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实施方案之七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主题.docx

    • 资源ID:6699249       资源大小:26.5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实施方案之七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主题.docx

    1、实施方案之七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主题主题计划实施方案之七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主题实施方案(试行)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二六年一月目 录序 言 1专栏1: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的内涵 1一、“十五”期间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 2(一)“十五”期间发展回顾 21、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国原始性创新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22、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丰硕,技术创新源泉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加强 43、战略高技术研发成果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54、科技资源的聚集效应显著,凝聚作用进一步加大 5专栏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7(二)主要问题 7(三)面临的发展机遇与需求 8二、指导思想与

    2、发展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发展目标 111、总体目标 112、具体目标 11(1)持续保持在全国创新基地的地位 11(2)面向应用、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研究体系基本建立 12(3)突破若干重点产业发展的战略技术 12三、专题任务 12(一)加强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 13(二)加强产业高端环节的高技术攻关 14(三)支持利用新的研发模式整合资源 15(四)培养应用基础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高端人才 16四、主要促进方式 17(一)加大政府投入,推动面向首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基础 17(二)鼓励企业开展高技术研发活动,支持新型产学研联盟 18(三)完善科研环境条件,吸引研发投资,鼓励在京

    3、建立研发机构 18(四)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提升首都研发水平 19五、保障措施 19(一)加强需求调研与分析的研究 19(二)建立合理的筹资结构,保持投入的稳定增长 19(三)组织保障 20(四)政策保障 20序 言北京是我国原始性创新的重要基地,对实现我国“创新型国家”以及北京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具有不容忽视的重大作用。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是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北京市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意义重大。“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应加强体现区域发展需求和体现区域特点的应用基础研究,并针对北京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前沿技术进行超前部署。专栏1:

    4、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的内涵OECD(世界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将R&D活动划分为三种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研究院将应用研究细分为两类,即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并将应用基础研究定义为:针对具体实际目的或目标,主要为获得应用原理性新知识的独创性研究。一般认为:战略高技术是对具有战略意义的、体现当代最高科技水平的前沿技术的研究。战略高技术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战略性。具有前瞻性、前沿性和全局性,能够影响全局和引领未来;二是密集性。具有知识、人才、资金和信息密集的特点。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主要解决的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基本、长远和关键性的科技需求。一、“十五”

    5、期间应用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发展回顾与现状分析(一)“十五”期间发展回顾1、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全国原始性创新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的高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水平的指标包括科技基地情况、科技投入、科技活动和产出情况。国家支持建立的科研基地,有三分之一的集中在北京。目前,北京地区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1个,占全国的31.7%,覆盖了92门学科中的42门,主要集中在生命科学、数理科学、工程与材料等领域。北京地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6个,占全国的33.6%,主要集中在信息、生

    6、物、新材料等领域。北京地区拥有国家重大科学工程9个,占全国的45%。北京地区研究与发展(R&D)经费由2001年的171.2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316.9亿元,增长了近一倍,其中,基础研究经费由2001年的19.3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44.1亿元,增长了1.3倍。2004年北京地区承担的国家973基础研究计划和863战略高技术计划分别为158项、1227项,涉及经费分别为4.8亿元和27.9亿元,分别占全国的46.1和30。北京地区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十五”期间,一直保持全国第一的位置。发明专利申请量由2001年的4984件上升为2004年8608件,增长了72.7%。2004年发

    7、明专利申请量比上海高出1871件。近年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系的日趋完善,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院所大学与企业双雄并立、各类创新机构竞相发展的新格局,市场导向特征明显的企业研发活动大幅增加,企业用于R&D的经费占全地区R&D经费的比重从2000年的31%增加到2004年的43.7%,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支撑。特别是跨国公司和外埠企业集团竞相涌入,成为北京研发活动的新生力量。近几年,跨国公司在京纷纷设立研发机构,成为北京研发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据2002年不完全统计,北京共有44家跨国公司在京设立了49家研发机构。经过2005年经济普查的初步测算,有390家跨国公司在京设立

    8、了研发机构。在390家研发机构中有192家具有研发活动,2004年投入R&D经费比2000年增长了194.6%。外地大型企业在北京建立研发机构也成为一种新趋势。据调研:2002年底,北京市有87家国内其它省市大型企业在北京设立了103家R&D机构,这些R&D机构的母公司包括海尔集团、华为公司、海信集团、伊利集团等等。近两年外地大型企业在京设立研发机构的数量也是日趋增加。综上所述,“十五”期间,北京地区在全国创新基地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同时,以跨国公司和外埠大型企业纷纷在京设立研发中心为标志,北京地区的创新体系结构也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2、应用基础研究成果丰硕,技术创新源泉的作用得到进

