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十章 有效成分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792543       资源大小:106.13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章 有效成分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

    1、不能迷信文献,文献只可参考不可照搬,很多文献只涉及某方面内容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应尽可能针对性地充分查阅文献,不但要查阅国内的,也要查阅国外的;不仅要查阅近期的,同时要查阅中远期的;古典本草著作要查,常见的学术期刊也要查,在研究工作过程中要养成及时查阅最新的研究文献的习惯,从而积累丰富的文献资料,全面地了解该项目的研究概况和动态。因此熟练掌握文献查阅的技能是对每一个研究工作者最起码的要求。一、 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常用的主要文献(一) 中草药及其化学方面的专著和工具书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中药志、中药大辞典、中药资源志要、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Handbook of Naturally Occu

    2、rring Compounds”(天然化合物手册)、“The Merck Index”(默克索引)、“Dictionary of Organic Compounds”(有机化合物辞典)、“Progress in the Chemistry of Organic Natural Products”(有机天然产物化学进展)等。(二) 索引和文摘中国药学文摘、中文科技资料目录(中草药)、中药研究文献摘要、Chemical Abstracts(CA,美国化学文摘)、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Abstracts(IPA 国际药学文摘)、Annual Index of th

    3、e Reports on Plant Chemistry(植物化学文献年报索引)、Chemisches Zentrablatt(化学文摘)、Complete Chemical Abstracts of Japan (日本化学总览)等。(三) 期刊杂志药学学报、化学学报、中草药、中国中药杂志、有机化学、Tetrahedron(四面体)、Tetrahedron Letters(四面体快报)、Phytochemistry(植物化学)、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美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有机化学杂

    4、志)、Planta Medica(药用植物)、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化学与药学公报)、The 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天然产物杂志)、生药学杂志(日)、药学杂志(日)等。二、 文献查阅的主要途径(一) 利用图书馆查阅文献。国家图书馆、地方图书馆、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藏有大量中草药及其化学成分研究的古籍本草、工具书、专著、学术期刊和会议论文等,较全面和系统,研究者可以通过到图书馆阅读或借阅。课题选定以后首先根据研究目的确定要查找的内容,选定检索工具如目录、索引、文摘等,最后查阅原始文献如著作、期刊、论文集、专题

    5、报告、专利等。查阅文献资料最好采用倒时查法,即按时间先近后远的顺序查阅,从近期资料中不仅能获取新的信息,而且还可以了解一些前人的研究概况,为查阅前人的研究资料提供路径,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且减少遗漏。(二) 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文献。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网络的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可快速、远程、方便地查阅世界各地图书馆目录、工具书、期刊索引、电子出版物、科技论文、数据库等,如清华同方数据库的CNKI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网、国外的 等均可很方便地查阅相关文献。但要注意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仍不能轻视图书馆的作用,因为有许多文献资料在网上还是不全面的,特别是古籍本草类书籍在网络仍难以查到。所

    6、以应该将图书馆和网络查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相关研究的概况。第二节 成分预试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是很复杂的,在提取分离有效成分之前,一般可通过简单、快速的预试验来初步检识中药中所含的化学成分类型。以便根据所含成分的性质来设计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具体方法,预试验的结果还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和建立合理的检查方法作为提取分离过程中对特定成分的追踪和向导。成分预试就是利用中药中各类成分的溶解度和特征化学反应或生物活性来初步判断中药中可能存在哪些类型的化学成分的预备性试验。预试方法一般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单项预试法。即根据工作需要重点地检查某类成分 ,例如利用生物碱沉淀反应来检查中药中是否存在生物碱

    7、类成分;利用皂苷的发泡性、溶血性检查皂苷类是否存在;利用活性亚甲基反应和-去氧糖反应检查强心苷类成分是否存在。另一类是系统预试法 。即用简单的定性反应对中药中各类成分进行全面的检查,以便尽可能全面地了解其中所含成分的类型,进行有效成分研究时多采用系统预试法,一般采用试管反应直接观察反应现象,但应注意中药提取液颜色较深会干扰反应结果,有的定性反应为几类成分所共有,由于各类成分之间的互相干扰使结果不明显或不正确,有时还应进一步采用纸色谱或薄层色谱的方法把各类成分初步分开后喷洒特定的显色剂,再加以判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可以相应提高,薄层色谱快速方便,更适用于预试验工作。一、 供试液的制备系统预试供试液

