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语文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古代记叙散文综合应用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4414037       资源大小:32.25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语文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古代记叙散文综合应用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

    1、把作为 今义:认为 4)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5)去: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1)无能为也已 已矣2)共其乏困 共供3)秦伯说 说悦4)失其所与,不知 知智 1)晋军函陵 军,名作动,驻扎 2)既东封郑 东,名作状,在东边;封,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疆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把作为边境 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5)退秦师 退,动词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6)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7)越国以鄙远 远,形作名,偏远的地方 8)若不阙秦 阙,动词使动用法,使亏缺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动词,扩张 10)

    2、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动词,损害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1鄙 蜀之鄙有二僧 边境肉食者鄙 见识浅薄夫犹鄙我 瞧不起越国以鄙远 把作为边境2敝 敝帚自珍 破的敝人 对自己的谦称远来疲敝 疲惫,困乏因人之力而敝之 损害3.以 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敢以烦执事 拿越国以鄙远 不译,连接两个动作 焉用亡郑以陪邻? 来虚词焉子亦有不利焉 句末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 何 荆轲刺秦王1)涕:眼泪。今义:鼻涕。2)币:礼物 今义:货币3)穷困:走投无路,陷于困境。生活贫困,经济困难。4)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5)郎中:宫廷的侍卫 今义:中医医生6)提:投击 今义:拿着

    3、 1)秦王必说见臣 说悦2)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返3)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震4)图穷而匕首见 见现5)卒起不意 卒猝6)秦王还柱而走 还环 1)进兵北略地 北:名作状,向北 2)乃前曰/左右既前 前:名作动,上前3)函封之 函:名作状,用盒子4)太子迟之 迟:意动,以为迟,认为迟缓5)又前而为歌曰 前:名作动 上前6)发尽上指 上:名作状 向上7)皆白衣冠以送之 白衣冠:名作动,穿白衣,戴白帽8)使使以闻大王 闻:使动,使闻,禀告9)乃朝服,设九宾 朝服:名作动,穿朝服10)群臣怪之 怪:意动,以为怪,感到奇怪 1.得:臣愿得谒之/非有诏不得上 能够诚能得樊将军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得到2.

    4、诚诚能得樊将军首 果真,如果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的确,确实3.顾顾计不知所出耳 过、只是终已不顾/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看4.就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靠近,登上轲自知事不就 成功5.见图穷而匕首见 通“现”,显现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词,被 1.之使工以药淬之/愿大王少假借之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它(们)”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 结构助词,“的”/不译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2.而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和而歌 连词,表并列伏尸而哭/自引而起/秦王还柱而走/倚柱而笑 连词,表修饰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于

    5、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图穷而匕首见 连词,表承接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连词,表递进3.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介词,因使工以药淬之/而乃以手共搏之/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介词,用以次进 介词,按照日以尽矣 已经皆白衣冠以送之/不敢兴兵以拒大王/遂拔以击荆轲 连词,表目的,“来”/不译箕踞以骂曰 连词,表修饰4.为乃为装遣荆轲 动词,做,整治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介词,被嘉为(之)先言于秦王曰 介词,替鸿门宴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2)非常 古:意外的变故。程度副词,很不一般。3)河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

    6、。黄河北部的一个省。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黄河南部的一个省。5)寿 古:敬酒。长寿。6)细说 古:小人的谗言。详细地讲 1)距关,毋内诸侯 距拒2)距关,毋内诸侯 内纳3)张良出,要项伯 要邀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背 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隙7)置之坐上 坐座 1)沛公军霸上 军:名作动,驻军2)沛公左司马使人言 言:名作动,告诉3)沛公欲王关中 王:名作动,为王、称王4)不可不语 语:5)吾得兄事之 事:名作动,做事、侍奉6)籍吏民 籍:名作动,登记7)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作动,使眼色8)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作动,施加肉刑9)道芷阳 道:名作动

