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docx

    • 资源ID:5877259       资源大小:26.42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docx

    1、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文学常识1、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他的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作品。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2、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是为了告诫北宋王朝的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道理。文言基础整理一、古今异义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古义:人为之事;今义:录用管理人员的工作2、则遣从事以一

    2、少牢告庙 古义:官名,泛指官员;今义:做某种工作3、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古义:往前走;今义:前导,先驱者4、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 古义:以至于;今义:表另提一事二、词类活用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推究,名作动2、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订立盟约,名作动3、函梁君臣之首 用木匣子装,名作动 4、抑本其成败之迹 探求、考察,名作动5、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在前面,名作状 6、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在夜里,名作状7、仓皇东出 向东,名作状8、而告以成功 成功的消息,动词作名词9、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使兴盛;使灭亡,使动用法1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细小的事情;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形容词

    3、作名词三、一词多义1、负(1)盛以锦囊,负而前驱(伶官传序) 背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辜负(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 背弃(4)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 使承担 (5)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 倚仗 (6)胜负之数,或未易量(六国论)失败(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覆盖2、告(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伶官传序) 告知(2)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 祭告(3)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伶官传序) 禀告 3、顾(1)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面面相觑 (2)赢得仓皇北顾(京口北固亭怀古) 回头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拜

    4、访 (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顾念、顾惜 (5)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墓) 顾及 (6)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促织) 但是(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考虑 (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4、归(1)而皆背晋以归梁(伶官传序) 归附,归依(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归往,奔向(3)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 归向、归属 (4)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 归聚,汇聚(5)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廉颇) 归还(6)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廉颇) 使回去(7)后五年,吾妻来归(项) 旧称女子出嫁(8)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指南录) 返回,回来5、患(1)夫祸患

    5、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祸患,灾祸(2)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忧虑,担心(3)今张君不以谪为患(黄州快哉亭记) 忧愁(4)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讳忌6、困(1)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伶官传序) 围困(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困,困住(3)牛困人饥日已高(卖炭翁) 困倦、疲乏 (4)子孙习其家风,今多穷困(训俭示康) 贫困,贫乏(5)秦无亡矢遗镞之费,天下诸侯已困矣(过秦论) 困窘、困难7、驱(1)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伶官传序) 驱驰(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驱驰(后出师表) 奔走效力(3)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赤壁) 驱赶(4)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

    6、(孔雀) 驱使(5)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孔雀) 驱逐(6)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追赶8、盛(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其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强盛、兴盛(2)请其矢,盛以锦囊(伶官传序) 装(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伶官传序) 盛大,雄壮(4)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职位高 (5)太后盛气而揖之(触詟说赵太后) 怒气(6)今又盛寒,马无藁草(赤壁) 非常(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采草药) 茂盛 (8)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滕王阁序) 丰盛 9、微(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伶官传序) 细小的事情(2)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没有(3)微风鼓浪,水石相搏(石钟

    7、山记) 轻微(4)至微至陋,过蒙拔擢(陈情表) 地位低微,卑贱(5)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左忠毅公逸事) 隐蔽身份(6)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左忠毅公逸事) 暗暗地(7)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归去来兮辞) 微弱(8)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屈原列传) 含蓄、深奥(9)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 稍微,略微 10、知(1)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知道(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知识(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懂得,了解(4)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识别(5)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送东阳马生序) 感觉,觉得(6

    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通“智”,智慧(7)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主持四、文言虚词1、而(1)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连词,表递进,并且(2)而皆背晋以归梁 连词,表转折,但是(3)凯旋而纳之 连词,表承接,接着(4)数十伶人困之,身死国灭 连词,表原因,因而2、其(1)其后用兵 代词,那(2)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一定(3)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代词,他3、以 (1)盛以锦囊 介词,用(2)以三矢赐庄宗 介词,把(3)而皆背晋以归梁 连词,表承接,而(4)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助词,的原因4、与(1)与尔三矢 动词,给(2)与

