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美版.doc

    • 资源ID:4705151       资源大小:260.50K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美版.doc

    1、2012考研政治精选实用教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发展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是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 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 在原有课程体系的框架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绪论这一章本身的试题并不多,而且考点在哪里,题目怎

    2、么出,也比较明确。然而今年恰逢课程考试体系改革,情况发生了变化。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章的试题仍然不可能很多,也不会很难。但内容都是全新的,以往没有考过。考点怎样设置,我们不能大而化之,要具体分析。不能想当然,要掌握到位。复习本章时要留意以下方面: 第一,马克思主义的定义。这在学术上早已不是新问题,但在政治课教学体系中则是全新内容。必有考题。要把几个角度掌握的全一些,提法记得准确一些。 第二,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的确,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开辟了新的时代。就考试来说,这部分考点不少,而且以客观性试题的形式为主,题目内容可以出得很活。像共产党宣言所说的 “ 魔法师不

    3、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 ” 是什么意思?三大工人运动指的是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实践和理论创造活动的一些标志性著作,特别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渊源的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英空想社会主义的几个代表人物的名字,都有可能在试卷上出现。 第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具体内容。在理论上,这是很重要的问题。实际上是从总体上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究竟是要干什么?怎样干才算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既然内容重要,当然就会出题。但复习起来却很不容易下手。考生看书的时候,感觉大段文字竟然全象是空话套话,重点线都不知道画在哪里。更不要说把握考点了。我们时间又紧,必须采取最为有效的复习方法。就是对

    4、于梳理出各个知识点的基本思路来,看明白他到底要说什么,想通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只要达到这一步,对于这一部分的客观性试题就算是是基本复习到位了。这种考试的特点是如果不理解就会觉得很难,理解了,见到选项就不会出错。如果再能重点记忆,那就可能攀登高分。其实这还是能做到的。学进去了也未必就是煎熬。况且等待你的是好成绩的奖赏和成功的喜悦。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现在已经 160 年,却随着历史的发展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邓小平同志说: “ 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 当人类即将迈入 21 世纪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 (BBC) 在全球范围内举行过一次 “ 千年思想家 ”

    5、 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位列榜首。这个评选结果发人深思,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无穷的思想魅力。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 从创立主体,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后继者所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 从阶级属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 从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 从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

    6、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5 从狭义上,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至于为什么以马克思的名字命名这一理论,恩格斯在 1886 年曾经作了说明。他说: “ 马克思比我们大家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观察得多些和快些。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 6 从广义上,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恩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

    7、克思主义。 7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属于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恩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任何一种科学理论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 一 )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又开辟了新的

    8、时代。 1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从 18 世纪 60 年代开始,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纺织机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把资本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资本主义是一种比以往任何制度更能产生巨大生产力的制度。但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也开始激化,周期性爆发的生产过剩危机就是这种矛盾的突出表现。这表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资本家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难以克服的病疾。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 “ 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

    9、 2 无产阶级的斗争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工业革命在创造了一个大工业资本家阶级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阶级。 19 世纪 30 年代西欧资本主义发生重大转折。一是 1825 年以来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充分暴露。二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首要的社会矛盾。 1831 年、 1834 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举行起义; 1838 年在英国工人爆发声势浩大的宪章运动; 1844 年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法、英、德三大起义,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几次起义均告失败说明,工人阶级的斗争需要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理论

    10、的指导。 ( 二 )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1 革命实践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卡尔 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 “ 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 ” 。 1841 年大学毕业后,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多篇论文,逐步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思想转变。 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 17 岁时由于父亲的坚持而辍学习商,他通过接触穷苦的工人群众而写作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是科学社会主义形成时期的一部重要著作。 2 批判继承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 马克思主义是在吸收人类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英空想社

    11、会主义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黑格尔 (1770-1831) 和费尔巴哈 (1804-1872) 。黑格尔以其惊人庞大的哲学体系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界、历史和精神领域描述为联系和发展的整体,这种辩证法思想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 “ 合理内核 ” 。但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他认为世界是 “ 绝对观念 ” 的产物。这就颠倒了思想和现实的关系。 费尔巴哈一举颠覆了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提出了自然界是不依赖于任何观念而存在的。但他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离开了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只能从抽象的人出发去考察历史,在社会历史领域又陷入了唯心主义。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

    12、物是亚当 斯密 (1723-1790) 和大卫 李嘉图 (1772-1823) 。他们研究了资产阶级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探讨,认为经济生活同自然界一样,都是受 “ 自然规律 ” 支配的。他们提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他们把资本看做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关系,又极力掩饰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尖锐矛盾,断然否定资本主义存在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表现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片面性。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法国的昂利 圣西门 (1760-1825) 、沙尔 傅立叶 (1772-1837) 和英

    13、国的罗伯特 欧文 (1771-1858) 。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作了深刻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矛盾,但却不能科学阐明这些矛盾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他们预见到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取代,并且详尽地描绘未来社会的具体细节和美好图景,但却不能理解这一历史过渡的现实基础和实行这一变革的物质力量。 3 理论创新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发展历程说明,他们在革命实践和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伟大的理论创造活动,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 三 )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1 列宁在