    8、的制备主要是根据各类成分的亲脂性强弱不同,选择适当的溶剂按极性由小到大把极性大小不同的成分一一提出,通常将中药材分别用石油醚、95%乙醇、水进行提取,使极性不同的各类成分得到初步的分离,就可以进行系统的检查以达到预试的目的。(一) 水提取液:取中药粗粉5g,加50ml蒸馏水,在50-60的水浴上加热1小时后过滤,此滤液可供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糖、多糖、苷类、皂苷、鞣质、酚类、有机酸类成分的检查。(二) 乙醇提取液:取中药粗粉5g,加95%乙醇50ml,在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后过滤,滤液分为两份,一份可供黄酮、蒽醌、酚类、有机酸、苷类、香豆素、内酯、甾体、萜类成分的检查。另一份滤液浓缩至膏状,

    9、加5%盐酸使溶解,过滤,酸水溶液供生物碱类成分的检查。若被试中药材为叶类,含叶绿素较多,应尽量先将叶绿素除去,方法是将中药的95%乙醇提取液加适量水使乙醇含量为70%,在分液漏斗中加等体积的石油醚振摇,使叶绿素被萃取到石油醚层而除去,分出下层70%乙醇液,再按上述方法处理。(三) |石油醚提取液:取中药粗粉1g,加沸程60-90的石油醚10ml,浸泡2-3小时后过滤,一部分滤液可供挥发油和油脂成分的检查;另一部分滤液挥去石油醚,残留物进行萜类、甾体类成分的检查。二、 各类成分的检查对供试液利用各类成分的特征化学反应或生物活性进行检查时,应尽可选用专属性较强的检识试剂和方法,以提高预试结果的准确

    10、度。表10-1列出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预试常用的定性反应及其试剂,这些试剂的配制及使用方法可参阅有关各章或其他参考书籍。根据成分预试的结果可以初步判断中药中所含化学成分的类型,以便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但必须注意成分预试只能提供初步的线索,由于各类成分在各供试液中可能存在交叉,有些定性反应专属性不强,以及植物中共存成分的复杂性和相互干扰,某些成分含量甚微,都可能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因此仅凭成分预试的结果来肯定或否定某种成分是否存在是不全面的。三、 色谱预试法用色谱法进行成分预试不仅能减少成分间的相互干扰和色素干扰,提高准确性,而且还可根据其色谱行为推断成分极性的大小,还可以采

    11、用目标成分的对照品进行对照从而初步判断受试药材中是否含有该成分。色谱预试法操作方便、快速。(一) 径向纸色谱预试法 取直径约10cm的圆形滤纸一张,在距圆心0.5-0.8cm处划圆圈,作为起始线,通过圆心将滤纸平均分成若干个扇形面,并编号,在滤纸中心打一个圆形小孔插入一纸芯作展开剂的引流。取各供试样品在起始线上点样,每个扇面点一个样品或一种样品点几个点以便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溶剂系统展开,也可用通用展开剂如BAW系统展开,展开后挥去溶剂,将各扇面剪开分别用各类成分特定的显色剂进行显色,根据滤纸上出现斑点的颜色确定样品的成分类型。(二) 薄层色谱法预试法 对中等极性或极性较小的成分,用薄层色谱预

    12、试法,简单快速,而且效果较好。 表10-1 成分预试验常用的定性反应或试剂化 学 成 分 类 型 定性反应或试剂 碘化铋钾试剂(Dragendorff试剂) 碘化汞钾试剂(Mayer试剂) 生 物 碱 类 碘-碘化钾试剂(Wagner试剂) 硅钨酸试剂(Bertrand试剂)糖 和 苷 类 裴林反应(Fehling反应) -萘酚浓硫酸反应(Molish反应)蛋白质沉淀反应蛋白质、氨基酸、多肽类 双缩脲反应(Biuret反应) 茚三酮反应(Ninhydrin反应)酚 类、鞣 质 三氯化铁反应 氯化钠明胶试验有 机 酸 溴酚蓝试剂 PH试纸皂 苷 类 泡沫试验溶血试验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

