清朝军队驻扎在新疆各地,设置哨所,加强对西北地区的管辖。第4课

    25、抗击侵略的英勇斗争一、戚继光抗倭(问答题:戚继光)(1561年,浙江东部的倭患被荡平。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背景:明朝中期以后,海防松弛,倭寇与奸商勾结为患,明政府派戚继光等抗倭。过程和影响:戚继光组建出“戚家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后又赴福建、广东与当地军民并肩抗倭。抗倭取得重大胜利,东南沿海的倭患被平息了,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二、收复台湾(问答题:郑成功)1、明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我国台湾(1624年) 2、郑成功1661年,郑成功率军横渡台湾海峡,赤嵌楼之战,荷军投降;1662年

    26、,荷兰殖民者投降,台湾回归祖国。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3、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意义: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三、雅克萨之战(问答题)(1685年、1686年清军两次进功雅克萨,大败侵略军。)1、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据点:雅克萨和尼布楚。2、沙俄在中国的领土上烧杀抢掠,无恶不作。3、康熙大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打败沙俄侵略者。4、中俄尼布楚条约,时间:1689年。5、意义:尼布楚条约是中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

    27、土。第5课清朝的“闭关锁国”一、明清经济农业: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从美洲和外国引进到中国。手工业:棉纺织业从南方推进到北方。苏州、南京先后成为丝织业中心;景德镇在北宋兴起,南宋时是制瓷业重镇,明清时期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商业: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许多商人携带重金,商业打破了地域界限,规模很大,带有明显的贸易性质。二、明清国策: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原因:重农轻商观念,保守自大,清政府害怕殖民者前来侵犯,也害怕中国人民出海结聚反抗。措施: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贸易地点只有澳门一处,统一台湾后,曾增加了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从1757年开始,只留广州一处口岸与国处通商。影响:清

    28、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实行了近200年,严重阻碍了我国与世界的联系,妨碍了我国对世界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吸收,阻碍了中国经济和航海事业的发展。导致了国家的团塞,社会停滞,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消极防御的政策,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的政策,最终导致清朝脱离世界潮流。进一步导致了闭塞、停滞、倒退。第四单元第1课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朝代代表成就内容特点地位影响北宋活字印刷唐朝初年发明,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金刚经。毕昇(活字印刷术)发明,经济、省时大大促进文化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东汉造纸蔡伦(东汉,植物纸),发明于西汉推动了全人类文明发展的前途北宋指南针司南(战国)

    29、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北宋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开启了世界近代化的历程。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北宋火药唐代炼丹家发明,唐末火药开始应用军事(突火枪,火炮),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改变了作战方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堡垒,加速了欧洲的历史进程。2辉煌的古代建筑3四部古典科技巨著4光彩夺目的时代文学5灿烂古代艺术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秦灭六国后,修筑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长城。唐诗兴盛的原因:唐代确立了科举取士制度,实行比较开放的文化政策;唐朝帝王大都喜爱或能创作诗歌,进士考试也以诗歌为重要内容。朝代艺

    30、术类别作 者代表成就内容特点地位影响隋建筑李春赵州桥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单孔大石桥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明建筑北京故宫(紫禁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故宫千门万户,金碧辉煌,其主体建筑左右对称地分布在中轴线两边。是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建筑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长6000公里,东部险要地段用条石和青砖砌成,气势宏伟。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北宋百科全书沈括梦溪笔谈天文,物理,数学,地质等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明医学李时珍本草纲目作者进行实地考察、搜集民间药方,广泛采集标本、亲自试验药物性能而写,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巨著,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明农业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另还翻译了几何原本)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明农业科学宋应星天工开物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农业、手工业三十个生产部门,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注意事项

    本文(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北师大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