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混凝土结构的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354757       资源大小:30.30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混凝土结构的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

    1、建筑和桥梁结构的主、被动抗震控制的实际应用。计算机模拟试验大大减少了试验工作量,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有限元法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模式研究的开展,以及其他数值计算方法的创立和发展。结构机理包括破坏机理研究的加强;对复合应力的研究并结合实验结果提出各种强度理论。因而产生了“近代混凝土力学”这一学科分支,并将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工程结构的“移植”如将桥梁中的斜拉结构应用于房屋建筑;及至创造新的结构形式,如创造出双拱架结构和桁式组合拱桥等;以及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如将有限元法应用于混凝土的微观研究。工程材料微观研究的开展与加强,为材料强度和性能的不断提高创造了条件,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施工方法的研究和开发

    2、。模糊数学在抗震设计中的应用。混凝土结构寿命的研究。“现代三力学”(这是笔者这样称谓的)即“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微观力学”34对混凝土的应用。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在多方面的拓宽,其尺度不断向高、长、大方向发展。下面仅就材料、施工、高层建筑、桥梁、大坝和特种结构进行些具体介绍。2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施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高强混凝土应以工程特性来划分,而不应以时间的推移而改变。目前认为C50以上的混凝土为高强度,C100以上则为超高强混凝土。70年后期,丹麦率先采用掺微硅粉(micro2silicafume我国习称硅粉)制作高强混凝土。至80年代中期可制成C200以上的混凝土。原先认为硅粉是惰

    3、性材料,在混凝土内仅起填充作用(使混凝土密度增大而达到提高强度的作用,因为混凝土强度近似地与其密度成比例)后来研究表明硅粉也有一定的活性。密筋混凝土组合材料(compactrein2forcedcomposite)的强度可达C400因配筋率高达10%甚至更高,其容重达40kN/m3则强度与容重比达10000m而一般软钢在40005000m。显然这项比率愈高愈好;就这点而言,密筋混凝土是优于普通钢,对降低自重是有效的,而钢板焊接受焊缝的制约,是受到限制的(80年代国际上只能焊到300mm厚钢板)而密筋混凝土的厚度则不受限制。所以笔者基于对“轻质高强”作广义理解,似应以为指标。国内也已进行过密筋混

    4、凝土的试验研究5我校博士研究生在其学位论文中制成强度为369MPa的纤维加强水泥基材料6因为高强度混凝土都具有良好的工程特性,故往往将高强度与高性能混凝土通用。实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有时并不高。日本在混凝土中掺大剂量的粉煤灰和矿渣粉(二者的掺量往往各高于水泥用量)这种混凝土的流动性极好,不能用坍落度衡量而以流动直径来量测。它不需振捣而可在模板内自流动填实,结硬后密实地好,而耐久性亦高。因为硅粉价格高,我国发展高强度混凝土的途径可能采用双掺技术,即掺部分硅粉和部分粉煤灰(欧州也有这样做的)1993年法国BouyguesCorporation研制成活性粉末混凝土(recactivepowderco

    5、n2creteRPC7,8)这种混凝土为水泥基材料,系由水泥、硅粉、细砂、石英粉、高效塑化剂等组份组成,其质量配合比,例如第一次制作的为1:0.3251.433027,加水(0.28-26)和钢纤维(0.2),这一配比可制成一种非常密实的混凝土,在凝结前和凝结期间(通常在拌和后612h)8加压,其强度可达200MPa(在90热水中养护3天)300MPa(在tmax=90的低压蒸汽中养护)达到这一强度水平是由于8去除粗骨料,改进了配合料的匀质性;仔细选择各种粉状物的粒径,颗粒尺寸在0.1m到1mm之间,改善了颗粒材料的堆积密度;在凝结前和凝结期间对混凝土的加压,消除夹杂在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大部分伴

