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Word格式.docx

    • 资源ID:6530004       资源大小:75.38KB        全文页数:10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Word格式.docx

    1、中级初级50355035博士硕士本科4517198112285251037.842.217.82.226.762.211.155.622.2本专业教师十分注重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恪守师德,身体力行。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涌现出一批治学严谨、从严执教、爱岗敬业的先进典型。2006年在学校组织的“我最喜爱的教师”评选活动中,本专业吴卫国教授当选;近4年有1名教师被评为校师德先进标兵,1名教师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标兵,3名教师被评为校师德先进个人,3名教师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4名教师获校教学优秀奖。本专业十分重视专业的国际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迄

    2、今约有60%的教师出国学习、访问和学术交流。通过欧盟“亚洲-Link”项目,开展了与荷兰、比利时、德国等欧盟国家在国际航运、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教育科技合作,依托国家外专局、教育部在本专业设立的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即“111计划”)与若干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国际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层面/全方位合作,促使专业向国际化迈进。1.3 学生培养质量本专业多年来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专业和基础知识扎实、社会适应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几年保持100%。迄今已为我国培养了700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成为我

    3、国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本专业重点围绕全国大学生“挑战杯”课外科技作品大赛、“南华杯”船海工程设计大赛和中国大学生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大赛,以科研产业基地和创新研究引导和支撑大学生创新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获全国IT&AT技能大赛特等奖;2007年获全国第十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湖北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08年获湖北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2009年获全国第十一届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和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4、一等奖和全国数学建模大赛湖北赛区二等奖。1.4 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1.4.1 科学研究本专业一直致力于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紧跟国际研究前沿,结合市场需求、国防建设和行业发展需要开展科研工作。在船型开发研究上独具特色,取得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设计的船舶遍及我国四大水系,是我国内河船舶与高速船舶研究开发的主要力量。本专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成绩突出,以本专业教师和科研成果为主组建的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93年以来,设计、建造近两百余艘各类高速船,年产值超两亿元,占国内高速船市场份额70%以上,其中20艘船舶出口亚、欧和太平洋国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产学研基地;自主设计

    5、并开发的“JQR肋骨冷弯机器人”和集车、机、电、液压于一体的“WTW系列平板车”年产值近亿元,广泛用于国内各类造船企业,并出口韩国、挪威,大大提升了我国造船工业能力和国际影响力,这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是唯一的。近5年来本专业教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863计划、国防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重大装备研制、军工重点等)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12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9项。批准的发明专利5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3项。1.4.2 教学研究本专业在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方面亦取得多项成果。多门课获得各级精品课程称号,其中

    6、国家精品课程1门;湖北省精品课程2门;湖北省优质课程1门;校精品课程3门。近年来出版教材(专著)5部,2001年获省级教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项,2005年获校级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2项。本专业教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并注重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中。通过项目研究,不仅进一步提高了教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使课堂教学更为生动、更为贴合工程实际,深受学生欢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同时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科研,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本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选题100%来源于生产实际和教师科研课题,由于毕业设计贴近工程实际和学科前沿,不仅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创作兴趣,锻炼了工程设计实

    7、践能力,提高了毕业设计质量。2004年-2008年,本专业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学士论文37篇,其中一等奖19篇、二等奖9篇、三等奖9篇。本专业教师科研促进教学,将交通部西部建设项目中标准船型研发、限制航道浅吃水/大Cb船型系列试验成果、100余艘实船设计经验和达国际先进水平的船舶CFD/型线交互设计/试验研究三位一体综合优化设计方法等引入船舶设计原理课程教学中;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湖北省科技攻关项目“肋骨冷弯加工机器人”中的研究成果如型材加工过程控制、精度控制等纳入船舶建造工艺学、造船机械设备、造船数控设备等课程教学中,同时编入船舶制造工艺力学教材;将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南华高速船舶工程有限公

