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心理学课程教学辅导 第十一章社会认知Word格式.docx

    • 资源ID:5150079       资源大小:68.0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心理学课程教学辅导 第十一章社会认知Word格式.docx

    1、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理想,但大多数人能够将理想自我与可达到的自我区分开来,使生活保持常态。只有极少数神经质的人会被理想自我牵引着,追求绝对完美,如希望成为学校里最受欢迎的人,成为全A的人,永远保持班级第一名等,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的自我意象往往会变成心理问题的来源。应该成为的自我 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内在标准。例如,“我应该做一个好学生”。当人们达不到自己应该成为的人的标准时,就会感受到内疚和焦虑。不想成为的自我 指自我概念中包含的一些自己不希望出现的消极属性。如,不想成为“啃老族”,不想做懦弱的人。这些内容可以激励人们努力行动以避免产生这些消极属性。二、 社会刻板印象与偏见(一)社会

    2、刻板印象1、社会刻板印象的含义社会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例如,教师总是“文质彬彬的”,商人的本质就是“唯利是图”,农民的特征是“勤劳质朴”,这些都是社会刻板印象。社会刻板印象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的认识,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容易产生认知偏差,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从而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认识和交往。2、常见的社会刻板印象在日常生活中,出现最频繁的是性别刻板印象和种族刻板印象。(1)性别刻板印象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对男性和女性往往具有比较固定一致的看法,比如男人应该勇敢,女人应该温柔等等,这些固定的看法称之为性别刻板印象。从孩子一出生开始,性

    3、别刻板印象就施加给儿童,比如人们倾向于给男孩穿蓝色调的衣服,给女孩穿粉色调的衣服;哄男孩时会说,“男子汉不哭”,“小伙子勇敢”, 哄女孩时则会说“小姑娘要爱干净”等等。可以说,性别社会刻板印象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下表列出了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表 常见的性别刻板印象典型的男性典型的女性进取心强不擅长表达情感喜欢数学和科学有野心客观的有支配欲的自信的逻辑性强的行动像个领导独立的温柔爱哭喜欢艺术和文学不说脏话对自己的外表感兴趣注意他人的感受对安全感有强烈的需求多话有清洁的习惯依赖的(资料来源:S.E.Taylor,L.A Peplau & D.O Sears著社会心理学,谢晓非等译,北京

    4、大学出版社,2004)(2)种族刻板印象: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对不同中不同种族的人也具有不同的看法,称之为种族刻板印象。比如,在文献资料中我们看到西方人对不同种族人群的刻板印象。在他们眼中,东亚人很聪明、擅长数学,有时候让人感觉神秘、很奇特。他们对东亚人的消极看法是开车技术很差,容易出交通事故。在西方人看来以印度人为代表的南亚人都是聪明的商人,他们严格保持着传统的家庭性别角色。对南亚人的消极看法是结婚时索要的嫁妆太多。美国人对自己本民族的看法是,具有积极敏锐的环境意识、有智慧、忠诚、在狩猎和探险方面有高超的技能。他们对自己的消极评价是:爱喝酒、粗暴、与敌人难以和解。(二)社会偏见 1、社会偏见的

    5、含义和特征社会偏见是指人们不以客观事实为根据所建立的对人、对事的态度。偏见并不单指对圈外群体的负面态度,它还包括对圈内群体过于积极的正面态度。偏见具有广泛的破坏力,它会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加工,也会影响对公共政策的偏好。偏见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例如,在生活中人们认为商品越贵,品质越好。其实这是一种很片面的想法。(2)偏见中的认识成分是刻板印象。前面谈到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当人们参照这种高度概括后的类别特征来看待某一个体的时候,就容易表现出过度类化的倾向,从而形成偏见。(3)偏见中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偏见是存在于人头脑中的刻板印象,