    9、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跟(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通“欤”,助词,吗5、于(1)而皆自于人欤 介词,由于(2)祸患常积于忽微 介词,在(3)智勇多困于所溺 介词,被6、之(1)及凯旋而纳之 代词,代箭(2)世言晋王之将终也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代词,代天下(5)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 代词,代庄宗六、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1、梁,吾仇也 判断句2、此三者,吾遗恨也 判断句3、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被动句4、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被动句5、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被动句6、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宾语前置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状语后置8、夫祸患常常积于忽微 状语后置9、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10、状语后置 10、以三矢赐(于)宗,而告之曰 省略句11、(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省略句12、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状语后置 省略句 13、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状语后置 省略句14、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固定句式,表反问,难道吗15、岂独伶人也哉 固定句式,表反问,难道吗16、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固定句式,表感叹,多么走近文本呜呼!盛(兴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探究、推究)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燕王,吾所立(拥立),契丹与吾约(订立盟约)为兄弟,而皆背(背叛)晋以归(归顺)梁。此

    11、三者,吾遗恨(遗憾)也。与尔三矢,尔其无(毋,不要)忘乃父之志(心愿)!”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祭告)庙,请(请出,取出)其矢,盛以锦囊,负(背着)面前驱(冲锋),及凯旋而纳(收藏)之。方(当)其系(捆绑)燕父子以组(绳子),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匆忙)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觑),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眼泪)下沾襟,何其(多么)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还是)本(考察)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使兴盛)国,逸豫可以

    12、亡(使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全部的)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困扰)于所溺,岂独(仅仅)伶人也哉?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 C )A、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B、函梁君臣之首C、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D、抑本其成败之迹【解析】A、探究,名作动。B、用木盒装,名作动。C、在夜里,名作状。D、探求,名作动。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与尔三矢 B、与其所以失之者/尔其无忘乃父之志C、以三矢赐庄宗/而皆背晋以归梁 D、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而智勇多

    13、困于所溺【解析】A、介词,跟;动词,给。B、代词,他;副词,还是。 C、介词,把;连词,并且。D、介词,表被动。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译文:兴盛和衰败的原因,虽然说是上天决定的,难道不也是人为造成的吗!推究庄宗得天下的原因,和他失天下的原因,可以知道这个道理了。(2)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译文:庄宗请出那三枝箭,用锦囊装了,背着(剑)一马为先,等到得胜回来时,再把箭放回原处。背着它走在队伍前面,等到凯旋再把箭送回太庙。(3)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

    14、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译文:难道是得天下困难而失掉天下容易呢?还是推究那导致成功和失败的原因都是由于人为造成的呢?忧虑和勤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和享乐可以使自己丧命,这是很自然的道理。(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译文:祸患灾难常常是从极细微的事情上发展起来的,一个人的聪明勇敢往往会被自己所溺爱的事物困扰。4、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一个国家的盛衰成败是由于人事(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作者是从唐庄宗得天下和唐庄宗失天下两个方面来论证中心论点的。作者认为唐庄宗“盛”是由于忧劳可以兴国,而衰是由于逸豫可以亡身。(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15、)5、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论带史,以史证论。第二、第三两段运用了哪些史实来论证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原因?答:运用了以下几则史实:(1)晋王临终遗训:“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庄宗受三矢,秉承遗命,志在复仇。(3)灭燕。(4)灭梁。(5)后唐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6、史论作品常采用借古讽今的写法,第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1)引出历史教训,作者强调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局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声色犬马,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2)借古讽今,告诫北宋统治阶级要以史为鉴,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以免重蹈“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覆辙。拓

    16、展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以治闻。由万州相次九颅州而治之。一再至日鄂州。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其尤甚日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其视入狴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恬如也。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又富

    17、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公日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之。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莱所,皆是,然后欢日:“公,神明也。”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

    18、,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明道二年,以老乞分司,有田荆南,递归焉。以景祜元年正月二十六日终于家,年七十有三。 (选自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有删节) 【注】狴(b):监狱。 簧(z):竹席。 鞫(j):审讯。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1)皆世指为难治者(指称) (2)公坚不回(改变) (3)亦以是持其身(约束) (4)而公屏不与之接(退避)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C )A、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B、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 夜则以兵围其寓舍

