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必修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4394595       资源大小:42.11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必修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下片忆昔游,以叙事为主,回顾往昔的峥嵘岁月和凌云壮志,形象含蓄地回答了上片的问题。全词抒发了青年诗人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革命豪情。学习要求基础要求1.掌握词的基本知识;了解本词创作的背景。2读准“沁”、“舸”、“寥廓”、“遒”“遏”等字音;注意“竞”、“苍茫”、“万户侯”、“击水”等的书写。3理解、诵读和默写这首词。4能抓住上片的主要意象,扣住动词、形容词、数词,进行赏析;能通过联想、想象,重构词人描绘的秋景图,并概括其意境特点;能结合写作背景,分析意象、意境中蕴含的情感,能体会情景交融的艺术特点。5能分析词中“看”和“忆”字的作用;能概括词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思路;能结合品析“问苍茫大地,谁主沉

    2、浮”、“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句,概括本词的思想感情。发展要求1拓展阅读并积累有关秋景的古诗词名句,体会蕴含的不同情感。2拓展阅读毛泽东的代表作品,进一步感受其词作的风格和情感。3欣赏毛泽东书法,写一段评论文字。4能自拟词题,尝试用“沁园春”词牌填一首词。诗两首雨巷因本诗戴望舒被誉为“雨巷诗人”。全诗以“雨巷”和“丁香”这两个主要意象,塑造了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的象征性形象,营造了飘渺虚幻、哀婉朦胧的意境。诗人以“我”在“雨巷”中对梦一般的“姑娘”的期盼、接近、远去、留恋、期盼,寄寓对世界、人生朦胧的伤感、如梦的期待、寂寥的心境和虚无的苦涩。全诗运用象征手法,意蕴深远

    3、,情感复杂,可作多元解读。再别康桥这是诗人母校重游、物是人非,归国途中、怅然若失之作。全诗通过对康桥景物的抒写和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运用,表达了对旧情的眷恋和珍视,以及寻梦的惆怅和落寞。在飘逸、洒脱的姿态下,蕴藏着深深的无奈、苦闷和忧郁。诗作很好地体现了“新月派”提倡的“三美”主张,可以此为切入点作重点赏析。1了解戴望舒、现代诗派及象征主义;了解徐志摩、新月诗派(格律诗派)及“三美”理论。2读准“彳”、“亍”、“颓圮”、“篙”、“溯”、“笙箫”、“荇”等字音;注意“寂寥”、“彷徨”、“惆怅”、“凄婉”、“斑斓”等的书写;能分析“轻轻的我走了”的句式特点及其表达效果。3能理清两首诗的内在结构,整体

    4、把握诗意;能体会两首诗的音乐美及其表现;能充满感情地诵读诗歌;能默写这两首诗。4雨巷:能品味“雨巷”、“丁香”、“油纸伞”、“篱墙”等意象;能概括全诗的意境;能品析“我”、“姑娘”这两个形象及其象征意义;能结合背景分析诗歌的情感主题。5再别康桥:能品味“云彩”、“金柳”、“艳影”、“柔波”、“青荇”、“天上虹”、“星辉”等意象及所营造的意境,感受流动的画面美;能体会诗歌表现作者富于变化的情感。6能对诗歌进行文本细读:比较“我希望逢着”与“我希望飘过”、“轻轻的我走了”与“悄悄的我走了”、“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与“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差异及在情感表达上的不同效果。1能结合诗

    5、歌及课后习题,归纳“丁香”、“柳”、“云”、“青草”等传统经典意象的文化内涵。2能结合两首诗的意象和情感,分析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并能规范表述。3能结合雨巷的意象,体会象征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能结合“三美”理论,分析其在再别康桥中的表现;能读懂诗的语言。4能对诗歌主题、情感做合理的多元解读。5. 能进一步阅读戴望舒、徐志摩的重要诗歌,感受新诗的特点及其表现出的时代精神。大堰河,我的保姆这是诗人在狱中写给养母大堰河的一曲赞歌。诗作选取了大堰河的若干生活片段和一系列生活细节,多侧面地展示了她丰富立体的个性,刻画了大堰河的勤劳淳朴、善良无私的品质,抒发了对大堰河真挚的怀念和热情的赞美,也表