    9、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北京地区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技术创新源泉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例如:在信息科学领域,由中国科学院完成的“半导体纳米结构物理性质的理论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介观系统的一维量子波导理论,发展了二维量子波导理论;首次研究了三维空间阵列排列量子点的光学性质,以及激子、Stark、磁场效应对发光特性的影响等理论,这些理论对于研制新一代纳米器件将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生物医药领域,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完成的“肝细胞生成素等人胎肝来源新基因的系列研究”建立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胎肝基因表达谱,鉴定出一批与肝脏发育、肝癌发生

    10、、造血生成等相关的基因群,首次全景式地揭示了人胎肝兼有的双重功能的分子基础,为人类基因组序列的注解、人类转录组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原始数据支持,为我国完成10人类cDNA的克隆与注释做出了贡献,为我国领衔“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新材料领域,由中科院完成的“若干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探索”项目,合成了五大类不同敏感波长的新型光致变色化合物二百余种,其中,新型杂环取代俘精酸酐等为研制蓝色敏感的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和器件奠定了基础(2004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环境科学领域,由中国科学院完成的“有毒降解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机理的研究

    11、”在利用可见光(或太阳光)光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方面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澄清了一些国际上十分关注而又有争议的科学问题(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战略高技术研发成果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十五”期间,跟踪世界科技前沿开展战略高技术研究,北京地区在某些领域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显现出重要的引领产业作用。例如:在信息领域,开发成功TD-SCDMA标准,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三大国际标准之一,成为移动通信产业新的发展契机;曙光系列和深腾系列高性能计算机代表了世界国际领先水平,使中国成为掌握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在生物领域,基因工程药物开发取得重要突破,为从基因水平推动生物医药产业

    12、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超导技术领域,解决了铋系高温超导线材长线(百米级)生产工艺技术和质量控制问题,建立了年产能力300公里铋系高温超导线材生产线,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为铋系高温超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原材料保障,有望催生新的产业增长点。在新材料领域,在大面积定向超长碳纳米管阵列生长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不仅合成了世界上最长的“超级纤维”碳纳米管,而且合成出世界上最细的碳纳米管,为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基础,有望引发新材料领域的科技革命等等。4、科技资源的聚集效应显著,凝聚作用进一步加大技术交易规模一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技活跃程度,另一方面也反

    13、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资源的聚集或集中程度。“十五”期间,自1999年以来,北京地区技术成交总额在全国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2000年突破100亿元大关,2003年突破200亿元大关,2004年飞跃到425亿元大关,比去年增长60%,占全国的31.9%。其中有一半的技术合作成交额辐射到全国各省市及国外。显示了北京地区科技资源的聚集效应逐年加大,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从科技人才方面看,“十一五”期间,北京地区科技人才聚集效应也十分显著。据统计,北京地区科研机构、高校和规模以上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由2001年的26万人上升到2004年的30万人,增长了15.4%,增幅超过全国4.5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

    14、员总数在全国排在第三位;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科技活动人员由2001年的6.5万人上升至2004年的17.9万人,增长了1.7倍,科技活动人员总数在全国国家级开发区中位居第一;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共培养人才452名,比“九五”增长一倍多。与此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京地区研发国际化趋势日趋旺盛,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研发机构数量大幅增加,国家研发资源也逐步汇集北京。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4年底,跨国公司在京设立的研发机构已经达到390家。另外,“十五”期间,北京市进一步加大了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如市自然科学基金会专门设立了基金资助学术交流活动。据统计:2004年,北京市各专业学会举办的国内

    15、外学术交流活动达一千余次,交流论文上万篇,进一步活跃了学术氛围,也对聚集科技资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专栏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是北京市政府为加强与发展北京市的基础性研究而设立的专项资金。其宗旨是:根据北京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强和发展相应的基础性研究,发现和培养人才,以促进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支持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市自然科学基金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合理的资助格局,支持了一批基础性研究项目,形成了一批优势学科,培养和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活跃了北京的学术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北京的科技进步和原始性创新能力。(二

    16、)主要问题在北京基础研究与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北京集聚了国家的基础研究和高技术研发资源,北京市地方也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但对如何依靠国家的基础研究资源,北京地方的基础研究与国家的基础研究资源如何对接,还未形成清晰的工作思路和建立相应的联系机制。2、随着经济和科技全球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和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近几年来,跨国公司和外埠大企业在京设立研发中心的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北京不容忽视的新型研发力量,那么,作为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引导和支持这些研发力量积极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为北京的未来发展服务,是新时期需要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新课题新任

