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国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9讲城市化教师用书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4211877       资源大小:364.57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国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9讲城市化教师用书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

    1、特点或表现逆城市化就业困难、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新商业区在郊区,为郊区人们提供便利的服务城市中心区人口继续外迁,郊区人口也迁往更外围的小城镇和乡村,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广东文综,4重庆文综,452014重庆文综,13142013四川文综,11122012福建文综,3以统计图表、空间示意图的形式,考查城市化的过程和相关地理事物的变化。难度中等。考向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时间差异(2015重庆文综)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

    2、人口比重最小的为()A20%30% B30%40%C40%50% D60%70%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答案1.B2.A解析第1题,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图中城镇化率。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城镇化率最高为66%左右,对应的乡村人口比重最小,大约34%,B项符合题意。第2题,结合不同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可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起步早、速度慢。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城市化率最低,城市化

    3、发展速度最快,说明该国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中期阶段,可判断为中国。在此期间,我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是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A项符合题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已步入现代型模式,人口增长率较小;逆城市化主要出现在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期间我国尚未出现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低,但发展速度最快。考向二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空间差异3(2015广东文综)下表为“2009年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统计表”。由此可判断该年()国家中国*印度德国美国人口数/百万人1 3381 15582307比重/%1713845*未含台湾省统计数据。

    4、A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明显超过了德国B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数量比德国少C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美国少D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多答案D解析表中反映了四个国家的人口数及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比重。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因此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反映城市化水平,德国是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中国,故A选项错误;表中数据不能显示城市数目的多少,故B选项错误;该国人口总数乘以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占本国人口的比重,即可得出该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数,经计算可得出,中国百万人口以上大城市人口比印度和美国多,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考点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

    5、响1影响2生态城市建设(1)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2)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种良性循环。1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评价地形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城市热岛效应、雨岛效应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物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水文破坏河网系统,减少下渗引发城市内涝、水质恶化生态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减少、地面沉降、海水倒灌2.城市化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地理环境影响解决措施资源短缺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公共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提高利用

    6、率,治理水污染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垃圾污染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噪声污染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社会问题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公交优先;加快住房建设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新课标全国文综,12全国文综,12016天津文综,4山东文综,34安徽文综,89海南

    7、地理,10,12福建文综,4通过以展示结果分析原因或展示城市化过程分析城市化的影响。难度一般。考向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安徽文综)下图表示某市20032013年土地利用面积变化情况。完成12题。1据图推测,20032013年该市()A退耕还林,林地面积持续增加B围湖造田,水域面积不断减少C水土流失,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增加D城市扩张,耕地面积不断减少2该市建设用地的变化可能导致()A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 B居民平均通勤距离缩短C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生物多样性增加答案1.D2.C解析第1题,分析图中相关要素的变化可知,林地面积先增后减,总体上有所增加,并非持续增加,A项错误;水域面积和未利用地面

    8、积均先增后减,总体上变化不大,B、C项错误;图中显示建设用地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据此推断,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并非主要来源于林地、水域和未利用地,而是占用大量耕地所致,故D项正确。第2题,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使地面硬化,地表径流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规模扩大,会使部分居民的居住地和工作地空间距离增大,加之交通拥堵,造成居民上下班的路程增加,耗时更长,平均通勤距离更长,B项错误;该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会使“热岛”效应增强,生物多样性减少,故C项正确,D项错误。考向二城市化问题的治理措施全国文综)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

    9、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下题。3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A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保护生物多样性C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调节局地小气候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因此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图型概述城市化进程示意图是通过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征描述,来展示城市发展形成过程的图示,通常以过程图、坐标图等形式呈现,主要考查同一地区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及不同地区城市化的差异对比。下图为

    10、“某区域城镇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从图a到图c,该区域城镇发展的特点是()A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减少 B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增多C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集镇数量不变 D中心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小城市减少类型示意图找析答空间变化图城市中心位置;城市范围城市数量变化;城区范围变化城市数量变化人口密度密度峰值和次高峰值出现的位置中心城区和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人口比重读取城市人口比重的数值对比不同时间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城市范围变化下图是“我国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阶段中,我国城市化进程正处于()A初期阶段 B郊区城市化阶段C逆城市化阶段 D再

    11、城市化阶段2阶段中,城市中心人口密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交通通达性差地价昂贵污染严重远离商业中心A BC D答案1.A2.B解析第1题,阶段,人口密度由市中心向郊区递减,市中心人口密度远大于郊区,表明城市化进程尚处于初期阶段。第2题,阶段,城市中心区出现污染严重、地价上涨等城市化问题,随着交通发展、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且环境条件较好,导致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郊区人口密度上升。(2017日照期中)读“杭州城区空间范围发展变化示意图”及“杭州市城市化进程图”,回答34题。3对杭州市城市形态变化影响较大的因素有()河流地形交通气候A BC D4下列关于杭州市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的主要

    12、动力是乡镇企业的发展B农业人口的数量和比重都在减小C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D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答案3.D4.C解析第3题,杭州位于钱塘江河口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城市布局和建设;图示城市形态有沿河流(运河)、铁路等交通线延伸的态势。第4题,杭州市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工业化;2000年后杭州市农业人口数量(总人口非农业人口)明显增加;杭州位于我国发达区域,城市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还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2012福建文综)下图中四条折线示意中国、全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读图完成56题。5图中代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折线是()A甲 B乙 C丙 D丁62000年后

    13、,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提高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区域经济发展B工业产值的比重持续增大C城市环境趋于恶化D城市中心区人口不断增多答案5.D6.A解析第5题,城市化水平一直最高的甲是发达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前城市化水平很低,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化水平在图中表现为折线的坡度大,在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中我国城市化水平接近50%,故判断丁折线代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乙折线是全世界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丙折线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第6题,2000年以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变化主要是国家的均衡发展战略造成的,通过城市化带动区域发展,故A项正确;合理城市化会带来环境质量