    6、随水化反应引起的化学收缩;凝结后通过热处理,改变了生成的水化物的性质;由于材料的脆性,需掺入细而短的钢纤维(直径0.150.2mm,长1213mm)改善了材料的延性。当活性粉末混凝土采用干热(400)时抗压强度可达到800MPa7当活性粉末混凝土除抗压强度高之外,还具有一系列优点:对RPC200和RPC800,其抗折强度可分别达60和140MPa,断裂能可达40000和2000J.m,弹性模量达60和75GPa;对正常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和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对比试验表明:氯离子扩散顺次为1、0.6和0.021012m2s碳化深度为10、2和0mm冻融剥落为1000,900和7g.cm磨耗系数为4

    7、.0、2.8和1.38对强度这样高的混凝土,暂尚未定名,是否可将C300以上混凝土姑名之为“特高强/特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所示,达应力峰值时相应应变0随强度的提高而增大,这和文献9中介绍的结论是一致的。左边为普通强度混凝土截面面积为10.35m2和混凝土体积为0.67m3/m2面板面积,而用RPC则分别为3.55m2和0.23m3可见节约材料很多。为了在实践中建造RPC结构,在加拿大摄布鲁克(Sherbrooke东南部城市,与美国相邻近)考虑修建一座60m长双梁(梁截面积为200300mm2)预制RPC实验性三轮摩托和人行桥。结构的纵向预应力是用两梁间延伸的索完成的,

    8、在板内还设置一些单根后张钢绞线以保证荷截的适当分布。桥全宽4.2m板厚40mm780年代国外采用碳纤维乱向掺入混凝土内以加强混凝土。年代早期在伊拉克首次大规模用碳纤维加强轻混凝土(比重为1.0蒸压养护)建造纪念馆圆顶和预制用瓦罩面的板材101973年起美国在用离心法生产电杆时,钢纤维不是与混凝土拌和在一起而是由一种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机器喷射在混凝土层里,不用振捣而纤维的分布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与构件轴成20角)1钢纤维是向直径细和长度短的方向发展,因直径粗为了锚固,必需有足够长度,这不利于混凝土的拌和。年代初长度很多为50mm后来都在20mm以内,荷兰生产的钢纤维有长6mm直径为0.15mm的,

    9、因直径细,为了防止可能锈蚀镀了一层铜。国内外都采用塑料纤维或玻璃丝乱向掺入混凝土以加强混凝土,因它们不致像钢筋那样在侵蚀性环境中容易锈蚀,但它们又必需能抵抗混凝土的碱性侵蚀,如对玻璃丝需采用耐碱玻璃制成或采用低碱的矾士水泥混凝土(价格较高)年代国外已采用经过催化的乙烯醚树脂浴(catalyzedvinyleesterresinbath)将玻璃丝制成塑料筋(fiberglassreinforcedplasticreinforcingbarFRP)以代替钢筋,已在化学和废水处理厂、海堤、浮船坞以及水下结构中得到应用。此外这种筋优越的绝缘性质使它们可用于那些结构中,在此电荷磁场将对钢筋引起有害的影响

    10、,例如变电所电阻器座、机场跑道、医院和实验室等。但FRP筋将不适合用于可能遭受高温大火的场合。虽然现代化塑料在-68+107(90+225F)范围内具有优越的温度稳定性,当温度超过204(400FRP筋抗弯强度显著降低。因此在建筑和桥梁中应用时温度效应要求特殊考虑,但如在基础、挡墙、钻墩和斜坡面板、路面和人行道等中应用是非常有生命力的。实际FRP筋在这些应用中具有明显超过钢筋的优点,因为当混凝土是对着土壤浇筑时,这种筋的优越抗腐蚀性能较钢筋在混凝土中保护层厚度获得显著降低。此外,上述多种类型结构并不经受大的弯曲挠度,因此FRP筋低的抗弯刚度和其它构件不同而不是一项重要的因素。在制造过程中,略为