    13、mann-Burchard反应)黄 酮 类 盐酸-镁粉反应 三氯化铝反应氨熏试验醋酸镁反应蒽 醌 类 碱液显色反应香豆素和萜类内酯 开环、闭环反应异羟肟酸铁反应荧光试验强 心 苷 类 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Kedde试剂)碱性亚硝酰铁氰化钠试剂(Legal试剂)碱性苦味酸试剂(Baljet试剂)甾体、三萜类 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反应)三氯化锑反应(Kahlenberg反应)氰 苷 苦味酸钠试剂普鲁士蓝试验挥发油和油脂 油斑试验第三节 活性成分筛选活性成分筛选是从中药中创制新药的关键步骤。很多中药经过几千年的临床使用,被证实疗效明确,是创制新药的重要来源,其

    14、中有许多生理活性显著、结构新颖独特的化学成分。与单纯从合成化合物中寻找防病治病的活性成分来开发新药的途径相比,从中草药中筛选活性成分有筛选率高、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因此当今世界各国都很重视从中草药和天然药物中寻找具有药用价值的活性成分或先导化合物。活性成分筛选是一项复杂、涉及到多个学科的工作,也是中药化学研究的中心工作。活性成分筛选方法有二种,早期多用的是对从中药中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对每一种单体成分用多个生物活性指标进行考察,这种方法因为先得到单体成分,而且目标清楚,方法简捷,指标明确,筛选工作易于进行,但由于提取分离过程中没有进行活性的跟踪,易造成活性低的成分和微量活性成分

    15、的丢失,现已逐渐不被研究者所采用。另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是在活性筛选方法指导下进行提取分离,即先从中药提取物中筛选出有效部位,再用活性测试跟踪分离成分,以筛选出活性最强的有效成分。如果活性测试方法选择得当,一般在最终总能得到某种活性成分,而且提取分离过程以活性为指标进行追踪不拘泥于化合物的类型,有利于新化合物的发现。另外,在提取分离过程中若因实验方法或条件选用不当,导致活性化合物损失时,还可及时追查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补救,可减少分离工作的盲目性和避免微量活性成分的遗漏。这种方法所需的样品及工作量均较大,需要中药化学工作者和药理学工作者的密切配合。但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而言,这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

    16、,因此多为中药化学研究者所采用。一、 活性成分筛选的过程(一) 根据临床调查和文献查阅的线索首先对中药材和粗提物采用体内和体外的方法进行药效学评价,以确定该药的药理活性,并确定有效部位和活性成分追踪分离所使用的活性测试模型、方法和指标。(二) 根据中药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将其粗分成几个部分,最常用的粗分方法是将其提取物按极性大小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或将中药材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乙醇-水提取而分成几个不同部位;有时也可按不同成分类型采用不同的粗分方法。然后按“等剂量不等强度”的原则对每个部位进行活性测试,确定有效部位。如果每个部位的活性相当,且活性作用均较弱,说明粗分失败

    17、,需要改进粗分方法,直到分得若干部位的活性强而其余部位无活性或活性很弱为止,由于部位的得率较高,进行有效部位的筛选取时常采用整体动物的体内试验方法。(三) 用色谱法和其它分离法对有效部位进行单体化合物的分离,并用活性测试方法跟踪有效组分,直至最终分离得到活性成分。(四) 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研究活性成分的化学结构,并对结构明确的有效成分进行活性评价。(五) 对有开发价值的活性成分进行构效关系研究和结构改造与修饰,进而开发为新药。二、 活性成分筛选需要注意的问题活性测试模型、方法和指标的选择正确与否是活性成分筛选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为中药是建立在中医药理论基础上的,因此进行中药活性成分筛选时