    6、达了对劳动妇女的深切同情与对不合理世界的控诉、诅咒。作为抒情长诗,却充满大量的描述性意象和叙事性细节,应将其作为鉴赏的重点。1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人生经历。2能读准“菲”、“碾”、“虱”、“钵”、“簸箕”、“忸怩”、“屑”、“呵叱”、“诅咒”等字音。3能理清这首诗的抒情脉络,把握诗人感情变化的线索。4能进行文本细读,仔细品味、分析诗中大量的描述性意象,展开联想、想象,把握大堰河这一丰富、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以及诗人的感情。5能理解第2节、第11节中人称变化在表达上的作用。6能具体分析诗中的对比、反复、排比等手法,体会它们对于表现主题思想及诗人浓烈情感所起的作用。1能比较比喻性意象和描述性意

    7、象的差异,分析它们各自的特征和作用。 2能以诗歌中的精彩句式作仿句练习,训练围绕一个对象或主题,进行多角度、多层次描写铺排的能力。3. 能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关注身边的社会底层劳动者,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4拓展阅读艾青的重要诗歌,感受其作品风格和主要情感。教学建议1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作为高中学习的第一个单元,也是第一个诗歌单元,在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和呵护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以从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诗歌引入;合理应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应多鼓励学生的自我感悟,尊重他们的感受,提倡他们进行个性化解读;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如朗诵比

    8、赛、名句背诵竞赛、诗歌创作交流会等。2指导学生诵读诗歌的方法。要把诗歌的诵读乃至背诵放在学习的首位。指导学生朗诵诗歌的方法,对节奏的划分、抑扬的把握、缓急的处理、轻重的控制,教师应做示范,并结合具体诗歌加强诵读训练,让学生习得诗歌诵读方法,明确对情感的准确把握是读好诗歌的前提。3指导学生解读诗歌的基本方法。指导学生学会抓取诗词中的重要意象,并运用联想和想象,理解它们与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初步建立起由意象到意境,由手法到情感的解读思路;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逐步归纳一些意象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4指导学生品味诗歌语言。“读诗应知诗家语。”引导学生建立解读诗歌语言的基本思维,注意把握诗歌语言的含蓄性、

    9、音乐性、形象性、跳跃性和超常性;引导学生对诗歌进行文本细读,培养它们对语言的感受力。5指导学生规范表述对诗词的理解。教学中既要激活学生思维,进行多元解读和个性化解读,又要恰当地规范学生的理解角度和思路,防止过度解读和误读,造成诗词赏析的思维误区;要引导学生理解并积累解读诗词的名词术语,在训练中恰当使用专门术语。6引导学生“知人论世”,注意联系作品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来把握作品主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补充这些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学习。7指导学生积累诗歌多姿多彩的情感,丰富思想,陶冶情操。可进行拓展阅读,开展研究性学习,对一些诗人或某类型诗歌进行专题阅读研究,并尝试写诗歌评论或创作诗歌。第二单元1作为

    10、千古流传的叙事名篇,这三篇课文有的记叙政治外交上的刀光剑影,有的记述杰出人物的嘉言懿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体会作品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学生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吸取民族智慧;学会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探究、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2两篇历史散文保存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又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而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历史与文学的开创之作,影响深远。教学中指导学生借助注释与工具书,理解文章的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反复朗读,悉心体会文言叙事的简洁之美,欣赏和借鉴叙事的艺术。3引导学生了解并

    11、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与用法,在自主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学会提玄钩要的读书方法:概括要点,抓关键词,概述文章叙事脉络,纲举目张,化繁为简,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烛之武退秦师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30年的事: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阐明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化解郑国的亡国危机。在短小的故事叙述中,文章处处设伏笔与做照应;波澜起

