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6556217       资源大小:111.92KB        全文页数:6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

    1、1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本高中物理课程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皆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的学习后,可获4学分,接着必须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以便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等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课程结构框图如下。在本课程的必修与选修模块设置中,有以下基本思考。(1)在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中,学生通过对运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能量等核心内容及相关实验的深入学习,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同时了解自己的兴趣和发展潜能,为后续课程的选择和学习做准备。(2)本课

    2、程不仅通过选修模块体现了课程的选择性,而且还在必修模块中为学生有个性地发展提供了机会。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学习后,已获4必修学分,余下的2必修学分可以通过选学后续课程获得。(3)完成必修学分的学习后,学生还可以根据学习兴趣、发展潜能和今后的职业需求等选学有关内容。学生最好参照“高中物理课程结构框图”的顺序选择课程,以便循序渐进,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学生也可以跨系列选学相关模块,根据需要决定学习某系列模块的先后顺序。(4)本课程是为大多数高中学生发展设置的国家课程,为了让学有所长的学生更充分地发展,我们建议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设相关的课程,如“物理实验专题”1、“物理专题研修”2等,以便进一步提高

    3、学生的实验素养,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研究能力等。2课程模块说明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相互作用及运动规律、能量等物理学的核心内容,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系列选修2-1、选修2-2、选修2

    4、-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选修系列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无论哪一组模块,不仅含有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而且还含有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技术应用、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3行为动词说明标准中部分行为动词界定*类型水平各水平的含义所用的行为动词知知识技能目标动词 知识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

    5、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例说明、列举、表述、识别、比较、简述、对比认识位于“了解”与“理解”之间理解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阐述、解释、估计、理解、计算、说明、判断、分析、区分应用在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评估、使用、验证、运用、掌握技能独立操作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或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体验性要求的目标动词经历从事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观察、收集、调查、交流、讨论、阅读、尝试、实验、学习、探究、预测、考

    6、虑、经历、体验、参加、参观、查阅反应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反应等体会、关注、注意、关心、乐于、敢于、勇于、发展、保持领悟具有稳定态度、一致行为和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形成、养成、具有、领略、体会、思考* 标准中有的行为动词前加有“初步”、“大致”、“简单”等词,其对应的水平比原行为动词的水平低。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总目标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

    7、、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念。二、课程具体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习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思想。2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的一些基本技能,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3初步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以及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4关注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能尝试运用有关的物

    8、理知识与技能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2通过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能计划并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解决学习中遇到的一些物理问题,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4参加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5具有一定的质疑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领略自然界的奇妙与和谐,

    9、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能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2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究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学问题。3具有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可靠的意识。4. 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5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6. 关心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

    10、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一、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高中物理课程各个模块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学探究或物理实验。高中学生应该在科学探究和物理实验中达到以下要求。科学探究要素对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问题能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从物理学的角度较明确地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猜想与假设对解决问题的方式和问题的答案提出假设。对物理实验结果进行预测。认识到猜想与假设的重要性。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知道实验目的和已有条件,制定实验方案。尝试选择实验方法及所需要的装置与器材。考虑实验的变量及其控制方法。认识到制定计划的

    11、作用。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用多种方式收集数据。按说明书进行实验操作,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如实记录实验数据,知道重复收集实验数据的意义。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认识到科学收集实验数据的重要性。分析与论证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认识到在实验中进行分析论证是很重要的。评估尝试分析假设与实验结果间的差异。注意探究活动中未解决的矛盾,发现新的问题。吸取经验教训,改进探究方案。认识到评估的意义。交流与合作能写出实验探究报告。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有合作精神。认识到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二、共同必修模块共同必修模块是为全体学生设计的,旨在引导学

    12、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共有物理1和物理2两个共同必修模块,总共4学分。物理1 本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也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本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的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学习基础物理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受到多方面的熏陶。本模块

    13、划分为以下两个二级主题:运动的描述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一)运动的描述1内容标准(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例1: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力与运动的主要观点和研究方法。例2:了解伽利略的实验研究工作,认识伽利略有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例3: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例4: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或其他实验方法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4、例5:通过史实,了解伽利略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所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2活动建议(1)通过实验研究质量相同、大小不同的物体在空气中下落的情况,从中了解空气对落体运动的影响。(2)通过查找资料等方式,了解并讨论伽利略对物体运动的研究在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上的重大意义。(二)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及使用目的(如获得弹力或减小振动等)。制作一个简易的弹簧秤,用胡克定律解释其工作

    15、原理。(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能区分矢量与标量。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研究大小相等的两个力在不同夹角情况下合力的大小。(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通过实验测量加速度、力、质量,分别作出表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然后根据图像写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体会这个探究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与质量的关系。(6)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例6:在等式中给定k =

    16、 1,从而定义力的单位。(1)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的事例。(2)通过各种活动,例如乘坐电梯、到游乐场乘坐过山车等,了解和体验失重与超重。(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设计一种能显示加速度大小的装置。(4)通过听讲座、看录像等活动了解宇航员的生活,了解在人造卫星上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尝试设计一种在人造卫星或宇宙飞船上进行微重力条件下的实验方案。 物理2本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并为后续模块的选择做准备。本模块划分为以下三个二级主题:机械能和能

