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44502       资源大小:36.59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总 论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xx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1.1.2项目业主单位业主单位: xx县特殊教育学校单位地址:四川省xx市xx县xx镇烟街号单位性质:事业单位1.1.3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4建设内容1、拆除原特教楼502平方米,拆除厕所和教辅用房357平方米;2、新建特教综合楼1500及其附属工程;3、改建旧教学楼300平方米;4、设备购置。1.1.5建设工期本项目建设工期为11个月。其中:前期工作5个月,工程建设6个月,即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1.1.6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表

    2、1-1序号投资项目名称投资规模及工程量单位指标投资额(万元)备注1总投资380.001.1工程费用260.481.2设备设施购置80.001.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6.50 1.4预备费13.022资金来源中央特殊教育项目资金380.003项目建设工期11个月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及范围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1、国家有关投资项目管理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方面的法律、法规、方法与参数等;2、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3、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4、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5、项目委托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1.2.2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国家及省、市人民

    3、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本着客观、求实、科学、公正的原则,在现有能够掌握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主要就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内容及方案、建设条件、建设投资及资金来源、消防安全等方面逐一研究论证,以论证该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为建设单位、政府投资主体提供决策与参考。1.3项目背景及提出理由经普查,全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 “三残”儿童入学业率还不高,为了保障“三残”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使其健康快乐成长,xx县采取措施,推进特殊教育发展。一是建立了“三残”儿童少年保障机制,狠抓“特教”入学率,确保“三残”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二是

    4、建立特教工作人员津贴保障机制。从2007年起,将从事特教工作的教职工特教津贴由原来的15%提高到30%,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07年县财政还划拨10万元特教专项经费,支持特教发展。三是加强了师资配备,在乐山幼师特教专业引进8名专业教师从事特教工作,并配齐了正副校长、后勤主任等管理人员。四是强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特教方式。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学生教育需求;注重劳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化文明礼仪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训;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融入、立足、服务社会能力,打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五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儿童、支持特殊学校发展。在

    5、这种背景下xx市xx县特殊教育学校提出了本项目的建设。1.4建议1.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材料价格的上涨,要做好材料采购计划及资金使用计划。2.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建设,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确保工程质量。3.应抓紧项目实施,尽量缩短建设周期,使项目早日建成,早日投入使用,力争达到投资省、质量好、见效快的投资效果。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2.1.1国家十分重视特殊教育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物质文化成果的不断丰富,各级领导干部思想观念的不断解放,特殊教育事业也愈来愈受到关注。“关心特殊教育”的字句首次写入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新的义务教育法中有五处

    6、涉及特殊教育,2008年3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作出部署,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并把发展残疾人教育摆在了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的首要位置。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修订了残疾人保障法并于2008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其中有九个条款对残疾人教育作了明确表述;从2008年起,国家开始组织实施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由此可见,发展特殊教育尤其是发展贫困地区特殊教育意义重大,我们理应抢抓机遇,不断探索特殊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策略。2.1.2xx县十分重视特殊教育发展为了保障“三残”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7、,xx县采取措施,推进特殊教育发展。一是建立了“三残”儿童少年保障机制,狠抓“特教”入学率,确保“三残”儿童少年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二是建立特教工作人员津贴保障机制。从2007年起,将从事特教工作的教职工特教津贴由原来的15%提高到30%,并全额纳入财政预算。2007年县财政还划拨10万元特教专项经费,支持特教发展。三是加强了师资配备,在乐山幼师特教专业引进8名专业教师从事特教工作,并配齐了正副校长、后勤主任等管理人员。四是强化教学改革,积极探索特教方式。努力开发校本课程,满足不同学生教育需求;注重劳动技能培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强化文明礼仪教育,重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培训;开展各类主题

    8、教育活动,提高学生融入、立足、服务社会能力,打造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五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特殊教育、关心残疾儿童、支持特殊学校发展。2.1.3“三残”儿童入学业率有待提高经普查,xx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 “三残”儿童入学业率还不高,为了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特殊教育的政策,不断提高特殊教育的覆盖率,不断提高和完善特殊教育相关基础设施和教学水平,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来保障特殊教育的教学水平,已达到相关教学要求。2.1.4项目业主简介2008年3月11日,xx县举行特殊教育学校授牌仪式,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贾晓玲、副县