    12、伏,生动活泼;详略得当,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以刻画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1了解编年体史书左传的基本特点以及史学与文学价值。2读准“缒”“阙”等字音,掌握“共”“说” “知”通假字,了解“古今单双音词含义及特点;理解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梳理“而、焉、以、之”等文言虚词,梳理文言句式,如宾语前置等。3围绕题目中“退”字,整体把握故事大意:退的背景起因过程结果,用精简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4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烛之武说服秦伯退兵一段,尽量直译,字字落实。5反复诵读,力求背诵,体会左传用

    13、精要文字叙述复杂曲折内容的精炼笔法。1烛之武其说辞角度巧妙贴切,切入直击要害,分析透彻精辟,有条有理,以“烛之武为什么要从退秦师来解围困”为切入点,分析烛之武的说服艺术,探究其言辞背后的智慧、胆识与洞察力。2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品析人物形象,欣赏左传波澜起伏、详略得当的叙事艺术与言简义丰的语言之美。3结合课文内容与课后练习中东莱左传博议,以“也谈天下之事中的利”为话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感想。荆轲刺秦王荆轲是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而秦统一六国的大势已定。在战国策地叙述中,故事的主人公是荆轲,故事的主线是“刺”,

    14、故事情节围绕着这个“刺”字展开,行刺的缘起,行刺的准备,行刺的实施,曲折完整,波澜起伏、惊心动魄。随着故事情节的推移,人物的性格忠义刚直、果敢机智的荆轲,急功近利的太子丹,豪爽慷慨的樊於期,外勇内怯的秦武阳,贪残怯弱的秦王也从其对话、神态、动作和场面描写等多方面的刻画中得到栩栩如生的表现。战国策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叙事中蕴含着强烈情感,善于以波澜起伏的情节、个性化的言行、传神的形态和细节来描写人物,这些在荆轲刺秦王一文中得到充分体现。1了解国别体史书战国策的基本特点以及史学与文学价值。2读准“淬”“忤”“徵”“陛”“卒”“提”“创”“揕”“拊”等字音,掌握“涕”“币”“穷困”“偏袒”“

    15、郎中”“提”等古今异义以及“顾”等字一次多义,梳理“乃、以、而、于”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省略介词宾语、省略介词“于”、承前省略主语、定语后置等文言语法现象。3圈点注批文中重要的词语、精彩的句子和段落,摘抄积累;反复诵读全文,背诵“易水诀别”一段,赏析其场面描写特点与效果。4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荆轲廷刺秦王一段,尽量直译,字字落实。5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用四字短语概括故事情节,理解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与人物性格刻画间的关系。1重点品析。从故事完整叙述中,理解荆轲的性格特征,重点品析“廷刺秦王”一段的惊险场景与荆轲的沉着镇定、英勇无畏,揣摩其“笑骂”语的含义。2反复诵读陶潜诗咏荆轲,体

    16、会其情感倾向,搜集当时历史背景资料,以“荆轲的侠肝义胆”为话题,写一个详细提纲,在班上的辩论会上发言,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正确认识荆轲义薄云天、一诺千金、蹈死不顾的性格,学会辩证地分析历史人物。3将烛之武退秦师与荆轲刺秦王作出比较,从行为手段与行为目的异同的角度,对“荆轲其人其事”做出自己的评价。鸿门宴“鸿门宴”,是指公元前206年12月,项羽在新丰鸿门举行的一个藏有杀机的宴会。节选自司马迁史记的鸿门宴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了争夺天下而首次展开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名为“宴会”,实为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生动表现,充分展示了刘、项矛盾的

    17、不可调和性,生动地对比了斗争双方策略高下的悬殊,挑开漫长激烈的“楚汉相争”的序幕,预示出胜负的必然结局。司马迁以娴熟的艺术技巧,展现了两个政治集团间的具体矛盾:刘、项因争夺关中王产生了不共戴天之仇,军事力量处于劣势的刘邦,宴会前,面临大军被击溃的危机;宴会中,又可能遭受杀身之祸。但是内部团结的刘邦竭智逞才,随机应变,转危为安,变被动为主动,转危为安,并向着他既定的政治目标跨出关键一步。故事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循序展开,情节张弛有度,跌宕有致,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生动地刻画了性格各异的人物群象,描绘了许多富有戏剧性的难忘场面,使鸿门宴具有很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1了解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