    6、每当遇到新的人和新的事件时,关于此人或此事的某一方面信息就迅速激活头脑中的刻板印象,这种激活总是先于对客观信息的加工,因此,偏见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2、偏见的形成关于偏见的形成,目前存在社会学习理论和动机理论两种理论观点。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偏见的形成是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从他们的家庭、伙伴、大众媒体以及他们身处的社会中学会的。通常,人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带有偏见的传统社会规范。阿鲍德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城镇白人儿童到5岁时已经出现了种族偏见的迹象,到7岁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表现出对亚洲人或印第安人的偏见。研究表明,进入青春期时,种族偏见种族偏见已经固化。动机理论认为偏见是个体人格动力的产物

    7、。当一个人感到愤怒或受到挫折的时候,通常会对使自己不高兴的人或事表现出攻击性。但是,如果因为恐惧或某种客观原因无法直接实施报复行为时,个体就会将愤怒发泄到另一个替代物身上,产生“替代性攻击”。“替代性攻击”现象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中常常见到,例如网络环境中对 “富二代”、“官二代”群起而攻之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们将对现实生活中某个“富二代”、“官二代”的不满转嫁到了这一群体身上,形成了一种社会偏见。三、 社会态度(一)社会态度的含义 人们对社会现象(社会事件、人物、社会规范等)所持有的喜欢或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称为社会态度,它表现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有目的的行为中。信念指的是态度中的认知成分,它体

    8、现了人们对特定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和价值判断;情感成分体现了人们对态度对象的好恶程度;而行为成分则体现了人们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 三种成分相互关联,相互转化。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与行为联系密切,很多时候态度能够决定行为,但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时候态度与行为是相互分离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口是心非”、“言行不一”所反应的就是态度与行为的分离。维克在总结了几十项研究后发现:人们表达出来的态度很难预测他们变化不羁的行为。例如:学生对欺骗的厌恶态度与他们的欺骗行为毫无关系;人们对教堂的态度与他们周日参加教堂活动的行为间仅有微弱关系。人们自我报告的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与人们

    9、在现实情境中的行为也没有多大关系。巴特森等曾采用“道德虚伪”实验来检测态度与行动的分离。在实验中给被试一项有吸引力的任务(被试能够挣到一些抽奖券,中奖金额为30美元)和一项枯燥而且没有任何奖励结果的任务。研究者要求被试首先给自己安排一种任务,然后将另一项任务安排给另一名(假设的)被试。实验发现,只有5%的人认为将有奖励结果的任务安排给自己是有道德的事情,然而最后的实际结果是80%的人将有奖励结果的任务安排在了自己名下。巴特森经过类似的一系列实验后指出,当道德和贪婪发生冲突的时候,贪婪占据了上风。可见态度与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三)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尽管态度与行为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但在

    10、很多时候我们依然希望通过改变人们的态度来改变其行为。如开展道德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的主要目标都是希望通过态度的改变来改善行为。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态度的改变呢?霍弗兰和韦斯曾提出一个影响态度转变的多因素模型,比较全面地体现了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见下图。资料来源:Havland &Weiss,1998(1)宣传说服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可信度和吸引力等是影响人们态度转变的主要变量。说服者的高可信度能够更多地转变被试的态度,研究者认为,宣传说服者的可信性往往比信息本身的逻辑性与合理性更重要。研究者进一步发现,越是信息不明朗,来自专家的观点比来自于非专家的观点就越有说服力。态度改变的这一原理常常被广告

    11、商所运用,在很多药品、保健品广告中经常冠以“某某权威机构授权”、“某某专家推荐”。(2)信息特征信息本身的内容和组织对于态度的转变也有重要影响。首先容易诱发的恐惧体验的信息会促进态度改变。大量实验表明恐惧、害怕有助于态度改变。例如,多向青少年宣传吸引的危害,可以提高青少年对香烟的拒绝态度。其次,信息的组织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如果信息中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即接受该信息后所产生的结果是极有可能实现的或可期待的,该信息就容易引起态度改变。虚假广告常常利用这一点,宣称 “药到病除”、“神奇效力”等等,都是在“产品使用与疾病去除”之间建立了明确了因果关系链,以此诱导人们接受他们的药品。(3)渠道特征宣传

