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6132302       资源大小:738.8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2019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40分,第卷160分,共300分。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礼记大学记载:“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简而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由此可知A. 家庭与国家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B. 分封制是家国同构产生的制度根源C. 血缘纽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基础D. 国人追求社会的稳定和

    2、家族的和睦【答案】A【解析】【详解】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体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家国一体的特点,即家庭与国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共性,故A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分封制,排除B;血缘纽带是宗法制的基础,并非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礼记大学的记载,无法体现国人的追求,排除D。2.张汤是汉武帝时实行严刑峻法的重要人物。司马迁评价“汤为人多诈,舞智以御人”,将其列入史记酷吏列传。东汉初年的班固则评价“汤虽酷烈,及身蒙咎,其推贤扬善,固宜其后”,将其独立列入汉书张汤传。这一变化反映出A. 东汉执政理念存在去法家化倾向B. 评价历史人物受儒家思想影响C. 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

    3、马迁客观D. 东汉政治环境比西汉更加恶劣【答案】B【解析】【详解】司马迁认为张汤多诈,列入酷吏列传,班固肯定张汤推贤扬善,说明班固受儒家思想扬善从善思想影响,故B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班固“去法家化倾向”,排除A;司马迁和班固都认为张汤残酷,不能说明班固对张汤的评价比司马迁客观,排除C;D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3.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 中原人口的日渐流失B. 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 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 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答案】D【解

    4、析】【详解】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漕运线路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元明清时期,都城在北方,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影响漕运方向,故D正确;A不符合史实,排除;B与漕运方向的转变无直接关系,排除;国家疆域扩大与漕运方向的转变无直接关系,排除C。4.明清时期,苏州“盛产丝绸、布匹、书籍,各种日用品和工艺品,输向全国乃至海外。又从全国各地输入各种手工业原料、居民食粮,又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广泛的联系。”据材料可知,明清时期A. 苏州成为全国性的中心市场B. 政府

    5、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C. 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D. 苏州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解析】【详解】苏州担负着转输全国各地商品的职能,与海外市场也有着广泛的联系,说明苏州成为全国性的中心市场,故A正确;明清时期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B错误;明清时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错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是出现雇佣与被雇佣关系,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D。5.1871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约定“两国指定各口,彼此均可设理事官,约束己国商民。凡交涉财产词讼案件,皆归审理,各安己国律例核办。”这一约定A. 为日本侵华创造了条件B. 说明清政府已深谙近代外交C. 促进中日逐步走向联合D. 表明

    6、双方未意识到司法主权【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清政府和日本约定在通商口岸各自处理本国商民,这说明双方尚未意识到司法主权的问题,故D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为日本侵华创造了条件,也不能体现清政府已深谙近代外交,排除AB;C与材料相悖,并且不符合史实,排除。6.20世纪初,上海、汉口、天津、广州、北京以及东北等租界相继开办了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1904年比利时商人与清政府在天津成立了电车、电灯公司。但到了1911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才有2.7万千瓦。这说明近代A. 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B. 西方先进技术广泛应用C. 生活变迁具有不平衡性D. 电力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

    7、根据材料“相继开办了一些以解决照明为主的公用电业。”“电车电灯公司”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故D项正确。A项“普遍提高”绝对化错误,排除。材料只强调了电力技术的应用,不能得出西方先进技术广泛应用的结论,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和农村的比较,无法得出社会生活变迁不平衡的结论,故 C项错误。7.1948年初,东北解放区合江省除缴公粮及以粮换盐、换布外,每人尚有余粮六斗至一石。从1946年6月到1948年10月,该地共输送子弟兵六万两千余人到主力兵团,为解放军提供了丰富的兵源。这主要是因为A.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立B. 土地改革运动

    8、顺利进行C. 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D. 农民积极支持解放战争【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解放战争其间,中共在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农民积极提高,涌跃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展,支援中共的解放战争,故B正确;1949年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建立,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但不能说明人民涌跃参军的原因,排除C;D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原因,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1948年初”“每人尚有余粮”“该地共输送子弟兵”,联系所学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的影响分析解答。8.下表是1960-1962年我国施工基建项目和大中型项目的数量表。该表反

    9、映出当时中国A. 政府对国民经济作了必要的调整B. 冒进思想产生严重后果C. 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得到彻底纠正D. 国民经济形势日趋恶化【答案】A【解析】【详解】1960-1962年我国施工的基建项目和大中型项目的数量不断减少,结合所学可知,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材料正是政府对国民经济调整的表现,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并非冒进思想产生严重后果、国民经济形势日趋恶化,BD错误;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倾错误,C项中“彻底纠正”表述错误,排除。9.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参与政治要花费时间,有些雅典人