    9、长邓益平分别为县特殊教育学校授牌、授印。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标志着该县特殊教育体系的逐步健全,该县义务教育发展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填补了xx作为拥有67万人口的大县无特教学校的空白,为更多适龄“三残”儿童少年提供了接受教育、学习技能、改变人生的广阔舞台。xx县特殊教育学校前身为xx县特殊教育中心(创办于1995年)。因条件限制,县教育局采用“一所学校(实验学校)、两块牌子(xx县实验学校、xx县特殊教育中心)”的办学模式,县特殊教育中心设在实验学校内,实行特教和普教共同发展。2006年秋季教育局进行布局调整后,特殊教育得到迅速发展,现有在校学生93人,在岗专业教师12人,形成了盲、聋

    10、、弱三教齐全的办学新格局。近年来,县特教中心先后送出三届毕业生,让30多名听力残疾和语言残疾儿童顺利投身社会,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教育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原则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按照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年-2010年),以改善特殊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

    11、教育学校建设,努力普及和巩固有学习能力的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xx县特殊教育学校项目是国家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2.2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5月28日发布的公报称:全国有残疾人8300多万,涉及2.6亿家庭人口,其中,0至14岁、6至14岁的残疾儿童分别为387万、246万,分别占残疾人口总数的4.66%和2.96%。经普查,xx县有盲、聋、智障适龄儿童少年520人,现在该校就读55人,在实验学校随班就读66人。现有的特殊教育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实际情况的需要。2.2.3项目建设是

    12、改善特殊教育硬件设施的需要xx县特殊教育学校自1995年附属于实验学校建立特教中心至2008年3月xx县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到现在,已经历了15个春秋,15年来,我们秉承“普特并重,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共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取得了特教规模扩大、特教学生融入社会能力增强的突出成绩,但也存在教学用房紧张、设备紧缺等诸多困难,急需新建特教综合楼一栋和改建旧教学楼并增添教学和技能培训设备,以适应现代特殊教育形势和进一步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第三章 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 3.1 项目建设地址该项目位于xx县特殊教育学校(实验学校)内。3.2项目建设条件3.2.1区位条件xx县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属长江上游

    13、嘉陵江水系,位于东经10509至10549和北纬3131与3217之间,总面积3204平方公里。xx县东邻苍溪县、元坝区,西界梓潼县、江油市、青川县,南连阆中市、南部县,北接xx市利州区。全县辖57个乡镇,538个行政村,32个居委会。3.2.2自然条件xx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低山地貌特点显著。地貌形态差异悬殊,海拔500米至700米的宽谷低山区占总面积的50.34%;海拔700米至1000米的窄谷低山区占40.23%。地貌类型以低山区为主。xx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比较适宜,四季分明,大陆性季风明显。剑门山境内各季气候特征表现是:春季气温回升快,多春旱,寒潮,风沙;夏季天气

    14、较炎热,常有夏旱、洪涝;秋季气温下降快,常有秋绵雨,雨雾日多;冬季冷冻明显,高山多雪,气候干燥。由于地理位置和多变地貌影响,垂直气候明显,小区域气候差异大,出现海拔高程不同,气候各异,高山顶和漕谷地气温相差大。气候随海拔升高而降低。xx县一般年平均气温约16.2,年均降水量728毫米,境内风向随季节变化明显,上半年盛行偏南风,下半年盛行偏北风。全年无霜期约270天。秋冬两季多雾,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328.3小时。3.2.3社会经济条件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GDP)实现42.92亿元,比上年增长13.6%,较上年加快8.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0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

    15、加值10.17亿元,增长31.3%;第三产业增加值15.73亿元,增长13.4%。人均生产总值(GDP)7388元,增长12.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6%、48.6%和39.8%,分别拉动经济增长1.6个、6.6 个、5.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42.7:21.1:36.2调整变化为39.7:23.7:36.6。民营经济发展良好。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占GDP 的49.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61.0%。民营经济贡献税金4620万元,占全县税收的47.5%。当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459户、95户,年末累计分别达到11

    16、223户和449户,从业人员分别达到14583人和4679人。财政收入实现新突破 全县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257万元,增长173.5%,其中:税收收入9736万元,增长208.0%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7230万元,增长2.3%。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城镇常住人口14.53万人,城市化率24.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县经济总量小,发展不快;产业结构不优,二产业尤其是工业比重低,实力弱;农业生产条件仍然较差,农民增收渠道不多;支柱产业还未形成,人才、资金、原材料制约因素突出。3.2.4交通运输条件xx县守剑门关险,是连接四川与陕西、甘肃的通道,108