    7、,取道10)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作动,友善、交好 1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名词意动,以之为王12)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动词使动,救了他的命13)沛公旦日从 从:动词使动,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14)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动词使动,使之止,制止,使动15)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用对侍兄长的礼节16)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用翅膀 1.谢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谢罪、道歉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乃令张良留谢 辞谢、告别2.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推辞今者出,未辞也 告别 3.故君安与项伯有故 故旧、交情故听之 因此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 4.且且为之奈何 将臣死且不避

    8、,厄酒安足辞 况且 5.幸 妇女无所幸 宠幸、亲近故幸来告良 幸亏、幸而6.之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到为之奈何 代词,这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今者有小人之言 结构助词,的珍宝尽有之 助词,衬字,无义7.去 相去四十里 距离脱身独去 离去,离开 8.于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向,对长于臣 比复得见将军于此 在 9.因 不如因善遇之 就此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 就、于是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势、趁机10.为 使子婴为相 任,做为击破沛公军 替,给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军中无以为乐 作为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是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 重点句式 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

    9、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判断句1)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2)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状语后置句 1)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 2)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 3)且贰于楚也 且于楚贰也 4)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 宾语前置句 1)何厌之有? 有何厌?2)客何为者? 客为何者?3)大王来何操? 大王来操何?4)沛公安在? 沛公在安?省略句 1)晋军函陵 晋军(于)函陵 2)敢以烦执事 敢以(之)烦执事 3)辞曰:臣之壮也 (烛之武)辞曰 4)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5)毋从(省略“之”)俱死也。6)奉厄酒为(省略“之”)寿。7)

    10、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8)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9)加彘肩(省略“于其”)上。53分13秒】课文精要理解主旨烛之武退秦师:衰迈老臣,腹藏十万雄兵;寥寥数语,智退两国甲兵。语言简练,惜墨如金;外交辞令,周密得体。荆轲刺秦王:一次壮举,塑造了一个百代赞颂的英雄;两行诗句,成就了一位万古不朽的诗人。烘云托月,写於期为衬刺客;背面敷粉,绘武阳实显荆卿。鸿门宴:项王怀妇人之心,错过一次机会,埋下乌江自刎的祸根;刘邦行韬晦之计,躲过一场劫难,体现盖世英雄的谋略。波澜起伏,情节扣人心弦;神形兼备,人物个性鲜明。把握重点阅读史传文章1知人。知人就是要掌握文中所

    11、写之人。具体地说,文章写了几个人,主要人物是谁,次要人物有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作者对他们的评价如何。2明事。事件是史传文的主体。明事,就是要弄清楚作者围绕主要人物写了几件事。如果只写一件事,就要分析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如果是写几件事,就要弄清事件的先后顺序,事件之间是什么关系。3辨理。辨理就是要分析作者借助所叙之事,对人物做出怎样的评价,说明了什么道理。也就是分析作者在文中的态度。所谓“理”,有的是作者明说的,即通过议论表现自己的观点态度;有的人借人物之口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就需要“辨理”。人物形象描绘方法1绘声:欲绘其人,先绘其言。语言是人类思想、智慧的外壳,要描绘并突出人物形象,可

    12、以先从其语言入手。如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时,犹不如人”,长期得不到重用,但他能言善辩却早已闻名郑国。所以国难当头,郑国君臣一筹莫展的时候,佚之狐推荐了他。他的一番牢骚,使他的形象更显得有血有肉。而后,他与秦王的一番谈话,更是将他形神俱现。文章虽然没有描写他的相貌,但人物形象光辉灿烂,呼之欲出,令人印象深刻。2绘色: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对比突出人物性格。在荆轲刺秦王中,有很好的体现。1)人物对话:荆轲和樊於期的对话,荆轲先用话挑起樊於期对秦的仇恨,再问樊於期对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办,然后针对“顾计不知所出耳”的表示,试探的提出既能为樊於期报仇,又能保全燕王的计划,一层进一

