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评价与事故预防原理.ppt

    • 资源ID:7483189       资源大小:1.81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评价与事故预防原理.ppt

    1、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公司地址:邮政编码:联 系 人:联系电话:传真电话:Email:网址:,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背景 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重大危险源普查 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 应急计划,背景,重大事故频繁发生1976 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 1984 墨西哥城石油液化气爆炸事故 1984 印度博帕尔市郊农药厂甲基异氰酸盐泄漏恶性中毒事故1993 深圳化学危险品仓库爆炸火灾事故 1997 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共同特征 失控的偶然事件,会造成工厂内外大批人员伤亡,或是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或环境损害,或是两者兼而有之。根源是设施或系统中储存或使用了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

    2、。事实表明,造成重大工业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既与化学品的固有性质有关,又与设施中实际存在的危险品数量有关。,概念重大危险(major hazards)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设施)(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不论长期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如严重泄漏,火灾或爆炸,其中涉及到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并导致对工人、公众或环境造成即刻的或延期的严重危险

    3、。,国外研究发展概况英国 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1982.6 欧盟工业活动中重大事故危险法令(EEC Directive 8250),简称塞韦索法令1992 美国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标准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RMP)标准1985 ILO 重大工业危险源控制方法三方讨论会 1988 ILO 重大事故控制实用手册1991 ILO 重大工业事故的预防1993 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和建议书1993 澳大利亚 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 印度、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内研究应用概况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重大危险源评价和

    4、宏观控制技术研究1997 劳动部在劳动保护专项措施计划中立项“重大危险源普查监控系统试点项目”,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成都、青岛六城市成功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目前全国有重庆、无锡、南京等十多个城市开展了重大危险源普查工作,为我国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和监控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基本规范(试行)国办发(2000)64号 第58条要求企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和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国家经贸委安全生产局2001年安全生产工作要点要求“要对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普查、评估和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国内研究应用概况国务院令34

    5、4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1.9通过 第十条规定“已建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和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不符合前款规定的,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监督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顿;需要转产、停产、搬迁、关闭的,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二十二条规定“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国内研究应用概况主席令70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6.29通过 第三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

    6、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预案。第八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业整顿,可以并处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一)(二)对重大危险源未登记建档,或者未进行评估监控,或者未制定应急预案的;(三),重大危险源与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

    7、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我国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中,把重大事故隐患定义为: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可能导致事故损失的程度分为两级,即特别重大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特别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5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组成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重大危险源的评价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重大危险

    8、源的安全报告应急计划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重大危险源的监察,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工业生产的状况,在借鉴国外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必须建立适合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的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1)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规定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察部门、企业、行业主管部门、工人及其组织的职责。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把事故预防纳入法制轨道,重大事故不断发生的严峻局面才会尽快改变。(2)实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以及配套法规,实行重大危险源登记、普查制度。,建立我国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3)建立国家、省(直辖市)、市三级重大危险源安全监察控制体系,各级安全监察机构定期对所辖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进行专业监察。

    9、(4)建立国家、省(直辖市)、市三级重大事故应急反应系统(即场外应急计划),以便对突发事故进行救援处理。(5)制定危险厂房选址和土地使用政策,规定不同级别的危险源与居民区之间的安全距离。对不符合安全距离的危险设施和居民区,限期拆迁或采取防护措施,以减轻或避免灾难性事故损失。,(6)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必须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根据国家制定的重大危险源标准和重大事故预防控制法规,对所属的危险源进行风险分析和安全评价,对每个重大危险源都要有完善的安全技术措施和组织管理措施;建立场内应急计划,并对全厂职工进行重大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的教育与训练;定期对重大危险源操作和管理人员进行预防事故的专业培

    10、训;向当地安全监察部门上交详细描述危险源状况的安全评价报告(如属新建工程或项目必须在其投入运行前提交有关安全评价报告)。,(7)行业主管部门协助安全监察部门对所属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分级监察管理的同时,应研究和制定适合行业特点的重大事故预防和控制措施(如安全工程措施、事故监测、预警系统、危险评价方法等),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加强对所属重大危险源的管理。(8)各级工会充分行使群众监督权力,发动职工群众查隐患,堵漏洞,保障工人的安全生产。发现生产和管理上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异常情况,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此外,工人有权力充分了解工作中潜在的危险性,并接受安全措施和事故应急反应培训。,我国重

    11、大危险源控制系统,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防止重大工业事故发生的第一步是辨识或确认高危险的工业设施(重大危险源)。由政府主管部门和权威机构在物质毒性、燃烧、爆炸特性基础上,制定出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通过危害物质及其临界量标准可以确定哪些是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潜在危险源。,国外标准介绍1976 1979 重大危险咨询委员会(ACMH)1982塞韦索法令 1996 Council Directive 96/82/EC 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Council Act(88)84 1992 美国 高度危险化学品处理过程的安全管理标准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预防化学泄漏事故的风险管理程序(RM

