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定.docx

    • 资源ID:4899792       资源大小:43.37KB        全文页数:5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定.docx

    1、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定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定为防止有流行病学意义的医学媒介生物传入、传出,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卫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定。 一、组织管理(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对国境口岸地区定期实施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和对国境口岸地区及出入境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实施医学媒介生物动态监测的管理工作。(二)总局组织有关专家负责对全国各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提出防制措施,并对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的医学媒介生物监测工作

    2、进行考核。(三)各直属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直属局)及所辖的国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负责本底调查和动态监测工作的实施、资料整理汇总和上报工作。二、本底调查(一)各直属局组织所辖的国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开展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工作,每四年为一周期,主要对象为鼠、蚤、蚊、蝇、蜱、螨、蠓、蜚蠊。每个种类的调查必须定点、定时连续做(遇特殊天气可顺延),必须持续一个调查年度。根据所在口岸实际状况,四年中上述几个种类可分批进行,即每个调查年度可完成2至3个种类,但必须在四年内全部完成,并于调查结束后,由直属局汇总写出总结报告,上报总局。(二)各单位开展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的时间、对象、内容及方法等按国境口岸医学媒

    3、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附件1)和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报告表及现场记录表(附件2)执行。三、动态监测(一)检验检疫人员在开展检疫查验、卫生监督等工作中对医学媒介生物进行动态监测。实施动态监测时按医学媒介生物动态监测规范(附件3)执行。(二)实施医学媒介生物动态监测的内容:1本口岸流行病学意义较大的医学媒介生物出现时,开始进行检测,在季节消长高峰时实施媒介生物密度监测;2对入境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携带医学媒介生物情况实施现场监测;3在口岸地区布放媒介生物监测用具,重点监测入境的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邮包等携带的医学媒介生物。四、疫情通报(一)对在监测中捕获到的医学媒介生物经

    4、鉴定如属医学媒介生物监督监测对象名录范围内的(附件4)或是发现的新种类时,均应在24小时内以传真或电子邮件形式报告总局,报告时严格按医学媒介生物疫情报表和医学媒介生物动态监测记录表的要求填写(附件5)。(二)未经总局同意,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对外公布疫情。五、 疫情管理(一)各直属局应每季度对所属各口岸监测的医学媒介生物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并于年底汇总和总结报总局,以便及时了解口岸传入传出医学媒介生物数量、种属。(二)总局每年根据国际疫情及全国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结果,修订并确定医学媒介生物监督监测名录的内容及重点监测的交通工具、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名单,并由总局予以公布。六、技术保障(一)总

    5、局根据不同区域在有条件的直属局设立医学媒介生物鉴定中心,负责管辖区域内各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种属鉴定、携带病原体分离和鉴定、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资料收集、整理、统计及信息服务工作。(二)各直属局应将捕获的医学媒介生物制成标本,未能确定的标本立即送就近的鉴定中心鉴定。(三)总局设立国境口岸传入传出的医学媒介生物数据库,供各局查询。(四)检验检疫人员在实施本底调查和检疫查验、卫生监督时,须携带必要的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用具(附件6)。 (五)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实际条件设立媒介室或者媒介柜,陈列本口岸所发现的医学媒介生物标本,同时将本口岸各种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或日常监测的资料在媒介室展示。附件:

    6、1.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2.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报告表及现场记录表 3.医学媒介生物动态监测规范 4.医学媒介生物监督监测对象名录 5.医学媒介生物疫情报表及动态监测记录表 6.医学媒介生物监测用具和鉴定设备附件1: 国境口岸医学媒介生物本底调查方法各类医学媒介生物(蚊、蝇、鼠、蚤、蜚蠊、螨、蜱、蠓)调查方法:一、蚊 类(一)成蚊1人工诱蚊法:在监测区内选择成蚊栖息场地(多为室内)等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调查,每月调查2次(分上、下旬进行)。用无损伤捕蚊器人工捕蚊,以人工诱捕到第一只蚊后开始计时,1小时所捕获的成蚊只数即为密度指数(只/人工小时),将捕获成蚊带回实验室分类鉴定。成

