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二十八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x

    • 资源ID:6323736       资源大小:135.9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二十八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x

    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二十八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点一、群落的结构1【2017浙江卷】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 )A时间结构 B水平结构 C向光弯曲生长 D分层现象【解析】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这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时间节律所引起的群落各物种在时间结构上相应的周期变化,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A正确。【答案】A2【2017海南卷】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可导致害虫A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合理的解释是( )A新的种间关系不利于害虫AB新的群落空

    2、间结构不利于害虫AC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D乙和害虫A存在互相抑制的竞争关系【解析】由“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以直接推出新的种间关系和群落空间结构对害虫A是不利的且乙的出现使害虫A的环境容纳量下降,A、B、C均正确;由“乙生长良好,害虫A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可判断出乙和害虫A之间不存在互相抑制的关系,D错误。【答案】D3.【2016海南卷】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

    3、落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B正确;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体的总和,不包括无机环境,C正确,D错误。【答案】D4.【2015海南卷】关于森林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D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解析】碳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A正确;森林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错误;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森林群落中,C正确;群落中植物放出的氧气可被动物、植物及微生物利用,D正确。【答案】B5.【201

    4、5四川卷】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蝎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将会加剧B蜥蝎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D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解析】随着蝗虫种群密度的增大,禾草植物和非禾草植物的生物量均在减少,两者之间的竞争将会减弱,A错误;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其个体平均数越少,种内互助越弱,被天敌捕食的风险就越大,B正确;距石头的远近可改变群落中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的生物

    5、量,因而是引起该群落水平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C正确;草地上放置适量石头,可有效降低蝗虫的密度,有利于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D正确。【答案】A6【2018届河南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段考】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B. 光照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C. 物种组成与物种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与水平结构不会发生改变【解析】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A正确;森林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所以光照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B正确;群落的物种组成与物种丰富度

    6、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C正确;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与水平结构都将发生改变,D错误。【答案】D7【2018届贵州毕节梁才学校高三第一次月考】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B. 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C. 群落的演替速度与方向可受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D. 群落中所有生物含有的全部基因可构成一个基因库【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A正确;群落的物种组成随季节、气候的变化可出现差异,B正确;外来物种入侵,可对群落的演替速度与方向产生影响,C正

    7、确;基因库是指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D错误。【答案】D8【2018届甘肃武威六中高三第一次阶段性过关考试】下列有关群落的空间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具有垂直结构的群落无水平结构B. 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率C. 稻田中的水稻髙低错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 草原生态系统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既包含垂直结构,也包括水平结构,A错误;植物的分层现象有利于提高光能的利用率,B正确;稻田中的水稻只是一个种群,它们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因为群落中不同物种高低错落才形成垂直结构,C错误;草原生态系统既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D错误。【答案】B9【2

    8、018届江西七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A. 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B. 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C. 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D. 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解析】随着枯落物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种类数逐渐减少,说明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A正确;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B正确;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各不相同,C错误;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

    9、而减少,D正确。【答案】C10【2018届河北石家庄复兴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我国西南横断山区被公认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地区,不同海拔区域蝶类物种多样性研究结果见下表。垂直带海拔(m)3 500植被类型热带季雨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高寒灌丛草甸蝶类种数34945220113612510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B. 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C.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无关D. 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有关【解析】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型差异是气候不同引起的结果,A错误;不同垂直带的植被类

    10、型差异不是反映了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这不是一个群落的内部空间上的配置,而是许多不同群落的垂直分布,B错误;植物的垂直结构决定动物的垂直结构,所以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植被类型有关,C错误;蝶类物种多样性与各垂直带气候特征(如光照、温度)有关,D正确。【答案】D11【2018届广西钦州四中高三9月考】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布现象是群落的水平结构B. 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草鱼、青鱼C. 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D.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鲢鱼数量在短时间会增加【解析】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

    11、分布呈明显的分层现象,表现为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四大家鱼之间没有捕食关系,不会表现为能量流动上的关系,B错误;鲢鱼和鳙鱼有共同的食物,青鱼和草鱼有共同的食物,混合放养时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鲢鱼和浮游动物均以浮游植物为食,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鲢鱼获得更多的食物,短时间内数量增加,D正确。【答案】D12【2017届海南海南中学、文昌中学高三联考】关于草原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碳、氮等可在草原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循环B. 草原群落的植被长势几乎一致,没有垂直结构C. 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等可以出现在该群落中D. 群落中各种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解析】碳、氮可在森林群落和无机环

    12、境之间以无机物的形式进行循环,A正确;草原群落的植被长势几乎一致,也有垂直结构,B错误;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属于种间关系,可以出现在群落中,C正确;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D正确。【答案】B13【2018届河南博爱一中高三收心考试】双小核草履虫在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占优势。为验证“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抑制大草履虫的物质”,以下实验组合合理的是(所用培养液细菌密度相同)( )用生理盐水混合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将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混合放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中培养用培养过双小核草履虫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将双小核草履虫磨碎,加入含有细菌

    13、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A. 和 B. 和 C. 和 D. 和【解析】由题意可知是为了验证“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抑制大草履虫的物质”,所以自变量是是否有双小核草履虫的分泌物,因此应是选用3做为实验组,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应是5,C正确;1和2没有遵循单一变量原则,A错误;2和5的变量是是否将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混合,B错误;4和5的自变量是是否将双小核草履虫磨碎,D错误。【答案】C考点二、群落的演替14.【2015课标I卷】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14、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解析】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过的地面,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大致要经历裸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较高的灌木取代了部分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增加,A错误;物种丰富增加,群落的空间结构更复杂,B错误;物种丰富增加,营养结构复杂度加强,自我调节能力更强,C错误;草本阶段为灌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D正确。【答案】D15.【2015浙江卷】在沙漠的一个灌木群落中,某种基于种子繁殖的灌木,其分布型随着生长进程会发生改变,幼小和小灌木呈集群分布,中灌木