    12、说服有许多渠道,其中包括个体间说服和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说服。个体间的说服可以通过面对面交谈、书信、电话、网络等形式的沟通。其优点是针对性强、互动效果突出,能够切实引起人的思考与关注。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和网络,其优点是它可以迅速将信息传达到许多人,容易产生群体效应。但是来自与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有时因为缺乏系统全面的解释,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反而起到相反的作用。(4)信息接收者特征 信息接收者特征包括信息接收者的智力水平、原有态度和认知需要等。智力水平高的人更容易理解信息的意义,但他们接受新信息的程度受信息复杂性调节。对复杂而合理的信息,高智商的人更容易被说服,对比较简单的信

    13、息情况则不然。另外,新的信息能否被接受,与信息接收者原有态度与新信息的距离有关,在一定范围内,距离越大,态度转变的可能性越大;但如果超过一定范围,态度改变的可能性也会变得很小。态度转变还与个体的认知需要有关,具有高认知需求的个体始终保持着较高的认知加工倾向,如果说服信息有理有据,他们的态度就有可能改变。第二节 社会行为一、 亲社会行为 (一)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分享、合作、助人、安慰、捐赠等。心理学家认为,引发亲社会行为的动机有很多,比如为了获得社会赞许或某种回报,为了避免个人良心受到谴责。但有时候,人们也会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自愿帮助他

    14、人的行为,我们把这种行为称之为“利他行为”。利他行为的内部动机在于同情他人或坚持内化的道德准则。 (二)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关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存在几种不同的解释,分别来自社会交换理论、生物进化理论和社会进化理论。(1)社会交换理论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们不仅互相交换物质的东西,也会互相交换带有社会性的东西,如爱、服务、信息和地位,而且在交换过程中运用的是“最小最大”策略,即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报偿。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助人行为的核心动机在于获得奖赏、避免惩罚。激发助人行为的奖赏有的来自外部、有的来自内部。外部奖赏包括感谢、友谊和后期回报。内部奖赏包括减少内疚、减少消极心境,提升自我价值感,

    15、提升个人幸福感。社会交换理论认为助人对被助者和助人者都有益。对被助者来说,他人的帮助可以使其摆脱困难,感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温暖;而对助人者来说,帮助他人带给自己的最大益处是内心的快乐和生命的充实感,感受到更高的自我价值和幸福。2、进化论观点社会生物学家威尔逊认为帮助他人的倾向是人类遗传的一部分,亲社会行为是动物进化过程中保留下来的。任何遗传上具有高种群生存价值,即有助于种群持续生存的决定性特质,往往具有向下一代遗传的倾向,利他行为就属于这类特质。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是:动物最愿意帮助那些基因上与它最接近的个体;人际间的血缘关系越近,利他行为越常发生,而且产生的效益也越大。以上观点称为生物进化论,与

    16、之相对应的另一种进化论观点是社会进化论。社会进化论的代表美国心理学家坎贝尔提出,基因进化只能解释少量的亲社会行为,如父母照顾年幼的孩子,兄弟姐妹之间的互助行为。但不适合解释更宽范围内的亲社会行为。在人类文化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将选择性地演进某些能够增加群体繁荣幸福的信念和技能。由于亲社会行为是遍布于整个社会的有益行为,因此它们也在进化中得到了提升,成为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的一部分。有三种社会规范对助人行为至关重要,他们是社会责任规范、相互性规范和社会公平规范。(1)社会责任规范 是指人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那些依赖我们并需要我们帮助的人。这个规范主要是针对助人者而言的。(2)相互性规范 相互性

    17、规范也叫互惠规范,它是指人们之间的助人行为应该是互惠的,别人帮助了我,那么我也应该帮助别人。这种规范对维持人际关系的协调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社会公平规范 社会公平规范要求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时候没有助人并非我们没有责任感或者不遵循互惠规范,而是因为发现对方不值得帮助。(三)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过程及影响因素前面关于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所涉及的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本原因,在一个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亲社会行为是否会实际发生,还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起作用的因素,其中包含了复杂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决策理论对此进行了系统分析,如下图。Tayloret et