    7、蚊密度=捕获成蚊数/捕蚊人数时间(小时)100%。2紫外灯诱蚊法:即将诱蚊灯挂在室外离地面1.5米处,于傍晚开灯诱捕15-30分钟,然后收集计数和鉴定分类,即得各种成蚊构成比。伊蚊对紫外光不敏感,此办法不适合伊蚊调查。3在成蚊的调查年度中,特别是在成蚊繁殖高峰季节进行定点、定时、定期、定人做成蚊种群分类;做好全年度每次定期调查的蚊群密度所积累的连续情况记录并绘制其季节消长图。(二)幼虫 1勺捞法:在各种积水中,以400ml水勺捞取或用吸管吸出蚊幼虫,带回实验室计数并孵化为成虫,再作分类鉴定。 2集卵器法:用口径10cm、容积700ml的广口瓶或类似容器,外涂黑漆,内装自来水500ml,并在容器

    8、内放置310cm的竹片一片。将集卵器悬挂于阴凉并离地面1m处。10天回收一次并带回实验室,使卵孵化成幼虫后计数,并待幼虫羽化后鉴定蚊种。 3有白纹伊蚊、埃及伊蚊的口岸还要作幼虫指数调查(1)布雷图指数: 有幼虫盛水器总数 每100间房屋有幼虫盛水器数= - 检查100间房屋 (2)房屋指数: 有幼虫房屋数 有幼虫房屋的百分比 = - 100% 检查房屋总数 (3)容器指数: 有幼虫盛水器数 有幼虫盛水器的百分比 = - 100% 检查盛水器总数二、蝇 类(一) 诱蝇笼捕集法:在监测区内根据各种类型的孳生地选择有代表性的点,每月定期调查2次,分上、下旬进行,每次捕集时间24 小时,晨放次晨收。采

    9、用混合诱饵,选用动物质(什鱼发酵1天),植物质(苹果发酵2天), 以开始腐变为宜,其量每份各取150克(每笼诱饵用量为300克)。然后对捕获的成蝇进行鉴定分类,计算密度(只/笼天)。(二) 绘制季节消长图要求与蚊类调查中成蚊章节的第三条相同。三、鼠 类 常以一定面积或一定数量捕鼠工具获得鼠类数量,计算其鼠密度。一般采用同一方法同一生境或地点,每月分上、下旬定期调查。 (一)鼠夹法(Elton夹日法):包括室外和室内。室外同一生境于傍晚按直线或折线,每隔5米布放一个鼠夹,每次不少于300个鼠夹;室内按每15平方米面积布放一个鼠夹,鼠夹与墙根成垂直布放,并布放于隐蔽处,每次不少于300个鼠夹。每次

    10、调查原则:所用鼠夹型号一致(一般用二号标准鼠夹,特殊情况采用一号或三号鼠夹),布放时间一致(晚放晨收),布放生境一致(室内或室外),所用诱饵一致(诱饵多用油条、地瓜、花生等)。最后对所捕获的鼠进行统计密度和鉴定分类。鼠密度=(捕获鼠数/布放鼠夹数)100%(二)鼠笼法:用铁丝网笼捕活鼠,根据鼠类活动情况选择鼠笼和布放点,每次鼠笼不少于100只。晚放晨收。最后对捕获的鼠统计密度和鉴定分类。鼠密度=(捕获鼠数/布放鼠夹数)100%。对捕获活鼠经麻醉后检查其体外寄生虫情况(详见蚤类、蜱类、螨类调查方法)。(三)无论鼠夹法或鼠笼法,对捕获的鼠均要鉴别雌雄、怀孕情况及成幼情况,并进行解剖,检查内脏是否异

    11、常,有条件的单位或发现携带细菌、病毒可疑的鼠进行鼠疫、出血热等血清学测定分析。(四) 绘制季节消长图要求与蚊类调查中成蚊章节的第三条相同。四、蚤 类 集蚤法:与鼠类调查同时进行。用鼠笼捕活鼠装入白布袋,每袋一只,放入有盖塑料桶内,用乙醚麻醉,然后翻白布袋(用毛刷,白瓷托盘,湿棉签等)从鼠体上检蚤进行分类鉴定,并统计分析。鼠体染蚤率=(带蚤鼠数/集蚤鼠总数)100%,鼠体蚤指数=(总蚤数/某种鼠总数)100%,蚤构成比=(某种总蚤数/集蚤总数)100%。五、蜚 蠊 (一)盒式诱捕法:选用规格为15x15cm,高为8cm塑料方盒,在对应两壁正中下方,距底部1cm处各开一个1x4cm长方形小口,开口

