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545754       资源大小:33.07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

    1、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教学设计 13、唐诗五首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 刘兵舰教学目标: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3、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4、背诵并默写五首词。教学重点:1、诵读诗歌,领略律诗的韵律之美。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优美的诗句。教学方法:1、诵读法。词的朗读和背诵是教学的关键,可设计新的朗读方法,体现诗词的教学特点,如音乐烘托法、绘画激趣法、散文描述法等,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帮助学生了解内容,体会情感,引起共鸣,受到思想教育,陶冶美好情

    2、操。2、情景教学法。通过再现诗的意境达到感染学生的目的。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感染力,提高学习兴趣,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进行创造,沟通课堂内外,提高语文素养。3、讨论点拨法。4、古诗四步教学法。知诗说诗悟诗品诗,知内容、想意境、悟情感、品特色,最终熟读背诵。课时安排:五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学习: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一、新课导入 有人说,如果沿着诗歌史的顺序,从南朝的宋、齐、梁、陈一路读下来,忽然读到这首野望,便会为它的朴素而叫好。南朝诗风大多华靡艳丽,好像浑身裹着绸缎的珠光宝气的贵妇。从贵妇堆里走出来,忽然遇见一位身着布裙的村姑,全身透露出来的是不施脂粉的朴素美。王绩的野望便

    3、有这样一种朴素的好处。今天让我们走近王绩,欣赏他的诗作野望。二、走进作者学生预习展示:王绩【j】(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唐初诗人。性情简放,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王绩野望写景抒情朴素自然,摆脱了初唐轻靡华艳的诗风,在当时的诗坛上别具一格。 三、关于律诗学生预习展示: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有着严整的格律,声韵和谐,抑扬顿挫,朗朗上口。 每首律诗限定八句:五律规定每句五字;七律规定每句七字。一首律诗

    4、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称“首联”,第二联称“颔(hn)联”第三联称“颈联”,第四联称“尾联”。律诗要求全首通押一韵,律诗通常押平声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律诗往往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起首联点题,以叙事为主,交代人、事、物,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承颔联,紧承首联意思,或写景,或叙事,是首联的延续和延伸;转颈联,诗意转折变换,由事及人、及景,或由景及情、及理,别开生面;合尾联,以议论、抒情为主,点明题旨,收束全诗。四、我会朗读1、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学生注意:(1)读准字音东皋(go) 徙倚(xy) 犊(d)(2)读对节奏野 望 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

    5、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3.学生读诗歌:(1)自由读 (2)齐读五、我会译读1、古诗学习的第二步是译读,请大家按下列方法小组合作译诗:(1)方法:结合注释,连词义而成句意,但不能拼词义而成句意。(2)方式:律诗共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小组合作,每人译一联,互相纠正补充。首联: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东皋:诗人隐居的地方。 薄暮:傍晚。徙倚:徘徊,来回的走。 依:归依。译文:傍晚时分站在诗人隐居的地方纵目远眺,徘徊不定不知归依何方。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落晖:落日。译文: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覆着落日的

    6、余光。颈联: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禽:鸟兽,这里指猎物。译文:牧人驱赶着牛群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物回去。尾联: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采薇: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古时“采薇”代指隐居生活。译文: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认识,咏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2、学生自译后,小组进行展示,其它小组补充纠正,各小组修改译文。3、教师读原句,学生读修改后的译文,师生合作再次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景色。六、我会品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思考:1、首联交代了哪些内容?抒写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交流点拨】首联交代了时间、地

    7、点和人物的心情。人物动作“徙倚”和人物心理“欲何依” ,写望后产生的寂寞惘然心情。2、颔联和颈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面面? 给读者怎样的感受?【交流点拨】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晚图,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却染上了一层清冷的色彩。3、颔联和颈联运用了怎样的写景方法?在写景上有什么不同?【交流点拨】颔联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颈联转而写近景,侧重动态的人和物,带有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起来。这四句诗写景由远及近,动静结合,色光搭配,十分和谐。4、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交流点拨】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收束全诗。在这田园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很陌生,诗人内心彷徨、孤独和苦闷