    14、的改善,C项错误;发达国家城市化处于高级阶段,出现逆城市化和郊区城市化现象,人口向农村和郊区迁移,D项错误;目前发达国家是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大,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故B项错误。课时作业基础落实练衡水月考)下图反映了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1关于世界两类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不大B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依然很快C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接近发达地区D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明显高于欠发达地区2由图可知()A该时期内,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下降B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C发达地区

    15、城市人口数量呈减少趋势D目前世界城市人口数量发达地区多于欠发达地区答案1.D2.B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 19501965年期间,两类地区城市化水平相差最大;目前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但速度慢;欠发达地区在2025年时城市化水平尚不到60%,而届时发达国家已接近90%;目前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仅达到50%左右,接近发达地区1950年的水平。第2题,由图可知,全世界城市人口在欠发达地区比例越来越大,在发达地区比例越来越小,所以未来城市人口增长将主要集中在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比例下降,但城市化水平和城市人口数量依然上升;目前欠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低,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人

    16、口数量多于发达地区。西安期中)读“我国两城市不同年份的人口分布构成示意图”,完成34题。3图中显示,19952015年间()A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均有所减少B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小C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数量比较接近D甲城市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市大4甲、乙两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的()A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C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答案3.D4.B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图只是表示人口比例的变化,并没有说明人口数量的多少,虽然老城区人口比例略有减少,但该城市人口总数仍在逐渐增大,所以老城区人口数量不一定减少;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甲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变化幅度比乙城

    17、市大;甲、乙两城市远郊区、县区人口比例相当,但两城市人口总数不一定相同,所以其郊区人口总数可能有差别。第4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城市老城区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近郊和新城区人口比重上升较快,而远郊区、县区人口比重下降较快,应该处于城市化进程的中期阶段。(2016烟台模拟)海绵城市,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如下图),作为海绵体,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紧张的局面。据此回答56题。5“海绵城市”最主要是改变了水循环环节中的()A径流 B降水 C下渗 D蒸腾(蒸发)6“

    18、海绵城市”的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补充地下水延长径流集聚时间解决城市内涝问题A B C D答案5.C6.A解析第5题,“海绵城市”中的海绵体能吸收水分,作为暴雨的储水器,必然增加下渗量。第6题,依据材料,“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增加城市水资源,缓解城市用水紧张状况。7(2016山东师范大学附中模拟)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城镇水平变化图和我国城镇数量和规模变化情况图。材料二我国城镇化目前存在许多突出问题,比如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

    19、,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建设缺乏特色。(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城镇化从1978年到2012年的变化特点。(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社会经济意义。(3)结合材料二,列举我国“城市病”有哪些。答案(1)城镇人口数量增多;城镇化率不断上升;与世界平均水平接近;1996年以后城市化水平速度加快;城镇数量不断增多,以中小城镇为主。(2)经济意义: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利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社会意义:增加就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社会进步(住房、医疗、教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3)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就业压力增大。能力提升练(2014四川文综)下图是“某城市19

    20、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8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9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答案8.D9.D解析第8题,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即人口密度。由图示信息可知,在距市中心6千米附近,2010年人口密度开始超过1990年人口密度。四个选项中,在距市中心10千米附近,2010年人口密度与1990年人口密度相差最大,故在距市中心10千米附近2010年较1990

    21、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增长最大。第9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从1990年到2010年的二十年间,在距市中心6千米范围内的城区,人口密度大幅度下降,在距市中心较远的地区,人口密度增加,说明城市的一些功能区迁出城市中心区,故该市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反映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广州调研)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人口与就业变化统计”。读图完成1011题。10造成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产业外迁 B环境因素C住房价格 D农村工业化11自2000年以来,该市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问题可能是()A就业压力增大 B交通拥堵加剧C人均耕地减少 D社会治安变差答案10.C11.B解析第10题,从图中曲线可

    22、以看出,该市郊区常住人口从50万迅速增长到350万,而郊区就业人口只有不到100万;城区常住人口约500万,就业人口为700万,即郊区的常住人口多数在城区工作。由此可知,导致郊区常住人口增多的主要原因是市区房价昂贵,生活成本高,进而使得在城区上班的人口多选择在郊区居住。第11题,自2000年以来,郊区常住人口中有大量人口(2000年达到约180万,2010年则达到约270万)在市区工作,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将会迎来大量人流,因此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交通拥堵。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据此回答1213题。12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23、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A B C D13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答案12.A13.B解析第12题,香港的新市镇工程将渔村建成了住宅区,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可以缓解、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住宅区的建设不可能控制外来人口迁入;香港地域面积小,不存在逆城市化现象。第13题,主导风向的改变与“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无关,排除A。香港“水泥森林”面积扩大,即住宅区面积扩大,城市空间结构会有一定变化,但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故排除选项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热岛效应会明显增

    24、强,故排除选项D。“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建筑物增多、地面硬化等使得降水下渗量减少、地表绿地减少,地表径流迅速流失,水分的蒸发、蒸腾减少,从而影响水循环状况,故选择B项。14(2016东北六校联考)阅读下列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图1是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图2为20世纪末江苏省小城镇分布示意图。(1)改革开放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主要特点是_、_。(2)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是_,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3)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会对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在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可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答案(1)发展快水平高(2)苏南地区密度高于苏北,交通沿线密集苏南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3)环境污染加剧;土地资源锐减,土地质量下降;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4)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使城市景观尽可能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建立良性循环;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等。


    注意事项

    本文(全国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19讲城市化教师用书必修2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