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复习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

    • 资源ID:5724219       资源大小:489.07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复习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2月7日”。材料二 如下图。从左至右分别是: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材料三 (一)每一签字国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材料四 捷克斯洛伐克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和更为危险。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材料

    2、五 你我两国人民要求开辟一个战场,以便卸下俄国人肩上的压力。即使还没有得到全盘成功,但这毕竟是一个巨大的收获。必须实现这个计划!罗斯福致丘吉尔的信(1)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历史可以选择的材料是:_。(2)了解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历史可以选择的材料是:_。(3)了解二战欧洲第二战场的历史可以选择的材料是:(4)了解联合国成立可以选择的材料是:(5)材料一属于材料类别中的哪类?(填大写字母)A第一手资料 B第二手资料(6)材料四属于材料类别中的哪类?(1)材料三(2)材料一 (3)材料五 (4)材料二 (5)A (6)A(1)依据所学可知,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历史可以选择的材料

    3、是:材料三。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和约。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依据所学可知,了解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历史可以选择的材料是:材料一。12月7日指的是1941年12月7日,在这一天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12月8日,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随后其它国家也纷纷对日本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3)依据所学可知,了解二战欧洲

    4、第二战场的历史可以选择的材料是:材料五。1944年6月,经过长期周密准备,美英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盟国武装力量开始从东、西、南三面围攻德国,缓解了苏联在东线的压力,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粉碎德国法西斯的最后决战阶段。(4)依据所学可知,了解联合国成立可以选择的材料是:材料二。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国、英国、苏联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5)依据材料一“如下图。是一幅宣传海报,上面有残破的美国国旗和相关文字,其中文字的意思是记住1

    5、2月7日”分析可知,材料一属于材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第一手资料就是事件的亲历者或目击者对某个事件的直接记录。记住12月7日就是1941年12月7日,在这一天凌晨,日军偷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爆发。故选A。(6)依据材料四“捷克斯洛伐克在英法两国的压力下被分割,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无力和更为危险”分析可知,这是丘吉尔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是事件的亲历者,因此属于第一手资料。4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

    6、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联系和比较)【答案】评分说明: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给分要点:自拟题目,比较的角度(学生能从历史图片、历史影响等任一角度进行比较即可,符合题意的其他比较角度也可)史实正确,表述完整。若小短文不足80字,可酌情扣分。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一“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指的是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破坏性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消耗了德军大量的人员和财力、士气,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图二“苏军战士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指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遭遇的战略上最严重的失败,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因此

    7、题目可以拟定为“两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学生可联系选取此角度进行论述答题。【点睛】本题的解答,要求学生能判断出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是“凡尔登战役”和“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这是解题的关键,然后在结合所学知识,找准其中的联系和共同点。要写好历史小论文,必须拟定好标题,在进行合理的论述,答案并不唯一,需运用好关键词,做到观点和史实之间联系紧密,语句通顺即可。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29年10月24日,纽约证条市场突然崩盘,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终于爆发,大萧条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世界工业生产以1929年为100,到1932年美国生产下降为54,德国下降为53,法国下

    8、降为69,英国下降为84.1933年1月,农产品和初级产品的价格以黄金计算,橡胶价格仅为1929年1月的13%,羊毛为22%,丝为28%,棉花为34%,大米和咖啡为41%,小麦为42%,食糖为50%.其中世界国际贸易的下降幅度个人令人吃惊,从1929年的686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242亿美元。经济大萧条使英美和其他欧洲国家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导致战后重建的金本位制完全崩渍。摘编自闫二旺等人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危机的回顾与思考材料二:这场危机还加深了各主要责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关国发生了失业工人、退伍军人的示威游行,法国工人罢工频繁,社会动荡;德国接连发生

    9、大规模工人丢工。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人民对现状的不满,来机造势猛增;日本军国主义势力也趁机抬头。摘编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二(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影响。(1)特点: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加剧社会危机;影响深远等。(2)影响:对美国:避免了社会危机;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美国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缓和了社会矛盾;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巩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但未能完全消除危机。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对世界: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占统治地位