    12、处内壁用硬纸片粘上单向阀门,只入不出。 在调查区内选30个点,每个点布放2个诱捕盒,放在潮湿背光隐蔽处。用啤酒浸润过的面包片作为诱饵。 每月分上下旬定期调查,每次捕集12小时,晚放晨收,蜚蠊密度=(只/盒)100%。(二) 绘制季节消长图要求与蚊类调查中成蚊章节的第三条相同。六、蜱 类调查时一般每月分上、下旬定期调查。(一)硬 蜱1人工小时布旗法:用1平方米大小的白绒布旗,在调查地段内进行定时拖蜱。操作时,手持旗杆伸向一侧,使旗子平铺于草丛上,以等速缓步向前行,每步行10米停下观察一次,将附于旗上的蜱捡入玻璃瓶内。每面旗子整个过程共进行一个小时。最后计数检获硬蜱总数。硬蜱密度=(检获硬蜱总数/

    13、布旗数)100%。 2畜(禽)体表检蜱法:选择同一牧场的畜(禽),编号定期搜集,每次尽可能搜干净,所搜集畜(禽)体身上的蜱平均数即为该牧场的蜱密度。蜱密度=(搜集蜱总数/畜(禽)体数)100%。 3幼、若蜱的密度调查:在一定范围地理景观内,用鼠笼捕获一定数量活鼠(30-50只),带回实验室用氯仿麻醉死亡后,搜检鼠体身上的幼、若蜱。平均每只鼠体身上的幼若蜱数即为密度。幼、若蜱密度=(幼、若蜱总数/捕获活鼠数)100%。(二) 软蜱洞穴法:在调查区内(林区或草原)找动物穴巢,用长柄勺伸入穴洞内,取出刮土,将土放在白色盘上, 放日光下找蜱,捡入玻璃瓶内,计数统计。软蜱密度=(捕获软蜱数/检查洞穴数)

    14、100%。(三) 绘制蜱季节消长图要求与蚊类调查中成蚊章节的第三条相同。七、螨 类(一)革螨 鼠体革螨指数法:可同鼠类调查同时进行,将捕获活鼠放入白布袋扎实,置有盖塑料桶内,用乙醚麻醉,麻醉后鼠体放在白瓷盘上,用梳子或刷子捡螨,装入75%酒精玻璃试管中(以湿毛笔沾入),然后在解剖镜下进行分类计数。鼠体革螨指数=检获革螨数/检查捕获活鼠数。(二)恙螨1鼠体恙螨指数法:可同鼠类调查同时进行,将捕获活鼠放入白布袋扎实,置有盖塑料桶内,用乙醚麻醉,麻醉后将鼠放在白瓷盘上, 解剖镜下检螨(鼠耳、生殖器、后腿、胸部、鼻腔、肛门等为必检部位), 发现恙螨部位连鼠皮肤剪下,放在小平皿上(皿内边缘涂上甘油置水面

    15、,防止外爬)。再用毛笔将恙螨沾入75%酒精玻璃试管中,然后在解剖镜下进行分类计数。鼠体恙螨指数=检获恙螨数/检查捕获活鼠数。 2小黑板计数法:在恙螨流行季节,选择晴天于上午9-11时,将小黑板(15X15cm2)或黑胶片平放在草地等可能有恙螨的地点,每个点放2-3块,15分钟检查一次,重复检查3次。检查时,将小黑板轻轻取出,用手握住板的两个对角,按自上而下,自左而右的顺序,观察板的正反面和侧面,在板面上发现的地黑恙螨幼虫呈淡红色,近似圆形,肉眼可见。然后用沾水的解剖针把恙螨幼虫挑入盛有75%酒精的玻璃试管内。恙螨 密度指数=捕获恙螨总数/使用小黑板数。(三) 绘制恙螨季节消长图要求与蚊类调查中

    16、成蚊章节的第三条相同。八、蠓 类调查时一般每月分上、下旬定期各调查一次。(一)紫外灯诱蠓法:在蠓类活动埸所(水塘边、草地、树林等),用光波2537A紫外诱蚊灯悬放在白布袋中间处, 离地高度为1.5米,日落后1小时开灯,收集1小时, 扎紧袋口, 带回实验室用氯仿麻醉后放在白瓷盘上(也可用玻璃小平皿,底垫上白纸)进行分类鉴定。蠓密度=捕获成蠓数/捕蠓开灯时间(小时)。(二) 绘制蠓类季节消长图要求与蚊类调查中成蚊章节的第三条相同。附件3:医学媒介生物动态监测规范本规范以出入境交通工具为实例,重点叙述对出入境交通工具的蚊、蝇、蜚蠊、鼠、蚤、蜱、螨、蠓监测的规范,货物、集装箱、行李、邮包等的医学媒介生