    18、应密切结合中医药理论和中药药性建立合适的活性测试指标和筛选动物模型,如附子性热,具有止痛的功效,按中医“寒者热之”的治则,热药止寒痛。如果用热法(如热板法、电刺激等)致动物疼痛作为活性测试模型,效果较差。如果用冷法(干冰、液氮等)致动物疼痛作为活性测试模型,效果较好。由于中药在临床上往往具有多方面的功效,在动物体内有多种生理活性,在体外有多个作用靶点,选择活性测试指标应找出其中最本质的作用,建立的指标应尽量保持与临床疗效的一致性。采用整体动物体内模型进行活性测试与人比较相近,结果更准确,但受实验动物费用高,实验过程长,现象复杂,某些病理模型难以建立的限制,用于活性成分的追踪分离很难做到;最好的

    19、方法是用整体动物体内试验筛选出有效部位,根据具体的实验情况和条件出发选用简单快速、方便易行、抗干扰强、临床相关性强的体外测试模型和指标,用体外试验追踪分离活性成分。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整体动物体内模型还是体外模型其实验结果都与人的临床病理模型并不完全相同。确保受试材料具有活性是活性成分筛选的前提。在活性成分分离前要进行体内、体外活性测试,以确保中药材的活性;中药材所含的化学成分与其品种、产地、采收季节、贮存条件有密切关系,因此要确保中药材原料的前后一致性和稳定性;在成分提取分离过程中要注意实验条件的选择以确保活性成分不被分解破坏。在提取分离过程要按“等剂量不等强度”的原则对每一阶段所得组分进行活

    20、性定量评估并与母体进行比较,追踪分离活性最强的成分。通常如果下一步分离得到的几个组分活性强弱不等,其中某些组分的活性显著增强,表明分离成功;如果所得各组分活性均明显减弱,这表明分离过程中活性成分发生分解、破坏或不可逆吸附而损失;如果所得组分活性虽然减弱,但合并后与母体相当,则提示这些活性组分被分散或这些组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作用。所以有时会出现成分越纯药理活性越弱的情况,应分析其原因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三、 活性成分筛选的实例(一) 仙鹤草芽驱绦虫活性成分的研究仙鹤草芽是蔷薇科植物龙芽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根茎的芽,民间用其干粉治疗绦虫病,疗效显著,但水煎剂

    21、口服无效,这表明有效成分可能为亲脂性成分,这为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提出重要的启示。选用与临床驱绦作用基本一致的体外灭囊虫试验作为筛选仙鹤草芽驱绦虫活性成分的药理指标,并用该试验来追踪分离活性成分,首先确定其有效部位为石油醚提取物,该部位经理化检验表明主要为脂溶性酚酸性化合物,然后用PH梯度萃取法依次用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水溶液对石油醚提取液进行萃取,并经体外灭囊虫试验及临床驱绦观察,证明碳酸钠提取部分有效,进而经重结晶分得活性成分鹤草酚(agrimophol),它具有良好的驱绦虫活性。最后用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其化学结构,并经化学全合成得到证明。 鹤草酚(agrimophlol)(二)

    22、 九里香抗生肓活性成分的研究 九里香(Murraya paniculata (L.) Jack)为芸香科九里属植物,其根和皮有明显的抗着床作用和中期妊娠引产效果,用小鼠抗着床试验跟踪进行活性成分的分离,最后从其根中分得一新型双吲哚生物碱月桔烯碱,得率不超过30ppm,该成分在大白鼠受精后的第一天及第二天口服2-5mg/kg有100%抗着床效果。月桔烯碱四、 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也是中医药有别于西方医药的重要特色。中药复方体现了中医独特的用药原则,其整体疗效并不等于各单味药功效的简单相加,而是为了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人体整体机能在君臣佐使原则下

    23、而组成的,符合中医辨证施治和整体性的观念,其优越性已为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所证明。复方的化学成分也不是各单味药化学成分的相加,而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就是在继承中医药理论的基础上,在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其有效部位和有效组分,从而为中医药理论的发展和中药现代化服务。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复方研究的关键问题。对其药效物质基础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阐明中医药理论,更深入地揭示中药复方用药的科学含义,从不同化学层次上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药效和作用机理。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的纽带和桥梁。中医、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但都服务于人类健康,都注重临床疗效,西医用药多