    18、 al.,2002)(2) 知觉到需要任何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第一步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判断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需要很明确,人们就容易表现出助人行为。比如,看到小孩摔倒了,赶紧过去把孩子扶起来。但有时问题情境传达出的信息比较模糊,人们就较少表现出帮助行为。例如,深夜听到尖叫声,人们并不明白声音传达的意义,所以人们就不会提供帮助。(3) 个人责任 决定助人行为的第二步是个人责任判断。如果人们认为自己对别人的事情负有责任,就会表现出助人行为。如果觉得在该事情上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就不会表现出助人行为。例如,在公交车上,有人看到小偷偷东西想出面制止,但看到其他人都不动,自己也就没有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

    19、称为旁观者效应,即旁观者的存在降低了助人行为的动因,其他人越多,发生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越小。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产生旁观者效应的原因在于责任扩散和评价恐惧。责任扩散是指周围他人越多,每个人分担的责任越少;评价恐惧是指在众人都沉默的情况下,个体会担心如果自己表现特殊就会招来非议。3、权衡成本与收益有时候帮助行为需要一定的成本,如时间、精力和金钱,助人者在做出助人行为决策之前,会考虑帮助他人潜在的得与失。如果帮助他人的收益大于不帮助的收益,他就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在社会交换理论中谈到,计入成本和收益的因素很多,除了时间、精力、金钱、地位等外部因素外,还包括内心感受,如快乐、幸福、自我价值感、自我实现感

    20、等。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在有些情况下,即使人们意识到了帮助的必要性,也明白自己应负有责任,但由于他们找不到最适合的帮助办法,或者缺乏帮助的能力。例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看到有人落水了,他可能因为不知道如何实施救助而放弃帮助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 (一)攻击的含义 攻击又称作侵犯。心理学中有三种不同的定义, 美国心理学家多拉德认为“攻击是以给行为所指向的人造成伤害为目标的行为”。这一定义特别强调了攻击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即伤害意图,由于人的意图是内在的心理活动,很难直接观察或测量到,采用这种定义常常会导致研究和实际操作中出现困难。 另一种观点强调要根据行为后果来定义攻击,认为

    21、攻击是指“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这种定义方法可以使认定攻击行为的工作变得简单,但是如果抛开人的意图定义攻击,有时候就会把这一概念的外延扩大化,导致错误地把一些非攻击性行为(如医生给病人拔牙、父母管教孩子等)也归入攻击行为。基于以上两种观点都存在偏颇,班杜拉用了更加综合的认知观点来定义攻击,他认为,所谓攻击,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做出的一种判断。(二)攻击的理论人类为什么会存在或产生攻击行为?这始终是心理学家非常感兴趣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形成了关于攻击性行为的不同理论观点。1. 习性学观点习性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生物学基础的科学,其代表人物是著名习性学家、

    22、诺贝尔奖获得者洛伦兹采用习性学观点对攻击性行为进行了阐述。他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动物的攻击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的攻击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进行释放。攻击性行为之所以被以遗传的形式保存下来,原因在于它具有“护种功能”。“护种功能”有三个典型表现,一是人和动物都会为保护自己的领地而表现出攻击行为;二是族内争斗通常发生在与繁殖后代有关的情况下,例如交配季节,族内雄性成员之间会发生决斗,最强壮的成员会获得与雌性成员交配的机会,从而使其所繁殖的后代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三是护雏行

    23、为,通过与交配相联系的族内成员间的争斗而产生的选择过程能够使有机体适应族内和族群间竞争。这一过程最重要的结果是选择出具有攻击性的家庭保护者,由他们来保护幼雏,从而达到“护种”的目的。2、挫折-攻击理论20世纪30年代,多拉德等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来源于挫折。他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但很快有人提出质疑,首先攻击并一定总是以挫折为前提,而且人们对挫折的反应也并不总是表现为攻击,哭泣、忧郁、回避、放弃或者更加努力等都可能成为挫折的应对方式。20世纪60年代,博克维茨修正了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它只是为攻击行

    24、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或准备状态。情绪唤醒是挫折与攻击之间的中介变量。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从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入手,引入认知中介过程讨论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和发生过程,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直接学习,二是观察学习或模仿。首先,儿童实际参与打架、斗殴等冲突行为是儿童习得攻击行为的重要途径,这种直接学习的显著特点是行为的后果对儿童产生即时强化,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己采用的不同攻击方式所产生的后果,可逐渐认识到攻击行为是应该表现还是应该抑制。除以上直接学习方式外,班杜拉认为观察或模仿学习在攻击行为获得中至关重要。儿童对攻击行为的观察或模仿学习由四个