    17、物监测参照出入境交通工具的媒介生物监测规范执行。一、 蚊类监测监测准备(一)专业人员交通工具的蚊虫监测一般由2人组成工作小组,经专业培训,由中级以上职称人员负责,调查中途不得更换人员。(二)制定监测方案 包括监测内容、方法的确定,监测范围和始末时间的选择,要求内容、方法、范围和时间基本一致。监测内容:交通工具成蚊的监测内容主要有蚊种调查、密度调查和幼虫容器指数调查。 (1)蚊种调查:调查目的在于查清该交通工具携带的蚊种组成,找出随交通工具入境外来蚊种,为防治蚊媒疾病传入提供依据; (2) 密度调查:调查目的在于了解该交通工具遭受蚊虫侵害的程度,为蚊媒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评价、考核提供依据。

    18、(3)幼虫指数调查:幼虫的监测主要为幼虫容器指数调查。2调查方法。常用的成蚊的调查方法主要有直接观查法、人工小时法、电动吸蚊器吸捕法、肃清计数法和诱蚊器收集法。(1)人工小时法:以吸蚊器吸捕。在居室内选择成蚊栖息场所,例如交通工具客舱、宿舱等作为捕集点,调查人一手握手电筒照明,一手持(电动)吸蚊器吸捕成蚊 15分钟。将捕到的蚊虫用乙醚麻醉放入标本盒内,带回实验室分类计数并鉴定种属,此方法适于白天或夜晚调查居室内的蚊种及密度。一个人一小时内捕获的某一种成蚊数,即为该蚊种的成蚊密度。 (2)肃清计数法:选择成蚊栖息房间或孳生蚊幼盛水容器,不计人工,不计时间,把该处所有成蚊捕完或蚊幼捞出为止,鉴定蚊

    19、种及计算成蚊房屋指数,或蚊幼指数。 (3)诱蚊灯捕集法:在适当的成蚊活动场所,如餐厅、宿舱等处装置诱蚊灯,成蚊即可诱捕于灯内,晚放晨收。收集到的成蚊分类鉴定,计算各种成蚊的指数。 (4)容器指数法:交通工具(主要是船舶)的幼虫指数调查可用容器指数法,计算孳生蚊幼的容器与可以孳生蚊幼的有水容器百分比。 3确定监测范围和时间。根据不同的监测内容和方法确定监测的起始时间,如监测埃及伊蚊和白蚊伊蚊应在白天进行,监测按蚊和库蚊应在日落后至日出前进行,也可以根据生产运输实际在白天进行。根据不同交通工具选择有代表性的可能匿藏和孳生蚊虫场所监测。飞机查客舱,必要时查货舱。轮船主要查宿舱和其他生活场所,其次查货

    20、舱、桅舱等处,必要时注意查甲板各种容器积水。车辆查客车厢,必要时查货厢与行李厢。白天查交通工具室内应重点查客舱(宿舱、车厢)天花板、行李架、座椅底下及其他角落等部位。(三)监测工具和备品1实验室设备:如解剖镜、解剖针、小镊子、载玻片和乙醚等。2集蚊虫标本工具:如电动吸蚊器或吸蚊管、手电筒、诱蚊器或诱蚊灯、标本盒、监测幼虫用的水瓢、捞蚊幼网等。3制作标本备品:昆虫针、昆虫标签、昆虫镊子、标本盒。4电脑,记录表。(四)根据监测内容、方法、范围、时间等制定调查表。现场监测 成蚊的密度监测要求做到定点、定时、定人。(一)定点:确定监测范围后,再以梅花五点或三角形三点的形式确定监测点,在监测过程中,要求

    21、做到定点不变。 (二)定时:根据不同的监测内容和方法选择监测起始时间。在监测过程中要做到定时不变。(三)定人:在监测过程中,要求每点监测人员不变。(四)最后将监测结果填入表格。 统计(一)统计工作由专人负责。(二)计算蚊虫密度、种群构成、优势种、构成比,绘制消长图。总结 调查结束后,对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一)绘制表格,列出调查和计算的结果数据。 (二)对结果进行分析。 (三)写出监测报告。监测指标 (一)蚊虫种群构成 = 捕获某种蚊数/捕获蚊总数 100%(二)人工小时指数 = 捕获成蚊数/小时人(三)诱蚊灯指数 = 捕获成蚊数/小时灯 (四)容器指数 = 有蚊幼容器数/调查盛水容器数 100

