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概述细胞膜细胞壁原核细胞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4833475       资源大小:135.6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概述细胞膜细胞壁原核细胞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3.原核细胞(1)种类:支原体、细菌、蓝细菌等。(2)结构:(2015浙江10月选考)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乳酸细菌 B.小麦C.家兔 D.蜜蜂解析根据细胞中是否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可将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乳酸细菌属于细菌,细菌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小麦、家兔、蜜蜂都属于真核生物。答案A本题对应必修一P24和P25内容:细胞的类型。1.根据细胞结构中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2.原核细胞体积小,结构简单,组成原核生物,主要是各种细菌;真核细胞结构非常复杂,组成真核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真菌等绝大多数生物。角度1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内

    2、容1.所有的动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这一事实说明生物具有()A.变异性 B.多样性 C.统一性 D.遗传性解析所有动植物“都由细胞组成”,这充分表明不同生物间的共性,即统一性。答案C2.(2017宁波市期中)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经科学家探究、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B.科学家施莱登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C.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由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D.菲尔肖的论断是“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解析细胞学说没有提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这一概念,A错误;英国科学家胡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细胞学说是由德

    3、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万提出的,B错误;细胞学说使人们对生命的认识从个体水平进入细胞水平,C错误;德国科学家菲尔肖认为所有细胞都来自先前存在的细胞,D正确。答案D3.下列关于细胞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细胞都必须借助显微镜方可观察到B.所有细胞形态、功能都类似C.新生婴儿与成年人相比,主要差异表现在细胞体积大小不同D.大象细胞的体积不一定比蚂蚁细胞的大解析多数细胞体积很小,需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但也有些细胞可用放大镜观察(如西红柿果肉细胞),甚至有些细胞可用肉眼观察(如鸵鸟蛋的卵黄);不同细胞其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新生婴儿与成年人相比,主要差异不在于细胞体积而在于细胞

    4、数量;大象与蚂蚁相比,其细胞体积差异不大,主要差异在于细胞数量。1.细胞学说涉及到的2个“统一”(1)统一了生物界:即生物均由“细胞”构成;(2)统一了细胞:即细胞是生命的单位;新细胞来自已存在的活细胞。2.细胞学说的3个“未涉及”(1)未涉及细胞间或生物体间“差异性”;(2)未涉及原核细胞;(3)未涉及病毒。角度2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及比较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核生物的一组是()A.水绵和草履虫 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C.破伤风杆菌和疟原虫 D.SARS病毒和衣藻解析水绵是植物,草履虫是动物,都属于真核生物,A正确;大肠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B错误;破伤风杆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C错

    5、误;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D错误。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B.大多数原核细胞体积小,体积与表面积之比也小,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完成C.蓝细菌没有线粒体,但能进行需氧呼吸D.原核细胞的DNA与周围的核糖体直接接触解析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A错误;细胞的体积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物质交换越快,有利于各项生命活动的进行,B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C正确;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其DNA可以与核糖体直接接触,D正确。深化提升1.病毒、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比较真核细胞病毒

    6、大小较小较大最小本质区别无以核被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以核被膜为界限的真正的细胞核无细胞结构细胞壁大多数有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动物细胞无;真菌有无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质有核被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质)遗传物质DNADNA或RNA基因表达场所相同,边转录边翻译细胞核基因:转录在细胞核中,翻译在细胞溶胶中线粒体、叶绿体基因转录翻译均在自身内完成在宿主细胞内进行2.真核、原核细胞的4个易错点(1)原核生物无叶绿体和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和需氧呼吸,它们进行需氧呼吸和光合作用时质膜代替

    7、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2)原核生物不具有核膜,因此可以边转录边翻译;(3)真核生物原则上具有细胞核,但部分真核生物细胞没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维管植物的筛管细胞;或有多个细胞核,如横纹肌细胞;(4)真核生物转录场所主要在细胞核,翻译在核糖体,但叶绿体和线粒体也能完成转录和翻译。考点二细胞膜和细胞壁1.细胞膜有选择透性(1)细胞膜的功能:将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只允许某些物质通过。(2)细胞膜的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性。2.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实验处理泡胀的玉米籽粒用红墨水染色泡胀并煮熟的玉米籽粒用红墨水染色实验现象胚没有被染成红色胚被染成红色实验结论活细胞吸收物