    18、家司马迁与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文学常识,理解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2读准“飨”“卮”“戮”“珏”“哙”“眦”“啖”等字音,掌握“军”“目”“间”“翼”“活”等词的活用意义,梳理“于”“之” “为“与”“所以”等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梳理通假字、异体字,古今异义词语,以及名词作状语、句子成分省略、宾语前置等特点。3积累 “项庄舞剑,其意常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等词句。3反复诵读课文,口头复述故事情节,复述中把握矛盾冲突与人物个性。4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用四字短语给故事情节拟上小标题。5选择几处细节,体会其精练生动,绘声绘色,寥

    19、寥几笔则人物个性毕现的语言特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人物各自性格特点。6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翻译樊哙闯帐一段,尽量直译,字字落实。1理解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用自己的话,多角度解释刘邦得以死里逃生的原因。2理解司马迁笔下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学习知人论世地分析历史人物,从刘邦胜、项羽败的原因分析中,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3利用网络的工具查资料,了解古代礼仪常识,探究鸿门宴上座次安排及其变化所反映出的矛盾冲突与力量对比以及未来走向等丰富信息。4查阅古汉语词典,常用典故词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梳理“鸿门宴”的词义变化与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5结合课文内

    20、容,查阅史记中项羽的相关史料,以项羽在鸿门宴上不杀刘邦为切入点,以“一步与一生”为话题,写一篇读后感在课上交流。1作为历史散文,应以读文为主而兼顾读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应有适当而有用的背景资料介绍:或作适当的史实补充,或用列表方式将课文中的有关注释连成一体,并略作补充;或呈现历史地图,以使学生获得明晰的史的观念。2读读背背,在读背中培养文言语感以及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不要给人物贴标签,指导让学生在圈点批注中自己得出结论,养成独立思考的读书习惯。3拓展探究要注意以历史文本和学生的知识积累为据,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文的价值,汲取民族智慧”,又“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

    21、局限”,不能脱离文本与学生认知水平,做漫无边际的探究。第三单元本单元三篇课文都是回忆性、纪念性写人记事散文,作者均为文学大家。1这些佳作或写悲惨、忧伤之事,表达愤怒、悲悼之情,抒发深邃、邈远之思;或写伟人、名人之事,表达赞美、颂扬之情,传递活泼、幽默之趣。2阅读这些思想感情与人生哲理丰富深刻的佳作,揭示,可以使学生增长见闻,明辨是非,领悟时代精神和人生意义,还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感和写作的启示。3教学中,既要指导学生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品评人物,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揣摩所写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其个性、情操;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时代因素,将对人物的分析,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相结合。4、品

    22、文,就是品赏文章(本单元是散文)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语言艺术,指导学生学会圈点批注加以揣摩、理解,并找出文中最能触动心灵的亮点,体会作者在叙事与描写中对人物的评价与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记念刘和珍君这是一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传统课文。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当时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纷纷撰文谴责,而对爱国青年、反动势力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的莫过于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文章以评述“三一八”惨案为中心内容。作者立场、观点和态度非常鲜明,对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他愤怒地控诉;对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他痛加斥责;对刘和珍等遇害青年,他无比沉痛地悼念!作者以师者的身份向他

    23、的学生奉献着他的悲哀和尊敬,作者的深刻处在于:总结血的教训,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1读准“当”“诧”“喋”“惮”“攒”“殒”等字音;找生词、难句,自己先试着理解,难以理解的词句,可以相互讨论。2结合注释,弄清“学者文人”“后死者”“逝者”“苟活到现在的我”“执政府”“中国军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苟活者”“真的猛士”以及“非人间”等语词具体含义,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3熟读课文,认真阅读注释,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理清结构思路和感情发展脉络,用简洁语言概括每一部分大意。4有感情地诵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4节;复述