    17、务。3、在重视以产业发展需求配置科技资源的同时,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的科技资源配置不足。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重了城市空间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需求。基于大气、水、土壤、环境等自然条件与城市空间扩张,能源需求加剧,交通紧张的状况长期得不到缓解和人口增长对北京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重大的和基本的科技需求,需要开展系统的研究以及大量、长期的数据积累和试验探索,运用多学科交叉和技术集成,以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而目前北京在这方面的资源配置、解决经验和能力方面还存有欠缺。(三)面临的发展机遇与需求未来5年和相当长的时间内,北京市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面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和“国际研发模式重构

    18、”两方面的发展机遇。(一)在2006年科学技术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做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党中央作出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以及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为北京市大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指明了远景目标。(二)中共北京市委九届十

    19、次全会提出,要加快实施首都创新战略,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构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根本在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开拓了需求空间。(三)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大,推动了研发模式的重构,北京科技资源优势吸引了国内外企业的研发投资,相继在北京建立研发机构,并开始以研发外包方式利用首都的科技资源。研发模式的创新为科技体制改革带来了机遇,也为北京市采用多种形式促进研发产业提供了基础。适应当前形势,着眼于首都的长远发展,实现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在以下两个方面提出重大的科技需求:1.“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未来产业”的科技需求。要

    20、针对影响经济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和共性问题,瞄准世界信息、生物、先进制造、能源等领域的高技术前沿,加强自主创新研究和成果应用,切实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优化产业结构,引领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2.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科技需求。为解决首都发展中,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城市交通,医疗卫生,安全等管理方面的重大科技需求。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遵循“十一五”科技工作“需求导向、机制领先、凝聚资源、高端辐射”的指导方针,紧紧围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北京市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依托国家基础研究资源,根据北京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21、以及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实际需要,有选择的进行支持,形成重点突出的北京市应用基础研究体系,服务北京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加大对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和大型企业集团战略高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企业参与稳定持续的支持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医疗卫生、安全等公益性的战略高技术研究;加强科研条件和环境建设,活跃首都创新氛围,为国家布局在北京地区的基础研究提供服务,营造有利于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开发的创新文化,支持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进一步提高首都科技资源的聚集能力,推动形成研发产业。通过强化对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的支持,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和持续发展,为

    22、创新型城市建设奠定基础。(二)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开发,改善研究开发基础条件,到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面向应用、重点突出的基础研究体系,力争部分战略高技术领域的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的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力支撑重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管理;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引领北京市未来发展;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和氛围,培养一批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尖子人才,使北京作为我国知识创新高地和技术创新源泉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成为我国甚至亚太地区原始创新和战略

    23、高技术研发中心。2、具体目标(1)持续保持在全国创新基地的地位 论文和论文的引用数;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授权量;获奖科技成果在全国保持第一;应用基础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科技人才规模和质量位于全国前列;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励的科技人员在全国保持第一。(2)面向应用、具有北京特色的基础研究体系基本建立以国家在京基础研究资源为依托,建立起面向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光机电等重点产业,以及解决大气污染、水环境治理、能源、解决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应用基础研究体系。(3)突破若干重点产业发展的战略技术立足北京现有产业优势,突破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的重大和关键技术,支撑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

    24、力争通过新的重大产业技术的突破,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引领未来经济发展。(4)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创新人才要依托我市新星计划、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重大项目、自然基金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为载体,积极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尖子人才,完善适合北京市发展需要的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创新人才结构,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三、专题任务根据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功能,“十一五”期间,本主题以“满足北京基本的和长远的科技需求”为主线,主要设立四大专题任务,加强我市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后劲,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和城市发展。(一)加强

    25、面向应用的基础研究以需求为导向,坚持“以用定研”的原则,围绕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点领域开展应用基础研究,为重点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研究基础,为解决城市建设与管理领域的重大问题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该专题任务的主要内容包括:1、支持北京重点产业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2、持续支持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交通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鼓励技术集成和学科交叉应用,为若干重大问题的解决提供系统方案;3、开展长期、持续的试验探索,形成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和理论基础;支持对北京大气、水、土壤、环境等自然条件基础数据的动态监测;支持北京科学研究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等基础性工作;4、加强市自然科学基

