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基于网络的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发展性评价研究.doc

    • 资源ID:6680978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基于网络的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发展性评价研究.doc

    1、基于网络的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发展性评价研究 摘自:济宁市教研中心网 一、研究目的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业界普遍认为:制作电子主题作品(电脑绘画、电子板报和演示文稿等)最能反映小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目前的主题作品评价要么仍是“教师裁决”式,导致学生消极对待评价,其结果难以“促学”;要么虽有心尝试发展性评价,却终被设计得过于繁琐操作程序折腾回老路。如某些地区开展“档案袋评价”,仅纸张的消耗就已成为学校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对老师工作量的压力更可想而知。有鉴于此,我区成立了“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发展性评价方案的探索”课题组,以“行动研究”的方法,从设计评价量规、开

    2、发评价工具和探索评价教学入手,希望能找到发展性评价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效结合的途径。 二、评价方案的初步构想 (一)什么是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制度,它把评价视为发现学生发展可能性的手段,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充分了解学生,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关注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及时准确地肯定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客观地反映和鉴别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帮助学生改进。 通过分析这个定义,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主题作品评价的教学中要落实发展性评价须处理好以下几点: 1.树立“以人为本,旨在发展”的评价理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评价重点并非甄别学生的优劣、长短,而是重在将评

    3、价结果以科学的、恰当的、具有建设性的方式反馈给被评价者,促使其最大限度地接受。因此应让学生(有条件的可加上家长)参与主题作品评价,在平等、互尊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讨论进行,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开阔眼界,发展自身。 2.准确判断学习效果,及时提供有效的改进信息 发展性评价提倡学生与课程目标比较,从中发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迈进,所以必须将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客观地告诉学生本人(表达上可以灵活),并提出有效的建议,才能使被评者认真总结前期行为,思考下一步的计划。切实发挥评价的诊断、调控功能,实现“以评促学”。因而客观、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开展发展性评价的基础,快速、高效的评价信息处理机

    4、制是实现发展性评价的手段。 3.关注个性发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小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而评价时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各种差异,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质性评价的方法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有效拓展潜能、勇于展示自我,使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二)如何进行发展性评价 1使用量规制定评价标准 受到思维方式的制约,小学生的理解力、领悟力不高,为了使他们能顺利参与评价,完成自评和生生互评,课题组在制定评价标准时使用了“量规”技术。 量规源于英文单词是rubric,也译为量规表、评价表或评分细则。量规专家海蒂.古德瑞齐在1997年解释了量规的涵义,

    5、她认为:量规是一个评分工具,它为一个作品或其他成果表现(比如一篇文章的观点、组织、细节、表达、布局等)列出标准,并且从优到差明确描述每个标准的水平。它和传统的评价表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考查内容是“学生达到所有的评价标准了吗?”,而不是比较学生之间的差距; 2)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于一体,既可以通过比较明确的标准逐项评价学生学习的情况,达到促进学习反馈和改进的目的,同时其结果也可以等级或者分数的形式给出,以便于综合比较。 量规以其清晰的区分标准使学生的操作有了依据,评价结果更为客观、有效,同时它还能为学生的发展指明方向。目前,国外已有大量成功案例证明了这一点。 2开发基于动态网页的评价软件

    6、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个不利因素是教师除承担各种繁杂的工作外,每人至少要教300名,甚至更多的学生。这意味着如果以纸笔填写评价量规的形式来开展“自评”、“互评”和“师评”的话,仅数据统计一项,就会面临无法克服的困难。而优势是基于网络环境,如充分利用这一点(含数据库技术),就可使执行有关工作(如保存评价数据,分析评价结果等)的效率大大提高,较好地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互动化,评价过程动态化。 综合上述,我们得出了以下研究假设:使用基于网络环境的电子量规评价工具去评价主题作品,可以对不同评价者的评价数据进行高效的、智能化处理。经汇总后,可向作者提供作品修改的参考建议,这些特点有利于实现“以评促学”的