    24、刘和珍的事迹,用简洁语言梳理刘和珍行为事,概括其精神品质。4局部探讨课文,结合语境,体会富于韵味、警策精简语句的深刻含义,并做出圈点批注,在同学中交流。5学习课文叙事写人技巧,提高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作技能。1许广平曾说“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真是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深入品析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对惨案“悲愤”感情的语句,体会并探究作者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力以及作为“后死者”的责任感。2利用网络资源等,或独立进行,或与同学合作,搜集“三一八”惨案资料,深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以“三一八惨案中的真的猛士”,为题,写一篇小故事。3利用网络资源等,或独立进行,

    25、或与同学合作,搜集并研读“三一八”惨案发生后当时正义人士的文章,结合本文内容,在比较中深入体会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嫉恶如仇的精神、高度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小狗包弟巴金的散文集随想录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小狗包弟是其中的传世名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家中的一条可爱的小狗在“文革”中的悲惨遭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十年动乱疯狂的惨无人道的现实,以及当时的人们普遍的命运穷困、人性扭曲的状况,警示所有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那个年代,体现其认识价值。文章还描写了小狗的悲惨遭遇留给作者心中永难磨灭的创痛,表达了深重的悲悯、歉疚和忏悔之情,其恒久的教育价值在于,作家巴金的深刻反省、自我拷问的警醒人心的力量

    26、,显示出一个正直成熟作家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进而感召与引发所有中国人对过去那个年代甚至当今时代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心理的探讨和拷问,以形成高尚的人格和道德情操。文章故事虽小,小中见大,处处透露出作家用真诚、良知感染读者的为人为文的态度;语言质朴,处处蕴含着作家真挚、诚恳、深沉的感情。1通读课文,勾出“文革”“专政队”“半靠边”“抄四旧”以及“三年困难时期”“十年浩劫”等时代特征词语,结合相关注释,并作适当补充,了解文革这一特定时代背景,理解作者以写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现实的独特角度。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完整的故事链与起伏的情感线,揣摩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用简洁语言概括

    27、作者波澜起伏的情感变化过程。3反复诵读课文,对简洁又富于韵味的语句作圈点批注,品味其朴素自然、全无刀斧雕琢痕迹又颇具震撼力、穿透力的语言。4体会文章叙事与抒情兼容的感染力。1结合时代背景与全文内容体会文中反复出现的“煎熬”一词的丰富含义,进而体会作者“严于剖己”“敢说真话”的勇气和度量及其时代意义。2研读课后的材料,选取一个合适的话题,如 “小议我靠的是感情”,“谈身边琐事的深广内涵”,写一点独特的感想,与同学讨论。3文章以小见大,从细小事物中发现和展示社会变迁、大众命运的痕迹,结合阅读随想录中的其他篇章,探究并借鉴巴金这种不追求夸饰,不过分追求“技巧”,又要讲究无技巧的“技巧”的写作特色。记

    28、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是一篇“大家写大家”的散文佳作。文章题为记一次演讲,看似记事,实则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作者学生时代分三次听完的一个长篇演讲,要回忆叙述的内容应该是相当丰富的,而作者只是撷取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篇幅短小,语言简练,意味深长,精彩纷呈,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选材讲究。写片段的记忆、片段的印象,如同摄像,只选取几个精彩的镜头,进行细节描写,集中表现人物光彩的一面,不求人物形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全面、完整、连续,重在表现人物精神风貌。语言简练传神。将简练与传神良好地结合,是梁实秋散文语言运用的主要特色。1了解文学常识(梁启超、梁实秋),从大家写大家中,感受大家的人格魅力与大家散文的文字魅力。2通读课文,抓住描写梁任公形貌、表情、声音、动作以及气质特点、讲稿特点等语句,对其精彩生动的描写做圈点批注,在课堂上作交流。3把握并概括梁任公的形象特征:才华横溢,博闻强记,修养良好,开朗直爽,认真细致,风趣幽默,谦逊而自负,稳健而潇洒。4作者对老师的真挚情感融化在叙述描写中,通过反复诵读与必要的分析,体会作者的敬仰之情、欣赏之情、赞美之情。1搜集并研读相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探究文中箜篌引所传递的梁任公的情感倾向与价值追求。2文章由最有价值的记忆片段构思成文,片段的记忆与印象


    注意事项

    本文(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基本要求必修一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