    26、金等专项工作,持续开展促进北京科技创新和持续发展的基金项目,吸引中央在京单位参与课题研究,为北京涵养科技资源。该项任务的实施,主要通过项目支持、政策扶持等多种形式,按照如下原则进行支持:1、要符合北京现在的优势产业或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如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等)发展的基础性需求;2、符合北京环境治理、生态建设、城市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重大、基本的需求;最终成果体现为系统的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明显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等;3、对于公益类的应用基础研究,以政府为主进行支持;4、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二)加强产业高端环节的高技术攻关发挥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引领未来的

    27、作用,按照“突出重点、凸显优势”的原则,针对未来可能影响首都产业发展的高技术进行超前部署,驱动产业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该专题任务的主要内容包括:1、根据北京市软件、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强对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和前沿技术研发的支持,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撑和引领产业的发展;2、支持产学研合作,以企业牵头,在技术引进和集成创新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技术突破,培育新兴产业增长点。该项任务的实施,主要通过科技计划项目的形式进行支持,遵循以下原则:1、支持有研发优势、有产业基础或者产业成长价值链基础的项目。1)所属领域是北京的优势产业,同时国家或北京在该领域已经有

    28、持续投入,并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如软件产业、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装备制造业等),通过支持该领域的前瞻性技术研发,驱动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北京带来明显的产值。2)研发技术着眼于产业高端或未来发展需求,并具备产业成长的价值链发展基础,通过支持该技术研发,能够培育出新生的细分产业。2、能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核心技术、专利或技术标准。3、在项目运行模式上,鼓励产学研合作,支持大企业主导、众多企业参与,与大学院所开展多方合作;所选择的牵头企业要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或者是产品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中型企业。(三)支持利用新的研发模式整合资源北京集聚了丰富的科技资源。“十一五”期间,北京市要加强对基

    29、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相关资源的整合利用,促进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以多种形式进行研发合作,推动新型产学研模式的形成与发展。该专题任务的主要内容包括:1、支持医药产业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软件外包、集成电路设计、消费电子独立设计公司(Design House)等新的研发模式;2、支持在京企业以多种形式建立独立的研发机构(中心)或研究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中心;3、鼓励跨国公司、外埠企业在京设立研发中心;4、鼓励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间的研发合作;并鼓励科研院所采用新的研发模式深化体制改革。该项任务主要按照如下原则推进实施:1、要符合以上支

    30、持内容;2、要体现对科技资源的整合利用,最终效果表现为企业等研发主体的有力合作,企业或企业集团的研发能力得到整体提升;3、政府主要提供政策保障,对具有代表性的研发模式进行重点扶持。(四)培养应用基础和战略高技术研究的高端人才人才培养是区域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十一五”期间,在北京市人才培养专项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内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人才的支持,从而培养一批优秀的青年科技骨干、具有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带头人和企业发展需求的高端人才。该专题任务的主要内容包括:1、支持北京的市场化人才培训机构,为北京发展提供一批技术和管理人才;2、继续推进新星计划,开展北京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专项工作;并

    31、重视对企业研发人才的支持;3、通过科技计划重大项目、自然基金计划、国际合作计划,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该项任务主要按照如下原则推进实施:1、协调市委组织部、人事局、市科委等部门已有的人才培养与支持计划,加强各相关部门的合作,全面支持基础、高端等各类人才的培养;2、提出科技计划项目(课题)、自然基金项目中对人才培养的要求;3、加大对企业研发人员的支持,在新星计划中设立支持企业研发人员的内容,并改进人才评价方式,构建企业高端人才评价新体系,定向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四、主要促进方式(一)加大政府投入,推动面向首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基础在京的大学

    32、、国家科研机构承担了大量的基础研究任务,培养了科研生力军,积累形成了北京的基础研究优势。北京的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要充分依靠国家的科技资源。要以首都城市建设与管理、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公共科技事业的需求为导向,加大政府投入,支持面向重点发展行业的应用基础研究,发挥科技的引领作用。按照定向引导与自由探索相结合原则,通过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重点建设与北京产业的长远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相关的学科,培育原始性创新能力。利用首都科技资源优势,有针对地建立开放的基础研究试验平台,形成有首都特色的应用基础研究体系。(二)鼓励企业开展高技术研发活动,支持新型产学研联盟企业是创新主体,发展首都的战略高技术将主要围绕北京的产业发展目标和结构调整方向,鼓励和支持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集团的战略性高技术研发活动,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注意事项

    本文(实施方案之七推进科学技术普及主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