    14、领导俄国革命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集合点,并由此也成为帝国主义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这就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依据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的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曾得出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资本主义发达的国家同时发生的结论。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领导俄国人民夺取了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

    15、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产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 160 年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本国国情相结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感召力。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 一 )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

    16、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 作为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最新成就为依据的世界图景。揭示了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作为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和科学相联系,提供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 2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所以列宁将其称之为 “ 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 。 马恩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形成了科学的剩余价值学说。在此基础上,马恩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

    17、义理论。 ( 二 )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说过, “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制度的 “ 掘墓人 ” 、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 2 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是一个被锁链彻底缚住的阶级,无产阶级没有任何私利可图,无产阶级自身的解放同社会发展的规律完全一致

    18、。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彻底解放自己。 3 是否站在人民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 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 ,决定历史前进方向的是 “ 行动着的群众 ”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 三 )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 160 年来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1 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 彻底的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属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根

    19、本原因就在其科学性。而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 2 符合人类认识发展规律。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人类认识的发展规律。违背了这个要求,认识就会脱离变化着的客观实际,丧失真理性。 3 体现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不断总结实践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新成果,在理论上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 当今世界发生了很多新变化。国际国内都面临许多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新的回答。因此,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

    20、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 四 )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 马克思主义不仅提出构想,而且指明了道路。 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人们对美好的社会理想作出种种构想,但都没有找到解放人类的切实途径。马克思恩格斯不仅得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社会 ( 这个更加美好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共产主义社会,其第一阶段马克思称之为共产主义的 “ 第一阶段 ” ,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 ) 所代替的论断,而且指明了共产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力量和革命道路。 2 共产主义理想不是乌

    21、托邦,而是建立在历史规律上。 共产主义社会不是凭空猜测,而是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3 树立崇高理想,脚踏实地建设。 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又是十分艰巨的事业。共产主义不是脱离实际的学说,而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一方面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另一方面,脚踏实地投入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22、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客观规律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 意识的能动规律 本章集考点、重点、难点三位于一体。这样特殊的地位是由本章的内容所决定的。本章的实质内容是内在联系着的两大理论板块,一为 “ 辩证唯物论 ” ,一为 “ 唯物辩证法 ” 。即所谓 “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 。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课程要求的三条指导方针中,头一条就是 “ 重点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 本章有三个理论核心。一是 “ 物质 ” ,二是 “ 实践 ” ,三是 “ 矛盾 ” 。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

    23、整个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在哲学史上实现革命变革的关键。矛盾范畴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围绕着这三大核心,有一系列的概念和原理,生成了大量的考点。其中有些较难,有些成为高频命题点。但我们只要下一点决心,花一些功夫就照样能把它们一一拿下。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首先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要理解好 “ 物质 ” 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它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 运动,运动着的物质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即如何理解 “ 时空 ” 的概念。其次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但又具有物质性,不仅构成物质性的活动形式,而且形成物质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再次,要特别注意唯物

    24、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这里考点密集。要纵观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总特征,即 “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 ,深刻理解 “ 联系 ” 和 “ 发展 ” 的范畴;唯物辩证法体系的主体是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即量变和质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对立统一规律,而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其实这也是命题的重心。最后,作为课程改革后新调整的内容,关于客观规律的问题,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也需要加以注意。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的要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

    25、在 世界是什么?人与世界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首先搞清的问题。 ( 一 ) 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2)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3)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每个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是哲学。哲学是将世界观以理论的形式组成的思想体系。所以说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广义的世界观同时包含人生观、价值观。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思想原则

    26、在具体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表现为方法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为人们理解和协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即人与世界的关系提供根本准则和一般方法论。 2. 哲学基本问题 (1) 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或曰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是对客观世界的两大类现象 ( 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 ) 和人类的两大类活动 (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 所体现的关系的最高概括。 (2) 恩格斯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第一次明确提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指出哲学基本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即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 ( 思维能

    27、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 ) 。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的性质决定的: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哲学中基本派别的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对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不同回答区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在实践中理解世界的本质,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是人们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没有思维和存在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它普遍存在于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并表现为人

    28、们思想和行动究竟是从主观愿望出发还是从客观现实出发的倾向。 (4)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5) 辩证唯物主义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形成了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其基本表述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对于意识具有决定作用;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物质决定性和意识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 哲学基本问题原理为哲学研究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它也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更新思维方

    29、式和价值观念,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工具。 (6) 中国哲学表达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特殊方式 人类认识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各民族思维类型,语言表述形式都有所不同。我们中华民族早在先秦就已自觉不自觉地把握住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过,中国哲学是独立于欧洲自行发展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概念体系。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是通过心物、天人、名实、理气、道器、知行以及有无、形神、本末、体用等关系来揭示和表达的。 3.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此作出了不同回答。其主要分歧在于: 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形而上学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 发展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发展变化的,经历着由量变到质变、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曲折前进过程;形而上学则认为事物是静止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上的增减或场所


    注意事项

    本文(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完美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