    17、国道、绵广高速、宝成铁路纵贯境内,即将建设的兰海高速公路途经境内金仙、香沉等乡镇,兰渝铁路邻近境内鹤龄、羊岭两镇。县城下寺镇位于xx县北部,距xx市区35公里,剑门关风景区仅10公里,xx飞机场仅21公里。绵广高速公路、宝成铁路、国道108线穿城而过,县城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素有川北“金三角”之美誉。嘉陵江依县东而流,交通快捷方便,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为项目建设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3.2.5项目建设地的条件1.供水项目建设用水直接取于城镇供水管网。2.供电项目建设用电直接取于城镇供电管网。3.交通运输xx县境内交通便捷,能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4.抗震设防根据中国地震裂度区划图,xx县

    18、境内基本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4.1建设依据xx县特殊教育学校挂牌成立于2008年3月,位于xx镇烟街29号,占地6357平方米,建筑面积5684平方米,现有教学班29个(其中特教班6个,普教班23个),在校学生1371人(其中特教学生121人,普教学生1250人),在岗教职工94人(其中特教教职工12人)。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2009征求意见稿)的规定,该校建设规模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项目实施后可达到200人的办学规模,并预计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二年后可达到250人的办学规模。4.2建设内容及规模1、拆除原特教楼502平方米,拆除厕所和教辅用房357平方米;2、新

    19、建特教综合楼1500及其附属工程;3、改建旧教学楼300平方米;4、设备购置(见表8-1)。第五章 主要工程技术方案 5.1建筑设计5.1.1工程概况(1)新建面积:1500(2)建筑层数和结构形式:五层,框架结构。 (3)建筑耐火等级:二级(4)抗震设防标准:学校建筑为乙类建筑,8度构造,7度设防。5.1.2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032-2005(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4)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5)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

    20、0(7)办公用房建设标准JGJ67-2006(J556-2006)(8)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标准(2009征求意见稿)(9)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5.1.3总平面设计校园总平面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联系方便、互不干扰。教学楼应布置在校园的静区,保证良好的朝向。教学楼与体育活动场地之间,既有一定分隔,也要便于联系。学校道路网的布置应便捷,校园内的主要交通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布置。路线要通畅便捷,道路的高差处宜设坡道。路上的地下管线井盖,应与路面标高一致。路中的地下管线井盖宜与路面取平。招收盲生的学校的路面应铺设盲人行走导向和止步

    21、的触感标志。学校的主出入口不宜设在主要交通干道边上,校门外侧应设置人流缓冲区。校园应有围墙(或安全隔离设施),校门。校园、校舍应整体性强。建筑组合应紧凑、集中,学校的主要建筑之间宜有廊联系。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要力求体现教育建筑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具有优秀历史文化重大价值的校园及校舍应依法保护,并合理保持其特色。校园绿化、美化应结合建筑景观统一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形成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球类场地,其长轴宜为南北方向。学校应设置旗杆、旗台,并宜位于校园中心广场或主要运动场区的显要位置。5.1.4功能布局1.新建特教综合楼:1500,五层,其中包括教学、教学辅助用房,康

    22、复用房等,具体所用情况,请设计单位严格按照特殊教育学校建筑设计规范JGJ76-2003进行设计。5.1.5无障碍设计校园、教学与生活用房应为无障碍通行环境,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的规定。并应确保平时的安全顺畅及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校园内的道路应创造无障碍通行环境,道路有高差变化时,应设坡度不超过1:12的坡道;高差超过060m时,坡道两侧应设高度为060065m的扶手。各类学校应设有无障碍卫生间,学生厕所应符合无障碍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JGJ 50的规定,还应留有护理人指导或协助所需空间。5.2结构设计1.设计依

    23、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6年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8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2.结构安全等级:二级3.基本风压:0.30KN4.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5.荷载:卫生间:2.5 KN ;走道、楼梯:2.5 KN ; 上人屋面:2.0 KN。5.3电气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2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

    24、0年;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8;2.电气设计范围:室内强弱电及防雷;3.照明电线全部暗敷;低压供电采用放射-树干式4.本建筑用电负荷为三级;5.照明配电系统:(1)教学用房的灯具应配有保护灯罩或灯栅,不得用裸灯。如使用荧光灯,灯具(长轴)应垂直于黑板面布置(黑板灯除外),悬挂高度距桌面宜为1700mm。各种教室、实验室的桌面照度不应低于:盲校400 Lx,盲校为适应于低视力学生的教学,教室课桌上宜配置局部照明灯具。聋校300 Lx,培智学校150-200Lx,黑板面的照度不得低于250Lx。各类用房的平均照度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2)

