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huanglili普通用卷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4423940       资源大小:25.80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huanglili普通用卷文档格式.docx

    1、B、颔联第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子规啼声与三更月色,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C、颈联“故园书动”写自己长久在外,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D、诗中前四句都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写春景之寥落;后四句重在抒情,抒发了凄婉动人的愁绪。E、“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两句运用了设问的手法,其言外之意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的。(2)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

    2、: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洛城:洛阳。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B.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边了。“老江边”的“边”字,悲凉沉郁。C.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D.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

    3、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倩。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E.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包含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2小题,共30.0分)3.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长达5000多年的生态文化孕育着丰富的中华文明。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 )。所以,重新

    4、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对于理解农耕文明便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天象、住宿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_的星空,眼前是_、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河流,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_,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偷构建人类社会的偷,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荡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_,忘却自己的主体性。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中

    5、华民族向来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B.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C.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生态文化孕育着丰富的中华文明。D.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长达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下列在文号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中华文明具有上述的文化特征。B. 中华文明即以农耕文明为标志。C. 农耕文明对人类的未来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D. 农耕文明以中华文明为标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神秘莫测 不着边际 道法自然

    6、 浑然天成B. 讳莫如深 广袤无垠 人定胜天 浑然一体C. 道法自然 神秘莫测D. 讳莫如深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古代人没机器,想要看什么书,非得自己挽起袖子抄不可,就算家里有钱,用得起雕版印刷,也得请刻工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在版上。在这种情况下,复制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因为传抄的人也是普通人,会写错别字,会犯懒,会突然走神而漏掉个把字,会因为急着出去吃饭而擅自把笔画减掉几笔如果是大部头著作,改动一两个字或许_,但如果是诗歌在传抄时被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本身有可能“_”乃至面目全非。要知道,( ),一字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可谓_。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信息辗转传播,中间

    7、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我们_的经典名句,也许只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如李白的将进酒里有个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清代有人查过古本诗集,发现这句诗居然还有好几个版本:“天生我身必有财”“天生吾徒有俊材”和“天生我材必有开”。可见版本之间的差异有多离谱。直到有近代学者在敦煌唐人手抄诗卷里发现这首诗的踪影,知道了这首诗叫作惜樽空,这句诗写成“天生吾徒有俊才”,我们今人才搞清楚这首诗在唐代的真正模样。A. 无伤大雅 伤筋动骨 一字千里 耳熟能详B. 无关大局 遍体鳞伤 失之千里 耳闻则诵C. 无关大局D. 无伤大雅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诗歌贵在含蓄

    8、,言在此而意在彼B. 诗歌的特点是以最少的篇幅表达最微妙的含意C. 诗歌创作需要极其认真的严谨态度与作风D. 诗歌与小说、散文、戏剧等都有明显的不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B.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一样。C. 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D. 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信息辗转传播,许多唐诗作品与其最初的版本已大不

    9、一样。答案和解析1.【答案】BA【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因而家中的书一直没有被翻动过,充满寥落之意”理解错误,“动”是动辄之意,“书”是书信之意;D、“诗中前四句都是对春夕之景的描绘”错误,第3句是梦中之景;E、“其言外

    10、之意是说,故乡五湖美好的风光是没有人和我争的”错误,言外之意是既然我要归去就可以归去,故乡的五湖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夺的如此为什么还留滞他乡呢?故选BA(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这道题目考查情感,而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抓住流水、花谢、子规等特定物象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常是伤春之感;华发、满镜表现了迟暮之情;不归归便的矛盾之情答案:(1)BA(2)春光易逝之叹诗人面对着春水远流、春花凋谢

    11、的暮春景色,表达了深深的感叹;羁旅思乡之情借“子规”、“三更月”的意象以及梦中之景写出了游子思乡羁旅孤独之情;仕途坎坷、孤独飘零之苦“自是不归归便得”,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语,传达出诗人的苦闷彷徨、悲愁痛苦之情;年华老去之悲从第三联中写诗人揽镜自照白发生可以看出;从暗用五湖典故看,含有归隐田园之意(答对1点两分,答对3点6分)译文:水不停地流走,花儿不断地凋零,这是多么无情啊正是这无情的时节,我送着最后一缕春风吹过了楚城在睡梦中梦见了万里之外的家乡,醒来时正值夜里三更时分,杜鹃在树枝上凄厉地啼叫家乡的来信动辄几年都收不到,春天万物萌生,镜中的我却已是满头白发了我现在是因为自己抱负未展而不愿归去,我

    12、要归去时自然就归去了,故乡五湖的风景是没有人来和我争抢的赏析: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六百七十九诗一起笔,就渲染出一片暮春景色:春水远流,春花凋谢流水落花春去也-诗人深深感叹春光易逝,岁月无情诗第二句“送尽东风过楚城”更加感伤诗人把春光(“东风”)拟人化了,依依为她送别这里,不是春风他送我回故乡,而是他在异乡送春归这一“送”字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诗人面对着落红满地、柳絮漫天的残春景物,不可能不更加思念故乡由送春而牵动的思乡之情,笼罩全篇以下句句写的是思乡衷曲“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这一联进入正题,写“春夕”,写得极为精粹,是传诵的名句诗人运用了新奇的造语,对仗工整,韵律和谐,创造出一种曲折幽