    10、的时代,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为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所借鉴等。(1)依据所学可知,这场危机从1929年一直持续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可以看出经济大危机持续时间比较长;从“大萧条迅速扩展到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看出经济大危机影响范围特别广;从“世界工业生产以1929年为100,到1932年美国生产下降为54,德国下降为53,法国下降”,可以看出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是破坏性特别大。(2)依据所学可知,这场经济大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为了摆脱危机,美国罗斯福实行新政,走上了改革的道路。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

    11、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6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 诺曼底登陆 图二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图三 解放日报毛泽东声明图一 1944年6月,英、美盟军近三百万士兵渡过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减轻了苏联的压力,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欧洲战场的结束。图二 欧洲战场结束后,1945年8月8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9日,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本关东军,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图三 1945年8月9日,解放日报刊登毛泽东发表的声明:“致电斯大林元帅将以全力配合红军及盟军作

    12、战”。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一周后,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1)图三属于史料类别中的哪一类?A第一手资料B第二手资料(2)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1)A(2)可从登陆地点、登陆(作战、发表、结束)时间、战争结果、登陆意义(作用)声明内容等方面回答。(3)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加速了二战的胜利(1)根据图三“解放日报毛泽东声明”可知,图三属于史料类别中的第一手资料。如信息一:登陆的地点是法国;信息二:登陆的时间是1944

    13、年6月;信息三:登陆的意义是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减轻了苏联的压力,使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欧洲战场的结束等。(3)根据材料图片和文字介绍中可知,图片和文字材料反映的是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作战,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加速了二战的胜利。7阅读下列材料法英两国政府一致深信局势当前已经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区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不然便会使捷克斯洛伐克本身的利益以及欧洲和平的利益遭到威胁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做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

    14、。捷克外交部长请回答:(1)推断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2)英法奉行的是什么政策?其危害是什么?(3)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捷克外交部长的观点得到历史的验证了吗?(1)要求捷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2)绥靖政策 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野心,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意思相近即可)(3)得到了验证,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占领捷克,并于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1)根据材料一“捷克斯洛伐克事实上已不可能把主要是苏台德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继续保留在本国的疆域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法向捷克斯洛伐克所提建议的内容是要求捷克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2)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

    15、法奉行的是绥靖政策。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侵略的野心,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3)根据“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捷克外交部长的观点得到了历史的验证,英法奉行的是绥靖政策,希特勒得寸进尺,很快占领捷克,并于1939年9月1日突袭波兰,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8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部门/年份1841年1877年工业43%55%农业20%14%服务业37%31%1920年8月,在坦波夫省爆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因领导人社会革命党人亚历山大安东诺夫而得名,在苏联史书上叫做“安东诺夫叛乱”。他

    16、们提出的口号是“打倒粮食征收制”、“自由贸易万岁”。郑异凡在农民暴动的压力下苏联新经济政策的起因之一材料三:1933年5月12日,国会通过了第一个农业调整法。随后,农业部在华莱士(农业部长)领导下开展了严厉的限产措施农业部先后促使国会通过了“农业信贷法”、“农业抵押法”、“农业贷款法”等,以加强对农业的信贷扶持和政策支持。更为重要的是,其所创立的农业常平仓制度、现代农业信贷系统、新的农业合作机制以及农业科研体系等,随后都成为美国现代农业制度的重要标志,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王祖奇亨利华莱士与罗斯福新政农业改革(1)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一

    17、变化的主要原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俄“安东诺叛乱”与当时实行的哪一经济政策有关?农民在起义中提出的口号后来是如何实现的?(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政府帮助农民度过经济大危机的主要措施。这些措施对美国农业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建议。(1)变化:工业人口增加,农业和服务业人口减少。原因:工业革命的完成。(2)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实现: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等)。(3)措施:限制生产;加强信贷扶持和政策支持。影响: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4)建议