    13、层,结果是樊於期慷慨陈词,毅然自刎。这些对话,既推动了事态的逐步发展,也描写了荆轲的精细。2)人物神态:见秦王时“秦武阳色变振恐,荆轲顾笑武阳”而向秦王作了解释。在千钧一发之际,镇静的神态和得体的言辞消弭了危机。这些对话,既表明荆轲的精细、沉着,在紧急关头不慌不忙,随机应变。3)对比突出人物:以太子丹的急躁粗疏、头脑简单跟荆轲遇事谨慎、三思而行对比,突出荆轲的深沉多谋。又如,写秦武阳在紧急关头神态失常,同荆轲镇定自若对比,突出荆轲的机智勇敢。3绘神:刻画人物。鸿门宴中项羽是作者重点刻画的对象。1)在矛盾斗争中刻画人物。塑造项羽的形象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围绕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

    14、邦,对樊哙的无理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离又采取什么态度展开,人物性格鲜明。2)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把这两个人进行鲜明的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与项羽的直率粗犷。知识迁移1下列各句中加红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请往谓项伯 请以剑舞B故遣将距关 君安与项伯有故C沛公军霸上 度我至军中,乃入D范增数目项王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距关,毋内诸侯 沛公不胜杯杓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范增数目项王 令将军与臣有郤 秋毫不敢有所近拔剑切而啖之 张良出,要项伯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置之坐上 A BC D3下列句中加红的

    15、词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沛公军霸上 常以身翼蔽沛公 范增数目项王 左右欲刃相如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完璧归赵 且庸人尚羞之A/ B/C/ D/4下列各句中加红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敢以烦执事。(胆敢) 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同)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为了) 朝济而夕设版焉。(过河;围墙)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吾其还也。(还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 失其所与,不知。(结交;同“智”)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礼物) 何厌之有?(满足)A BC D(2014 衡水中学模拟)文言文阅读李膺字元礼,颍川襄城人也。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初举

    16、孝廉,为司徒胡广所辟,举高第,再迁青州刺史。守令畏威明,多望风弃官。转护乌桓校尉。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以公事免官,还居纶氏,教授常千人。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陵后以阿附宦官,致位太尉,为节者所羞。荀爽尝就谒膺,因为其御,既还,喜曰:“今日乃得御李君矣。”其见慕如此。永寿二年,鲜卑寇云中,桓帝闻膺能,乃复征为度辽将军。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先所掠男女悉送还塞下。自是之后,声振远域。廷熹二年征,再迁河南尹。时宛陵大姓羊元群罢北海郡,藏罪狼籍,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膺表欲按其罪,元群行赂宦竖,膺反坐输作左校。再迁,复拜司隶校尉。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

    17、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第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帝怪问其故,并叩头泣曰:“畏李校尉。”顷之,帝崩。陈蕃为太傅,与大将军窦武共秉朝政,连谋诛诸宦官,故引用天下名士,乃以膺为长乐少府。及陈、窦之败,膺等复废。后张俭事起,收捕钩党,乡人谓膺曰:“可去矣。”对曰:“事不辞难,罪不逃刑,臣之节也。吾年已六十,死生有命,去将安之?”乃诣诏狱。考死,妻子徙边,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并被禁锢。时侍御史蜀郡景毅子顾为膺门徒,而未有录牒,故不及于谴。毅乃慨然曰:“本谓膺贤,遣子师之,岂可以遗漏名籍,苟安而已!”

    18、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注溷hn轩:厕所。输作左校,东汉政府对犯罪官员的惩罚,服劳役刑。节选自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5下列句子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膺谢不受 谢:推辞B引用天下名士 引:推荐C膺表欲按其罪 按:查办D考死,妻子徙边 考:父亲6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膺有威慑力的一组是()无所交接,唯以同郡荀淑、陈寔为师友鲜卑数犯塞,膺常蒙矢石,每破走之,虏甚惮慑南阳樊陵求为门徒,膺谢不受自膺到边,皆望风惧服自此诸黄门常侍皆鞠躬屏气,休沐不敢复出宫省遂自表免归,时人义之A B C D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膺为官威严清明,所以升迁为青州刺史后当地郡守

