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6450745       资源大小:114.9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

    1、说得不错。血浆生化指标指的是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其中包括机体多种 代谢产物的含量。健康机体的生化指标一般都处于正常范围内。当机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势必影响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因此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的 健康状况,并可以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例如,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的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的活性最高,在血浆中的活性很低。当某种原因使 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时,或因组织坏死细胞破裂后,可有大量转氨酶进入血浆,引起血浆中转氨酶活性升高。 生:每种成分的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这说明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还能说明不同个体存在一定差异。说

    2、的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常集体的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稳定的,而这种稳定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既然内环境中的各项化学成分都是稳定的,那么它们综合起来就能说明内环境的渗透压也是稳定的。下面来看看问题3。 生1:肌酐含量超标,肌酐是有毒的代谢废物,积累过多会影响健康。这表明肾脏的排泄功能有障碍。 生2:葡萄糖含量超标,血糖含量过高可并发酮症酸中毒、糖尿病的心血管合并症等。 生3:甘油三脂超标,可引起高脂血症,易并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请同学汇报体温调查的结果,并根据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 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 3人体温的

    3、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 学生汇报调查结果,回答问题。 总结:健康人的体温始终接近37 ,处于动态平衡中。讲述:像体温的变化情况一样,健康人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之中,这种动态平衡称之为稳态,内环境的稳定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论证至此,我们可以下结论了: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生物学家 把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这里注意两点:一是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相对恒定的一种动态

    4、变化;二是这种动态变化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那么,稳态是怎样实现的呢?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下面以内环境中的营养物质、代谢废物,O2、CO2和水等化学成分为例来分析。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演示,看完以后分别请3位同学说一说内环境中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O2和CO2、水的来源与去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后为组织细胞所用;代谢废物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中,最后经过泌尿系统、排泄系统、皮肤等排出内环境。O2通过呼吸系统进入内环境,后为组织细胞用来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CO2由细胞排放到内环境中,最后经过呼吸系统排出内环境。水主要通过消化系统进入内环境,除了为组织细胞所用,也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

    5、、皮肤等排出内环境。(总结) 多媒体显示: 机体内各个机体内各个器官、系统,为什么能保持协调一致?同学们把教材翻到11页。我们来了解人类对机体维持稳态机制的认识是怎样逐步完善的。(自行阅读)科学家贝尔纳和坎农对这一机制分别是怎样解释的?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稳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坎农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师:坎农的解释对贝尔纳的推测做出了补充,但是他的解释还不够全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免疫系统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它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原因。因此目前普遍认为,神经

    6、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稳态的概念源于对内环境的研究,后来逐渐发展成为适用于整个生物科学的基本概念。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生物科学从分析走向综合、由分支走向统一的发展趋势。内环境稳态遭会不会出现失调的情形呢?1、 你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吗?谈谈高烧最严重时的感受。体温过高时为什么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2、 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出现什么变化?这会带来怎样的后果?3、 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有过发高烧的经历。发烧会头疼发晕,全身无力体温过高时要采

    7、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的措施是因为体温高过一定范围或体温过高持续时间过长都会给机体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正常的体温是体内细胞进行各种生化反应最适宜的温度。在 发高烧的状态下,由于内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体内的各种反应出现紊乱,于是机体功能发生异常。发热时的主要症状大部分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病人感觉不 适、头疼、头晕、嗜睡等,同时常有食欲不振、厌食、恶心的表现。发热时机体处于一种明显的分解代谢过旺的状态,持续高热必定引起器官的功能负荷加重,有可 能诱发器官功能不全或引起组织损伤。孕妇发热可能导致胎儿发育障碍,是一个重要的致畸因子。对于6个月至4岁的幼儿来说,持续高热容易发生惊厥,相当数量 的患儿由

    8、此造成脑损伤,如智力落后,甚至癫痫,因此应注意及时采用物理方法或服用药物来退烧降温。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后,如果只喝水,不补充盐,内环境的渗透压会变小。当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时,内环境中的水将较多地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吸水肿胀,进一步导致细胞代谢和功能紊乱。有人到青藏高原后会出现不适症状是因为高原空气稀薄, 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 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总结)机体对稳态进行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当外界环

    9、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内环境稳态就会遭到破坏。内环境稳态被破坏后机体就会出现相应的病症。当然,内环境稳态被破坏除了个别化学成分的改变外,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再来列举几个稳态失调的病例,说明症状和危害。尿毒症、糖尿病、严重腹泻造成的脱水等等。也就是说,机体的内环境必须处于稳态,当稳态不再,就会对机体造成危害。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同学们试着从细胞代谢需要的物质和条件角度入手,分析分析为什么内环境稳态失调后,会对机体造成危害。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反应需要各种 物质和条件,只有各种所需物质和条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才能为反应提供充足的

    10、反应物。从另一个角度讲,细胞代谢的进行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 因素的影响,只有它们都在适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总结)由此可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知识,有助于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和习惯,还可以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关爱家人和亲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初中新教材中较少涉及,初中新教材仅就人体各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常识性介绍,必修1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章节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对学习新知识有一定帮助,但需教师引导学生