    25、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1)注意过程:即儿童把自己的心理活动集中在观察榜样的攻击行为上。(2)记忆过程:儿童对其感知过的他人的攻击行为的有关信息进行编码,作为表现存储在的记忆系统中。这种表象对儿童今后的攻击行为起指导作用。(3)动作复制过程:即把观察到的或储存在记忆中信息转化为相应的行为反应模式。(4)动机过程:指个体因表现出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强化、奖励。(三)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上述理论解释了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但有机体获得攻击行为后,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表现出攻击行为,那么攻击行为在什么时候表现?有哪些因素影响攻击行为发生呢?研究发现厌恶性诱因、激活和媒体因素影响着攻击行为的发生。

    26、厌恶性刺激很多时候,厌恶性刺激,如疼痛、过热、攻击和拥挤等会引发攻击行为。首先疼痛会提高人的攻击性,博克维茨曾将大学生被试分为两组,要求一组被试将手放到温水中,另一组被试将手放到会引起痛感的冷水中,并要求他们坚持一段时间。结果发现,手在冷水中的被试表现出更多的烦躁不安,他们更倾向于指责另一个被试发出的噪音。博克维茨由此认为,引发攻击的是厌恶性刺激,而不是挫折。其次,温度过热也是引发攻击的诱因。安德森等将不同温度的日期、季节、年份、城市和地区进行比较后发现,在北半球,不仅仅是高温的日子里暴力犯罪偏多,凡是温度更高的季节、年份、城市和地区,暴力犯罪都更高。除此之外,博克维茨认为任何厌恶性的事件,如

    27、期望落空、被辱骂等都会诱发更多的攻击行为。2、激活厌恶性刺激会激活个体的不愉快体验、愤怒情绪,也有可能激活个体的敌意想法和不良记忆,这些激活进而会引发攻击。安德森等认为内部激活是厌恶性刺激引发攻击行为的中介变量。酒精是引发机体激活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暴力犯罪的一个重要诱因。有报告显示,美国费城4年中64%的杀人案与酒精有关,荷兰1年内91%的严重暴力事件与酒精有关。瑞典的暴力犯罪中68%与酒精有关。3、媒体的因素 在众多媒体中,暴力电视和暴力电子游戏是影响儿童攻击行为重要因素。首先,暴力电视为儿童的攻击行为提供了榜样,改变了儿童对世界的看法。经常看电视的儿童更多担心“会有坏人闯入自己家”,同时,

    28、他们对暴力行为的情绪反应会变得漠然,并对自己的攻击行为不予约束。 随着电子游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儿童生活中,研究者从对电视媒体的关注转向于对电子游戏的关注。安德森调查显示,有59%的女孩和73%的男孩报告称他们喜欢暴力游戏。反复玩暴力电子游戏,会提高儿童攻击性人格形成的可能性。第三节 社会影响与人际关系一、 从众 (一)从众的含义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的行为或行为变化。也就是说个人在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观点,转变为采纳大多人的看法。“人云亦云”就是一种从众行为。从众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表面顺从,二是内心接受。表面服从是迫于群体压力表现出与外界一致的态度,这是一种虚假的服从,并非

    29、发自内心;内心接受则是在行动和信念上都发生从众行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做过多次知觉的从众实验,证实了从众现象的普遍存在。其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条。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7人才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中哪一条与标准线段等长。实验要求被试大声说出他所选择的线段。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一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观察“真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大约有1/4到1/3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3/4次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1/3的从众行为。可见从众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而且存在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从众行为表现在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有时领导的意见本是错误的,当要求举手表决时,人们由于畏惧权威,会随大流举手赞成。在商业行为中,也到处存在着从众现象,例如某种服装款式或色彩的流行、某种物品的畅销都有从众心理的作用,巧妙利用人们的从众心


    注意事项

    本文(心理学课程教学辅导 第十一章社会认知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