    10、能从事政治至少部分原因在于这一部分人的谋生压力不如多数人那么大像雅典民主这样的政治制度,如果没有奴隶和外来剥削是否还能起作用,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表明A. 直接民主被间接民主取代有其必然性B. 雅典民主制度是全体城邦居民的民主C. 政治制度的运作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D. 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根源于对外侵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像雅典民主这样的政治制度,如果没有奴隶和外来剥削是否还能起作用,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可知,雅典的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剥削和对外侵略的经济基础上,故C正确;材料信息与直接民主、间接民主无关,排除A;雅典民主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B错误;雅典民主制度的

    11、建立根源于对外侵略明显不符合史实,D错误。【点睛】紧扣关键信息“像雅典民主这样的政治制度,如果没有奴隶和外来剥削是否还能起作用,这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解答。10.英国艺术家威廉希斯经常以漫画表达对大量机器进入人们生活的反思。下图怪物汤描绘了一位贵妇看到放大的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这幅漫画反映了 A. 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共识B. 工业革命带来生态问题C. 技术革新造成大众恐慌D. 经济发展加剧贫富分化【答案】B【解析】【详解】“机器进入人们生活”“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从而引发了新的社会问题,B正确;材料只是说明工业革命导致环境污染并没有提出保护环境的措施,A错误

    12、;材料无法体现环境导致民众恐慌,C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贫富分化的信息,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机器进入人们生活”“泰晤士河水滴后的惊恐”,联系所学工业革命的影响分析解答。11.1946年法国实行电力工业国有化,将1390家私营电力企业收归国有,成立了法国电力公司,在输电和电网方面享有垄断权;在发电方面,除工业企业自备电厂和罗纳河国家公司的水电站外,其余也都由电力公司管理和经营。这一措施表明法国A. 放弃了市场的调节性作用B. 顺应了管理社会化趋势C. 采取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D. 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法国将私营电力企业收归国有,说明法国政府采取了政

    13、府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国有化,有利于克服市场调节的弊端,推动了战后法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中法国实行国有化,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故A项错误;材料中法国实行国有化,没有涉及管理社会化,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排除D项。【点睛】根据“工业国有化”“企业收归国有”,结合所学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12.英国学者布莱克说:“每个社会的传统性内部都有发展出现代性的可能,现代化是传统的制度与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完全照搬西方模式而全盘抛弃自己的传统,多数是不能成功的。”据此可知,布莱克认为A. 现代化

    14、与西方化完全没有联系B. 任何现代化都源于自身传统C. 传统性比西化更有利于现代化D. 现代化具有多样性和继承性【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每个社会的传统性内部都有发展出现代性的可能,现代化是传统的制度与价值观念在功能上对现代性的要求不断适应的过程”可知,布莱克认为传统性内部都有发展出现代性的可能,说明现代化具有多样性和继承性,故D正确;材料说明学习西方模式并继承自己的传统,是可能成功实现现代化的,说明现代化与西方化有联系,A错误;B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传统性比西化更有利于现代化,排除C。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将其命名为“丝绸之路”,

    15、其实是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张骞通西域本身是出于军事、政治目的,而不是出于贸易。张骞出使西域扩大了中国丝绸在中亚的影响,引起了更远地方人们的兴趣。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罗马帝国贵族都以穿上丝绸为贵,随后丝绸价格甚至高过黄金,而汉朝是丝绸唯一来源。摘编自葛剑雄历史上中国没有动力进行丝绸贸易材料二 “近代丝绸之路”从空间看,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了;从内容看,“西学东渐”是主线,但中国也在开放中艰难发展晚清政府平定西北起义和新疆叛乱后,“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我们从晚清民初大量的时人旅行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情况,驼队马帮活动频繁,都带有大量的丝绸。海上丝绸之路所达的更

    16、是商埠大开,口岸林立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摘编自王健“近代丝绸之路”: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历史跨越的重要节点材料三 “一带一路”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精髓,秉持“讲信修睦、弘义融利、协和万邦”的理念,致力于再筑东西方利益交融、文明辉映的盛世。“一带一路”倡议旨在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共同应对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推动相关各方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构建更强劲、更有效、更具亲和力的区域一体化合作大格局,实现人类和平发展与共同繁荣。摘编自厉以宁、林毅夫、郑永年等读懂一带一路(1)根据材料一并结