    7、目标。 三、行动研究的过程 围绕假设,本次研究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指:由与问题有关的所有人员共同参与研究和实践,对问题情境进行全程干预,并在此实践活动中找到有关理论依据及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它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发展过程,每个循环都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环节。 本次行动研究的总目标是: 1设计面向小学生的主题作品评价量规; 2开发基于动态网页的评价软件; 3研究基于上述电子量规的主题作品评价课的操作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课题组内的3间实验学校(其中区级学校1间,无等级达标学校2间)的3个班,均是四六年级,共112人。行动研究分三轮进行,每轮都从量规设计、软件

    8、开发和教学应用三方面进行,具体设计如下: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1目标:确定使用评价量规是否有利于我区学生进行作品评价。 2计划:通过同一批学生先后使用传统的评价表和量规对同一批作品进行评价,了解量规是否有利于学生客观、准确地评价作品;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访谈,了解使用量规开展评价在“以评促学”方面的作用。 3行动: 量规设计 为做到有的放矢,实验教师在正式行动之前,参考了全国中小学电脑作品制作竞赛和广州市中小学计算机作品大赛的评价标准,为量规定下了:内容、格式、技术运用和艺术表现4个评价方向。2004年9月,课题组对广州市12区的信息技术教研员进行了一次有关组成量规评价指标项的问卷调查(满分

    9、为5分)。 从中不难看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样是发展性评价所要达到的目标。据此,课题组完成了量规(初稿)。 实践操作时,“作品规范”和“技术运用”两项,可由执教老师根据作品类别的不同和制作的具体要求提出明确标准。 软件开发 课题组开发出基于动态网页的“海珠区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评价系统V1.0”,其对作品等级的评价为:优-80分以上,良-7970,及格-6960,不及格-60以下,该成绩由本人、同学、老师和家长四类评价者评定产生(由于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主体实施上具有不确定性,软件设计了以下几种评价方案:自评:生评:师评:家长评=2:2:4:2;自评:生评:师评=3:3:4;自评:

    10、生评=4:6,由软件根据作品的实际评价者类别做出智能化选择,得出被评作品的最后总成绩),若有多名同学对同一作品做 出评价,则取其平均数作为该类别的成绩。此外,它已具有简单的评价、汇总、统计、建议功能。 教学应用 考虑到小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我们没有采用对照班比较的方法来验证量规的效用,而是让同一批学生先后用基于动态网页和基于量规初稿的评价软件对同一批电子板报作品进行评价。课后,课题组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抽样访谈,了解他们使用不同评价表后的感受。 4.观察(含分析,下同)结果如下: 问卷数据还包括:91%的学生能理解内容的全部或大部分,认为表中的原创性,思想性、科学性,作品规范和技术运用量4

    11、项评价指标项操作起来有困难。 怀着对个别数据的疑问,课题组进行了后继访谈,得知:部分持使用评价更准确的学生的观点是:评价结果是百分制。 5.反思:根据以上结果可知,量规(初稿)能减少主观评价的模糊性和随意性,便于学生掌握评价的方向与方法,使评价更为客观、科学,其设计基本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但量规语言表述有不完善之处,评价指标项较多,评价用时稍长。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第一轮研究使我们坚定了研究信心,明确了努力方向,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开始了第二轮研究。 1目标:开发便于小学生使用的电子量规。 2计划:通过全区信息技术教师的共同研讨,确定量规的评价要点与权重;修订评价软件的各操作界面;制定主题

    12、作品评价课的操作方案。 3行动: 量规设计 利用区教研活动,向全区信息技术教师介绍了学生对量规的使用情况,与他们一起对量规进行研讨,修订。 观察:老师们对量规持也基本肯定态度,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了“原创性”和“思想性、科学性”2个评价指标项的标准描述语句;认为单纯考察学生的“技术运用量”并无实际意义,该点宜和“技术运用效果”合并,这样也可精简评价项目,提高评价效率;考虑到评价可能采取匿名的方式进行,指标项“是否进步”可删除;同时,作为面向全区的评价,首先要考虑基础性,所以“布局”和“颜色”(艺术表现)宜作为有一定区分度的加分因素来考虑。此外,区内各校间差异较大,应允许在此量规的基本框架下