    19、县令听说消息,多弃官不做。B李膺担任护乌桓校尉,在对敌作战之时英勇善战,每每使敌人败退,敌人非常怕他。C李膺为官清廉,做度辽将军时在与鲜卑大战之后,将所掳掠的人口全都送还塞下。D张俭事发之后,李膺敢于担当,没有像乡人劝说的那样逃走,而是主动前往诏狱。参考答案1A (解析:A项“请让(或允许)我”;B项分别为:“所以”“旧交情”;C项分别为:“驻军”“军营”;D项分别为:“国王”“称王”。)2D (解析:“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倍”通“背”;“郤”通“隙”,隔阂,嫌怨;“要”通“邀”,邀请;“蚤”通“早”;“坐”通“座”。3A (解析:为名词作动词;为名词作状语;为使动用法

    20、;为意动用法。4C (解析:为“冒昧”;增加的实力;给予;版:筑墙用的夹板,是工具;使者。5D通“拷”,拷打。6C说明“性简亢”。有识人之才。是景毅的行为被人称道。7C。将所掳之人全都送还塞下的是鲜卑人。拓展阅读原文苏武牧羊(节选)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後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

    21、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

    22、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陵恶自赐武,使其妻赐武牛羊数十头。后陵复至北海上,语武:区脱捕得云中生口,言太守以下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闻之,南乡号哭,欧血,旦夕临。数月,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于是李陵置酒贺武曰:今足下还归,扬名于匈奴,功显于汉室,虽古竹帛所载,丹青所画,何以过子卿!陵虽驽怯,令汉且贳陵罪,全其老母,使得奋大辱之积志,庶几乎曹柯之盟。此陵宿昔之所不忘也!收族陵家,为世大

    23、戮,陵尚复何顾乎?已矣!令子卿知吾心耳!异域之人,壹别长绝!陵起舞,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陵泣下数行,因与武决。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常惠徐圣赵终根皆拜为中郎,赐帛各二百匹。其余六人,老归家,赐钱人十万,复终身。常惠后至右将军,封列侯,自有传。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选自汉书李广传译文当初,苏武与李陵都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匈奴,不敢访求苏武。时间一久,单于派遣

    24、李陵去北海,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李陵趁机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你交情一向深厚,所以派我来劝说足下,愿谦诚地相待你。你终究不能回归本朝了,白白地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你对汉廷的信义又怎能有所表现呢?以前你的大哥苏嘉做奉车都尉,跟随皇上到雍的棫宫,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被定为大不敬的罪,用剑自杀了,只不过赐钱二百万用以下葬。你弟弟孺卿跟随皇上去祭祀河东土神,骑着马的宦官与驸马争船,把驸马推下去掉到河中淹死了。骑着马的宦官逃走了。皇上命令孺卿去追捕,他抓不到,因害怕而服毒自杀。我离开长安的时候,你的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的夫人年纪还轻,听说已改嫁了,家中只有两个妹妹

    25、,两个女儿和一个男孩,如今又过了十多年,生死不知。人生像早晨的露水,何必长久地像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终日若有所失,几乎要发狂,自己痛心对不起汉廷,加上老母拘禁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怎能超过当时我李陵呢!并且皇上年纪大了,法令随时变更,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有十几家,安危不可预料。你还打算为谁守节呢?希望你听从我的劝告,不要再说什么了!” 苏武说:“我苏武父子无功劳和恩德,都是皇帝栽培提拔起来的,官职升到列将,爵位封为通侯,兄弟三人都是皇帝的亲近之臣,常常愿意为朝廷牺牲一切。现在得到牺牲自己以效忠国家的机会,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心甘情愿。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

    26、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恨,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李陵与苏武共饮了几天,又说:“你一定要听从我的话。”苏武说:“我料定自己已经是死去的人了!单于一定要逼迫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乐,让我死在你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对朝廷如此真诚,慨然长叹道:“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的罪恶,上能达天!”说着眼泪直流,浸湿了衣襟,告别苏武而去。李陵不好意思亲自送礼物给苏武,让他的妻子赐给苏武几十头牛羊。 后来李陵又到北海,对苏武说:“边界上抓住了云中郡的一个俘虏,说太守以下的官吏百姓都穿白的丧服,说是皇上死了。”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向南放声大哭,吐血,每天早晚哭吊达几月之久。 汉昭帝登位,几年后,匈奴和汉达成和议。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语文 知识点考点解析含答案 古代记叙散文综合应用知识讲解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