    22、% 二、蝇类监测 监测准备 (一)一般由 2名专业人员组成调查小组,经专项培训,调查开始后一般不得换人。 (二)制定监测方案 根据交通工具特点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范围、时间、地点、方法、工具等,做到定人、定时、定点、定方法、定诱饵。 出入境交通工具的蝇类监测内容一般包括成蝇指数和种群组成。在有蝇活动季节,监测仅限交通工具在国境口岸停留期间的白天进行,主要调查室内,不受天气影响。必要时对室外(船舶)也进行调查。 (三)监测工具和设备 根据监测方案要求,准备监测工具和实验室设备。一般包括: 174x3.5cm粘蝇纸、电子蝇拍、尼龙昆虫采集网等。 2诱饵,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应保持统一诱饵

    23、。一般采用混合诱饵。 3杀虫剂、白搪瓷盘、昆虫镊子、平皿、放大镜、解剖镜、昆虫针、标本盒、标本瓶、毒瓶等。 4记录表格、昆虫标本标签、笔等。 5个人防扩用品:工作服、手套、鞋、口罩、肥皂、毛巾等。监测方法 (一)成蝇密度监测1人工小时法:在调查场所,一人手持电子蝇拍连续捕击15分钟,将打死的苍蝇收集并计数乘以4,单位为:蝇数/小时。2目测法:在一个封闭空间,检查者一个视野内一次所发现的蝇数。3蝇纸粘捕法:74x3.5cm规格粘蝇纸悬挂于蝇活动场所。经一定时间(如1小时)收集计数粘在纸上的蝇,单位为:蝇数纸。 4网捕法:适于蝇种监测,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手持尼龙昆虫网在交通工具上尽可能捕集所有的

    24、成蝇,并作种属鉴定。 (二)蝇幼密度监测 单位面积计数法:如果交通工具上存在蝇类孳生地,在蝇类孽生地划出 1平方尺范围,摊开孽生物,拣出全部蝇幼计数,单位为:蝇幼数平方尺 。现场监测(一)选点:根据不同交通工具不同环境,采用梅花形或三角形选点法选择监测点,悬挂粘蝇纸或布放其它工具,诱捕成蝇,进行分类计数,各监测点选定后在整个调查监测过程中应保持不变。(二)定时:一般每次监测均在白天进行,室内监测不受风雨天影响。(三)定人:在调查监测过程中各点的监测人员保持不变。 (四)鉴定:对捕获蝇做出种属鉴定,根据需要制做标本保存。(五)填写记录表格:每次监测结束,应及时将各种结果填入统一规定的记录表格,内

    25、容应保持准确完整。 统计分析与小结(一)在年度调查监测结束后,将各次记录表格等资料汇总,逐项总结分析。内容包括蝇类指数、种群组成、构成比等。(二)在年度调查监测结束后,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汇总有关数据图表,写出本次蝇类监测小结。 监测指标 (一)拍击蝇指数 = 只数/小时 (二)目测蝇指数 = 只数/视野 (三)蝇纸指数 = 只数/纸(四)蝇幼指数 = 蝇幼虫数/平方尺 三、蜚蠊监测 监测准备 (一)一般由12人监测,经专业培训,调查过程中不得换人。 (二)研究制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方法的确定,监测范围和始末时间的选择,要求内容、方法、范围和时间基本一致。 1监测内容应包括种类调

    26、查和密度调查。 (1)种类调查:调查目的在于摸清出入境交通工具侵染蜚蠊的种属,了解其对出入境人员和我国境口岸可能造成的危害,为防制工作提供依据; (2)密度调查:该调查在于了解出入境交通工具蜚蠊种类数量的变化。 2监测方法 WHO推荐常用的密度测定方法有目测法、药激法、粘捕法、诱捕法和痕迹法五种。出入境交通工具应用前三种方法较为适宜。 (1)目测法:固定观测点,于蜚蠊活动高峰时,用红布罩住手电筒照明,观测 15分钟,每隔 1小时 1次,连续三次,记录虫种、数量,以每点总数除观测次数求出密度,单位为只15分, (2)粘捕法:将涂布各种粘着力强的粘胶的粘蟑纸,上面放上蜚蠊饵料,置于蜚蠊活动场场所;

