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三历史教案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一 最新.docx

    • 资源ID:7507950       资源大小:27.8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三历史教案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一 最新.docx

    1、高三历史教案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一 最新第四讲 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一)【高考命题趋向】作为社会转型时的中国近代史第一阶段,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根据历史高考试题统计,尤其是近年来,年年有考题,其命题方式新颖,思路多变,理论含量较高。从题型结构看,本单元高考试题以选择题、问答题为主,也出现两道材料解析题,高考问答题多是跨章节的综合性题目。命题重点主要分布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和影响、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特点、纲领、影响以及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等。今后高考复习要关注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影

    2、响、太平天国运动的地位和历史昭示、一系列历史概念、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中国经济近代化等。 【阶段特征】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的转型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为明显。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剧变,由此引起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应,从农民阶级到地主阶级内部的抵抗派和洋务派,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抗争和探索。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主次地位不断变化,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民族矛盾居主导地位;而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则阶级矛盾又居主导地位。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基本特征是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在这一过程中,中华民族既有沉沦,也有发展,中国的社会经济、阶级关系和思想领域都出现了重大的变动,其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则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新因素。【学科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一、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为扩大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以鸦片问题为借口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对英国而言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中国来说则是反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 【应试技巧】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应从主客观方面分析。 (1)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是其客观原因。 英国是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较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19世纪上半期完成了工业革命其实力进一步增强

    4、,通过殖民扩张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由于科技领先,武器装备精良,又建立了强大的近代化海军,战争准备充分,战胜清王朝是必然的。 (2)清王朝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是其主观原因。 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清王朝,封建自然经济造成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土地高度集中,导致阶级矛盾尖锐,国库亏空、军备废驰、综合国力衰弱,长期闭关锁国,不了解西方世界,对于战争缺乏充分准备。战争中组织抵抗不利,又不敢发动人民,推行妥协投降政策,排斥林则徐等抵抗派,重用庸臣和投降派,最终战败,屈辱求和。 (3)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与新兴的资本主义相对抗。二、中国社会的剧变 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

    5、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相应变化。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卷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

    6、习的新思想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迈开了学习西方的脚步。 问题1:如何正确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严格地说,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中国社会主要呈现出半殖民地的特征,到60年代,又呈现出半封建的特征。但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作为近代中国社会形态的整体,则是以鸦片战争为标志开始的。 问题2:如何正确理解近代中国社

    7、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这一历史结论,是毛泽东概括和提出的。 以上结论,是对整个近代110年历史总体性的概括。这里所说的主要矛盾,就是根本矛盾,也就是规定事物发展过程的“本质”的矛盾,这一矛盾“非到过程完结之日,是不会被消灭的”。也就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两对根本矛盾,是存在于中国近代社会始终的。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并不意味着任何时期,任何阶段都处于主要矛盾的地位。按照毛泽东的理论,主要矛盾的内涵是“

    8、由于其存在,规定和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一个复杂事物发展过程的各个阶段,只有一种主要矛盾起着领导作用”。因此,在各个阶段,最主要的矛盾是可以变化的。如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抗日战争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太平天国前期(第二次鸦片战争前)、辛亥革命中、北伐战争中、十年内战中、解放战争中,阶级矛盾则成为主要矛盾。因此,中国近代各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不断变化的。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单一的、具体的。 此外,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对国内阶级矛盾的概括,是指封建势力与反封建势力的矛盾,也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反封建的阶

    9、级、阶层、社会集团等的矛盾,其中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其主体。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根本目的看,两次战争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夺取中国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攫取侵略权益。第二次鸦片战争则是英法等国侵略者企图借“修约”之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因而两次战争的性质相同。从战争手段看,侵略者都是凭借坚船利炮进行武力征服,战争过程也非常相似。从战争的结果看,清政府都被打败,中国丧失了许多主权。从战争的发动者看,英法直接出兵,美俄以“调停”的身份出现,但实际仍以英国为主

