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格式.docx

    • 资源ID:7492920       资源大小:23.29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格式.docx

    1、时间都城开国君主魏蜀汉吴(四)三国经济的发展:三国的统治者都注重发展生产。魏国修建许多_,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蜀国_业兴旺,吴国_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船队曾到达_,加强了内地与_地区的联系。二、合作探究1、官渡之战中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大败袁绍的原因有哪些?2、曹操从名扬官渡到兵败赤壁只有短短的八年时间,为什么结果却是天壤之别? 3、怎样评价历史人物曹操。三、当堂检测( )1、电视剧三国再创收视新高。追忆三国历史,你知道曹操领导了以下哪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吗?A、赤壁之战 B、长平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 )2. 公元207年,曹操曾写诗明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C废汉称帝D建立魏国 ( )3. 歌曲三国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请问指的是哪三国呢?A.夏商周 B.宋元明 C.元明清 D.魏蜀吴 )4.三峡库区兵书宝剑峡因传说藏有诸葛亮的兵书宝剑而闻名,最近,文物工作者打开峡谷的悬棺,排除了存在兵书宝剑的可能。诸葛亮是何国的丞相A.魏国B.吴国C.蜀国D.东汉( )5. 下列有关三国时期各国经济的发展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魏国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B.蜀国丝织业发达 C.吴国造船业发达,海上交通也得到了发展 D.魏国人派人到了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第19课 江南地

    3、区的开发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西晋的兴亡、少数民族的内迁、东晋和十六国的简单概念、前秦和淝水之战、南朝的简单概念;了解这一时期我国江南地区经济开发的状况。2.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综合认识头绪纷繁和较长时段的历史过程,把握其发展线索的能力有所提高。3.通过关于江南开发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流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劳动人民对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淝水之战”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地区的开发(一)西晋的兴亡和内迁的各族1 曹丕死后,大臣 逐渐控制了魏国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 最先被魏国灭亡。2 266年, 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年,西晋灭吴国,结

    4、束了分裂局面。3 西晋统一后,发生了 ,耗竭了西晋国力。4 东汉末年以来, 、 、 、 、 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他们趁西晋内乱起兵反晋,316年,匈奴武装灭亡西晋。5 317年, 重建晋朝,都城定在 ,史称东晋。(二)淝水之战1 4世纪后期,氐族建立前秦政权,前秦王苻坚重用 ,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在 之战中,前秦被东晋击败,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2 420年,东晋大将 结束东晋统治,建立了“宋”。此后南方的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三)江南地区的开发1 从 开始,北方人为逃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2 从 以来,中国古代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潮流。3江南地区得到

    5、开发的原因和影响:原因:(1) 优越。(2)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 和先进的 。(3)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 , 比较安定。(4) 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表现:(1)修建许多 ,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 (2)稻田里开始使用 , 和 也得到推广。 (3) 的种植推广到江南。3影响 (1)对我国经济产生了 影响。 (2)为 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淝水之战同在此以前历史上的哪几次战争相似?这些战争双方所取得的经验、教训,对现代战争是否有借鉴意义?为什么?(一)选择题1西晋的都城在( ) A洛阳 B长安 C东京 D建康2. 灭亡西晋王朝的民族是( )A匈奴 B鲜卑 C羯族 D氐族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6、,完成全国短暂统一的政权是( )A北魏 B西晋 C东晋 D前秦4. 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前秦时期 D南朝时期5. 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 A. 东晋和北魏 B. 东晋和前秦 C. 西晋和前秦 D. 西晋和北魏6. 淝水之战同下列历史上几次战役相似的有( ) 围魏救赵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A. B. C. D. 7.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 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D. 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8.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 )A曹魏 B东晋 C西

    7、晋 D前秦9. 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 )A东汉末年 B西晋初年 C西晋末年 D东晋初年二、材料题南北朝以前,我国的经济中心在北方,但是自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至西晋后期,形成了南迁浪潮,与此同时,南方经济迅速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东汉末年北方人口开始南迁的原因是什么?(2)据此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导学案1、了解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2、自主阅读材料,探讨孝文帝改革前北魏的社会状况,在分析归纳中掌握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及主要措施,培养学生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通过对孝文

    8、帝改革影响的讨论,提高学生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评价能力。3、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念,认识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主要内容。1重点:北魏孝文帝改革2难点:正确认识民族融合的含义,认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融合的前提条件。(一)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边民内迁)1、西晋统一南北: 年,魏灭蜀。265年, 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 ,统一南北。2、北方少数民族内迁:西晋时,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主要有_、_、_、_、_等(也称“五胡内迁”),它们的内迁有利于_。3、东晋和十六国:0)316年,