    12、P)1996 澳大利亚 重大危险源控制国家标准,国际劳工组织认为各国应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任何标准一览表都必须是明确的和毫不含糊的,以便使雇主能迅速地鉴别出他控制下的哪些设施是在这个标准定义的范围内。标准的定义需要根据经验和对危险物质了解的不断加深进行修改。,我国重大危险辨识标准 参考国外同类标准,结合我国工业生产的特点和火灾、爆炸、毒物泄漏重大事故的发生规律,以及1997年由原劳动部组织实施的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中对重大危险源辨识进行试点的情况,国家经贸委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提出了国家标准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

    13、18-2000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采掘业;d)危险物质的运输。,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14、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3.2 单元 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

    15、污染。3.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3.6 生产场所 work 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3.7 贮存区 store 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4 重大危险源辨识4.1 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4.2.1 生产场所重大危险

    16、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a)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1:,表1 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b)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2:表2 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c)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3:表3 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d)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见表4:表4 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4.2.2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4.3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

    17、2、表3及表4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4.3.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4.3.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式中: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量(t)。与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生产场所或贮存区的临界量(t)。,重大危险源普查,重大危险源分布、分类及动态情况不清 重大危险源缺乏系统、有效的监控管理 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辨识和申报,了解和掌握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分布及其状况,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

    18、管理系统,是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的基础和关键,对提高我国的重大事故预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重大危险源普查技术重大危险源分类(七大类)重大危险源普查指标体系(228个指标)重大危险源数据库软件重大危险源快速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以死亡半径的大小划分为四级重大危险源),及其软件。,六城市重大危险源普查情况,地区分布分析,类别分析,经济类型分析,行业分类分析,危险物质分析 贮罐区(贮罐):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重油、润滑油、硫酸、原油、煤油、甲苯和甲醇等。库区(库):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甲苯、乙醇、丙酮、油漆、润滑油和二甲苯等。生产场所:汽油、液化石油气、柴油、硫酸、甲苯、盐酸、乙醇、天那水、

    19、二甲苯和液氨等。压力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氢气、煤气、柴油、汽油、乙烯和乙炔等。压力容器:液化石油气、氯(氯气、液氯)、丙烯、氨(氨气、液氨、氨水)、氢气、天然气等。,快速评价情况,快速评价情况,快速评价情况,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价,风险评价的一般程序,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方法“八五”国家科技攻关专题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技术研究在大量重大火灾、爆炸、毒物泄漏中毒事故资料的统计分析基础上,从物质危险性、工艺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原因、条件,评价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和应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能较准确地评价出系统内危险物质、工艺过程的危险程度、危险性等级

    20、,较精确地计算出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危险区域范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提出控制工艺设备、人员素质以及安全管理缺陷三方面的107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集。,评价模型的层次结构,数学模型,式中:第i种物质危险性的评价值;第j种工艺危险性的评价值;第j项工艺与第i种物质危险性的相关系数;事故严重度评价值;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抵消因子;人员素质抵消因子;安全管理抵消因子。,应急计划,在重大事故中为保护人员和设施的安全而制定的行动计划。目的 将紧急事件局部化,如可能并予以消除;尽量缩小事故对人和财产的影响。,危险辨识和评价 涉及易燃物质的事件(a)无爆炸危险的重大火灾,长期的强热辐射和烟雾;(b)

    21、威胁到危险物质工厂的火灾,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蔓延的危险;(c)不产生热量或小热量的爆炸,冲击波、飞来的碎片和强热辐射的危险。涉及有毒物质的事件(a)有毒物质缓慢或间歇性的泄漏,如从渗漏阀的泄漏;(b)受火灾威胁的工厂中的毒物,毒物容器损坏造成的危险;(c)因设备损坏引起的短时间的快速泄漏,如管路破坏、体积受限制而迅速分散的有毒云雾的危险;(d)由于大型贮存容器或过程容器的损坏或反应失控以及安全系统失效而引起的有毒物质大量泄漏,波及大面积的暴露危险。,现场应急计划 计划的制订 报警和联络 关键岗位人员的确定和责任 紧急情况控制中心 现场措施 制定关闭设施步骤 应急计划的演习 计划的评估和修订,厂外应急计划主要内容:(a)组织(b)通讯(c)特殊应急设施(d)特殊知识(e)志愿援助组织(f)化学物质信息(g)气象信息(h)人道方面的安排(i)公开信息(j)评估,职责 紧急情况协调官员 重大危险源企业 地方政府 公安部门 消防机构 卫生部门 政府安全监察部门,


    注意事项

    本文(重大危险源风险辨识评价与事故预防原理.ppt)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