    15、呈随机分布,大灌木呈均匀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改变使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变化 B这种改变是群落演替所引起的结果 C均匀分布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种内竞争 D集群分布主要是由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所致【解析】该种灌木空间结构改变即改变了群落的水平结构,A正确;这种改变只是灌木种群在空间上的分布变化,不属于群落的演替过程,B错误;大灌木在空间上的均匀分布是个体的所需的空间较大,互相之间种内竞争的结果,C正确;幼小和小灌木的集群分布,与种子不能远离母株有关,D正确。【答案】B16【2018届河北保定高三10月摸底考试】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

    16、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 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 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演替的必经过程D. 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解析】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人类活动会影响但不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错误;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初生演替的必经过程,次生演替没有开始的裸岩地衣苔藓阶段,C错误;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D正确。【答案】D17【2018届浙江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B. 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C. 次生林就是原

    17、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D. 从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解析】原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A正确;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就会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次生林就是原始森林被砍伐后通过次生演替而生长起来的森林,C正确;从裸岩开始的演替属于原生演替,D正确。【答案】B18【2017届辽宁锦州高三二模】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恢复力稳定性升高B. 存在过植被的地方,不能发生初生演替C.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次生演替D. 草地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苔藓阶段的植物种类【解析】灌木阶段演替至森林阶段,动植物种类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升高,恢复力稳

    18、定性降低,A错误;存在过植被的地方,若生命体被彻底消灭的话,可以发生初生演替,B错误;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如“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描述的是次生演替,C正确;草地阶段能找到生活在苔藓阶段的植物种类,D错误。【答案】C19【2018届黑龙江大庆十中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种类不断增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不断增强B. 初生演替就是指在从未被植物覆盖的地方发生的群落演替C. 只要时间足够,群落演替最终都形成森林群落D.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均存在影响【解析】群落演替过程中,若

    19、气候等条件适宜,则生物种类不断增多、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反之,则生物种类不断减少、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性不断降低,A错误;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B错误;在干旱的荒漠地区,即使时间足够,群落演替难以形成森林群落,C错误;人类活动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D正确。【答案】D20【2018届山东淄博一中高三开学考试】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 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

    20、获得更多阳光C.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D. 发展工农业生产往往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解析】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虽然原有的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因此在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A正确;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在争夺阳光中具有优势,能获得更多阳光,B正确;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若在干旱地区则难以成林,C错误;发展工农业生产,属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干扰,因此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

    21、的方向和速度进行,D正确。【答案】C21【2018届贵州贵阳普通高中高三8月摸底考试】下列关于群落结构和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群落的水平结构只与地形变化有关B.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C. 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肉食性动物D. 群落演替都能使群落结构越来越复杂【解析】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光照明暗、地形起伏、土壤湿度、盐碱度等因素有关,A错误;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照直接相关,B正确;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植食性动物,C错误;群落演替也可都能使群落结构趋向于简单,D错误。【答案】B22【2018届浙江丽水、衢州、湖州三地市9月教学质量检测】某地火山爆发后形成的裸岩,先后经历地衣苔

    22、藓阶段草本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演替为次生演替B. 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C. 演替过程中,对光能的利用效率保持不变D. 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群落结构逐渐复杂【解析】因为是从裸岩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错误;地衣苔藓阶段的群落也有分层现象,只是没有其它阶段的明显而已,B错误;演替过程中,随着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对光能的利用率也越来越大,直到顶级群落时才保持稳定,C错误;由地衣苔藓阶段到森林阶段,物种丰富度是逐渐增大,所以群落结构是逐渐复杂的,D正确。【答案】D23【2017届黑龙江哈尔滨高三三模】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成了森

    23、林。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演替过程中,森林阶段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高于灌木阶段B. 实施退耕还林前的农田群落中不存在垂直结构,只存在水平结构C. 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D. 实施退耕还林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解析】在演替过程中,森林阶段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高于灌木阶段,A正确;农田群落中不仅存在水平结构,也存在垂直结构,B错误;群落演替到相对稳定阶段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仍会发生变化,C正确;实施退耕还林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D正确。【答案】B24【2017届北京四中高三5月高考保温】某地

    24、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采用封山育林措施若干年后,现已成为植被茂盛,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地区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 该地区封山育林后会经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C. 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原生)演替D. 人类活动可能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解析】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体现群落水平结构,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镶嵌分布,A正确;该地区发生了次生演替,要经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演替阶段,B正确;该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但保留了植被或繁殖体等,因此该地区恢复过程中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错

    25、误;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使群落演替偏离正常方向,D正确。【答案】C25【2017届重庆巴蜀中学高三三诊】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演替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 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是群落演替必经的三个阶段C. 表中的数据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釆用样方法获取的D. 表中数据表明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第一年该群落不具有垂直结构【解析】演替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正确;表中数据显示,该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经历了草本、灌木、乔木三个阶段,但不能说明草本阶段、灌木阶段、乔木阶段是群落演替必经的三个阶段,如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就很难达到乔木阶段,B错误;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物种丰富度的研究也可采用该方法进行,但需做到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丰富的区域取样,C错误;弃耕农田在演替过程中,其群落具有垂直结构,D错误。【答案】A


    注意事项

    本文(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练二十八群落的结构和演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