    11、扭转的玻璃丝绞线是通过催化乙烯(基)醚树脂浴引出的,然后仔细校直并通过一加热钢模拉出使除去多余的树脂而制造出所需要的直径,最后筋的组成大致分30%热固的(thermosetting)树脂和70%玻璃丝。一条玻璃丝沿筋缠绕成螺旋形以造成最后刻痕表面而提供混凝土对“钢筋”的握固强度,这和温度高低有关,对各个制造者提供的“钢筋”材料有明显变化,而没有标准的应力应变图。但是典型的受拉应力应变图几乎到破坏点都为线性的。抗拉强度大约为6901100MPa,高于一般钢筋的强度,但抗拉弹性模量在4070MPa这明显低于钢的。虽然FRP筋强度高于普通钢筋,但它不能在很多场合下代替钢筋,因其受拉弹性模量仅为钢筋的

    12、1/4。除强度外低的弹性模量将影响挠度和裂缝宽度参数11高强FRP筋在混凝土中适当的锚固也需特别注意12.此外国外还采用芳纶纤维(aramidfiber)和碳纤维筋(AFRP和CFRProds)一项试验表明5.7筋的极限强度分别为3000MPa和2250MPa,弹性模量则分别为125130GPa和121GPa,这些值是按有效的纤维截面确定的12在日本、德国等国家用这些加强塑料筋作预应力筋已建造不少桥梁。1996年在日本茨城用AFRP作预应力筋建造了一座长度为54.5m的悬索桥13,14无粘结预应力筋可以是有单护套和双护套的。图3示VTCMM体系V德文VorspannTechnik,预应力技术;

    13、CMM表示CompactMultiMono,紧密的多根和单根(钢绞线)15我国也已较普遍采用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国外在桥梁中较为广泛地采用预应力体外配筋,国内在房屋和桥梁中亦已采用14。预弯预应力梁是采用工字钢在无应力状态下制成向上弯的构件,然后横向加载压使平直,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卸载,受预应力的工字钢将回弹使梁底受压,达到预应力效果。我国80年代中期在桥梁工程中即曾采用过这一工艺190年代初重庆交通学院提出对钢筋混凝土梁分两次施工,首先将梁中预应力钢筋两端浇入梁端混凝土内,然后用千斤顶在两点横向张拉使其弯折至设计位置而后将其浇入混凝土内,结硬后放张,张拉的预应力筋回弹使梁产生预应力。

    14、该工艺降低对张拉设备的要求。这一新设想可行性研究通过鉴定,接着进行了30m跨的预弯梁的试验研究16原形(实为工形,但下翼缘宽度较小)梁的截面尺寸及后浇混凝土如图4所示,图中设置在梁腹板两侧、将横向张拉的24S15预应力钢绞线是未张拉前的位置(这时钢绞线为平直的,一般(自)锚固在第一阶段浇筑的梁两端的混凝土内),横向张拉后被“压”至下面,即设计受力的位置。梁下6S15钢绞线为非预应力的,第一次浇筑在混凝土梁内。试验表明这样构造的预弯梁能满足设计要求。这一30m跨预弯梁应用于红槽房7孔30m跨的公路桥,桥宽14.25m,采用7榀梁组成。片。经比较仅材料费用,每榀梁节约2158元。此外荣经大桥(6孔

    15、、16.8m跨)的扩宽工程中还采用了预弯箱梁16对钢结构,在施工中现在国内也较普遍地采用整体提升就位的方法。在装配式结构中,构件是采用吊装的,但限于起重设备的起重量,吊装构件的尺寸往往不能太大。我国曾采用顶升和提升的方法将尺寸大的扁壳提升和顶就位。此外我国还广泛采用升板结构。工业化建房方法无疑是发展的方向。60年代国外(主要在罗马尼亚)曾采用盒子式结构,即将一个房间制成有四方墙壁和顶板的结构,整体吊装。这样将构成双墙,显得笨重,以后不再采用。但70年代丹麦采用的盒子结构,厚度则很薄,如墙厚仅50mm17北欧还采用倒L形构件构成楼板和一方墙,而美国Anderson体系,除四方墙外,楼板则根据需要

