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黄陵中学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资源ID:5374225       资源大小:66.6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黄陵中学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1、陕西省黄陵中学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普通班期终考试历史试题一、第一部分:选择题(本大题共30道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 亚历山大二世说:“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这表明A. 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民 B. 面对统治危机沙皇不得不进行改革C. 沙皇认识到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D. 沙皇要扫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主要考查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揭示了俄国1861年改革的严峻背景,阶级矛盾激化,农民斗争风起云涌。为维护统治,沙皇亚历山大二

    2、世不得不进行改革,以维护统治。所以应选C。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2. 日本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A. 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 B. 通过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D. 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答案】D【解析】略3. 俄日两国都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其根本原因是A.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B. 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 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 D. 缺乏民主传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解答须从两国改革的时代背景分析,并抓住题干的限制词:从根本上,故应从经济上归纳。从经济上看,两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

    3、阶级力量弱小,只能通过统治者以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因此,排除BCD项,A项正确。考点:俄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点点评:本题通过俄农奴制与日本明治维新改革方式相同的原因的分析来考综合比较分析能力。比较两者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可以从背景、方式、内容、目的、性质、结果与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4. 戊戌变法失败的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A. 袁世凯出卖维新派 B. 维新派的软弱妥协C. 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 D. 帝国主义的破坏【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客观原因是因为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势

    4、力非常强大,囚禁光绪皇帝,发动戊戌政变,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袁世凯的背叛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外部原因。戊戌变法的失败与帝国主义的破坏没有直接关系。故选C。5. 秦始皇被称为“千古一帝”,我们之所以肯定他,最主要的是A. 确立了封建制度 B.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 所实行的统治政策对后世影响大 D. 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B两项都是D项的组成部分,这两项不全面,所以排除AB两项。C项为错误项,秦始皇对我国后世的影响深远的是他创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秦朝的统治政策,秦亡于暴政,所以他的统治政策对后世的影响消极的多。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6.

    5、“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静,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这反映了唐太宗A. “存百姓”的思想 B. 农业为本的思想C. 儒法并重的思想 D. 民贵君轻的思想【答案】A【解析】材料大意为:治理国家就像种树一样,根基不动摇,才会枝繁叶茂。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这是唐太宗的“存百姓”的思想,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7. 唐太宗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仁,说明当时A. 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B. 统治者的民族政策比较开明C. 各族之间关系一直非常和睦 D. 统治者通过册封各族首领以巩固边防【答案】B【解析】略8. 1683年,康熙帝

    6、在中秋日闻海上佳音诗中写道:“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此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 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终于平定 B. 清军平定噶尔丹叛乱C. 清军击败沙俄军队收复雅克萨 D. 台湾与大陆重归统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属于材料题,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信息。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 “海上”、“耕凿从今九壤同”。这些关键词暗示的是有关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B、C选项都没有涉及到“海上”,因此排除。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古代中国的政治家康熙帝9. 孔子思想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有“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A. B.

    7、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在备选项中,体现其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的人际关系。体现了其当时的政治主张,即维护周朝的“礼”。体现了其教育方面的思想,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使平民子弟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故答案选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孔子的思想【名师点睛】孔子地位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主张社会和谐。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但是到了新文化运动时期成为了批判的对象。此外,儒家思想

    8、在每一个阶段的影响也需要掌握。10. 孔子提出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主张的“中庸之道”的共同点都看做是至高的美德都主张适度,不走极端都反对将“过”和“不及”简单的调和或折中其标准都是“正确的理性”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根据他们的时代背景和各自的思想主张可以得知他们“中庸”思想的标准是不可能相同的,故错误,排除。所以答案选A。考点: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考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孔子、亚里士多德11. 柏拉图创办的雅典学园主要教授的知识有基督教思想儒家学说从事政治活动的本领自然科学知识A. B. C. D. 【答案】D【解析】柏拉图

    9、是古希腊哲学家,基督教产生于1世纪,时间不符合题意;儒家学说产生于中国春秋时期,中西还没有联系起来,排除;符合题意,故选D。12.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表明他和柏拉图之间存在分歧,他们在哲学方面的分歧主要在于A. 人是否要追求现实的幸福 B. 现实世界是否具有真实性C. 是否要确定哲学的研究对象 D. 人是否要追求尽善尽美的境界【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柏拉图的理念论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原;亚里士多德不仅肯定客观世界是真实的存在,而且认为客观世界是人类认识的来源。故答案为B

    10、。13.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他主要强调A. 城邦制在政治上实行专制统治 B. 城邦制下重政轻文C. 城邦公民具有政治责任感 D. 城邦制度压抑人性【答案】C【解析】“人是城邦的动物,也就是政治的动物”说明每个城邦公民和城邦政治密切联系,具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故C正确;A不符合公民政治的特点,排除;B、D与材料无关,排除。14. 英国新贵族与资产阶级结成同盟反对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是A. 经济利益一致 B. 思想观念一致C. 社会地位一致 D. 阶级出身一致【答案】A【解析】英国新贵族是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封建贵族,而资产阶级主要有手工业者、商人转化而来,