    8、,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寻求心灵的慰藉。七、我会背读王绩野望这首诗通过对东皋秋景进行描绘,展示了一幅动静结合、光色相衬的田园秋景图,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惆怅,抒发了一种避世归隐的情怀。 今天让我们在欣赏了山野美景,感受到诗人的心情之后,来背诵诗作。 八、课堂小结王绩野望作品取境开阔,风格清新,属对工整,格律谐和,是唐初最早的五言律诗之一。王尧衢曰: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视此,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第二课时课时学习:学习崔颢的黄鹤楼一、新课导入 传说唐朝大诗人李白经过武昌,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到崔颢的黄鹤楼,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

    9、诗在上头”。崔颢题诗,使李白搁笔,崔颢从此名气大盛。今天让我们走近崔颢,欣赏他的千古绝唱黄鹤楼 。二、走进作者学生预习展示: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唐玄宗开元11年(公元723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 旧唐书文苑传把他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并提,但他宦海浮沉,终不得志。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 。有崔颢集。三、黄鹤楼介绍学生预习展示:黄鹤楼,屹立在武汉市长江大桥武昌桥头的黄鹤矶上。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它背靠蛇山,俯瞰长江,奇姿雕甍,重檐翼舒,气势轩昂宏

    10、伟,耸天峭地。远远望去,峥嵘的楼影隐现于缥缈的烟霭之中,壮丽辉煌,宛如仙宫琼殿,自古就有“天下绝景”之誉,曾与湖南的岳阳楼、江西的滕王阁并称为我国江南三大名楼。美丽的传说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祎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祎,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四、我会朗读1、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1)注意字音、节奏。(2)朗

    11、诵时要边诵边想,脑中要有画面感,要融于诗的意境中,充分体味诗的美感。2、学生读诗歌:(1)自由读 (2)齐读(1)读准字音崔颢 (ho) 萋萋(q) 鹦鹉(yng w )(2)读对节奏黄鹤楼唐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五、我会译读1、古诗学习的第二步是译读,请大家按下列方法小组合作译诗:(1)方法:结合注释,连词义而成句意,但不能拼词义而成句意。(2)方式:律诗共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小组合作,每人译一联,互相纠正补充。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2、昔人:指传说中骑鹤飞去的仙人。 空:只。译文:传说仙人已乘黄鹤飞去,这里只留下空空的黄鹤楼。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悠悠:飘飘荡荡的样子。译文:黄鹤飞去不会再回来了,而千百年来白云却依旧悠然自得地飘来飘去。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晴川:晴日里的原野。 川,平川,原野。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译文:登楼隔江相望,汉阳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春草长得茂盛喜人。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乡关:故乡。译文:可是日近黄昏,极目远眺,我的故乡在哪儿呢?凝视长江上面浩渺的烟波,真使人发愁啊!2、学生自译后,小组进行展示,其它小组补充纠正,各小组

    13、修改译文。3、教师读原句,学生读修改后的译文,师生合作再次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景色。六、我会品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思考:1、首联由神话传说起笔有什么作用?传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交流点拨】首联借传说落笔,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2、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3、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由写虚幻的传说转为实写眼前的所见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4、

    14、尾联“日暮”(时间)和“烟波江上”(景致)与诗人表达的情感有没有内在的联系?不妨谈谈的理解。【交流点拨】诗人在最后两句写到日暮时分,江上烟波浩渺,暮霭苍茫,视线阻隔,家乡不见,更增旅人思乡情怀,诗境亦被推至极度苍莽空阔,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怀。 七、我会背读崔颢的黄鹤楼运用了优美的神话传说,将黄鹤楼的来历、登临黄鹤楼所见的美景和触景生情引起的乡愁紧紧地融合在了一起。巍峨的黄鹤楼成就了崔颢的这首千古绝唱,崔颢的这首诗在扬名天下的同时,也让世人知道了这座千古名楼。 今天让我们在欣赏了黄鹤楼美景,感受到诗人的思乡愁绪之后,来背诵诗作。 八、课堂小结黄鹤楼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