    8、司十年发展规划” 等项目研究中关于先进造船方法、高效物流设计、总布置优化等研究成果纳入到船舶建造工艺学、船厂规划与管理、现代造船模式等课程教学中,为这些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5 实践教学基地本专业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建设,已形成了良好的实验平台。2005年获准建设高速船舶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9年高质量通过了专家验收;2006年获批湖北省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8年获准建设教育部高性能舰船技术教育部国防重点实验室;2008年获批湖北省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2009年被批准国家船舶运输实验实训教学示范中心。本专业现有实验室面积5392平方米,实验仪器设

    9、备360余台套,总价值达2600余万元,其中百万元以上的先进大型仪器设备11台套;许多设施设备具备国际国内一流水平。如大型船模拖曳水池深浅两用,且能作船队试验,在国内独具特色;大型深浅操纵水池,为亚洲人工操纵水池之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JQR肋骨冷弯机器人”国际领先;大型结构试验平台与完备的静力、动力加载与分析系统国内同类高校第一;循环水槽、风洞、24单元造波机、计算机工作站及相关软件等具备为各层次教学科研服务功能。本专业自开办以来,一直在国内知名船舶制造企业进行造船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并在国内知名船舶制造企业如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

    10、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集团北海造船厂、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以及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有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已签署的部分实习基地协议见附件1);校内实验中心的流体力学实验室和造船工艺实验室对全校学生开放,并在开展大学生创新项目方面卓有成效,至今已孵化出多项大学生创新成果;此外还设有大学生素质教育活动基地和人才培养创新基地。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是国家振兴工程教育的一次重大探索,对提升工科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具有重要意义。本专业通过广泛的国内外调研,针对行业需求和专业特色,明确了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并依托行业董事会,主动联合有合作基础的企业

    11、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作。至今已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青山造船厂、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招商局友联船厂(蛇口)有限公司、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武汉南华高速船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等造船企业签署了联合培养协议书,具体见附件2。2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总体架构2.1 指导思想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硕士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培养硕士工程型人才的核心,着眼能力培养,坚持特色鲜明,致力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卓越工程师,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为我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现代化提供

    12、坚实的人才支撑。建立与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创新系统,积极推进综合工程教育,回归工程实践,面向现实问题实施教学系统变革,使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和综合工程教育相互支撑,使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数理基础知识与工程基础知识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实现工程教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互动与综合创新。构建校企合作培养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新机制,通过加强与业界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2.2 培养目标与要求2.2.1 培养目标以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技术发展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德才兼备、适应能

    13、力强、实干精神强、创新意识强的人才为宗旨,着眼能力培养,坚持特色鲜明,立足我校船舶与海洋工程的特色优势,整合优质资源,加强行业合作,构建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实现从知识传授向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管理能力培养的转变,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掌握现代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制造、研究知识和技能的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硕士工程型卓越工程师。2.2.2 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1)知识结构体系构建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系统掌握本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和学科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体系。2)能力结构体系构建具有很强的计算机、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工程设计与实践能力;具有较强

    14、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及较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能力结构体系。3)培养要求通过系统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优良的道德品德、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具体体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2) 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需的船舶性能、结构、设计、制造专业知识和技能及专业软件应用能力,熟悉本行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了解本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3) 能应用适当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分析和解决船舶工程方面的实际问题,同时应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能力;(4)具有较全面的外语表达与交流能力,掌握科

    15、技论文写作、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3 培养模式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采用硕士工程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即“4+2”模式)。本科阶段:采用4年制,实行“3+1”模式,3年在校学习,培养学生基础能力和专业能力;累计1年在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本科毕业后,大于50%的学生通过保送升入工程硕士。工程硕士阶段:采用2年制,实行“1+1”模式,1年在校学习,培养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1年在企业顶岗工作,培养研发能力和全面提升自身素质。2.4 培养规模与学制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