    18、:完善农业政策,加强农业制度建设;关注农民的利益和要求。(1)依据材料“英国就业人口比重变化表”中1841年和1877年的数据变化可以直观的看出工业人口增加,农业和服务业人口减少。结合所学可知,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2)结合所学可知,苏维埃政权在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余粮收集制,征集农民手中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由国家集中统一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19、和食品。战时共产主义是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极度缺乏的特殊情况下,为了将全国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确保战胜国内外敌人的猖狂进攻,而被迫采取的带军事性的非常措施。这在当时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必要的,对捍卫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具有重大作用。但是,在把握政策的分寸和限度及实施手段和方法上存在不少弊病和错误。因此,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3)结合所学可知,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政府以优惠贷款补偿农民的损失,以复兴农业。这些措施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持久繁荣的保证。(4)依据材料并结合

    20、所学可知,发展现代农业是“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从历史的经验中总结,我们需要完善农业政策,加强农业制度建设,加快构建和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农业技术现代化、组织管理现代化实现可持续发展。9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今天,人民的任务是挽救这个国家及其制度,使它避免因外部因素而瓦解。 8年前,当这个共和国的生命似乎有命中注定的恐惧而停止时,我们已经证明这不是真的。我们处于恐惧中,但是,我们采取了行动。我们迅速、大胆、果断地采取了行动。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1941年1月20日)材料中“8年前的恐惧”指的是什么?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总统采取的中心措施是什么?【答案】恐惧:

    2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2分)中心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调整(2分)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二中“8年前的恐惧”指的是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经济危机中,人民群众深受其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超过三千万人,就业工人的工资大幅度下降。广大劳动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 严重的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各国资产阶级纷纷寻找出路。为解决这一问题,罗斯福总统采取的中心措施是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下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经济大危机。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

    22、联。希特勒计划在入冬前解决战斗。莫斯科全体军民同仇敌忾,20多万青年紧急应征入伍,经4天训练后即开赴前线由于苏联军民的奋勇抵抗,德军在冬季来临之前没有打败苏联,加上德军没有保暖设备,冻伤人数超过了伤亡人数,苏联抓住机会开始了大反攻,经过三个月的鏖战,解除了德军占领莫斯科和北高加索的危险。摘编自晓戈二战风云实录1941年12月8日13时,罗斯福说:“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合众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就已存在着战争状态。”面对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世界各国逐渐走向联合。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文件,建立了反法西斯联

    23、盟。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在战前欧洲的主要国家当中,德国已被摧毁;意大利已显示出不过是一个空壳;大不列颠已不能在一场均势游戏中扮演主要角色;而法国仍然受着他在1940年在军事上和道义上的崩溃的折磨。没有一个国家有可能或手段从德国在欧洲大陆上的霸权彻底瓦解所直接造成的真空中捞到好处或去填补这个真空。回答:(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回答,日本“发动进攻”对美国的影响是什么?26个国家签署的文件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回答,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欧洲造成了什么影响?(1)莫斯科保卫战。莫斯科全体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抵抗;由于天气因素,德军设备

    24、不足,苏联抓住有利时机。(2)美国对日宣战,加入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联合国家宣言。(3)欧洲实力削弱,出现权力真空。考查点:第二次世界大战。解题思路:第(1)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关键信息“1941年6月,德国突然进攻苏联”“莫斯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苏联人民进行了莫斯科保卫战。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的“苏联军民的奋勇抵抗”“德军没有保暖设备”“苏联抓住机会开始了大反攻”可知,在这场战争中,苏联取得胜利的原因是莫斯科全体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抵抗;第(2)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1941年12月8日”“日本无端和怯懦地发动进攻开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

    25、反映的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美国加入反法西斯国家的行列。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关键信息“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文件,建立了反法西斯联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德国已被摧毁”“意大利是一个空壳”“大不列颠已不能扮演主要角色”“法国仍然受着折磨”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打垮了德国、意大利,极大削弱了英国和法国,欧洲出现了权力真空,据此作答即可。评分标准(1)答出战争;答出原因;(2)答出影响,答出文件;(3)答出影响。周年热点2019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80周年。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人教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 复习试题附答案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