    13、深的情境上句巧写梦境由于游子日有所思,夜间便结想成梦,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然而,这只不过象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飞舞于花间,虽然有趣,毕竟虚幻而短暂,醒来之后,蝴蝶还是蝴蝶,庄周还是庄周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家园依旧远隔万里,岂不更加空虚、失望,更加触动思乡之情何况此时又正当“子规枝上月三更”-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鸟(即杜鹃)在月下哀哀啼唤:“子归!子归!”听着子规啼,想着蝴蝶梦,游子的心,该是何等的痛苦哀伤,真如李白诗句中所谓道“一叫一回肠一断!”这里,十四个字写出了三层意思:由思乡而入梦,一层;梦醒而更思乡,二层;子规啼唤,

    14、愁上加愁,三层这三层,一层比一层深,而且互相烘托、映衬,如蝴蝶梦与家万里,一虚一实;蝴蝶梦与子规啼,一乐一悲;子规啼与三更月,一声一色,构成一片清冷、凄凉、愁惨的气氛,令人触目伤怀诗的最后两句更耐人寻味“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这两句是倒装从暗用五湖典故看,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诗人仆仆风尘,仕途坎坷,“自是不归归便得”一语,是无可奈何的伤心话,深刻地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走投无路、欲干不能而又欲罢难休的苦闷、彷徨的心理这首诗情切境深,风格沉郁诗的前四句通过对暮春之夕特定情景的描绘,缘情写景,因景抒情,景物之间互相映衬、烘托,构成一片凄凉愁惨的气氛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

    15、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尾联自慰自嘲,墨中藏意,饶有情味(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鉴赏诗歌情感的基本能力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 主旨和思想倾向答题要点应包括三点:一是塑造的形象,二是作者的情感,三是作品的思想意义2.【答案】【小题1】BD【小题2】四层含意:一写远离家乡,“一别

    16、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四写听到河阳连战告捷的喜讯,恨故园未收。【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这类题要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解答】本题中,B项,“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D项,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故选BD。本题考查把握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诗文本身,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做到知人论世。这首诗表达的诗人情感有:思家怀亲,恨战乱之久,望早日平叛。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7、3.【答案】【小题1】B【小题2】D【小题3】C此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A语序不当。“尊重自然”应在“热爱自然”前面。故A错误。B正确。C搭配不当。“丰富”不能修饰“中华文明”。故C错误。D语意重复。“长达5000多年”中的“长达”和“多”语音重复。故D错误。故选B。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把握语段的内容要点,要明确所选的语句是对上文的延伸,然后根据由近及远的层次步步深入,其次要做到所选句式能使语句表达连贯通畅,

    18、第三要注意句式之间的疏密关系。要善于比较各选项的异同,密切结合语境要求和表达需要来寻找最佳答案。此题,本句的陈述对象应该是“农耕文明”,所以A和B不连贯;且B主客易位;需补写语句的陈述对象是“中华文明”,所以D项承前启后,比C更恰当。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神秘莫测:形容使人难以捉摸或推测。讳莫如深:紧紧隐瞒。广袤无垠:广阔无边。不着边际:形容言论空泛,不切实际。道法自然:“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

    19、 “自然而然” 的。人定胜天: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浑然一体:现代多指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根据词义和语境,句子中分别应选填“道法自然、广袤无垠、神秘莫测、浑然一体”。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4.【答案】【小题1】A【小题2】B【小题3】D【分析】本题考按察成语应用的能力。解读成语,要关注成语意思、感情色彩、适用语境。【解答】无伤大雅: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无关大局:对整个局势没有关系或没有影响。第一横线处是针对改动大部头著作,并非针对整个局势,填入“无伤大雅”恰当,填入“无关大局”则误用对象,不合

    20、语境。伤筋动骨: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损害。能与后面的“面目全非”构成递进关系。遍体鳞伤:形容受伤很重。但与后面的“面目全非”不构成递进关系。“一字千里”是说差一个字意思就会相差很远。失之千里:意思是失误虽小,结果损失很大。比较词,前者强调相差很远完全切合句意:后者强调损失很大不合语境。耳熟能详:指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切合句意。耳闻则诵:是说记忆力好。不合语境。故选A。【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准确的能力。连贯题注意前后语境保持一致、对象一致、语体一致、感情色彩统一等。【解答】依据文意,第一段是在阐述很小的错漏都会对诗歌产生极大影响。前有“改了哪怕一个字那作品面目全非”,后有“一字

    21、之差,可能就会改变整首诗的格调”。B项符合前后语意。而其他几项所言均与本文无关,本文没有涉及。【分析】此题考查学生辨析与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解答】原句犯有语序不当的语病,不合句内逻辑,更有甚者不合整个语段的主旨和逻辑关系。A、B、C三项的修改仍然存在原句的毛病。A项“信息辗转传播,中间历经战乱变迁”应调换语序,“中间历经战乱变迁”为因,“信息辗转传播”为果。B项“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唐朝”将原本是唐朝以后1000多年的时空纳入了唐朝之内。整个语段意在说明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唐诗作品与最初的版本的作品大不样,而C项“许多唐诗作品的版本与其最初已大不一样”这就偷换了“大不一样”的内容。D项修改了上述所有语病。


    注意事项

    本文(huanglili普通用卷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