    8、质具有选择透性3.细胞膜的结构模型细胞膜结构模式图(1)脂双层是流动镶嵌模型最基本的部分。主要成分磷脂分子单位膜a.由磷脂分子排布为脂双层,其头部朝外,疏水性尾部在中间。b.特点(2)膜蛋白位置: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脂双层中。组成: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功能:控制某些分子和离子的出入;起生物催化剂的作用;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3)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与细胞的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免疫等密切相关,所以可认为细胞膜在细胞控制、细胞通讯等方面起重要作用。4.细胞壁(1)植物和藻类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2)特点:与细胞的选择透性无关。(3)作用:保护细胞和支撑植物体。角度1验证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1.

    9、(2017金华十校联考)在以玉米籽粒为材料进行“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活动中,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需要以煮过的玉米籽粒为对照B.未煮过籽粒中胚细胞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性C.需将经红墨水染色后的玉米籽粒立即纵切进行观察D.观察胚和胚乳的染色情况可以比较两类细胞的活性解析应先用刀片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玉米籽粒,再用稀释20倍的红墨水去染色。2.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实验中,浸泡过红墨水并清洗过后,煮过的玉米胚明显呈红色,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不呈红色。该实验及其现象可以说明()A.煮过的玉米胚细胞对物质吸收具有选择透性B.各种生物的活细胞的质膜具有选择透性C.玉米胚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

    10、物质,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D.各种生物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物质,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解析根据题干中“煮过的玉米胚明显呈红色,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不呈红色”,说明活细胞吸收物质具有选择透性,而死细胞吸收物质没有选择透性。没有煮过的玉米胚不呈红色,说明玉米胚的活细胞不吸收红色物质;煮过的玉米胚明显呈红色,说明高温杀死细胞,死细胞能吸收红色物质。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探究(1)可利用细胞液有颜色的植物组织,将其放入无色溶液中,然后用高温、强酸或强碱处理,观察处理前后有无溶液颜色的变化。(2)将种子切开,放入红墨水中,胚部分不被染红,而胚乳部分被染红。角度2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杭州市高三期末)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

    11、错误的是()A.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性膜B.磷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向外侧,亲脂端朝向内侧C.细胞膜中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都具有流动性D.糖蛋白主要位于膜外侧,载体蛋白主要位于膜内侧解析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具有选择透性(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A正确;磷脂双分子层的疏水端朝向内侧,亲水端朝向外侧,B正确;细胞膜中的磷脂和大多数蛋白质可以运动,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正确;糖蛋白主要位于细胞膜外侧,载体蛋白应贯穿于脂双层中,D错误。宁波市九校期末联考)取下列四个表面积相同的细胞结构,将其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

    12、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如图所示),测得水面上磷脂单分子层的面积最小的是()A.线粒体 B.叶绿体 C.细胞核 D.液泡解析线粒体为双层膜,A错误;叶绿体为双层膜,B错误;细胞核为双层膜,C错误;液泡为单层膜,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来,并将其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结果测得单分子层的表面积约为原膜表面积的两倍,D正确。3.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膜上的多数是不可以运动的B.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C.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主要取决于的种类和数量D.细胞膜表面的含量通常较其他生物膜要多解析细胞膜上的是蛋白质,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组成细胞膜的分子多数是可以运

    13、动的,A错误;代表磷脂分子,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错误;细胞膜的选择透性主要取决于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C错误;是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所以含量比其他生物膜多,D正确。1.细胞膜的成分、结构与功能的联系2.细胞膜的功能与结构的关系总结功能相应的细胞膜结构/特点物质交换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细胞膜的流动性细胞识别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分泌细胞膜的流动性排泄载体蛋白、细胞膜的流动性免疫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细胞膜的流动性3.五种常考“膜蛋白”(1)载体蛋白主动转运、易化扩散。(2)受体蛋白激素受体、递质受体、抗原受体等。(3)糖蛋白细胞识别、免疫等。(4)酶有些膜蛋白可