    17、源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一)机械能和能源 1内容标准(1)举例说明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理解功和功率。关心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机械的功率的大小及其意义。分析物体移动的方向与力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力所做的功。分析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一定时,牵引力与速度的关系。(2)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用打点计时器或光电计时器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从牛顿第二定律导出动能定理。(3)理解重力势能。知道重力势能的变化与重力做功的关系。(4)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

    18、中的问题。(5)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知道能量守恒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6)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评价核能为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可能发生的问题。(1)设计实验,测量人在某种运动中的功率。(2)通过查找资料、访问有关部门,收集汽车刹车距离与车速关系的数据,尝试用动能定理进行解释。 (二)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1)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2)会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知道向心加速度。(3)能

    19、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离心现象。估测自行车拐弯时受到的向心力。(4)关注抛体运动和圆周运动的规律与日常生活的联系。(1)通过查找资料,对比实际弹道的形状与抛物线的差异,并尝试做出解释。(2)调查公路拐弯处的倾斜情况或铁路拐弯处两条铁轨的高度差异。(三)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1)通过有关事实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万有引力定律。认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重要意义。体会科学定律对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作用。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未知天体的事实,说明科学定律对人类认识未知世界的作用。(2)会计算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3)初步了解经

    20、典时空观和相对论时空观,知道相对论的建立对人类认识世界的影响。(4)初步了解微观世界中的量子化现象,知道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能量变化特点,体会量子论的建立深化了人们对于物质世界的认识。(5)通过实例,了解经典力学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体会经典力学创立的价值与意义,认识经典力学的实用范围和局限性。了解经典力学对航天技术发展的重大贡献。了解重物下落与天体运动的多样性与统一性,知道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对科学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6)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对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作用。举例说明物理学的进展对于自然科学的促进作用。 2活动建议(1)观看有关人造地球卫星、航天飞机、空间站的录像片。(2)收集世界和我国

    21、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科学报告。三、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设计的。在这些选修课程中既考虑了学生的基本学习需求,又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空间;既为学生设计了适合其兴趣爱好和能力倾向的不同模块,又考虑了不同模块的相互联系和共同要求。本选修课程由10个模块组成,其中选修11,选修12 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选修21,选修22,选修23 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在注重物理学的应用和社会意义的同时,较系统地介绍物理学内容,进一步强调

    22、物理学研究思想和方法。选修1-1本模块是选修模块。物理学的发展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的技术应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时也引起了资源、环境等问题。在本模块中,学生在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及其技术应用的同时,将会更多地体会到物理学的发展对人类文化、人类社会的影响,更深入地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本模块涉及电磁现象和规律、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等内容。学生将经历从观察、认识形式多样的电磁现象到构建统一的电磁理论的探究过程,了解这些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类思维、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认识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体验科学家不畏艰辛、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精神。电

    23、磁现象与规律 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 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一)电磁现象与规律1. 内容标准(1) 用物质的微观模型和电荷守恒定律分析静电现象。认识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 通过实验认识电场和磁场,会用电场线、电场强度描述电场。会用磁感线、磁感应强度描述磁场。知道磁通量。用电场线描绘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周围的电场。用磁感线描绘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3) 了解奥斯特、安培等科学家的实验研究对人们认识电磁现象所起的重要作用。知道匀强磁场中影响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因素。简述奥斯特实验对揭示电磁规律所起的重要作用。(4) 通过实验认识洛伦兹力。知道影响洛伦兹力方向的因素。了解电子束的磁偏转原

    24、理及其在技术中的应用。观察阴极射线在磁场中的偏转。初步了解显像管的工作原理。(5) 收集资料,了解电磁感应定律的发现过程,知道电磁感应定律,列举电磁感应现象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体会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6) 初步了解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思想,体会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意义。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2. 活动建议对比万有引力定律与库仑定律,讨论自然规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二)电磁技术与社会发展(1) 收集有关电磁领域重大技术发明的资料,从历史的角度认识这些技术发明对人们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阐述我国古代有关磁现象的研究与发明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收集爱迪生

    25、与电有关的技术发明资料。简述电话的发明对人们生活方式、社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2) 了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对能源利用方式、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对比热机和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讨论从热机到电动机的技术变革对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3)了解常见传感器及其应用,体会传感器的应用给人们带来的方便。知道温度传感器具有将温度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的作用。(4)列举电磁波在生活和生产中广泛应用的事例。了解电磁波的技术应用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发表见解。讨论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5)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人类现代生活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对科学、技术及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发表

    26、自己的观点。例7:举例说明电磁波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1)收集资料,举办以“科学、技术与社会”为主题的研讨会或展览。(2)调查并讨论手机的使用是否会对人体造成影响。(三)家用电器与日常生活(1) 初步了解常见家用电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能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常见家用电器。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了解微波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微波炉。通过观察、查阅资料,了解录音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能根据说明书正确使用录音机。(2) 知道常见家用电器技术参数的含义,能根据需要合理选用家用电器。讨论在家庭中节约用电的多种途径。阅读洗衣机说明书,知道其技术参数的含义。(3) 识别电阻器、电容器和电感器,初步了解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具有判断家用电器故障原因的意识。(4) 了解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1)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讨论电器不断更新和废旧电器处理等问题。(2)参观商场,收集不同品牌、型号洗衣机资料,讨论怎样选购洗衣机。 选修1-2热现象是人类较早深入研究的


    注意事项

    本文(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课程标准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