    13、,由各校作适当调整。根据老师们的建议,课题组精简了标准,重置权重,完成了对评价量规的第一次修订。 软件开发 完成了“海珠区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评价系统V2.0”,除对评价软件中的现存量规按上述要求进行结构、内容与权重方面的修改外,还将它设计成一种开放式的评价工具,即将电子量规结构、内容与权重方面的调整权完全赋予评价软件的使用者,他们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自由设置相关的参数,使各学校的教学评价充满个性。教学应用 实验教师利用评价工具进行了一次名为小小心意卡的电脑绘画评价课的尝试,一方面考察学生对评价软件的使用状况,另一方面了解主题作品评价课操作方案“学生初评教师点评对照反思集体交流修改作品”的执

    14、行效果。课后,同样进行了问卷和访谈,并分析了评价结果。 4.观察:学生的问卷(附件2)显示,95%认为自己基本能理解量规表的内容,97%感到能根据量规表表达自己对所评作品的算法,95%能从软件反馈的评价信息中看清努力方向。但超过60的作品被评优,说明优秀作品的分值起点稍低,软件的“生评”出现了“一票否决” 8的不合理现象,教学中,“生生互评”出现个别的“有人无人评,有人多人评”的现象。 5反思:新量规的结构和语言表述更为简明、科学、合理;软件操作简单,为避免上述“一票否决”的现象产生,软件算分时应采用取评价要点等级分区间中值的做法。修订后的作品等级分值为:优-85分以上,良-8475,及格-7

    15、460,不及格-60以下;课堂教学中“互评”应先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协调,确保本组“人人被评,人人参评”。在此基础上,再尽可能多地评价其他人的作品。 在第二轮行动研究中,电子量规评价工具基本成型,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评价内容相对稳定,标准明确。为了利于小学生把握评价要点,提高评价能力,各类电子主题作品的评价都从内容、格式、技术运用情况和艺术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评价要点数量相同,每个评价要点的不同等级区分度明确,辨析容易,操作简便。 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统一。评价数据不但能储存、汇总,软件还可根据学生在评价时的选项,以及量规本身的权重对作品形成一份质性修改建议,便于学生将其与量规对照,

    16、正视自我,获得努力方向。此外,它还有留言功能,便于评价者提出具体建议,充分落实“以评促学”。 评价体现个性化。量规的内容、权重,甚至结构都能调整,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为验证我们的设想,得出课堂教学中可行的量规使用方案,课题组进行了第三轮的行动研究。 1目标:确定基于电子量规的主题作品评价课的教学方案。 2计划:进一步完善量规与评价软件;确定与评价软件相匹配的主题作品评价课教学方案,更好地实现“以评促学”。 3行动: 量规设计 针对量规语言仍不够浅白的问题,课题组采用了与学生对话的方式,让学生对量规该如何表述提出他们的看法。 软件开发 为使教师清楚地了解全班的制作水平的

    17、情况,软件增加了成绩统计功能,提供评价平均分、各等级的人数比例等数据,完成了“海珠区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评价系统V3.0”。教学应用 以故乡情为题进行了一次电子板报主题作品评价课的教学实践。 4观察:学生能比较熟练地使用软件进行评价,能根据教师点评的方法反思作品,不少学生能对自己的或别人的作品提出具体、有效的建议,整节课的参与度较高,效果较好。 5反思:最终的评价量规显示,97%认为自己能独立操作评价软件,评价一份作品的用时约为5分钟,89%认为评价结果很公正或基本公正;与部分听课教师交流后得知:评价课的教学方案基本合理,为进一步发挥“以评促学”的功效,教学时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几点。 评价量规

    18、如在学生构思作品时就让其了解,评价的执行效果会更佳。基于此,课题组提出了主题作品制作的整体教学方案,而作为本次研究的第4课时,它的操作方案也相应地改为:“学生续评教师点评对照反思集体交流修改作品”,其中“反思与交流”应是该课的重点。 课堂教学中,“家长评”难以实现。建议由家长通过网络,在评价课开始之前完成。 教师要有效地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评、议”活动中去,对照点评,参悟方法,实现“以评促学”。 海珠区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通用评价量规 四、研究结论 在历时1年多的三轮行动研究中,课题组针对每轮行动研究出现的问题对原计划进行了修订,课题组认为,研究达到了预期目标-落实发展性评价于课堂

