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归纳定理Word格式.docx

    • 资源ID:4442500       资源大小:67.4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归纳定理Word格式.docx

    1、(略)14.切线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 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 15.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 16.弦切角定理 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 17.推论 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 18.相交弦定理 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 相等 19.推论 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 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 20.切割线定理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 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 21.推论 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

    2、斯特瓦特定理有三角形ABC,D为角A平分线与BC边的交点,则有以下定理:AB(2)DCAC(2)BDAD(2)BC=BCBDDC 托勒密定理:圆内接四边形中,两条对角线的乘积(两对角线所包矩形的面积)等于两组对边乘积之和(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与另一组对边所包矩形的面积之和)已知:圆内接四边形ABCD,求证:ACBDABCDADBC 证明:如图1,过C作CP交BD于P,使1=2,又3=4,ACDBCP得AC:BC=AD:BP,ACBP=ADBC 。又ACB=DCP,5=6,ACBDCP得AC:CD=AB:DP,ACDP=ABCD 。得 AC(BPDP)=ABBC即ACBD=AB 梅涅劳斯定理(

    3、简称梅氏定理)是由古希腊数学家梅涅劳斯首先证明的。它指出:如果一条直线与ABC的三边AB、BC、CA或其延长线交于F、D、E点,那么(AF/FB)(BD/DC)(CE/EA)=1。或:设X、Y、Z分别在ABC的BC、CA、AB所在直线上,则X、Y、Z共线的充要条件是(AZ/ZB)*(BX/XC)*(CY/YA)=1 证明一:过点A作AGBC交DF的延长线于G, 则AF/FB=AG/BD , BD/DC=BD/DC , CE/EA=DC/AG。三式相乘得:(AF/FB)(CE/EA)=(AG/BD)(DC/AG)=1 证明二:过点C作CPDF交AB于P,则BD/DC=FB/PF,CE/EA=PF

    4、/AF 所以有AF/FBBD/DCCE/EA=AF/FBFB/PFPF/AF=1 它的逆定理也成立:若有三点F、D、E分别在ABC的边AB、BC、CA或其延长线上,且满足(AF/FB)(CE/EA)=1,则F、D、E三点共线。利用这个逆定理,可以判断三点共线。梅涅劳斯(Menelaus)定理证明三:过ABC三点向三边引垂线AABBCC, 所以AD:DB=AA:,BE:EC=BB,CF:FA=CCAA所以(AF/FB)(CE/EA)=1 证明四:连接BF。(AD:DB)(BE:EC)(CF:FA) =(SADF:SBDF)(SBEF:SCEF)(SBCF:SBAF) (SBDF:SCDF)(SC

    5、DF:SADF) =1 此外,用定比分点定义该定理可使其容易理解和记忆:在ABC的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上分别取L、M、N三点,又分比是=BL/LC、=CM/MA、=AN/NB。于是L、M、N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1。 第一角元形式的梅涅劳斯定理 如图:若E,F,D三点共线,则 (sinACF/sinFCB)(sinBAD/sinDAC)(sinCBA/sinABE)=1 即图中的蓝角正弦值之积等于红角正弦值之积 该形式的梅涅劳斯定理也很实用 第二角元形式的梅涅劳斯定理 在平面上任取一点O,且EDF共线,则(sinAOF/sinFOB)(sinBOD/sinDOC)(sinCOA/si

    6、nAOE)=1。(O不与点A、B、C重合) 记忆ABC为三个顶点,DEF为三个分点 (AF/FB)(顶到分/分到顶)*(顶到分/分到顶)*(顶到分/分到顶)=1 空间感好的人可以这么记:(上1/下1)*(整/右)*(下2/上2)=1 塞瓦定理 在ABC内任取一点O, 直线AO、BO、CO分别交对边于D、E、F,则 (BD/DC)*(CE/EA)*(AF/FB)=1 证法简介 ()本题可利用梅涅劳斯定理证明:ADC被直线BOE所截, (CB/BD)*(DO/OA)*(AE/EC)=1 而由ABD被直线COF所截, (BC/CD)*(DO/OA)*(AF/FB)=1 :即得:(BD/DC)*(CE