    27、晚放晨收,分类计数(只张)。 (3)药激法:每个房间用 0.3二氯苯醚菊酯喷洒交通工具蜚蠊孽生栖息场所,喷药后 l0分钟观察爬出的蜚蠊数(只房)。 将上述监测到的蜚蠊用杀虫剂杀死,收集带回实验室制作标本鉴定。 3选取监测范围和时间:根据不同的交通工具,一般认为厨房、配餐间、餐厅、食品储藏室、客舱(客车)是有代表性的场所。时间要固定。药激法适于白天监测采用,目测法与粘捕法适于蜚蠊活动高峰时采用。(三)监测工具和设备 1实验室设备。如操作台、计算机、解剖镜等; 2采集标本工具和用品。如手电筒、 粘蟑纸、 0. 2的二氯苯醚菊酯、杀虫气如搪瓷、诱饵、收集标本器皿等; 3制作标本用品。如搪瓷盘、昆虫镊

    28、子、昆虫针、标本盒、昆虫标签等。(四)根据监测内容、方法、时间等制定调查表。 现场监测 (一)选点:选定监测范围后,再以梅花五点或三角形三点的形式确定监测点,在监测过程中,要求做到定点不变。 (二)定时:根据内容选择短期或全年调查,注意选择起始时间,要定时不变。 (三)定人:在监测过程中,要求每点的监测人员不变。(四)将监测结果填入表格。统计(一)统计工作由专人负责。(二)计算密度、种群构成、优势种、构成比,绘制消长图。总结(一)调查结束后,对结果进行整理,将调查数据和计算结果填入表格。 (二)对结果进行分析,指出该交通工具蜚蠊的种群构成和优势种。 (三)写出监测报告。 监测指标(一)目测法指

    29、数 =蜚蠊只数/小时人工(二)粘捕法指数 =蜚蠊只数/夜片(三)药激法指数 =蜚蠊只数/10分钟人工(四)蜚蠊侵害率 =蜚蠊阳性房间数/检查房间数 100%(五)种群构成 = 某种蜚蠊数/捕获蜚蠊总数100%四、鼠类监测 监测的准备: (一)调查人员: 一般 2人,由一位中级技术人员负责,经专业培训,工作过程中人员保持相对稳定。 (二)制定监测方案:根据监测范围和环境情况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范围、方法和所用工具、诱饵以及监测起始和结束时间等。一般监测内容包括啮齿动物的种群组成、性别构成、成幼分布和妊娠率、胎鼠数及数量等,可根据监测目的确定监测内容。 (三)监测工具和备品:1滑

    30、石粉及布粉器(20 x 20cm)。2粘鼠板(15x15cm)、号鼠夹、鼠笼(18x18x38cm)、诱饵(花生米等)。 3个人防护用品。工作服、防护服、帽、鞋、手套、口罩、毛巾。 4其它物品,如白布袋(装鼠)、解剖刀、大镊子、塑料袋、小镊子、蓖梳子、毛笔、白绒布、乙醚、白搪瓷盘、试管、药棉等。 5记录表格。监测方法(一)目测法 此法适于估计交通工具的鼠患程度。通过肉眼察看的方式检查鼠类在其可能活动场所留下的各种痕迹及其程度,判定存在鼠的种类、数量。这些痕迹主要有鼠粪、鼠巢、啮痕、鼠跑道、鼠尿气味等。鼠侵害船舶常见。褐家鼠多分布于厨房、餐厅、后甲板的锚缆堆垛及杂货船的货舱;小家鼠多分布于食品舱干货间、厨房、宿舱等处。一般通过鼠粪形状判断鼠种,通过鼠粪新旧、数量和分布范围以及新旧啮痕、跑道、鼠巢等判断鼠的数量。 (二)粉迹法 多用于室内检查鼠迹,沿墙角布放,每5延长米布放一薄层2020CM滑石粉块,布满交通工具所有可能有鼠活动场所,晚布晨查,一次完成,计算阳性率。 (三)粘鼠板法 在交通工具上可能有鼠活动场所靠墙脚布放粘鼠板 ,尽可能粘捕交通工具上所有存在的鼠。(四)鼠夹法 在交通工具上可能有鼠活动场所布放鼠夹 ,尽可能捕获交通工具上所有存在的鼠。(五)鼠笼法 在船舶鼠患严重情况下,在可能有鼠集中活动场所布放鼠笼,尽可能捕获船舶上所有存在的鼠。


    注意事项

    本文(国境口岸及出入境交通工具医学媒介生物监测规定.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