    16、为四面、三面或二面挑出以构成另一房间的楼板部分;这时将没有双墙1国外采用大起重量高塔吊,年代后期起重能力已达250000kNm高度达140m(图6)18中小型预制桥梁,自整个吊装。图7示我国铁道建筑科研院设计、紫荆关桥梁厂制造的我国新一代140型铁路架桥机在京九复线架设32m预应力混凝土工形梁的情景,它具有空中自动对梁系统,可直接自动进行桥梁对位,减少了导链移梁工序,即减轻了架桥工人的劳动强度,又提高50%工效19对大型桥梁,国外也有采用整体吊装的,如丹麦大海带桥西桥连续箱梁,每跨110m,共6联,每联1100m,采用设计能力为73000kN的浮吊1,在海上预应力混凝土吊装就位,每根梁重573

    17、00kN浮吊是在船上设置4台起重机构成。梁的连续接头设在跨中,因此处剪力小。1624m东桥钢箱梁悬索桥引桥原设计方案之一为124m跨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每根重64000kN,后改为193m跨的钢箱梁,故没有采用这样大的浮吊。该桥主跨桥塔高254m,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桥塔(日本明石海峡桥塔高287.,为钢结构)高层建筑由于城市的发展,用地紧张,在“黄金地段”,不得不建造高层建筑,因此高层建筑越来越高。美国高层建筑与都市居住小区理事会(由IABSE、ASCE等9大国际学术组织组成)于1986年公布的世界最高100幢高层建筑最低为207m1991年公布的最低为218m,而1997年公布的则为2

    18、27m201986年公布的美国占78幢,这次则剩59幢20美国高层建筑发展滞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经济效益差,前些年的统计表明高层建筑亏损居多,如Sears塔楼每年亏损4000万美元。文献20列出的世界100幢最高的高层建筑中我国大陆(3)、香港(和台湾(2)共有8幢。据1996年底统计,我国大陆建成的20层及以上的高层在8000幢以上14目前我国已建成的金茂大厦(图8)高420.为钢和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居世界高层建筑的第3位。世界前10位如图9所示。图9世界最高的10幢高层建筑我国将建成的深圳格赛广场大厦(图10)高291.6m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是世界上最高的钢管混凝土结构高层结构21图8金

    19、茂大厦图10深圳格赛广场大厦图11香港中环广场大厦在1997年的上述统计中,将马来西亚石油双塔作为2幢,这样金茂大厦将居第4位。在3次统计中纽约世贸中心亦作为2如将石油双塔楼作为一幢,则第10位为美国芝加哥印第安纳标准石油办公楼(AmocoBuild2ing)年建成,高346m钢结构。在文献20中石油双塔为用混合材料建造。该塔楼采用混凝土内芯(墙)混凝土圆筒体系,即承侧力结构为用混凝土建筑,故一般认为系混凝土结构,而楼面(板梁体系)采用钢结构。现将前10位混凝土结构20胪列如下:马来西亚石油双塔楼高452m2.香港中环广场大厦(1992)(图11)高374m223.广州中天广场大厦(1997)

    20、,高322m4.曼谷Baiyoke塔楼II(1997),高320m芝加哥双咨询大楼(1990)高303m6.平壤柳京饭店(RyugyongHotel1995),高300m7.芝加哥311南威克旅游中心(1990),高293m8.美国夏洛特国家银行合作中心(1992),高265m9.阿特兰大SunTrustPlaza(1992)10.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1976)高262m。桥拱桥我国已建成跨度100m及以上的石拱桥10座,它们都属世界纪录,因为原世界纪录为德国1903年建成的Plauen和Syratal桥,跨长为90m23跨度为120m的湖南乌巢河双肋石拱桥已列入1996年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p