    7、/EA)*(AF/FB)=1 ()也可以利用面积关系证明 BD/DC=SABD/SACD=SBOD/SCOD=(SABD-SBOD)/(SACD-SCOD)=SAOB/SAOC 同理 CE/EA=SBOC/ SAOB AF/FB=SAOC/SBOC 得BD/DC*CE/EA*AF/FB=1 利用塞瓦定理证明三角形三条高线必交于一点:设三边AB、BC、AC的垂足分别为D、E、F, 根据塞瓦定理逆定理,因为(AD:DB)*(BE:EC)*(CF:FA)=(CD*ctgA)/(CD*ctgB)*(AE*ctgB)/(AE*ctgC)*(BF*ctgC)/(BF*ctgA)=1,所以三条高CD、AE、

    8、BF交于一点。可用塞瓦定理证明的其他定理;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重心):如图5 D , E分别为BC , AC 中点 所以BD=DC AE=EC 所以BD/DC=1 CE/EA=1 且因为AF=BF 所以 AF/FB必等于1 所以AF=FB 所以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此外,可用定比分点来定义塞瓦定理:于是AL、BM、CN三线交于一点的充要条件是=1。(注意与梅涅劳斯定理相区分,那里是=-1) 塞瓦定理推论1.设E是ABD内任意一点,AE、BE、DE分别交对边于C、G、F,则(BD/BC)*(CE/AE)*(GA/DG)=1 因为(BC/CD)*(DG/GA)*(AF/FB)=1,(塞瓦定理

    9、)所以 (BD/CD)*(CE/AE)*(AF/FB)=K(K为未知参数)且(BD/BC)*(CE/AE)*(GA/DG)=K(K为未知参数)又由梅涅劳斯定理得:(BD/CD)*(CE/AE)*(AF/FB)=1 所以(BD/BC)*(CE/AE)*(GA/DG)=1 2.塞瓦定理角元形式 AD,BE,CF交于一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sinBAD/sinDAC)*(sinACF/sinFCB)*(sinCBE/sinEBA)=1 由正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易证 3.如图,对于圆周上顺次6点A,B,C,D,E,F,直线AD,BE,CF交于一点的充分必要条件是:(AB/BC)*(CD/DE)*(E

    10、F/FA)=1 由塞瓦定理的角元形式,正弦定理及圆弦长与所对圆周角关系易证。西姆松定理 西姆松定理图示西姆松定理是一个几何定理。表述为:过三角形外接圆上异于三角形顶点的任意一点作三边的垂线,则三垂足共线。(此线常称为西姆松线)。西姆松定理的逆定理为:若一点在三角形三边所在直线上的射影共线,则该点在此三角形的外接圆上。 西姆松定理说明相关的结果有:(1)称三角形的垂心为H。西姆松线和PH的交点为线段PH的中点,且这点在九点圆上。(2)两点的西姆松线的交角等于该两点的圆周角。(3)若两个三角形的外接圆相同,这外接圆上的一点P对应两者的西姆松线的交角,跟P的位置无关。(4)从一点向三角形的三边所引垂

    11、线的垂足共线的充要条件是该点落在三角形的外接圆上。证明证明一: ABC外接圆上有点P,且PEAC于E,PFAB于F,PDBC于D,分别连DE、DF. 易证P、B、F、D及P、D、C、E和A、B、P、C分别共圆,于是FDP=ACP ,(都是ABP的补角) 且PDE=PCE 而ACP+PCE=180 FDP+PDE=180 即F、D、E共线. 反之,当F、D、E共线时,由可见A、B、P、C共圆. 证明二: 如图,若L、M、N三点共线,连结BP,CP,则因PL垂直于BC,PM垂直于AC,PN垂直于AB,有B、P、L、N和 M、P、L、C分别四点共圆,有 PBN = PLN = PLM = PCM.