    25、教学办公楼、宿舍、食堂等均应设有能分幢分层(或分部门)控制的照明线路。(3)各种教室,实验室的进门处宜装设门铃,聋校应加设信号灯。 (4)照明、动力电源插座、开关的选型和安装应保证学生使用安全。(5)信息网络系统应结合残疾人特点,分别设置相应的系统,并应通向每个教室、实验室、活动室、办公室、宿舍等残疾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房间。1800 mm以下必须采用暗敷,保障学生通行安全。(6)食堂、手工教室用房内除照明电源外,还应根据需要配备动力线电源。(7)按三类防雷建筑实施防雷措施,屋面设避雷带,利用结构柱内钢筋为引下线,基础钢筋为接地体,电气设备接地与防雷接地共用,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8)有线电视

    26、系统、通信、信息网络系统均由市政各系统接口引入。5.4给排水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设计范围:室内外给排水系统,室内外消防系统;3.给水系统:(1)室外给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管网引入(2)室外给水管网设消火栓4.排水系统:(1)排水采用室内污废合流,室外雨污分流,室内粪便污水排入化粪池经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下水管道;(2)屋面雨水由雨水斗收集,经雨水立管接到地面后散排,地面径流经雨水口收集,由室外雨水管道排入市政雨水井;5.消防系统:(1)消防用水水源为市政自来水,由市政给水

    27、管网引入,供室内外消防用水(2)消火栓给水系统:室外设置消火栓,保证同层有两股水枪的10米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一部位;室内按规定设置灭火器。(3)管材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管,热熔连接;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管,912号粘合剂粘接。5.5采光与通风1、采光室内采光应亮度均匀。应保证主要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教室内直射阳光。教学用房宜采用双侧采光,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的左侧。如为单侧采光时,室深系数不宜小于12。教室的玻地比:盲校、聋校为1/3.5,培智学校1/5,办公室的玻地比为1/7,并应防止眩光,严禁使用有色玻璃。窗台高度不宜高于1000mm,当外墙窗台高度低于900 mm时,应设安

    28、全护栏。外墙窗下部宜设固定小窗。2、通风校舍室内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教学用房应有冬春季换气设施,炎热地区可采用开窗换气,还可在外墙窗台下部距地面200mm处设置可开启的小百叶气窗;温暖地区宜采用开窗与开启小气窗相结合的方式换气;寒冷和严寒地区应在外墙(或采光窗上部)和内走廊墙上设置小气窗。化学实验室及毒气橱应设置有效排气设施。 第六章 建筑节能6.1设计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2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 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5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

    29、4)6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7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发改环资2007199号)6.2节能措施1.节能设计范围:食堂、办公楼2.节能设计(1)尽量利用自然采光及通风,项目全部房间均做到直接对外采光及通风。(2)在不影响建筑造型的情况下,尽量减少玻璃幕墙的使用,既节能又安全。(3)屋面设计: 传热系数K0.7,热惰性指标D2.5;屋面保温措施做法详见川O2J106-6/77。(4)墙面设计: 传热系数K1.0,热惰性指标D2.5;外墙保温措施做法详川O2J106-11/23;内墙保温措施做法详见川O2J106-9/74。(5)门窗设计:朝向接近南北向,窗面积的外窗传热系数K=

    30、3.2。外窗采用塑钢单框中空玻璃窗,浅色窗帘;外门采用成品节能门。3.结构(1)外墙采用240厚机制红砖,外做保温节能材料;屋面保温材料采用聚苯乙烯激素保温板(30厚);(2)推广使用冷轧带肋钢筋,节能节钢。4.给排水尽量利用城市自来水压力直接供水,设备采用能耗少的陶瓷封闭水龙头,自闭式冲洗阀,节约用水。5.电气(1)照明设计采用一灯开关和就近控制方式。(2)弱电推广综合布线,避免重复设线。(3)楼梯间等处均采用节能灯具和节电延时开关。照明除少数其他灯具外,其余均为浠土三基色荧光灯为主,均加快速电子镇流器,使COS0.90。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7.1进度计划编制依据1.建设规模及相关技术资料。2.项目工程量及施工条件、劳动力、材料、构件等供应的条件决定工程工期。3.其他有关要求及资料,如:项目业主的意见、风险因素等。7.2项目进度计划该项目建设期为11个月,从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1.前期准备工作 计划时间:2010年10月2011年2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完成项目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招标以及资金筹措到位工作。2.工程施工 计划时间:2011年3月2011年8月。3.设备购置安装 计划时间:2011年6月2011年8月。4.项目竣工验收 计划时间:2011年8月。7.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项目建设实施


    注意事项

    本文(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