    21、9624在建的太原河南焦作高速公路上的石拱桥跨度已达146m。可见我国石拱桥建设屡创辉煌。1990年我国建成的宜宾金沙江钢筋混凝土拱桥,跨度为240m是中承式拱桥世界纪录。这一纪录为1996年建成的广西邕宁邕江桥(图12)所突破,其跨度为312m2325是用钢管混凝土作骨架浇成混凝土箱形截面的,钢管不外露,因此视为劲性钢筋混凝土。图12邕宁邕江桥图13318国道四川万县桥1997年建成的318国道上的四川万县桥(图13)也是用钢管混凝土作骨架浇成三室单箱截面的,为上承式拱桥26它超过1980年建成的原南斯拉夫第二大城、现克罗地亚首都萨格列布附近跨度为390m的KRKI号桥(邻接的中间有一小岛I

    22、号桥跨度为244m)而跃居世界第一1231995年建成的贵州江界河桥,跨度为330m,是我国工程师们创造的一种新型桥桁式组合拱桥27当支座能承受负弯矩时,将拱铰移至跨中距支座a的适当位置处,在拱中间形成两铰,拱跨度减小为l22a,该桥a取84m,即中间拱跨度为162m,中间74m为实腹段。自可大大节约。该桥是采用预制构件建造,由支座向跨中逐步安装,中间铰采用双竖杆在上部断开构成。桥的上、下弦为三室单箱截面,竖杆及斜杆都为两个分离箱构成。对上弦和斜杆均施加预应力270图14示已建成的江界河桥。因为国外无这种桥型,它自属世界纪录。年建成的广西三岸邕江桥(图15)3132为钢管混凝土桁式中承式拱桥,

    23、其中钢管为暴露在外的,跨度为270m。它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管混凝土拱桥。可以认为我国混凝土拱桥建设暂居世界领先地位。330m江界河桁式组合桥图15三岸邕江桥刚架桥我国虎门大桥系由东引桥、主桥(跨度为880m悬索桥)、中引桥、辅航道桥和西引桥组成,其中辅航道桥跨度达270m为两座单桥组成,都为单室单箱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图16)30,33,34,行车道宽14.,于1997年7月建成通车,它跨长超过跨度同为260m的澳大利亚门道桥和挪威的Varodd桥而成为预应力混凝土刚构桥的世界纪年11月挪威建成两座刚构桥,它们是Stolmasundet在Austevoll岛)和Rafsundet桥35,

    24、36在Lofoten岛)(Sundet在挪文中为海峡,它们分别称Stoma和Raf海峡桥),跨度分别为301m和298m这时辅航道桥退居第三。图17示建设中的Stolma海峡桥,图18和图19分别示该桥的纵立面和横截面。桥墩柱为空心截面,纵横向尺寸(外包)为50008200mm。在Selbjrm一侧壁厚分别为1050700mm。在Stoma一侧为了提供沿桥轴向以必要的柔度,横向壁厚采用700mm而纵向采用200300mm与承重壁用20mm宽的缝分开。悬臂自重约相当于在柱处剪力的90因此优化自重很重要,为此在跨度中间182m内采用LC60级轻混凝土,而桥的其余部分采用C65混凝土。图20示建成的

    25、、主跨为298m的Raf海峡桥,其立面和截面分别示于图21和图22。桥的大部分采用C65混凝土,但由于跨度不等,在298m跨中224m范围内采用轻混凝土LC60。桥墩采用C45混凝土。斜拉桥1993年1月建成通车的上海杨浦组合(混凝土面板与钢加劲大梁共同工作)斜拉桥,在主跨跨度为856m的法国诺曼第桥(主跨为钢箱形截面,侧跨为预应力混凝土箱梁,两边各伸入主跨内116m而构成混合型斜拉桥1于1995月18日通车前,杨浦桥为斜拉桥世界纪录。日本890m跨的Tatara桥(钢)于1999年建成后,它又将退于第二位。1996年我国建成的重庆长江二桥,为预应力混凝土主跨444m居世界第2位(仅次于主跨为530m的挪威Skarnsun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混凝土结构的发展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