    10、。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扩大,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从战争规模看,第二次鸦片战争持续四年之久,侵略者有俄、美、英、法。从结果和影响上看,通过鸦片战争,英法美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等不平等条约。在政治上,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在经济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销售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渐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美俄又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和瑷珲条约,在政治上,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和领土,反动势力公开勾结,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

    11、抗。在经济上,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人内地,方便了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使中国难以抵挡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冲击。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可见,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四、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新时代特点 太平天国运动是当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合力的产物。除了具备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特点外,又赋予了时代新特点。 (1)在反对封建主义(为主)的同时,又担负起反抗外来侵略的任务,这是历代农民起义所没有的。 (2)太平天国运动受到西方一定的影响。从拜上帝教的创立,到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都具有西方影响的色彩。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真理

    12、,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3)太平天国面临的敌人是中外反动势力,这也是前所未有的。 (4)太平天国运动在国际上属“亚洲革命风暴”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人民肩负着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鸦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的新思想已经萌发;洪仁歼在香港的个人经历是资政新篇产生的重要客观条件。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在思想上、组织上比以往农民战争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失败启示: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五、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

    13、政新篇的主要区别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都是太平天国的社会经济方面的重要文件,代表了太平天国的政治理想。 (1)产生的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歼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经天京事变,太平天国此时处于衰落时期。 (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教、军事和社会生活等内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提倡建立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

    14、经济,向西方学习先进科技等。 (3)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的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资政新篇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而是洪仁玕接触西方文化和自己在香港的经历见闻写成的,不具备实施的社会条件。 (4)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但资政新篇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环境,未能付诸实行。 (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的最高峰,但没有先进的思想指导而失败。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

    15、了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六、如何认识洋务运动(1)概念:“洋务”又称“夷务”,泛指当时一切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物。“洋务运动”是指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打着“自强”、“求富”旗号,采用西方先进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运动。(2)兴起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的问题,清政府内部出现了洋务派和顽固派。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慈禧太后认为,要维护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采取了暂时支持洋务派的策略。(3)主要代表人物:中央以奕訢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

    16、棠、张之洞为代表。总理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的势力主要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手中。(4)洋务运动的目的:根本目的是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来维护清朝统治。具体目的如曾国藩所说;“剿发捻”和“勤远略”,即镇压太平军和捻军,为皇帝解除外患。(5)内容;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李鸿章成立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以辅助军事工业。规模较大的有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在天津设立的开平煤矿,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等。70年代中期筹划海

    17、防,到80年代中期,建成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成立了海军衙门。洋务派先后创办了30多所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送几批留学生、进修生出国深造。(6)破产及原因: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原因有:外因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聘请的一些洋匠利用中国官员不懂技术,敲诈勒索,谋取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内因顽固派仇视一切洋务,百般阻挠和破坏,使洋务运动步履艰难;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中央领导核心,仅凭几个热心洋务的地方督抚,力量有限且又分散,难成大业。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就让国家富强

    18、起来,必然导致洋务运动失败。(7)评价:甲午中日战争证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洋务运动是林则徐、魏源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新思想的一次重要实践,在“师夷长技”上迈出一大步,是中国近代化在实践上的开端。洋务运动期间。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先进科学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这是新的生产力,它必然在客观上一方面促使封建经济的解体;另一方面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创建了三支海军,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海防能力。创办新式学校,派遣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封建教育的冲击。从洋务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维新派。洋务运动与日本明治维新比较1

    19、9世纪60年代一90年代,中国掀起了洋务运动,继而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相同点有:(1)背景:都是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情况下向西方学习。 (2)目的:富国强兵,巩固统治。(3)影响:两国都从西方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了一批近代企业、新式军队和学堂。不同点有:结果不同,中国洋务运动失败,而日本明治维新成功,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发展成为亚洲强国。导致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一败一成的原因是:(1)日本明治维新通过倒幕战争扫除了改革的障碍,而洋务运动受到顽固守旧势力的阻挠。(2)明治维新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对封建制度进行全面冲击,获得成功,而洋务派是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只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20、最终因封建统治的腐朽而失败。 七、“欧风美雨”与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关系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与近代资本主义不是继承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阻断了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欧风美雨”对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两种作用:一是破坏,它在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也毁掉了原来的资本主义萌芽;二是促进,它在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包括市场、劳动力和资金。鸦片战争后,西方各国的商品大量涌人中国,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商品输人量激增。由于西方使用大机器生产,其商品价格非常低廉。这样中国男耕女织的家庭手工业破产,农民与市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他们出卖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买回自己所需要

