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2009年至2013年8月由曹玉和同志担任,2013年9月起由张森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唐君玲同志担任,组员包括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李忠伟主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娴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教导主任和级部组长,大队辅导员姚雪荣,教导干事张康康。其主要职责是对校本课程的开发做出正确决策,予以全面部署,组织人力物力,协调各方关系。1.2组建了校本课程督导小组。校本课程督导小组由副校长唐君玲、专业心理教师李忠伟和王娴组成。其主要职能是审议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各项资料的科学性、专业性、适用性,指导老师的日常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团体活动方案,对家长
2、进行系统培训,对老师进行心理干预和专业知识培训,提出意见和建议,收集成熟的材料,并分类整理保存,检查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执行情况。2注重解决校本教材编写中存在的一些问题。2.1校本课程是基于学校办学特色而提出的。校本课程与学校特色的关系应是:先以学校特色来进行课程开发先有特色而后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过程中,更加促使学校特色鲜明化、独特化。基于学校,更发展于学校,又更促使学校特色化发展。也就是说,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必须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所编写的向幸福启航上下两套教材,就紧紧围绕我们的办学特色进行编写的,其内容编排和相关素材的应用都紧紧围绕我校的“家校结合有效开展心理
3、健康教育”这一办学特色进行的。2.2明确出发点。心理健康教育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教材(山东省教研室正在研究编写),由上到下大家都是靠着经验在搞,更多的借鉴了德育和思品课的内容。为此我们依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进行编写。另一个依据就是要以学生、教师、学校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要求实用性强,指导性强,针对人群广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能力每学年分上下册,覆盖1到5年级,包括了学习心理辅导、人格辅导、情绪情感辅导、人际关系辅导和生活辅导5个大的方面。2.3校本教材有较大的存在价值。教材的存在价值主要取决于它是否真地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所帮助,而且是不可替代的帮助。往往
4、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前者很容易考虑到,而后者很容易忽略。在这次的校本教材编写中我们注重了其价值的集中性体现,贯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个孩子从中真正受益,我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兼职心理老师(班主任)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每次讲授后由督导小组进行评课,教师再进一步修改,不断优化完善教学流程,我们将老师们部分较好的教案集中起来,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心理健康课的深入开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个人心理专业化的发展,营造了团队和谐协作的氛围,凝聚了团队合作探究的力量。3校本教材的具体实施。3.1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难题。3.1.1专业人才特别是小学,根本没有专职心理老师。我
5、们的兼职老师也多是大队辅导员,是搞德育的,德育与心理辅导在很多在方是有本质区别的。另外,心理辅导员主要由班主任担任,传统的班主任角色与心理辅导员之间本来就有着矛盾与冲突的地方,角色转换也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这些教师没有专业的心理咨询知识,缺少心理辅导与咨询技术,更没有经验,所以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往往变成一德育课,根本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更不可能设计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所以,在大多数小学里,心理健康教育还只停留在理念和愿望的层面上。3.1.2急功近利心理学的知识可总结两个字:杂、细。传统思维是:如何把问题了就行了。所以很多学校的心理辅导员也是这样做的,找一些书,学一堆理论,
6、然后就去给学生解决问题。这样一定会出事的,因为心理问题表现有原发和继发之分,所以单从结果入手很容易出错。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辅导根本的方法是要从“为什么”入手,先问为什么,学会分析、鉴别病因,遵循基本的心理辅导原则,方能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切不可急功近利。就事论事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也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3.1.3流于形式。心理健康教育是系统和长期的,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目标计划,有评估有督导,定期讨论实例。而很多学校把心理辅导当成了心理课,上完一节是一节,注重地是知识点的“教育”,缺少系统的行为训练,人格的培养、情绪、人际关系等的指导。3.2如何做好家校结合,从而有效开展心理健
7、康教育。3.2.1辅导原则3.2.1.1保密原则。3.2.1.1.1不在任何场合谈论来访者的隐私;3.2.1.1.2除非征得来访者的同意,不向来访者的老师、同学、父母等谈及来访者的隐私; 不允许任何人查阅心理咨询档案(保密例外除外)。3.2.1.1.3保密例外原则,当求助者有伤人或自伤的取向时应积极与有关人员沟通。3.2.1.2道德中立原则。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本质的区别,德育工作侧重把学生放在社会关系的层面上去考察和培养,要求学生按照他现在所承担的与未来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去行动;心理辅导侧重把学生放到人际关系层面上去考虑,要求学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同周围环境、同一个个具体个人保持心
8、理上的适应。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对来访者有道德性评价。3.2.1.3完全接纳原则。无论什么样的学生,无论什么样的问题,在做心理辅导时,辅导老师要绝对接纳学生,与学生共情,站在学生的心理层面来接纳他们,面带微笑、心静气和,不带有色眼镜。3.2.2具体措施3.2.2.1对全体教师进行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与德育教育有很大的区别,它们在主体性、关注的重心都有是不同的。传统的教育注重培养的是教师的德育教育方式方法,这些方法主体永远是教育者,沟通的基本原则也是“教育”。而心理辅导却是建立在真正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沟通,这样的沟通是述说与倾听、建议与接纳,没有说教,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引导处在迷惘中的