    14、起催化作用。(5)通道蛋白K、Na易化扩散。(时间:40分钟分数:100分)浙江名校新高考联盟联考)下列不属于细胞膜组成成分的是()A.磷脂 B.蛋白质 C.糖类 D.纤维素解析磷脂、蛋白质、糖类是细胞膜的成分,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不是细胞膜的成分。嘉兴市高三3月测试)质膜是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质膜呈两条细线B.质膜中磷脂的理化性质决定了脂双层的形成C.蛋白质的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决定了其在膜中的分布D.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变形虫的胞吞摄食现象解析光镜下观察不到质膜的结构,A错误;磷脂分子是两性分子,头部亲水,尾部疏水,B正

    15、确;胞吞摄食依靠膜的流动性,D正确。3.(2017金华十校模拟)下列有关真核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识别和控制物质进出功能B.结构上表现为一定的流动性C.是由磷脂分子组成的双层膜D.磷脂分子在膜两侧分布不对称解析细胞膜是由二层磷脂分子组成的单层膜,具有识别、控制物质进出等功能,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在膜两侧分布都不对称。4.(2017金华市十校高三调研)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蓝细菌的细胞膜中含有光合色素B.胆固醇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C.脂双层中的两层是完全对称的D.载体蛋白在变形时都需要ATP供能解析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都不含光合色素,而蓝细菌的细胞膜

    16、中含有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A正确。5.(2017台州市高三模拟)下列最适合用于替代哺乳动物的成熟的红细胞,作为制备细胞膜实验的材料是()A.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 B.植物叶肉细胞C.心肌细胞 D.蓝藻细胞解析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植物叶肉细胞都含有细胞壁,制备过程繁杂,且有细胞内膜结构的干扰,A错误,B错误;心肌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因此细胞内膜结构会干扰实验结果,C错误;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无细胞核和具膜细胞器,类似于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故可适合制备细胞膜,D正确。6.(2017台州市高三选考)能使动物细胞质膜比较坚实的物质是()A.蛋白质 B.磷脂 C.胆固醇 D.多糖解析蛋白质

    17、行使质膜的功能。磷脂双分子层是质膜的基本支架。胆固醇与磷脂尾结合在一起,使质膜既有流动性又比较坚实。多糖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7.(2017台州市质检)下列图示中,能正确反映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的是()解析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亲水一端在外侧,蛋白质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中。8.(2017嘉兴期中)红苋菜细胞的液泡内含有呈紫红色的花青素。将红苋菜的叶片切成小块后放入水中,水的颜色无明显变化。若进行加热,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颜色逐渐变红。其原因是()A.细胞壁在加温后受到破坏B.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C.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18、D.加温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过细胞膜解析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也不具有生物活性,其透性与温度无关,A错误;水温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但不是水的颜色逐渐变红的原因,B错误;加温使细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原生质层失去了选择透性,使花青素进入水中,C正确;由C项分析可知,D错误。9.(2016温州市期末)下面有关真核、原核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而原核细胞则都没有细胞核B.植物细胞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而原核细胞也有一些可以光合作用C.真核细胞都可以进行需氧呼吸,而原核细胞也有一些可以需氧呼吸D.真核细胞质膜上都不含光合色素,而蓝细菌的质膜中含有光合色

    19、素解析原核细胞都没有细胞核,绝大多数真核细胞都有一个细胞核,但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A错误;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所以只有含叶绿体的植物细胞才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此外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如蓝细菌,B错误;只有含线粒体的真核细胞才可以进行需氧呼吸,此外原核细胞也有一些可以需氧呼吸,如硝化细菌,C错误。10.(2017嘉兴段考)关于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细胞表面,磷脂分子自然会形成脂双层,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B.细胞融合、胞吞、胞吐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C.细胞膜上的大多数蛋白质是可以移动的,但没有磷脂那样容易D.ATP为甘油、脂肪酸分子