    17、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丝绸之路”形成的历史条件,并概括汉代丝绸之路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丝绸之路”贸易的新特点,并说明“近代丝绸之路”贸易发展的作用。(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如何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答案】(1)条件:西汉建立,张骞通西域,交通条件较好;中国丝织技术先进,丝绸影响扩大;罗马帝国对丝绸有强劲需求特点:历史悠久;以中国丝绸为主要贸易商品;贸易动力主要来自罗马帝国;以中亚为桥梁;区域范围广。(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新特点:政府腐朽衰落,支持力度小;在民族危机背景下进行;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压制;主要靠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推动;以近代工业商品

    18、为主;外贸港口多;贸易量和规模及区域更大。意义:促进了中国内地与边疆的交通联系;加速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加强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为后世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践行:传承古代和近代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和商贸精神;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作为倡议国,面对风险挑战,需要有大国心态,积极面对;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共赢、共建共享;(其他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张骞通西域起到的效果”“罗马帝国实力强大,对丝绸有

    19、强劲需求”的信息从交通、中国丝绸质量以及罗马帝国的需求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历史悠久、贸易范围、贸易动力以及中亚桥梁等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近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通道是扩大”“丝绸之路”还得到一定的恢复和发展”“先有条约开埠,后有自开商埠”等信息和所学从贸易背景、政府支持力度、贸易产品以及贸易范围等思考回答。第二小问意义结合所学从丝绸之路对于边疆地区经济、政治以及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回答。(3)本体属于开放题型,依据“一带一路”特点从深化改革、增强国力以及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共赢等角度思考回答。【点睛】对于归纳材料要点类的主观题,最基本的要求实际上就是两个字:“全”和

    20、“变”。“全”就是指要点全,即把材料中所有的有效信息都提炼出来,不遗漏任何一个要点。“变”即变通,也可以说是归纳概括,要求将材料中的原文换一种更为专业的表述方式。在变通时既要简明扼要,又不能曲解原意,尽量做到专业而准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指的是一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以增加资本本身为目的,累积个人资本的责任,并且将积累的资本用于社会再生产而不是个人消费。资本主义精神同时带有资产阶级文化的色彩,个人只要能够在经济制度下以合法途径赚钱,就是擅长于某种天职的表现。韦伯描述的资本主义精神具有理性计算的特征,以严格、小心谨慎且有远见的计算为基础,进而谋求经济上

    21、的成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崛起。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一:观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论述:新航路开辟后,资本原始积累加速。工业革命使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发展得益于科技的发展,这进一步加快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1719世纪西方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民主权利,为资本主义的崛起奠定了制度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激发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也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近代西方资本

    22、主义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示例二:观点:近代西方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论述:14世纪兴起的文艺复兴运动关注现实社会,关注人的生活,把人们的视野从宗教生活层面拉回人间,使人们积极追求现世的幸福。16世纪兴起的宗教改革,特别是加尔文派提倡先定论,鼓励人们努力奋斗,实现发财致富,这些主张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主张理性思考,否定专制制度,这些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有利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根据“资本主义精神指的是一种带有功利主义色彩,以增加资本本身为目的”“同时带有资产阶级文化的色彩”“资本主义精神具有理

    23、性计算的特征”,可提炼出观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方面进行论述,经济方面可从新航路开辟、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政治方面可从17-19世纪西方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崛起奠定了制度基础;思想方面可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激发了人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最后,总结说明多种因素促进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崛起。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逐渐失去对地方财政的控制。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财政经费十分困难。1913年,北洋政府实行税制改革,把全国税种正式

    24、划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其中良好税源划为国家税,国家不课税的营业税、消费税、入市税、使用物税、使用人税等划入地方税。并规定:(1)地方特别税有妨碍国税者,财政部得禁止征收。财政部认为不正当者也有权禁止。(2)遇有特殊事项须增加附加税的比例时,非财政部认可不得超过已定限制。(3)地方税的支出分配由地方政府决定,但必须上报国税厅查核。地方税划定之后,由于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在有限的财力下,首先重视的是地方军队的建设,至于学校、实业则无力顾及,因而徒有虚名。加之地方官员贪污中饱,问题丛生。1914年,袁世凯批准取消分税制,恢复财政集权。摘编自赵云旗中国近代史上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尝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25、知识,概括民国初年税制改革的特点和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税制改革失败的原因。【答案】(1)特点:中央政府主导;实行国税、地税分离;以地税服从于国税为原则。意义: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是中国财政体制创新的一次尝试;促进了中国财政体制的近代转型。(2)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军阀割据势力强大;地方官员贪污腐化;袁世凯图谋专制独裁。【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北洋政府实行税制改革”得出中央政府主导;根据“把全国税种正式划分为国家税和地方税”得出实行国税、地税分离;根据“地方特别税有妨碍国税者,财政部得禁止征收”得出以地税服从于国税为原则。意义:根据“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