    11、二者都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封建统治不利于他们的利益的巩固和发展,因此共同的经济利益是其合作的基础,也反映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故A正确,排除B、C、D。【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的合作基础,需要分析二者的地位,利益需求,革命终极目标,共同点,从而找出二者的合作基础。15. 克伦威尔在其“护国主”任上曾说:“护国主为终身职务,与国会共同掌握立法权,与国务会议共同行使行政权议会的议案必须经过护国主的批准才能生效”。上述言论说明了克伦威尔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实际操纵了立法权和行政权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名副其实的独裁者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

    12、克伦威尔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独裁者的含义是他是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者,并不是蜕变为封建专制君主,所以第项内容错误,故答案选择D项。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克伦威尔16. 恩格斯说:“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会由另外一个人扮演的,这一点由下面的事实可以证明,即每当历史需要这样一个人时,他就会出现,如凯撒、克伦威尔、毛泽东等。”这段话的真正含义是A. 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重要 B. 英雄人物适应时代需要而产生 C. 英雄人物的活动是受历史规律支配的 D. 英雄人物的出现是历史的偶然【答案】B【解析】试题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时势造英雄”,拿破

    13、仑上台虽有偶然性,但从当时形势的发展来看却是历史的必然。因此B项正确,D项错误,A、C两项抹杀了人的主观能动性。17. 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主持制宪、首任总统,三进三退,这说明了华盛顿以民族、国家利益为重不恋官位、不贪权势坚持民主,反对专制迫于压力的无奈之举A. B. C. D. 【答案】A18.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封建势力与拿破仑统治下的法国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战争,最后拿破仑对外战争遭到了失败,这从根本上反映了A. 拿破仑忽视了民族觉醒的威力B. 拿破仑遭到了法国人民的反对C. 资本主义尚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主义的力量D. 在俄国的惨败使其元气大伤【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

    14、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拿破仑在欧洲战场上军事行动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国当时的资本主义力量还很弱小,暂时还无法战胜强大的封建势力,所以C项符合题意;但是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缓慢发展,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几乎击溃了整个封建主义的腐朽统治,A、D两项只是其失败原因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B项不符合史实。19. 下列关于拿破仑战争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具有反欧洲封建势力的革命性具有侵略弱小国家的侵略性具有建立欧洲霸主的争霸性具有反击反法同盟干涉的民族性和正义性A. B. C. D. 【答案】B【解析】略20. 克伦威尔和拿破仑相比都建立过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军事独裁都建立过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军事独裁都推动了

    15、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两人的对外战争都扫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A. B. C. D. 【答案】B【解析】1653年,克伦威尔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建立起军事独裁统治,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起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军事独裁统治,故正确。克伦威尔和拿破仑建立的军事独裁统治都采取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并不是适应封建统治需要,故错误。克伦威尔和拿破仑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继续向前发展,推动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正确。克伦威尔的对外战争并没有扫荡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故错误。故选B。【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的了解。1645年,克伦威尔组建“新模范军”,他指挥这支军队,战胜了王党军队。1

    16、649年,他在人民的压力下,以议会和军队的名义处死国王查理一世。5月,宣布英国为共和国,成为实际军事独裁者。他镇压掘地派运动,出兵远征爱尔兰。1653年,他驱散议会,自任“护国主”。拿破仑于1804年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对内他多次镇压反动势力的叛乱,颁布了拿破仑法典,完善了世界法律体系,奠定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秩序。对外他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沉重地打击了欧洲各国的封建制度,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21. 用“法治”取代“人治”是近代社会区别于古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是A. 人权宣言的发表

    17、B. 社会契约论的出版C. 拿破仑法典的颁布 D. 论法的精神的出版【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题中提到“确定近代社会具体法律规范”,只有拿破仑法典的颁布符合题意,人权宣言废除了封建王权、神权和特权,肯定了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对确定具体法律规范没有意义,故A项排除。B、D两项是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孟德斯鸠的代表作,并不是法律文件,排除。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本题考查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点评:关于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高考命题主要集中在:掌握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过程、特点和影响;美国建立共和政体的过程、特点和影响;法国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特点和影响;德意志统一、1871年宪法内容和

    18、影响,同时要注意把启蒙思想、法德日代议制、英美代议政治、工业革命、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探索等内容结合思考。在复习时可与热点联系起来:世界政治文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世界政治文明的选择是各国的国情决定的,应尊重世界其他各国的文明。22. 作为“亚洲觉醒”的先驱,孙中山和凯末尔的共同点是A. 创建了新型的国家 B. 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自由C. 主持了民主化改革 D. 主张用善良制服帝国主义【答案】A【解析】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清王朝,建立中产阶级共和国,凯末尔领到土耳其人民取得国家独立,推翻封建统治,建立共和国,为土耳其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故A正确;B、C不符合孙中山;D不符合孙中山和