    19、教学中,主要收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组认识到:我区大多数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使用量规开展评价的能力,量规能使主观评价更客观、准确,而基于动态网页的电子量规还能大幅度地提高评价效率。 (二)成功开发了基于动态网页的电子评价量规。课题组经过反复检验,认为该软件比较符合新课程倡导的评价理念。其中“海珠区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评价量规”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简明,区分度较高;软件操作简便,功能强大,计算迅速,建议针对性强,尤其它可对量规结构、内容与权重进行个性化调整的特点深受基层学校的欢迎,区内不少学校纷纷表示了对该软件的渴求。 (三)探索出一套适应目前评价教学需要的教学方案。该方案(学生续评教

    20、师点评对照反思集体交流修改作品)的操作流程能充分体现师生“双主”的特点,互动较强。此外,主题作品制作课的整体方案更为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促进了学生、教师和学科教学的发展。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三轮行动研究,学生知道了应从哪些方面去评价1份主题作品,各方面做到怎样才合乎要求,怎样根据系统提供的评价信息去构思作品的修改方案,他们参与评价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教师通过参与研究,在评价观念得到更新的同时,评价课的操作技巧,尤其在“以评促学”方面也日趋娴熟,教学深受学生喜爱;目前实验学校进行主题作品评价的效率大大提高了,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也更加清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科教学的发展;此外

    21、,积累的大量数据,为今后进一步完善本评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形成了一批成果,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研究过程中,有关研究成果陆续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主要有:广州市海珠区小学信息技术发展性作品评价的调查与分析发表于广东教育2004年第7期;发挥技术优势,优化作品评价发表于广州教学研究2004年第10期;合理使用评价,取得最佳效果被收录于我区“第三阶段教学设计与实施活动”课改成果汇编实践探索发展。 在研究过程中,部分活动的效果尚不理想,课题组根据研究中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对策,供希望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的学校参考: (一)要加强对学生评价的培训。如何使学生认真、有效地进行作品评价是教学的

    22、一个难点,对初次进行评价操作的学生,尤其要以实际作品为例进行指导,加强他们客观评价他人作品,根据评价结果信息,规划自己作品修改方案,提升作品效果的能力。结合实践来看,忽视了这一点,部分学生评价的随意性将增大,这对教学显然不利。 (二)进一步完善评价量规。经过三轮行动研究后,量规的合理性已得到我区大多数教师认可,但区内学校间,学生间的差异较大,教师的教学风格也各不尽相同,显然对量规也有各自的需求。针对这一特点,课题组在竭力总结评价共性,推出更适合教学需要的量规的同时,也提出2条建议。一是结合软件本身开放性的特点,由使用者对量规进行自主修订,使它各方面符合学校的实际;二是结合主题作品制作课的整体操

    23、作方案,在第一、二课时指导学生正确理解量规,为准确评价奠定基础。 (三)实行开放的机房管理配合评价工作的开展。作品评价主观性较强,相对来说,评价者越多,结论越客观。课题组的经验是:一份作品最好有10人以上进行评价,为此在评价进行期间,除专门进行一节评价课外,实行开放的机房管理能有效配合评价工作的进行。 (四)增强评价软件的通用性。经过8间实验学校的试用,软件在内存为512M的专用服务器上使用状况良好,其速度跟服务器提供的服务数量密切相关。这对我区不少学校服务器和教师机共为一体,内存只有256M,甚至是128M,显然是一种压力。同时由于软件是以实验教师个人之力开发,个别时候会出现莫名错误,稳定性尚有欠缺,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加以改良。 今天,我们的研究暂告一段落。但以后在将本研究于区内推广、交流时,课题组还会广泛听取有关学校的意见,使我们的研究不断深入、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基于网络的小学生信息技术主题作品发展性评价研究.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