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固定句式分析.docx

    • 资源ID:5119179       资源大小:22.4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固定句式分析.docx

    1、高考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固定句式分析 高考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固定句式分析 高考的文言文断句技巧 1.弄通文意断句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全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发生错断。通读全文,搞清属于什么文体,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要注意文言文单音词占多数的特点,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翻译以理解文段大意。 2.由简单句式入手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另外,

    2、我们还要有全文意识,对不易断开的地方,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认真推敲,确定在适当的地方断句。 3.抓住“曰、云、言” 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曰”“云”“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曰”“云”“言”等字,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以及所说的内容。如广东卷中的“史官曰”。 4.常用虚词是标志 文言虚词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气,往往是明辨句读的重要标志。我们在学习中熟悉各类常见虚词的用法,尤其是它们在句中常处的位置有助于断句: 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

    3、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 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 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其它的如: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 5.特殊句式与固定结构 记住下面几种文言文的习惯句

    4、式,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无异乎?)等,可以帮助断句。记住文言文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以”“于是”“然则”等。 6.找出动词,明确句意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独立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

    5、而正确断句。比如2019年北京卷考题 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句中动词有“亡”“入”“吊”,因此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句中动词有“将”“归”“贺”,可区分出两个句子。 7.借助名词(代词)断句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代词)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 8.借助语法结构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

    6、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9.利用总分关系断句 文言文中常用总说分承或分说总承的写法,掌握了这个写法对断句很有帮助。如谋攻的最后一段:“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这显然是总说分承的写法了。再如“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这显然是分说总承的写法了。 10.词性词义及语法结构 古人不知道语法结构,只是凭着模糊的语感去断句。我们可以利用语法知识,对文言文的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根据语法分析确

    7、定该如何断句。文章中有些词语是属上还是属下,有时难以断定,而当运用语法知识划分主、谓、宾时,则容易解决。文言文中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我们只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另外,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后,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如掌握了文言语序规律,就会为准确标点文言文奠定基础。可见,语法分析能够帮助准确断句。 11.排比对偶反复修辞 相同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古人写文章,好用对偶句、排比句、反复句,利用这一特点效果很好。古文中两个相同词语连用,如果不属

    8、于形容词、名词的重叠形式,一般来说,它们分属两句话,应当从中间断开。例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文言中常有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处的效果。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做宾语的词,在后一句又作了主语。例如:“畏惧则存想,存想则目觑。”(王充订鬼)根据这一特点,我们也可以确定句读。“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2.利用对称句式断句 解题时,注意古文讲究整齐对称、行

    9、文中上下句常用相同的字数和相同的结构的特点。如“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句式工整,都为四字一句,据此可正确断句。 13.做完后根据要求检验 题目做完后,通读一遍,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应该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如果内容不合情理,就有可能点错。例如:“诸垒相次土崩,悉弃其器甲,争投水死者十余万,斩首亦如之。”(资治通鉴卷十六)这段话中,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

    10、打了败仗,弃甲逃命的兵士,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是为了活命,而不是自杀。因此,正确的标点,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高考语文的文言文固定句式介绍 1、其之谓:可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如: 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 高三网小编为大家整理整理了高中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九科知识点,各科知识点都包含了知识专题、学习方法、解题技巧等内容。更多2019年高考各科复习知识点请查看<<<高中总站>>>,高考知识点频道有你想

    11、要的珍贵复习资料。欢迎访问高三网,高考生的专属网站。 2、孰与:表示比较选择。翻译为“与相比”或“谁与谁比,哪一个更怎么样”。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无乃欤(乎):表示委婉商榷语气,相当于“岂不是吗”、“恐怕吧”。如: 求!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 举兵伐之,无乃妨于义乎 魏文侯书 无乃毁灭先圣,自是非他欤?榴窗随判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4、得无乎(耶):表示推测性的疑问语气,翻译为“莫非”“恐怕吧”或“该不会吧”。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日食饮得无

    12、衰乎? 触龙说赵太后 “得无”本是一个表示测度的语气副词。但在岳阳楼记“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得无”是两个词,相当于现在说的“能不”,以反问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 5、何为:表示询问或反问。翻译为“为什么呢?”“怎么呢?”或“还要干什么呢”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论语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鸿门宴 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史记·项羽本纪 6、奚以为?: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 7、所以:表原因,可译为”的原因“;表手段和目的,可译为“用来的人(物或手段等)”。如: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13、。(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表示原因)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表手段)信陵君窃符救赵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表手段)师说) 8、无以有以 一般译为“没有用来的办法”、“有用来的办法”。例如: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劝学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鸿门宴 非学无以致,非问无以广识 问说 9、比及:等到的时候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论语·侍坐篇 10、如何、何如、奈何、何若 “如”“奈”“若”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它们组成固定格式,相当于现代汉语“怎么样”、“为什么”、

    14、“什么样”等。例如: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 怎么样 廉颇蔺相如列传 奈何取之尽滋铢,用之如泥沙?为什么 阿房宫赋 此为何若人? 什么样 取吾城,不予我璧,奈何? 怎么办 廉颇蔺相如列传 还可以将上述固定形式扩展,变成“如(奈、若)何”,相当于现代汉语“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 11、其乎 表示测度、反诘、婉商等语气,视情况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等。例如: 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表测度) 庄暴见孟子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

    15、出于此乎?(表测度) 师说 其孰能讥之乎?(表反诘) 游褒禅山记 12、其其 表示选择关系。翻译为“是还是”。例如: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逍遥游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祭十二郎文 13、谁者 = 者谁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大王为此计者谁?替大王出这条计策的是谁? 14、宁耶(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年纪虽然老了,但志气应当更加旺盛,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呢? 然而洞庭,深水也,吾行尘间,宁可致意耶?可是洞庭水深啊,我只能在人世间来往,怎能到龙宫里去送信呢? 身直为闺阁之臣,宁得自引深臧于岩穴邪!我已经成了宦官,怎么能

    16、够自己引退,深探地隐居在山林岩穴呢? 15、岂哉(乎)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怎能呢”“哪里呢”或“难道吗”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古人说:“死生是件大事。”这怎能不让人痛心呢!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盛衰的道理虽说是天命决定的,难道说不是人事造成的吗?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纵使是聪明有才能和英勇果敢的人,也多半沉溺于某种爱好之中,受其迷惑而结果陷于困穷,难道仅只是溺爱伶人有这种坏结果吗? 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的时候,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 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

    17、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日日夜夜盼望着将军的到来,怎么敢反叛呢!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难道说是因为取得天下难,而失去天下容易才象这样的吗?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赵国哪敢留着宝玉不给而得罪大王呢?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赵王难道会因一块宝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吗? 16、不亦乎? 表示反问,“亦”没有实在意义,加强语气。翻译为“不是吗?” 17、是以 “以是”的倒装句。翻译为“因此” 18、奈何,如何,若何。 表示疑问(询问办法)。翻译为“对怎么办”或“把怎么样” 19、得无乎? 表示某种情况的推测。翻译为“莫非吧?” 20、然则 表示连贯关系。翻译为“既然这样,那么” 21、“何其”“一何” 表示感叹。翻译为: “何其”(多么)、“一何”(这么)。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的文言文断句技巧和固定句式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