    26、,财政经费十分困难”得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还可从是中国财政体制创新的一次尝试、促进中国财政体制的近代转型等角度总结回答。(2)原因:结合20世纪初我国社会背景,可得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根据“由于地方政府各自为政,在有限的财力下,首先重视的是地方军队的建设”得出军阀割据势力强大;根据“加之地方官员贪污中饱”得出地方官员贪污腐化;根据“袁世凯批准取消分税制,恢复财政集权”得出袁世凯图谋专制独裁。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涉及到外国的纠纷,都被当做事关国家“权利”和“荣誉”的事情,引起轩然大波。一个本国公民,不管其品行如何,也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外国遭到侮辱或杀害,立即就会被当做民族英雄

    27、而受到本国人民的同情和拥戴,并在全国激起强烈的爱国情绪和对当事国的仇恨。各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都坚信本国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战争则是执行文化传播的“天意”和“使命”。法国人指责德国文化“粗鲁野蛮”,德国人污蔑法国文化“腐朽堕落”。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非与他们自己有同样的名称,讲同样的语言”“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摘编自【美】汉森鲍德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极端民

    28、族主义的主要表现。(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极端民族主义的危害。【答案】(1)主要表现:片面追求民族利益,煽动民族仇恨情绪,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抹杀了正义和非正义的界限;以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为特征,对本民族进行极端标榜,对其他民族无限歧视、排斥和伤害;把本民族置于民主与自由的原则之上,在对外征服过程中肆无忌惮地破坏其他民族自由与独立;基本特征是反对理性、反和平、反民主、反自由。(2)危害:给特殊利益集团的暴力和战争行为蒙上了一件合理合法的外衣;使他们得以动员相关资源以及各种方式侵犯其他民族利益;列强把极端民族主义作为侵略扩张思想工具,进而破坏国际和平,引发战争。【解析】【详解】(1)主要表

    29、现:根据“涉及到外国的纠纷,都被当做事关国家权利和荣誉的事情”“也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在外国遭到侮辱或杀害,立即就会被当做民族英雄而受到本国人民的同情和拥戴,并在全国激起强烈的爱国情绪和对当事国的仇恨”得出片面追求民族利益,煽动民族仇恨情绪,具有强烈的排外性,抹杀了正义和非正义的界限;根据“坚信本国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得出以强烈的民族优越感为特征;根据“民族情绪远远超过对自由的热爱,人们都愿怂恿统治者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得出把本民族置于民主与自由的原则之上,在对外征服过程中肆无忌惮地破坏其他民族自由与独立;根据“战争则是执行文化传播的天意和使命”“去粉碎那些非

    30、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得出基本特征是反对理性、反和平、反民主、反自由。(2)危害:根据“战争则是执行文化传播的天意和使命”得出给特殊利益集团的暴力和战争行为蒙上了一件合理合法的外衣;根据“去粉碎那些非我族类、语言有异的其他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得出使他们得以动员相关资源以及各种方式侵犯其他民族利益;根据“极端民族主义者都坚信本国文化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而战争则是执行文化传播的天意和使命”得出列强把极端民族主义作为侵略扩张思想工具,进而破坏国际和平,引发战争。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哈默,俄国移民的后裔。出生时家里已拥有一所制药厂,为了接班,哈默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学习

    31、.并于1921年毕业。毕业后,哈默决定去一次苏联,并携带了一批医疗物质。一是为了帮助革命后生活困苦的俄国人民;二是看看自己祖辈生活过的地方。这次旅行他看到此时的苏联,虽然粮仓空空如也,仓库里却堆满了木材、皮毛、矿物等俄国传统贸易货物。而美国小麦由于丰收成灾,农民宁可烧掉作物也不愿贱卖。苏联政府与哈默签订合同,规定船只向俄国运送粮食后,装上等值的货物回国以抵粮款。此后,哈默又获得了一个石棉矿的开采经营许可,还得到了福特汽车、美国橡胶公司派克制笔公司等多家美国大型企业的独家经销权,生意越做越大。就这样,哈默意外地成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推行者,在美苏建交前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桥梁,列宁亲切地称他为“哈默同志”。摘编自大国崛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哈默去苏联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哈默对美苏两国的贡献。【答案】(1)原因:哈默是俄国移民的后裔,有故乡情结;心存善念,关心战后的俄国人民;苏联处于新经济政策时期,经济领域内适当允许外国资本家进入。(2)贡献:缓解苏联的饥荒;促进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推动苏联经济恢复发展;有助于解决美国的产品过剩问题;促进美苏关系的改善


    注意事项

    本文(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