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有作是念若声闻乘中说法无我则说大乘经应成无用.docx

    • 资源ID:5643429       资源大小:19.91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有作是念若声闻乘中说法无我则说大乘经应成无用.docx

    1、有作是念若声闻乘中说法无我则说大乘经应成无用有作是念:“若声闻乘中说法无我,则说大乘经应成无用。”应知彼宗俱违教理。说大乘经,非唯宣说法无我,亦说菩萨诸地、波罗蜜多、大愿、大悲等,回向资粮,不可思议法性。如宝鬘论云:“彼小乘经中,未说菩萨愿,诸行及回向,岂能成菩萨。安住菩提行,彼经未曾说,惟大乘乃说,智者应受持。”即为显示法无我故,宣说大乘亦应正理,欲广说故。声闻乘中说法无我,仅略说耳。如阿遮利耶云:“若不达无相,佛说无解脱,故佛于大乘,圆满说彼义。”有人这么想:“如果佛在声闻乘经中已经说到法无我,那么说大乘经就成了没有作用。”回答:要知道这样立宗同时违背了教和理。这有两个缘由:一、佛说大乘经

    2、,不仅说到了法无我,也说到了菩萨十地、十波罗蜜多、大愿、大悲等,以及以资粮回向无上菩提,和不可思议的法性。如宝鬘论所说:“那些小乘经中并没有说到菩萨大愿,广大行为、善巧方便、威神力等诸菩萨行,以及殊胜回向等,只是简略提到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才能成佛,这样怎么能成为圆满修道的菩萨呢?菩萨为了自他获得无上菩提,而修行种种菩提行,这在声闻经中并未宣说,唯一在大乘经中才说,因此凡是恭敬佛语的智者,不可舍弃佛所说的大乘法藏,应当受持大乘经。”二、为了显示法无我的缘故,宣说大乘经也是相应正理的,即为了广大地宣说一切法无我的缘故。声闻乘中对于法无我,只是简略地说到一分而已。如阿阇黎龙树所说:“如果不了达无相

    3、,佛说不会得到解脱,因此佛在大乘经中,圆满地宣说了无相的空义。”旁论已了,慧无乱者已能自知本相。今当说正义。以上附带的论述已经结束,智慧无错乱的人已经能自己了解这个道理。现在应当正式宣说一地菩萨布施波罗蜜多增胜的情形。颂曰:尔时施性最增胜为彼菩提第一因得极欢喜地之菩萨,于布施、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愿、力、智十波罗蜜多中,布施波罗蜜多最为增胜,余非全无。此布施波罗蜜多,即一切种智之正因也。颂中说:在证得极喜地的此时,布施的善性最为增胜,成为证取无上菩提的第一个正因。证得极欢喜地的菩萨,在布施等十种波罗蜜多中,唯独布施波罗蜜多在此时极为增上达到了最殊胜的程度,这并非指完全没有持戒等

    4、其余九度的修行。这时增胜的布施波罗蜜多,是现前一切种智的正因。在证得初地时,唯独布施度达到最殊胜的地步,虽然也在修其余九度,但并未达到最殊胜。就像一共十年级的课程,一年级的时候,加法达到了增胜圆满,语言、体操等虽然都在学,但还没达到最殊胜。虽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现见尔时此菩萨所有不可现见之智德,即由布施内外财物便能比知,如见烟比知有火等。即使布施极难施舍的身肉,内心仍然殷重,以这个表现为因就能比量推知,他内在具有他人无法现见的智慧德相。那时,这位初地菩萨所具有的不可现见的智慧德相,由他能布施内身外财就可以比量推知,如同见到屋顶上冒烟,就能推知下面有火等那样。如菩萨之布施,是成佛之第一正因,及

    5、能决定不现见之功德。如是异生、声闻、独觉之布施,亦是除苦得乐之因。如同初地菩萨布施增胜的行境,是成就佛果的第一正因,以及能由他布施内身外财而断定所具有的不可现见的功德。这以下的其他凡夫、声闻、独觉行持的布施,也成为除苦得乐的正因。颂曰:彼诸众生皆求乐若无资具乐非有知受用具从施出故佛先说布施论那些众生都在寻求所欲的安乐,如果没有资生的妙欲资具,那所求的乐也不会凭空而有。由于了知一切受用的资具都从布施的福业出生,因此佛为了引度众生首先宣说了布施法门。其除饥渴疾病寒热等苦,引生三有安乐之因,倒执为乐,非真实乐,世人于彼增上贪著。然彼所著除苦之乐,若无能对治众苦颠倒体性之欲尘受用具,亦不得生。其除苦因