    11、将已有知识与新学知识之间建立联系。所以在本概念的教学中应多花时间和精力,引导多样化的活动,丰富对稳态概念的感性认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学生较熟悉的内容展开引申,以提高学习兴趣。 稳态概念比较抽象,那么如何构建内环境概念过程中学生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将抽象的内环境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的立体结构。主要采用的学习策略是课前请学生设计实验探究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学生利用单细胞生物生存的液体环境为依托点,类比推理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学生在本节课学习中要充分运用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和多媒体材料来构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 如果能够保证把已有知识,生活经验有效的联系到稳态的学习中,那么稳态概念的形成则是水到

    12、渠成的事情。 稳态概念是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到的内环境,内环境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等很抽象,而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更令学生难以捉摸,内环境稳态还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有的是学生亲身体验的有些是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在进行实例分析时,要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以提高学习效果。教师要适时发挥指导作用,及时进行补充修正和扩充,把学生的思路引入到了解疾病的危害和稳态的理解上来,以及如何在生活上加强保健等问题上,有关爱他人和自己的健康的意识。 效果分析 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学生课后做的品侧练习题目看出,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的回答程度作出分析。基础题 例如(1)影响血液理化性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

    13、)正常人血液的pH是多少? (3)调节血液pH处于正常范围的方式是什么?思考题 (1)人的体温升高时为什么会得病? (2)当血液中钙的含量过低或过高时,会引发什么现象? (3)体内的尿素和无机盐过多时将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这几道题是根据课程内容列出的需要掌握的题目。如果学生能够明白题目意思,了解题目内涵。则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就基本完成了。 (4)我们的泌尿系统对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作用是什么?泌尿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首先肾脏可以过滤血液形成尿液,将内环境中每个细胞所产生的代谢废物统一排出体外,从而调节了水、无机盐以及酸碱PH的一个平衡。那么我们了解了泌尿系统在维持内环境稳定中的的功能了

    14、,一旦, 代谢废物在细胞外部的组织液中聚集,就会使得我们的内环境中的因素之间就会失去平衡,最终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生活 (5)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泌尿系统的疾病尿毒症产生的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材分析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生物必修模块3第1章第2节的内容。它是第一节内容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也是学习后面生命活动调节等内容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第一节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学习,学生们能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并理解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媒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课本“问题探讨”中的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从而得出作为内环境

    15、的组成是处于动态平衡中。那么,内环境的pH和渗透压又如何呢?从而引导学生理解稳态的概念。 该内环境稳态核心概念的构建有助于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了解系统分析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对生命系统与环境关系的认识。在细胞生活的内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学好这一课时,有利于学生对细胞内环境、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等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又是学生理解和学习通过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来维持稳态的基础。 稳态是必修模块3重要的核心概念。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学难点是(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

    16、点。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图片搭建学习新知识的桥梁,帮助学生对细胞外液(内环境)的感性认识,通过资料分析讲解内环境理化性质。因此,稳态的概念及稳态的重要性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稳态的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的学习中要逐步展开和深化,本节中仅做一个简要的概述,做好后继课的铺垫。人体健康与内环境稳态密切相关。几乎所有人生活中都亲历过诸如发烧、腹泻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教材十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安排了“思考与讨论”和“与社会的联系”,涉及了尿毒症、发高烧、高原反应和空调病等实例,但教材中的部分思考题却极难回答,如“分析空调病的原因”。教材还以“科学史话”的形式介绍了稳态概念的提出和发展。稳态的

    17、观点和反馈调节的观点是整个必修3的纲领,但在新授课时,这一点很容易被老师忽视。总之,本节课需要教师利用好组织好素材,加深对稳态的概念和意义的掌握。 因此,通过有关内环境稳态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评测练习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4分,共36分)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稳态的因素的是()A.温度B.酶C.pHD.渗透压2.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3.导致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

    18、细胞的代谢活动B.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C.神经体液免疫调节D.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和细胞代谢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各个系统均能独立完成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5.(2014广州高二检测)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A.寒冷时出现寒颤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C.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D.血糖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6.(201

    19、4聊城高二检测)下列哪项是对内环境稳态实质的描述()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温度、pH、渗透压等理化性质呈现动态平衡D.稳态是体内细胞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7.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8.外界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部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中,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共穿过了几层膜()A.3B.4C.5D.69.关于“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20、盐酸和氢氧化钠都有腐蚀性,应避免其与皮肤和眼睛接触B.每种实验材料测定完成后,都必须将烧杯充分洗净,才可倒入等量的另一种实验材料C.从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后pH的变化来看,生物材料更像缓冲液D.根据所得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pH为横轴,以酸或碱的量为纵轴二、非选择题(共14分)10.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1)图中食物、水和无机盐,经系统处理后才能进入循环系统,最后由大肠排出的是。(2)呼吸系统可以吸入,排出 和少量水。从图中可以看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至少需要系统和系统的参与。(3)由泌尿系统排出的是 。(4)人体细