    12、故A、B、P、C四点共圆。若A、B、P、C四点共圆,则PBN = PCM。因PL垂直于BC,PM垂直于AC,PN垂直于AB,有B、P、L、N和M、P、L、C四点共圆,有 PBN =PLN =PCM=PLM. 故L、M、N三点共线。正弦定理定理概述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a/sinA=b/sinB=c/sinC=2R(2R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是恒量,是此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 这一定理对于任意三角形ABC,都有 a/sinA=b/sinB=c/sinC=2R R为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步骤1. 在锐角ABC中,设BC=a,AC=b,AB=c。作CHAB垂足为点H CH=asinB

    13、CH=bsinA asinB=b得到 a/sinA=b/sinB 同理,在ABC中, b/sinB=c/sinC 步骤2. 证明a/sinA=b/sinB=c/sinC=2R:如图,任意三角形ABC,作ABC的外接圆O. 作直径BD交O于D. 连接DA. 因为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所以DAB=90度 因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所以D等于C. 所以c/sinCc/sinD=BD=2R 类似可证其余两个等式。意义正弦定理指出了任意三角形中三条边与对应角的正弦值之间的一个关系式。扩展三角形面积公式1.海伦公式:设P=(a+b+c)/2 S=根号下P(P-a)(P-b)(P-c) 解释:假设有一个三

    14、角形,边长分别为a、b、c,三角形的面积S可由以下公式求得:S=p(p-a)(p-b)(p-c) 而公式里的p为半周长:p=(a+b+c)/2 2. SABC=(ab/2)sinC=(bc/2)sinA=(ac/2)sinB=abc/(4R)R为外接圆半径 3.SABC=ah/2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1) a=2RsinA, b=2RsinB, c=2RsinC;(2) sinA : sinB : sinC = a : b : c;(条件同上)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与其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且该比值都等于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已知三角形是确定的,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时,其解是唯一的;已知三角形的

    15、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由于该三角形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其解不确定,可结合平面几何作图的方法及“大边对大角,大角对大边”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去考虑解决问题 (3)相关结论:a/sinA=b/sinB=c/sinC=(a+b)/(sinA+sinB)=(a+b+c)/(sinA+sinB+sinC) c/sinCc/sinD=BD=2R 设R为三角外接圆半径,公式可扩展为:a/sinA=b/sinB=c/sinC=2R,即当一内角为90时,所对的边为外接圆的直径。灵活运用正弦定理,还需要知道它的几个变形 sinA=a/2R,sinB=b/2R,sinC=c/2R asinB=bsinA,bsinC

    16、=csinB,asinC=csinA余弦定理余弦定理是揭示三角形边角关系的重要定理,直接运用它可解决一类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求第三边或者是已知三个边求角的问题,若对余弦定理加以变形并适当移于其它知识,则使用起来更为方便、灵活。余弦定理性质对于任意三角形,任何一边的平方等于其他两边平方的和减去这两边与他们夹角的余弦的两倍积,若三边为a,b,c 三角为A,B,C ,则满足性质 (注:a*b、a*c就是a乘b、a乘c 。a2、b2、c2就是a的平方,b的平方,c的平方。)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C CosC

    17、=(a2+b2-c2)/2ab CosB=(a2+c2-b2)/2ac CosA=(c2+b2-a2)/2bc 余弦定理证明 平面几何证法:在任意ABC中 做ADBC. C所对的边为c,B所对的边为b,A所对的边为a 则有BD=cosB*c,AD=sinB*c,DC=BC-BD=a-cosB*c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2=AD2+DC2 b2=(sinB*c)2+(a-cosB*c)2 b2=sin2B*c2+a2+cos2B*c2-2ac*cosB b2=(sin2B+cos2B)*c2-2ac*cosB+a2 b2=c2+a2-2ac*cosB cosB=(c2+a2-b2)/2ac 余弦

    18、定理的作用(1)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可求出三个内角;(2)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及夹角,可求出第三边. 例如:已知ABC的三边之比为:2:1,求最大的内角. 解 设三角形的三边为a,b,c且a:b:c=:2:1. 由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可知:A为最大的角.由余弦定理 cos A=- 所以A=120. 再如ABC中,AB=2,AC=3,A=3,求BC之长. 解 由余弦定理可知 BC2=AB2+AC2-2ABcos A =4+9-223=7, 所以BC=7. 以上两个小例子简单说明了余弦定理的作用. 其他从余弦定理和余弦函数的性质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一定是直角,如果小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钝角,如果大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第三边所对的角是锐角。即,利用余弦定理,可以判断三角形形状。同时,还可以用余弦定理求三角形边长取值范围。


    注意事项

    本文(初中数学竞赛知识点归纳定理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