    20、通过细胞膜提供能量解析细胞膜中磷脂分子自然会形成脂双层,脂双层中的两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A正确;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融合、胞吞、胞吐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正确;细胞膜上磷脂分子运动能力比蛋白质的运动能力强,C正确;甘油、脂肪酸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扩散,不需要ATP提供能量,D错误。11.(2017温州模拟)以下关于细胞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有水的环境中,脂双层会自发地形成B.胆固醇与磷脂的尾部一起存在于脂双层内部C.细胞膜冰冻后将内外磷脂分子层撕裂,撕裂面上的颗粒物质是镶嵌在其中的胆固醇D.细胞衰老时,膜通透性发生改变解析细胞膜冰冻后将内外磷脂分子层撕裂,撕

    21、裂面上的颗粒物质可能是镶嵌在其中的胆固醇,也可能是蛋白质,C错误。12.(2017湖州市菱湖模拟)如图所示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是糖分子与膜蛋白结合的糖蛋白,在细胞膜外侧B.和大都是运动的,所以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和选择透性C.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由双层膜构成D.在细胞鲜重含量最多,其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解析是糖蛋白,在细胞膜外侧,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的功能,A正确;和大都是运动的,决定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C错误;蛋白质,是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细胞鲜重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化学元素组成是C、H、O、N

    22、等,D错误。13.(2017嘉兴一中期末)如图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局部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为脂质,可以用苏丹染液染色观察B.由组成的膜称为单位膜,细胞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C.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D.中的两层结构完全相同,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解析表示磷脂,表示胆固醇,均为脂质,但苏丹染液只能鉴定油脂,A错误;表示磷脂,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细胞膜只有一层单位膜,B错误;表示胆固醇,是脂溶性的,分布在脂双层内部,C正确;磷脂中的两层结构不完全相同,使该结构具有一定的刚性,D错误。14.(2017杭州市高三七校质检)下列有关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23、)A.免疫细胞能清除凋亡细胞离不开膜蛋白的作用B.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的分布不均匀C.内质网占生物膜系统的比例很大,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解析免疫细胞能清除凋亡细胞首先要靠免疫细胞膜蛋白的识别作用,A正确;流动镶嵌模型认为蛋白质分子在膜中呈镶嵌、贯穿等不均匀分布,B正确;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C错误;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与细胞膜之间可以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项正确。15.(实验探究)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的影响时,细胞的结构会遭到损伤而使膜的透性增加,结果是细胞内含物会不同程度地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

    24、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空气中的CO2溶解于蒸馏水中、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细胞膜的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实验材料:小麦幼苗。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实验步骤第一步:取长势相同的小麦幼苗60株,去除残留组织,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第二步:取6只烧杯,分别加入20 mL蒸馏水,并编号为1、2、3、4、5、6号;第三步:_;第四步:1、4号烧杯置于冰水中:_;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去除烧杯中的幼苗。将烧杯放置一段时间后,用电导仪测量烧杯中溶液的电导度,并记录实验结果。请回答:(1)第一步去除残留组织

    25、,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的目的是_。(2)补充实验步骤:_;1、4号烧杯置于冰水中;_。(3)该实验的目的是_。(4)实验的因变量是_。(5)空气中的CO2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带来实验误差。在实验的设计中,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本实验采取的措施是_。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各种杂质都会影响测量结果,所以幼苗去除残留组织后,要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目的是防止幼苗上的各种杂质影响电导仪的测量结果。(2)(5)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温度对细胞的结构伤害程度(或膜的通透性大小)的影响,所以实验的自变量(单一变量)是温度,在实验设计时至少要设计三种温度,即低温(冰水)、中温(室温)和高温(热水浴);因变量是膜的通透性(或外界溶液的电导度)。实验设计时,还要遵循对照原则,即每一个温度都设置不放小麦幼苗的空白对照,这样还可以校正空气中的CO2溶解于蒸馏水中等因素带来的误差。答案(1)防止幼苗上的各种杂质影响电导仪的测量结果(2)将60株小麦幼苗均分成3组,每组20株,分别置于1、2、3号烧杯中,4、5、6号烧杯中不放幼苗作为空白对照2、5号烧杯置于室温下,3、6号烧杯置于热水浴中(3)探究不同温度对细胞结构的伤害程度(或对膜的透性大小的影响)(4)膜的透性(或外界溶液的电导度)(5)每一个温度下都设置了不放小麦幼苗的空白对照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专版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讲细胞概述细胞膜细胞壁原核细胞学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