    21、胞要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必须要通过才能完成。解析:1.【解析】选B。A、C、D三项都属于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是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酶不是内环境稳态的影响因素,酶是细胞物质代谢的催化剂,本身受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和渗透压等)影响。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解析】选C。人体内的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之间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具体地说,就是由呼吸系统吸进的氧气和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先进入血液,然后再通过组织液进入体内细胞;同时,体内细胞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等物质,也要先进入组织液,然后再进入血液被运送到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排出体外。3.【解析】选D。外

    22、界环境因素通过机体各器官、系统等影响内环境,导致内环境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同时,细胞代谢也是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断发生变化的原因。4.【解题关键】解答本题应注意两点:(1)明确内环境的组成。(2)正确理解内环境稳态的含义。【解析】选A。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实现的。5.【解析】选B。寒冷时出现寒颤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正常,故A不符合题意。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由于缺氧导致调节失衡,形成高原性肺水肿,故B符合题意。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增殖和分化为浆细胞产生

    23、抗体消灭抗原,故C不符合题意。血糖下降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升高血糖,故D不符合题意。6.【解析】选C。A、B选项描述的是稳态的调节机制,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下,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选项属于稳态的意义。因此A、B、D选项不符合题目要求。7.【解析】选D。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红骨髓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无关;其他选项所描述的实例均可使内环境的成分和各项理化性质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误区警示】易将内环境的概念弄错,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细胞内的物质不属于内环境。8.【解析】选C。在动物体中,外界物质O

    24、2进入血管中并与血红蛋白结合,必须要考虑到三点:一是O2从外界环境进入肺泡中,经过呼吸道,并未穿过任何生物膜;二是O2从肺泡进入毛细血管中,肺泡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O2在穿过时先进细胞膜,再出细胞膜,共穿过2层细胞膜,同样,毛细血管壁也是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的,O2在穿过时要穿过2层细胞膜;三是O2要与血红蛋白结合,必须穿过1层红细胞膜。综合上述三点,总共要穿过5层膜。【误区警示】本题易错选A,忽视了穿过毛细血管壁或肺泡壁要经过2层膜,误认为肺泡是1层膜,毛细血管壁也是1层膜,总共2层膜,加上1层红细胞膜,所以就是3层膜。9.【解析】选D。A、B两项描述的是该实验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

    25、所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pH变化曲线时,一般以酸或碱的滴数为横轴,而以pH为纵轴。结果显示,在生物材料中加入盐酸或氢氧化钠后的变化情况与缓冲液很接近。10.【解析】细胞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内环境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的直接参与完成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所以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答案:(1)消化未被吸收的物质(2)氧气二氧化碳呼吸循环(3)有机废物、水和无机盐(4)内环境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特点之一是非常接近生活实际。材料很丰富,如血液检验化验单、体温调查数据表,高原反应,发烧经历,空调病等等。在课上把所有材料都罗列出来显然是不现实的。如何通过问题

    26、设置来挑选这些素材?显然需要费一番心思。例如在稳态概念教学中如何体现内环境的组成和内环境理化性质是处于动态变化的这一目标。主要选择了血液检验化验单和体温调查数据表,这很接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比较熟悉的,这样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更有利于完成教学目标。经过反思我发现素材再好,如果脱离了生活实际,如果学生对这些不感兴趣的话,学习效果也不可能很好。从课堂学习氛围看,同学们的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尤其是各小组讨论也很激烈。 另外关于“体温日变化规律”的调查时反思 一、在此项调查中需要父母的协作配合。有些父母工作繁忙,可以让爷爷奶奶带她协助孩子完成这项调查活动。这是课前没有想到的,这下次教学积累了了宝

    27、贵的经验。另外要提前布置好测量体温的时间,最好学习第一节内容时布置。二、布置作业时应就体温的知识和测量的方法。人的体温是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即内环境的温度。由于身体内部的温度不容易测量,所以临床上常以口腔、腋窝和直肠的温度来代表体温。可以让学生直接测量腋窝温度。明确要求不仅要完成体温的测量,还要完成思考题的回答,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这样可以节省课上时间。 由于本节课在选题上既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过手练习,又有意识选入少许有一定深度的拓展习题,较为明显地体现出了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这两个方面。 对新课程内容的教学,在怎样处理教学的重难点时我首先我特别注意向一些有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求教。如

    28、何堂中穿插实验的简易操作,指导学生阅读、思考教科书中的重要语句,以及列举学生亲身体验的一些生活经历等,来帮助学生完成“稳态”概念的完整理解和对稳态重要意义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准备比较充分,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例如,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要充分利用好教科书这个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在此基础让引申学生们相对比较感兴趣知识,能够提高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还有就是过高估计了学生分析的能力,课堂中学生个别小组没有得到预期的实验结果,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需要进一步推敲。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课标分析一、知识目标: 1、说明内环境稳态的概念及稳态的生理意义。 2、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二、能力目标: 1、“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机制”的实验操作; 2、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三、情感目标: 1、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生物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