    9、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今南京);(2)西晋末年后北方的十五国和西南的成汉总称十六国。(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386年,_族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魏国,史称_;_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的共同生活,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成趋势。2、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北魏统一_后,_的趋势增强。(2)目的:为了革除落后_,吸收_的先进文化,巩固_的统治。(3)内容:实行官吏_,严惩贪污;颁布_;迁都_(494年)。革除鲜卑_,接受_先进文化。(4)意义: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_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_各族社会的进步,加快了北方_的进程。3、北魏后来分裂为东魏、

    10、西魏,之后又演变为_、_,最后_灭北齐,统一北方。阅读下列材料:“迁都洛阳?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语,改穿汉服。, 请回答:(1)、材料中所反映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推行的改革措施?(2)、这些改革有何积极意义?(3)、历史上是怎样评价这位统治者的?.三、课堂巩固一、选择题15世纪前半期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A曹魏 B西晋 C北魏 D东晋2北魏是由下列哪个少数民族所建( )A氏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3、西晋开始,从北方内迁中原的主要少数民族有哪些?( ) 匈奴鲜卑蒙古族满族羯族越族氐族羌族A 8 c D4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恢复北方农业生产 B加速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

    11、程C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D巩同北魏对黄河流域的统治5中国古代史上曾经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以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的迁都是( )A盘庚迁殷 B周平千迁都 C孝文帝迁都 D明成祖迁都6少数比族是中华比族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4至5世纪,曾一度统一黄河流域的民族有( ) 羯 氐 鲜卑 羌羯族越族氐族羌族7下列改革中,促进了民族融合,加速了北方少数氏族封建化进程的是(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8北魏迁都后,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是( )A平城 B洛刚 C建康 D长安9北魏建立时的都城在( )A洛阳 B建康 C平城 D荆州10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速

    12、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 B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C使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 D促进了黄河流域的统一11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A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B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促进中国社会封建化 D符合人民群众的要求12在我国古代“民族融合”一词最本质的含义是( )A迁移、杂居、互相通婚 B统治者推行汉化政策C各民族互相学习,补短扬长,共同发展D各族人民共同进行压迫斗争13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实质上是少数民族( )A内迁的过程 B汉化的过程C农业化的过程 D封建化的过程二、非选择题14阅读下列材料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日:“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

    13、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止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回答:(1)、“魏主”是准?上文体现了他的什么主张?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魏主”还采取了哪些措施?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冲之和圆周率;贾思勰和齐民要术;郦道元和水经注等。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从优秀历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化修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

    14、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学习重点:祖冲之和圆周率圆周率及推算涉及的复杂数字概念【导学过程】1、祖冲之的生活时代是,他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经后的第位,也就是在和之间,项成果领先于世界近年。2、北朝的写了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重要地位。3、北魏的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写的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祖冲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科学家,你认为他最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是什么?三、达标检测选择题:1、它的作者是贾思勰,它是我国现在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它是( )。A

    15、、齐民要术B、水经注C、本草纲木D、天工开物2、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写的是( )。缀术水经注齐民要术论衡A、B、C、D、3、下列不属于齐民要术内容的是( )。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B、要改革生产技术和工具C、农业生产要要遵循自然规律D、总结了我国南方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学文化进步发展的主要客观因素包括( )。南北方各族人民的融合江南经济的开发佛教的盛行统治者的高度重视A、B、C、D、5、下列关于祖冲之的叙述,正确的是( )。生在北朝时代的数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数学领域求得比较精确的圆周率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八位编写成缀术一书A、B、C、D、第2

    16、2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导学案1.了解“书圣”王羲之、画家顾恺之以及石窟艺术的一些基础知识。2.提高鉴赏各类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作品的能力。3.通过欣赏王羲之、顾恺之的书画作品以及我国古代的石窟艺术,培养艺术审美的情趣。王羲之与兰亭序、顾恺之与洛神赋图 女史箴图(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1. “书圣”是指,他的代表作是。2、东晋著名的画家是,他的代表作有和。3.山西大同的石窟和河南洛阳的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1、讨论解决“动脑筋”。2.思考、讨论:北朝的石窟艺术有什么特点?1. 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始于( ) A.东汉末年 B.三国时期 C.西晋 D.东晋2.被人

    17、们誉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艺术是( )A.陶潜的诗 B.顾恺之的绘画 C.王羲之的书法 D. 曹操的诗3. 是谁的作品?( )A.吴道子 B.顾恺之 C.张择端 D. 齐白石4.位于今天河南洛阳的著名石窟是( )A.云冈石窟 B.龙门石窟 C.莫高窟 D. 乐山石窟5. 云冈石窟位于哪个城市?A.西安 B.洛阳 C.南京 D. 大同6.下列艺术品问世时间距离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远的是( )A. B. C. D.龙门石窟佛像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我国古代有位画家认为,人物的神态主要表现在眼睛上。他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他做事又非常认真,有时达到痴迷的程度。因此,当时人称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请回答:(1)这位画家是谁?(2)他的代表作有哪些?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导学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