    6、之欲尘境,未修布施福业者亦不得有。解一切众生意乐根性之佛薄伽梵,由见此故,于说持戒等之前先说布施。首先讲到世人所认为的快乐的真相。世人对于能遣除饥渴、疾病、寒热等痛苦,是引生欲有、色有、无色有众多安乐的因,颠倒地执著为真实安乐,其实这并非真实安乐的体性,但世人以短浅的眼光,对于三界的有漏法起了很强的贪著。然而他们一心耽著的能遣除苦受的安乐,如果没有能对治诸多生存之苦,以颠倒为体性的欲尘受用资具,也无法出生。世人认定的快乐,都建立在欲尘受用或物质基础上。譬如有很好的医疗设施、保健措施,衣食住行各方面不缺,有各种五欲享受,这些条件都非常好的话,人们就认为真正获得了能除苦的安乐。如果受用资具贫乏,这

    7、些五欲乐也不会无缘无故出生。这些能遣除受用匮乏苦因的妙欲尘境,如果没有修持布施福业,也不可能无因而有。因此,了解一切众生意乐根性的佛薄伽梵,由于见到这一点的缘故,在宣说持戒等之前,首先宣说布施。今说施者纵不合理,然亦能得随顺之果,成就施性。现在要说明,纵然这种布施有不合理处,但也能得到与之相随顺的果报,而成就行人布施的品性。颂曰:悲心下劣心粗犷专求自利为胜者彼等所求诸受用灭苦之因皆施生前两句说到这种布施不如理的地方,后两句说,即便如此,所需的受用也能从这种布施中产生。悲心下劣,不顾他利,唯以自利为重,而且烦恼未得调伏,心态粗犷的人,唯一以寻求自己的利益为重。他们为了求得各种受用而行布施,那么灭

    8、苦之因的诸多资具,也能由这样行持布施而产生。缘起力毫无紊乱,既然可以舍出去,就一定能获得。虽然自心有不如理处,但只要做出布施之行,就一定能得回报,会出现受用之因。如诸商人舍极少物求大财聚,较诸乞丐所求尤多。彼于布施亦应敬重。就像一种做生意的心态,想舍出去极少的东西求得很大的财富,比乞丐的所求还要多。这种人对于布施也应该生起敬重之心。意思是,只要重视做布施的行为,而且相信布施能得果,就一定会实现所求的愿望。彼虽不能如诸佛子随大悲转不求施报,唯享施乐。然于布施不见过失唯见功德,亦能获得圆满财位,灭除自身饥渴等苦,故彼亦是灭苦之因。虽然这些人不能像佛子菩萨们那样,内心唯一随大悲而转,根本不求回报和异

    9、熟,唯一享受无私施舍的法乐。然而只要对于布施不见过失,唯一见功德,确信布施能得财富这一条因果律,也能得到圆满财位,灭除自身饥渴等受用贫乏的苦,因此这种劣等布施也是灭苦的因。又此非悲愍他,唯求自身除苦而行施者。颂曰:此复由行布施时速得值遇真圣者于是永断三有流当趣证于寂灭果而且,这种不是以悲愍他者为起因,唯一为寻求自己离苦得乐而行施的人,颂中说:还是会由于他行布施的时候,能很快值遇真正的圣者,由于圣者给他开示种种出世间正法,就能永远截断三有的生死流转,会趣证于寂灭果位。如云:“善士常往施主家。”信乐施者由行施时得值圣人,闻彼说法,了知生死都无功德,亲证无垢圣道,永断无明息灭众苦,弃舍无始传来生死相

    10、续,以声闻乘及独觉乘而般涅槃。由是当知诸非菩萨者所行布施,亦是得生死乐与涅槃乐之因。如同所说的:“善士常常去施主家。”凡是有信心好乐布施的人,在他行施的时候,常常能遇到圣人,听到圣人为他说法,从而了知生死毫无功德,以出离心修解脱道,亲证无有垢染的圣道,从根断除无明,息灭种种生死苦恼,舍弃从无始辗转传来的生死相续,以声闻乘和独觉乘的修行而入于涅槃。从这里要知道,这些非菩萨者所行的布施,也是获得生死乐和涅槃乐的正因。衬托出诸大菩萨唯一以悲心而行的布施,更是极为殊胜。发誓利益众生者由施不久得欢喜诸非菩萨者,不能与布施同时便得享受布施之乐果。由彼不能现见施果,故于布施容不修行。但诸菩萨由布施同时满足求

    11、者,便得享受所欲施果胜妙欢喜,故能一切时中欢喜布施。那些以大悲心发誓利益有情的菩萨,由行布施不久就能得到胜妙欢喜的受用。这是基于一心利他而获得的内受用。那些非菩萨者只求自身的利益,他们以自私的缘故,不能在布施的同时就享受到布施的乐果。由于他们不能现前就见到布施的果报,所以对于布施还有可能不修行。但是诸菩萨由于在布施的同时,以满足了求者的缘故,当下享受到所欲的布施乐果胜妙欢喜,所以他们能在一切时中欢喜布施。以世间的母亲为喻,由于她根本不为自己着想,以那种无私的母爱,当看到孩子的愿望得到满足时,当下就住在欢喜里。同样,菩萨视众生如独子,当他见到满足了众生的愿望时,自然会住在布施的胜妙欢喜中。由于他