    19、凯末尔,排除。23. 凯末尔改革期间曾经脱去军服,戴上大礼帽,穿着晚礼服,以社会形象大使的身份出现在国人中间;也曾以教师身份出现在学校、乡村广场,教人们书写新文字。以上事实最能说明A. 凯末尔文武双全 B. 凯末尔推行改革的坚定信念C. 凯末尔推行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改革 D. 凯末尔善于向西方学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的关键词“晚礼服”、“教师身份”可推断出C项符合题意;A、B、D项不合题意;故选C项。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亚洲觉醒”的先驱凯末尔24. 列宁说:我们本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

    20、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这一错误产生的根源是A. 扩大了无产阶级专政的范围B. 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C. 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很快就会灭亡D. 帝国主义对苏俄的军事干涉和经济封锁所致【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列宁所说的这个错误是是指苏俄在一战结束后,为应对内外困境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争取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本来只是一种应急措施,布尔什维克党却认为它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条捷径,由此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现实这种政策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宣告了它的失败,而其错误的根源在于它不

    21、适应苏俄当时的生产力水平,B项符合题意,A、C、D不合题意;故选B项。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25. 关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表述正确的有都出生于德国都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两人第二次见面后开始了毕生的友谊恩格斯在生活和工作上都无私的支持着马克思A. B. C. D. 【答案】D【解析】略26. 在新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最根本的共同点是A. 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 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C. 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 D.

    22、 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答案】D【解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当时的革命形势出发,根据农村反动派力量薄弱的特点,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情出发,确立改革开放的经济方针,将市场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手段,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带领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二者的根本共同点是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故选D。AB项并不是两者的“根本”相同点,排除;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既反“左”,也应反“右”,排除C。 点睛:本题以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为切入点,考查综合比较分析的能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23、“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与马列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是马列主义不同时期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27. 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设计的“人”字形的线路,体现了A. 对国家铁路权益的维护 B. 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C. 社会环境有利于科技创新 D. 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迅速【答案】B【解析】A、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詹天佑在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时,排除千难万险,在修建中因地制宜运用“人”字形线路,体现了勇于进取的创新精神,故B正确;C不符合史实,排除。28.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主要是因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本质属性打破了经典力学体系的局限性

    24、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A. B. C. D. 【答案】A【解析】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符合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正确评价,故答案为B项。量子论的诞生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开始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的ACD项。 29. 牛顿和爱因斯坦成就的共同影响不包括A. 都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B. 都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C. 都把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准D. 都为技术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答案】B【解析】牛顿和爱因斯

    25、坦都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其成就都对人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牛顿创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揭示了物质和能量的相对性,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基础,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和量子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故A、C、D都是其成就的共同影响;B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30. “相对论也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它不仅仅是物理学本身的革命,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思想领域的深刻震动和反思。它影响了整个科学,影响了整个世界。”这说明相对论A. 有利于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26、B. 推动了现代物理学的发展C. 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 D. 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发生【答案】C【解析】材料“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思想领域的深刻震动和反思”等体现了相对论在思想方面上的影响,故C正确,排除A、B;欧洲思想解放运动发生在相对论提出之前,故排除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相对论的影响,关键信息是“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材料二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

    27、陈登原国史旧闻(秦)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书食货志于是使御史案问诸生(儒生),诸生传相告引(互相揭发)。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唐太宗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由是二十年间,风俗简朴,衣无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贞观政要材料四是岁(贞观4年)断死刑二十九人,几致刑措(民不犯法,刑无作用),东至于海,南至于岭(岭南),皆外户不闭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唐太宗说)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资治通鉴卷198(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

    28、的政治主张。(2)据材料二,概括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及其具体表现。(3)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指出这一思想和材料一的联系。(4)据材料三、四,归纳唐太宗的主要政绩。(5)根据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相关史实,简述材料一孔子政治主张的积极意义。【答案】(1)主张:为政以德(或德政、以德治民)。(2)主要原因:暴政。表现:严刑峻法;赋税沉重;思想专制(坑儒)。(3)治国思想:存百姓(或以民为本)。联系: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或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政绩: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或民族联团结加强)。(5)意义: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29、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解析】(1)根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得出:为政以德。(2)根据“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表明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暴政。根据“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皆坑之成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概括出表现:严刑峻法;赋役沉重;思想专制。(3)第一小问,根据“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得出:以人为本。第二小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或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4)根据“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风俗简朴,衣无

    30、锦绣,财帛富饶,无饥寒之弊”“自古皆责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得出: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民族关系相对和谐(或民族联系和团结加强)。(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社会稳定发展、国家统一以及对当今社会的借鉴意义分析。3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唯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匣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材料三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材料四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使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孙中山致苏俄遗书(1925年3月)回答:(1)材料一中日本“维新之政”“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黄陵中学学年高二普通班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