9、孩子的走出阴霾,通过自身的体验来完善自己的行为与意志,从而学会如何去做合理合情的事。但我们的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早已习惯了那种说教,要想让教师放弃这一观念,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对全体教师做必要的培训,让教师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技巧与原则。3.2.2.1.1聘请专家定期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心理辅导培训。为了让教师能保持持续的热度,保持学习系统性,每周最少安排两次培训,全部课程参考国家级心理咨询师培训的教材和学校心理辅导员的教材。3.2.2.1.2情境模拟训练。理论知识有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但要在实际的辅导工作中灵活运用就不那么简单了。首先请老师看辅导录像,然后在设计好的模拟情境中分角色扮
10、演,真实再现辅导过程,在扮演过程中督导团进行评价和指导。这种方法效果显著,教师能快速地掌握具体的辅导方法,并能马上在实际辅导中运用。3.2.2.1.3督导提高。会运用一般的辅导技术只是说明教师已经能胜任角色的变化,但要想有所提高,就必须在辅导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我们对老师提出的一个要求,要求他们在每个辅导案例之后至少提出一个有建设性的问题。然后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把所有的问题提到学校心理督导团进行讨论,由督导团提出解决的方法。3.2.2.2转变家长的观念。相比较于教师来说,转变家长的观念要困难的多的,一来对家长的系统教育周期太长,频率太慢,很多家长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很难通过
11、一两次培训就能转变得了的。3.2.2.2.1通过班主任有针对性的谈话。首先通过问卷掌握班上问题较突出孩子的情况;然后学校心理辅导督导小组根据这些情况开展专门的讨论会,确定辅导方案; 最后由班主任找这些家长个别交谈,一来灌输一些心理辅导的基本常识,二来进一步了解家庭情况。3.2.2.2.2分年级座谈。经过3到5次的个别谈话后,学校督导小组分年级把这些家长组织起来座谈。3.2.2.2.3以个案转化为例,积极全面推广。那些特殊情况的学生在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学校以这些个例的明显变化为例,与更多的学生家长积极展开对话,家长在学生良性的变化中得到了启示,转变观念也就顺理成章了。3.2.2
12、.2.4请专家对全体家长作培训。在以上的基础之上,对全体学生家长进行专业的心理培训。每次培训后,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个体辅导老师提出的要求对孩子的心理家庭训练做监督,并做好总结记录,每学期把记录交到学校存档。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殊情况提出自主辅导建议,与孩子的个体辅导老师协商增加个体辅导的内容,并留有详细的辅导记录,以备学校督导组的督导。3.2.2.2.5开展家校联合活动。活动是最好的辅导方式,家长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自发组织孩子的校外心理辅导活动,学校积极配合。每次活动都有一个主题,在这些活动中都留有记录,并做出辅导评估存档。3.2.2.3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渗透心理辅导。课堂教学是学生的主要活
13、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辅导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主要和最有效的开展途径和方式。我们的口号是把每堂课都当成是一次团体辅导,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所以有教是在上课时要注意运用心理辅导的技巧与学生沟通,学会尊重学生,科学利用心理辅导技巧,比如:倾听、我的信息的表达、阳性强化、阴性强化等等。3.2.2.4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渗透心理辅导。学校利用班晨会、宣传栏、校报、校园广播及时地宣传心理辅导的小技能技巧,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动用、体会,学校心理咨询室开设小信箱和团体咨询的形式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沟通障碍。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许多平时人际关系紧张的同学
14、更是从中获益非浅,校院内外都激起了大家的热情。3.2.2.5团体辅导。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扰和极个别的心理障碍,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由心理辅导老师对那些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辅导与问题的矫正。具体做法:3.2.2.5.1学期初学校统一制订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统计学生的主要问题。3.2.2.5.2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团体辅导,辅导的内容落实在大队部的活动中,班主任的晨会中(每次晨会都要做辅导记录)。3.2.2.5.3按问题的不同,分期分类对个别学生开展团体辅导,并对他们建立完整的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追踪评估,直至问题解决。3.2.2.5.4在对学生开展团体辅导的同时,对这些学生的家长也开展
15、有针对性的辅导,形成家校统一的辅导模式,保证被辅导学生的训练的一致性。同时也提高了家长的沟通能力。3.2.2.5.5学期末做评估性问卷,用统计学对辅导效果进行评估,对每个学生写出评估评语,并进一步与学生家长座谈,进一步培训家长的沟通能力,对学生存在问题查漏补缺,完善辅导的效果。3.2.2.6个体辅导。3.2.2.6.1根据学期初的调查问卷,将学生问题分类,每类学生具体到一个老师。3.2.2.6.2负责老师根据辅导原则制订具体的辅导计划(以周为单位)。在具体的辅导中学校督导小组定期把情况收集起来,然后在家长座谈会上与家长交流,共同关注辅导对象,保证辅导的一致性和有效性。3.2.2.6.3根据辅导
16、计划进行个体辅导,并做好记录,学校每个月进行一次督导。3.2.2.6.4个体辅导时要注意与家长结合进行辅导,家庭里延伸辅导不是学生心理辅导的辅助部分,而是必要的组成部分,这部分如果做不好,很容易出现5+2=0的现象。一但这种现象发生,那么这样的辅导只会起反作用。自2009年以来,作者经过3年的实践,取得了一系列的预期效果,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支持与好评。所涉及的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有了很明显地改变,在社会上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后,所做一切都是在实验与摸索中前进,无论是理论支持还是活动形式还有许多不足,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总结、修正。4结束语。我们学校的校本课程是的摸索中前进的,必须有许多不足,但是,这对于我们每一位参与者来说都是宝贵的经验,相信在以后的校本教材的开发中我们会取得更大进步。201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