    24、为化学合成药物,其化学组成、性质、体内代谢过程、不良反应都很清楚明确;中医治病通过审证求因、辩证施治、依法组方,多以复方为主要用药形式,正是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和化学模糊性使其与西方医药的融汇遇到极大的障碍,防碍了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认可和接受,使中医药走向世界遇到很多避垒。我们应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入手,通过对其药效物质基础的化学研究阐明其防病治病的化学本质,才能使中医药真正走向世界。对中药复方丹参片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最后以其主要药效物质丹酚酸、三七皂苷、冰片组方,制成复方丹参滴丸,成功地进入了西方医药市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我国提出中药现代化的目标,按照国

    25、际的标准规范进行中药材种植、研究、开发、生产和管理,长期以来的中药化学成分研究使许多单味药的化学成分得以阐明,并从中创制了许多新药,这为中药现代化奠定了基础,但中药复方才是中医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和临床用药形式,我国生产的大多数中成药都是复方,因此阐明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将为中药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并为中成药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提高中药产业的技术水平,为实现药品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目标提供保障,加快中药现代化的步伐。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还可促进中药相关学科的发展。随着物质基础化学研究的深入,使其物质基础日益清晰,势必会对中药鉴定、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药

    26、理、中药制剂分析等相关学科提供更明确的指标,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从而推动这些相关学科的发展和进步。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有其特殊性。既要认识到中药复方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又要明确必须引进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的重要性;既要继承中医药理论的合理内涵,又要有所突破和创新,仅用中医药理论不可能指导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全过程,但也不能一味道强调化学成分,试图把复方的药效物质归结到单一的化学成分上是不现实的,存在极大的片面性。中药进行复方配伍之后,除了单味药的成分,药味组合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很多成分,也可能是有效组分。在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要坚持成分研究与药理研究相结合的原则。单纯的化学成分

    27、研究和单纯的药理学研究都不能揭示复方的药效物质,只有在药理研究指导下,结合化学成分研究筛选出药效作用的有效部位、有效组分,才能说明各有效部位和组分所起的主次、整合作用。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包括复方的药味、有效部位和有效组分三个化学层次,中药复方的有效部位不同于单味药的有效部位,它是所有药味此类成分的总和,将组方中药用提取分离技术分成各个有效部位如生物碱、黄酮类、皂苷类、香豆素类等,复方的有效部位实质是性质相近的化学成分群。对各有效部位进行整体动物、组织器官、细胞亚细胞和分子生物学四个药理水平的药理研究,确定君臣佐使在有效部位的配伍规律。有效部位明确后,如有必要可进一步将有效部位分离成单体化合

    28、物,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药理学研究,以确定各成分在复方中所起的作用及相互配伍规律、协同作用,即确定出作为君臣佐使的有效成分。对中药复方从药味、有效部位和有效组分三个化学层次上进行综合研究,是一条可行的基本能弄清化学成分和药效、作用机理的研究思路,有了物质基础的研究就可建立指纹图谱检查和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建立复方中成药的质量控制方法。第四节 结构测定 从中药中提取分离得到的有效成分必须鉴定其化学结构,只有明确了其化学结构才可能进一步开展药效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构效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并为人工合成、结构改造和修饰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结构测定是中药有效成分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难度大,工作量大,需要丰富的经验,而且在结构测定的整个过程都要注重文献查阅,特别是相同科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情况的调研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一、 中药有效成分结构测定的主要程序(一) 纯度检验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的结构测定前必须对该成分进行纯度检验,这是确保结构鉴定成功的前提。多采用薄层色谱(TLC)、纸色谱(PC)、气相色谱(GC)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其进行检验,还可通过测定熔点、沸点、比重等方法同时进行检验。如果用三个不同的溶剂系统或色谱条件进行检测,均呈现单斑或单峰,结晶样品的熔距为0.5-1.0,液体样品的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章 有效成分研究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