    15、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认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第三课时课时学习: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一、新课导入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

    16、维的使至塞上。二、走进作者学生预习展示: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朝著名诗人。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尤其是创作的山水田园诗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赞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三、背景介绍学生预习展示: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四、边塞诗介绍学生预习展示:边塞诗在六朝

    17、及唐初就已出现,至唐玄宗开元、天宝间,由于对外战争频繁,征戍为世人普遍关心,以描写边塞生活为内容的边塞诗派即随之形成。其诗人大都有边塞生活经历,诗多采用七言歌行和七绝形式描写将士们从戎报国的英雄气概,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揭露了军中苦乐悬殊的不合理现象,并描绘了奇特壮丽、寥廓广漠的边地景色。笔势豪健,色彩浓烈,风格奔放,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到了盛唐,出现了一个边塞诗派,以高适和岑参为首,故又称高岑诗派。五、我会朗读1、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学生注意:(1)注意字音、节奏。(2)朗诵时要边诵边想,脑中要有画面感,要融于诗的意境中,充分体味诗的美感。2、学生读诗歌:(1)自由读 (2)齐读(1)读准字音汉

    18、塞(si) 征蓬(png) 候骑(j) 都护(d) 燕然(yn)(2)读对节奏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五、我会译读1、古诗学习的第二步是译读,请大家按下列方法小组合作译诗:(1)方法:结合注释,连词义而成句意,但不能拼词义而成句意。(2)方式:律诗共八句,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小组合作,每人译一联,互相纠正补充。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问边:慰问边关守军。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

    19、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译文:我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途中经过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征蓬:飘飞的蓬草,古诗中常用来比喻远行之人。译文: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烟:指烽烟,古时边塞告警的信号。因其烟轻直且不易为风吹散。长河:指黄河。译文:只见那苍茫无际的沙漠,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萧关:古关名,在今宁夏固原东南。 候骑:负责侦察、通讯的骑兵。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

    20、。燕然:燕然山,这里代指前线。 译文:走到萧关恰逢骑马的侦察兵,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2、学生自译后,小组进行展示,其它小组补充纠正,各小组修改译文。3、教师读原句,学生读修改后的译文,师生合作再次感知诗歌所描绘的景色。六、我会品读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思考:1、首联叙事交代了哪些内容?【交流点拨】叙事作者轻车简从奉命出使边塞。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2、颔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交流点拨】诗人以“蓬”、“雁”自比,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飘零之感、激愤和抑郁之情。3、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在全诗中

    21、有什么作用?【交流点拨】诗人描写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景物,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把广阔的自然景象同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 4、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写到达边塞后得知将领还在前线督战,这样结束全诗是否显得突兀?【交流点拨】结尾二句写将官还在燕然前线,可见战事之急,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是诗歌却在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5、整首诗诗人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交流点拨】想到自己被排挤出朝庭之外时激愤抑郁;看到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惊叹赞美;听到将士

    22、不畏艰苦守边卫国时感慨敬仰。6、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句诗被誉为千古名句,它“诗中有画”:这幅“画”美在哪里?【交流点拨】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颈联形象地状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落日浑圆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大漠黄昏落日图,画面奇丽、阔大、壮美。资料链接:红楼梦第四十八因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面三刀个字来。”这就是“诗的好处,

    23、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评诗的话,可以帮我们认识王维这首诗的高妙的艺术境界。七、我会背读1、熟练的背诵这首诗歌。2、使至塞上一诗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的两句诗是_,_。 3、使至塞上一诗描绘塞外荒漠的壮美风光的诗句_,_。八、课堂小结使至塞上这首诗,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经历和沿途风光,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描绘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也侧面表露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抑郁之情。第四课时课时学习:学习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新课导入 青年时期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意欲“南穷苍梧,东