    12、明显地体会到了布施的法乐受用,知道布施是殊胜的妙行,因此在任何时处都不会丧失布施的欢喜心。由此道理,颂曰:由前悲性非悲性一切之增上生与决定胜之因皆是布施。故唯布施为要行由以上所说的道理,颂中说:由于行持上述大悲为体性的布施,以及非以大悲为体性的布施,能够得生死乐和涅槃乐或大乘法乐,由此可知,一切增上生和决定胜的利益安乐的正因都是布施。因此,唯一以布施为首要的行持。前说菩萨常殷重行施,以诸财物满足求者时,即生殊妙欢喜。其喜相云何?前面说的菩萨常以殷重心行布施,当用各种财物满足了求者的愿望时,当即就生起殊妙的欢喜。那么这种欢喜的体相如何呢?颂曰:且如佛子闻求施思惟彼声所生乐圣者入灭无彼乐何况菩萨施

    13、一切且如菩萨闻诸求者乞施之声,思惟彼声便觉此辈是向我来乞者,心中数数发生欢喜,此较入涅槃之乐尚为殊妙,况施内外一切财物满足求者。如同菩萨在闻到那些求者乞求施舍的声音时,他思维这声音,就觉得这些人是向我来乞求的(我可以满足他),从而心里会不断地发生欢喜,这种欢喜比声闻入涅槃的快乐还要殊妙,何况他真正施舍内外一切财物来满足求者的愿望。菩萨以大悲为性,由于有大悲心,只要能满众生愿,自然会引生内心的殊妙欢喜,这是极殊胜的受用。问:菩萨布施内外一切财物,身无苦耶?有人问:菩萨布施内身外物等一切所有,满足众生的愿望,当他在施舍身体时,能没有苦吗?答:诸大菩萨割身如无情物,能无痛苦。虚空藏三摩地经云:“如大

    14、娑罗树林,若有人来伐其一株,余树不作是念,彼伐此树未伐我等,于彼伐者不起贪嗔,亦无分别。菩萨之忍亦复如是,此是最清净忍,量等虚空。”回答:诸大菩萨割截身体,就像割菜叶等无情物那样,能不生一点痛苦。虚空藏三摩地经说:“比如一片大娑罗树林,如果有人砍伐其中一棵树,其他树不会想:他砍了这棵树,没有砍我等。对于这个砍伐者不起贪嗔的心念,也没有任何分别。菩萨的安忍也是如此,这是最清净的忍,它的量犹如虚空。”宝鬘论亦云:“彼既无身苦,更何有意苦,悲心救世苦,故久住世间。”宝鬘论也说:“那些圣者菩萨既然连身体的苦受都没有,哪里会有心上的苦呢?他以悲心没有丝毫疲厌地救拔世间苦难,所以长久地安住世间。”以上讲了

    15、已经达到无贪位大菩萨的行境。那么没得到无贪位的菩萨舍身时如何呢?诸未得无贪位者,遇违害身之境,其身定生痛苦,然为利有情故,适成精进之因。颂曰:由割自身布施苦观他地狱等重苦了知自苦极轻微为断他苦勤精进菩萨观察地狱、旁生、饿鬼等趣,其身恒受重苦逼迫,较自割身之苦何止千倍,乃于自己割身之苦不觉其苦,为断他有情地狱等苦,起大精进。这一类还没有证得无贪位但具有大心力的菩萨,在遇到损害身体的境缘时,他的身体一定会发生痛苦,然而他有极大的利他心的缘故,这种受苦恰好成了他发起精进的因。颂中说:这位菩萨观察了地狱、饿鬼、旁生等三恶趣的情形,那些众生的身体恒时感受大苦的逼迫,比自己当下受的割身之苦何止重千万倍。当他这样了解时,对于自己割身的苦就不觉得苦了。为了断除其他有情地狱等大苦,会策发自己起大精进心。思考题11、“声闻独觉亦有知一切法无自性者。”(4)有作是念:“若声闻乘中说法无我,则说大乘经应成无用。”对此以教理遮破。12、初地菩萨于十度中哪一度最增胜?如何能比知此菩萨不可现见的智德?13、为什么悲心下劣、专求自利而行布施,也是得生死乐和涅槃乐的因?14、为什么菩萨在布施的同时就能享受其果报?此施果的体相是怎样的?15、菩萨割身布施时是否有苦受?其情形如何?


    注意事项

    本文(有作是念若声闻乘中说法无我则说大乘经应成无用.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