    19、C、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D、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解析】A、连词,“于是”,介词,“趁机”。B介词,“因为”,介词,用。C、代词,“那”,“意义和用法相同”。D、介词,“与”;连词,“和”。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译文: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2)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 译文: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3)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译文:他治理最难治理的地方(都能)像这样,那些容易的(就)可

    20、以知道了。(4)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译文:自这以后,丁晋公担任非常显赫的地位,掌握着国家的大权,天下的士人往往因为攀上丁晋公而得到荣显的地位,但欧阳颖公却退避不与丁晋公过多接触。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薛颜之所以推荐欧阳颍自建宁县往万州代职,是因为他认为万州难治理,需任用非常善于治理的人的缘故。B、歙州民风不正,人们好打官司,不畏牢狱。入狱之时,尚穿戴整齐,且自带凉席,以便在牢中过得安然舒适。C、欧阳颍认为富家失盗是富家二子所为,将其抓获,严加审问,二子供认不讳,后又起获了赃物,百姓叹服。D、欧阳颍初任峡州军事

    21、判官,有才干,经丁晋公推荐拜著作佐郎,其后多次任知州之职,景祜元年在家去世。【解析】不能说民风不正。B项考查点实际上是对“其视入狴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恬如也”的理解,这里是言其入狱犹如穿戴整齐躺在竹席上一样恬然自安,而非“入狱之时,尚穿戴整齐,且自带凉席”的行为,关键要注意一个“视”字,是将之“看作”的意思。5、文中说“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请根据文章,说明“惟公不及”的原因。答:欧阳颍品行端正,持身谨严。丁晋公居高位时,欧阳颖有意同他保持了距离。欧阳颖升迁主要依靠自己的能力和政绩,而不是丁晋公的提携。6、(欧阳)公是怎样为官与为人的?请简要概括。答:果敢明断,治才著然;品行端正,

    22、持身谨严。二、阅读欧阳修的纵囚论,然后回答问题。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审查)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接受)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要求)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最终)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确实)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希望)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

    23、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料想)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揣摩)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根据)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追求、谋求)誉。”【注】三王:指夏禹、商汤、周文周武。1、解

    24、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A、意其必免而复来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B、而刑戮施于小人 敏于事而慎于言 C、约其自归以就死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然此必无之事也 儿渺然不知所往【解析】A、代词,他们,指囚犯;副词,难道。B、表并列。C、连词,表目的,“来”;介词,表原因,因为。D、表转折,“然而”;助词,的样子。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请用自己的话回答。(1)此岂近于人情哉。这真是君子难得做到的事小人却容易做到。(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2)有如是者矣。那些犯人到期果然都自动回牢来,没有一个超过期限的。(其囚及期,而卒

    25、自归无后者。)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译文:宁愿为坚持道义而死,不苟且侥幸活着。把死看得很平常,这种人又是君子中最难得的。(2)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译文:在这件事上,我只看到皇帝和犯人互相欺骗来成全各自的好名声,哪里有什么皇帝布施给犯人恩德和那犯人懂得信义的事情呢?(3)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译文:如果经常这样做,那么杀人犯都可以不死了,这可以成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成为常法的,能称得上是圣人的法典吗?5、下列对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26、 ) A、作者认为那些罪大恶极的犯人能按期归来,是因为他们估计到这样做了,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并不是皇帝恩德深入人心的结果。 B、在欧阳修看来,唐太宗“纵囚”是“逆情以干誉”,是统治者为博取好名声而实行的假仁假义,不可为天下之常法。 C、作者认为“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的举动,只有君子才做得到,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 D、全文以情理、恩德为两经,以太宗、死囚为两纬,丝丝衔接,环环紧扣,明承暗接,前伏后应,使整篇议论交织一体,文势流贯畅达。【解析】C君子与小人在难易之间,而没有说小人不可能做到。6、对于“纵囚”一事,作者批驳了怎样的看法?欧阳修反对纵囚的原因是什么?答:死囚受到朝廷恩德的感化,懂得了信义。作者指出纵囚不近情理,非治国之法;不见恩德,非圣人之法。鲜明地表达了欧阳修顺应人情、严肃法治的政治观点。


    注意事项

    本文(《伶官传序》基础知识练习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