    24、涉溟海”,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于是他离别家乡,发青溪,向三峡,下渝州,渡荆门,轻舟东下,带着自己年轻浪漫的心和建功立业的情,一路满怀激情地创作了歌咏祖国壮丽山河的诗篇。今天让我们走近李白,欣赏他的诗作渡荆门送别。二、走进作者学生预习展示:李白(701762),唐代伟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人称“诗仙”。他是我国继屈原之后又一个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发自己的抱负和理想,以强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驯的态度抨击社会,鞭挞权贵。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杜甫曾给予李白的诗篇极高的评价:“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三、写作背景学生预习展示:诗

    25、人李白一生足迹几乎踏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了不少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名诗佳篇。这首诗是诗人于开元十三年(726)辞亲远游,从三峡出蜀至荆门时赠别友人而作。诗人在二十五岁之前一直住在四川,这次是诗人第一次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出蜀东下,此诗即在旅游途中所作。四、朗读欣赏1、多媒体播放视频朗读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学生朗读,指名读、齐读。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读出感情。五、译读诗歌分组读译,理解诗句,概括内容。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我远道而来渡过荆门之外

    26、,来到楚地游览。叙事:诗人远离四川,乘船沿江游览楚地。(点题)颔联: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两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写景:绘山势,流水,原野颈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写景:想象、比喻)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我仍然依恋故乡的水,不远万里送我行舟远行。(抒情:抒深沉思乡之情、拟人)六、品读诗歌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思考:1、渡荆门送别是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交流点拨】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联,历来被人们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进行赏析。

    27、【交流点拨】绘意境苍莽起伏的山峦随着平原旷野的延伸。渐渐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泻千里的长江水奔赴茫茫无际的辽阔平原。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交流点拨】赏字词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奔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交流点拨】品技巧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初出荆门时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更是诗人开阔的胸怀,开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气的形象写照。3、颈联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谈谈这联诗所描绘的意境。【交流点拨】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图画,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

    28、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景中融进了诗人见到平原时欣喜的感受。 4、揣摩尾联,体会其中蕴涵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5、再读体会:全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七、写作特色渡荆门送别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

    29、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 本诗中间四句对偶工稳,“平野”对“大荒”,“天镜”对“海楼”,佳句佳对。赋予了江水以人的浓厚的感情,这水情意真挚地把诗人送到楚国。这真是诗意盎然,情景交融。 八、课堂小结李白的渡荊门送別诗历来为诗坛所注目,这不仅是因为第二联写得气势非凡,大气包举,更是因为全诗充滿了一种无人可及的浪漫情调。开头写荆门一带的江山形势,尤其着力描写了长江出三峡、入平原的浩荡之势。全诗以“渡远”始,以“送行”结,从开篇到结尾一气呵成,給人以回肠荡气的美感享受,丝毫沒有送別诗所慣有的感伤与悲凉,是千古奇诗。九、课内达标*熟练背诵和默写(1)李白的渡荆

    30、门送别一诗中写诗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看到江水浩瀚、景色壮阔的诗句是“ ,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描写月映水中、云霞飘飞的诗句是 , 。(3)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真挚而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第五课时课时学习:学习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知道“西湖”这个名字是谁先第一个称呼的吗?是白居易,他曾经写过一首诗:杭州回舫(出示屏幕)杭州回舫fng白居易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其中有一句话叫“报与西湖风月知”后人才把她命名为西湖。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白居易对西湖情有独钟。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白居易游西湖的古诗钱塘湖春行(板书)二、走进作者学生预习展示: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之称。著白氏长庆集,代表作有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三、背景介绍学生预习展示:长庆三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使的时候,到西湖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3《唐诗五首》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