    16、划”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和现有工作基础,选择本专业作为首批试点专业,全面试行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试点规模为本专业的6个本科自然班中的2个班,约70人。其中1/2左右的学生实行工程硕士后续培养模式;本科阶段学制4年,硕士阶段学制2年。学生来源方式按照学校整体部署,拟采取零批次单独招生。试点班采用大比例免推硕士滚动激励制进行学籍管理,每学期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评议,每学年滚动计量两学期学生综合排名,本科四年各学年排位前40名进入免推硕士资格选拔,通过四位一体(课程、实践、学校导师、企业导师)评价体系进行考评,综合考评学生的工程能力、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17、人际交往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达成度,最终选定约35名进入工程硕士培养阶段。2.5 组织管理体系在由学校主要领导挂帅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校级领导小组,以及由学校教务处和研究生院等部处组成的校级工作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初步工作设想”,交通学院将成立由吴卫国院长牵头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院领导小组和由船舶与海洋工程系陈克强主任牵头的工作小组。1)交通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领导小组 组 长:吴卫国教授,院长 副组长:王丽铮教授,教学副院长 成 员:严仁军(副院长)谢中清(院党委副书记)陈克强(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主任)袁 萍(船舶与海洋工程系书记)向祖权(船

    18、舶与海洋工程系教学副主任)2)交通学院“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小组陈克强向祖权刘祖源、陈顺怀、茅云生、袁 萍、严仁军、熊鳌魁、程细得、金雁3 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3.1 知识能力培养大纲3.1.1 科学理论和产品开发理论基础知识模块3.1.1.1 本模块知识能力目标构建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3.1.1.2 本模块构成1)科学理论(1)自然科学理论(2)人文社会科学理论2)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1)船舶与海洋结构物水动力性能(2)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性能(3)船舶设计、制造理论与方法3)专业前沿的科学理论及相关技术(1)高性能船舶

    19、关键技术(2)新工艺与新设备(3)绿色设计制造技术4)专业领域技术标准(1)国家标准(2)行业标准(3)相关工程标准3.1.1.3 本模块对应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事理论、体育、大学英语、人文文化课程、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程、科技文化课程、艺术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大学物理、力学实验、机械制造工程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专业导论、工程图学、船舶图形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船舶技术经济学、船舶动力装置、船舶振动学、船舶材料与焊接、船舶设备与系统、造船机械

    20、设备、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学、船舶推进、船舶操纵与耐波、船舶电气设备、船舶设计原理、船舶建造工艺学、海洋平台设计原理、海洋平台建造工艺、造船测量技术、运输船舶设计概论、船体型线空间坐标测量与误差分析、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高性能船水动力性能优化设计、船舶及海洋工程前沿技术、现代造船模式、船舶性能实验技术、船舶美学、有限元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的应用、船舶设计制造集成系统的应用。船舶与海洋工程法规。3.1.2 工程领域关键技术研究与问题解决能力模块3.1.2.1本模块知识能力目标:通过本模块知识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具备应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分析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1)熟悉市场、用

    21、户需求以及技术发展的调研方法,具备编制支持产品形成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的能力;以及探索和发现本专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领域的能力;2)具备整合资源,主持综合性工程任务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考虑成本、质量、安全性、可靠性、外形、适应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的能力,能够创造性地发现、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方法和技术,确定解决方案;3)能够在考虑约束条件的前提下,制定实施计划;4)能够主导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工程任务,制定评估解决方案的标准并参与相关评价;5)具备对实施结果与原定指标进行对比评估的能力;6)能够主动汲取从结果反馈的信息,进而改进未来的设计方案;7)具有创新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的能力,

    2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及工程项目集成的基本能力。3.1.2.2本模块构成:1)系统建模与分析(1)船舶设计制造建模与仿真技术(2)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2)工程可靠性与安全分析(1)船舶航行安全性(2)船舶结构安全与可靠性(3)船舶设备与系统可靠性分析3)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1)船舶数字化设计制造技术(2)船舶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3)新型船舶概念设计技术3.1.2.3本模块对应课程1)系统建模与分析: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2)工程可靠性与安全分析:船舶性能试验技术、船体结构实验技术、船舶设备与系统3) 创新思维与创新设计:

    23、专业基础与综合创新实验、创新能力拓展训练、毕业设计3.1.3 参与大型项目及复杂工程管理实践能力模块3.1.3.1 本模块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参与大型项目及复杂工程管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意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锻炼学生制订项目生产计划、任务分解、处理突发事件等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法律观、质量观、大局观和全局观。3.1.3.2 本模块构成1)工程思想、工程标准及相关法律意识(1)建立工程质量、环境安全思想(2)精通工程标准及工程作业程序(3)培养相关法律意识2)大型项目及复杂工程的管理方法与手段(1)管理计划与预算(2)项目规划及组织协调(3)项目团

    24、队管理3)危机应对及突发事件处理(1)洞察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2)指导项目或工程(3)制定危机应对措施(4)建立突发事件处理机制4)指导和主持项目进度控制与评估(1)提出改进建议(2)改进质量管理水平(3)项目评估与总结3.1.3.3 本模块对应课程法律、安全工程、工程监理、质量管理与可靠性工程等公选课。项目管理与运作、生产管理与运作、造船生产工艺流程工程实践、船体车间加工工艺与工艺装备设计工程实践、船坞搭载工程实践等公选课。高等心理学、安全工程、生产设备应用与管理工程实践。项目管理与运作、工程监理、生产管理与运作、现场工程训练、造船生产工艺流程工程实践、船体车间加工工艺与工艺装备设计

    25、工程实践、船坞搭载工程实践。3.1.4 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模块3.1.4.1本模块知识能力目标:通过人际关系理论与实务学习、参与工程实践环节及毕业论文的撰写等环节,结合船舶设计训练与实践掌握相关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正确地进行思维,使学生了解企业的运作规律、调整正确的心态、明确各自的角色,懂得怎样去与人交流沟通、学好岗位工作必备的知识、提升工作质量。3.1.4.2本模块构成:1)技术语言的使用(1)技术图纸(2)电子和多媒体(3)图表(4)学术论文(5)项目方案(6)专业外语2)制定工程文件(1)制定可行性分析报告(2)制定项目任务书(3)制定投标书、招标书(4)制定技术报告(5)制定

    26、验收报告(6)制定项目合同3)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1)自察、自省、自控(2)理解他人需求与意愿(3)在团队中发挥领导作用4)较强的人际环境适应能力(1)自信灵活的处理人际关系(2)迅速适应变化人际环境5)团队合作 (1)高效团队组建(2)较强的团队协调能力(3)较强的团队管理能力(4)团队竞争与合作能力6)新技术跟踪及掌握能力(1)收集、分析国内外最新技术(2)判断、归纳(3)选择和吸收(4)国际化视野3.1.4.3本模块对应课程高等心理学、人文文化课程、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程、工程项目管理、国家经济合作等课程、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

    27、3.1.5 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模块3.1.5.1本模块知识能力目标通过职业道德、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及社会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素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3.1.5.2本模块构成:1)职业道德(1)熟悉职业健康安全标准(2)熟悉环境法规(3)熟悉职业道德规范(4)遵守职业行为准则2) 职业素养(1)积极进取和主动精神(2)批判性思维(3)创造性思维(4)时间和资源管理(5)系统思维(6)职业规划:保持和增强职业能力,了解社会及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实施职业发展规划。3)社会责任(1)责任意识(2)社会事务责任(3)工程师的角色3.1.5.3

    28、本模块对应课程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2)职业素养职业与发展规划、知识经济与创新、系统学。3)社会责任 大学生学习与生涯指导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3.2 课程体系设计及学分要求3.2.1 本科培养阶段(3+1模式)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本科培养阶段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适当加大工程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课程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和科技创新活动。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人文社会科学类课;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结合工程需要进行改革,适当加大与工程关系密切的相关课程内容;加强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要求,将其占


    注意事项

    本文(武汉理工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