    21、的布匹、粮食或其他手工业品,这样在全国就出现了专门生产粮食、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的地区。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因为自然经济的破坏,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市场,而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破产,又给资本主义造成了劳动力市场。”同时,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和洋务派企业的利润,又吸引人们投资于近代企业,这就为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提供了资金。同时中国资本主义企业创办时所用的机器设备甚至于原料都是从外国进口的,技术方面也仰仗于外国。 八、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开

    22、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瑷珲条约等第二批不平等条约,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主权,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3)甲午战争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为主,发展到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大大加深了。(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九、关于抵抗派、洋务派、维新派等政治派别的比较(1)抵抗派和洋务派在学习西方问题上的异同学习内容相同: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主张从西方购买枪炮和船舰,并仿制西方战舰,都主张建立一支新式海军。根

    23、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巩固清朝的统治。结果相同:鸦片战争失败,抵抗派的主张随之失败,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的覆灭,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不同之处有:抵抗派学习西方重在对外,即“制夷”,而洋务派学习西方重在对内,即“剿发捻”;另外,抵抗派的主张还没有完全实现,就随着林则徐的被撤职而中断;洋务派则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洋务运动。(2)维新派与洋务派思想主张比较相同点:两派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都主张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不同点:洋务派是地主阶级派别,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护封建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维新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主张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政治制度,改革教

    24、育制度,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两者的根本分歧是向西方学习什么。十、如何认识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1)“扶清灭洋”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即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这个口号并不是经过科学分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后提出来的。因此,它既是中外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又是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还处在感性阶段的产物。(2)“扶清灭洋”的口号继承了人民群众在反教会斗争中所逐渐形成的朴素认识,也反映了不代表新生产力的小农阶级,无法冲破皇权主义封建思想的束缚,不能把国家和封建王朝相区别,而只能停留在把封建政权作为被侵略的整体来

    25、保卫的认识阶段(3)“灭洋”虽触及了时代的救亡主题,但它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扶清”虽然具有爱国和保国的含义,但是又把“中国”和“大清王朝”等概念等同,这在主观上反映出义和团不反对清政府和封建制度。 (4)这一口号的提出,最初曾起了组织农民参加斗争和壮大声势的作用,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政府的政策。但是,这一口号也使义和团在斗争中放松了对清王朝的警觉,未能识破清朝统治者的阴谋诡计,最终为此付出了巨大而惨痛的代价。 十一、如何认识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19世纪末,康有为在宣传其维新思想时,不是直接移植外国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而是搬出了“至圣先师”孔子,把西方的资本主义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

    26、结合,利用传统的儒学权威来宣传变法道理。这一特点是由康有为的出身、地位、阅历,尤其是他所处的时代所决定的。(1)康有为出身于广东南海一个世代封建官僚的家庭,从小接受了严格的传统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形成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基础。青年时代又游历了香港、上海,阅读了一些介绍西学的书籍,目睹了当时资本主义都市的文明,在中西对比中,逐渐产生了变法维新思想,必然会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2)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在广大人民心中影响深厚,如果完全背离传统,必将造成巨大阻力,康有为认识到了这一点,利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自己的主张。同时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还比较弱小,还不能打出自己的鲜明旗帜。康有为的这一做法,体现了他

    27、变法策略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十二、戊戌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联系与区别19世纪晚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运动和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是并行于中国大地的两大社会政治运动。两大政治运动兴起发展的主要的共同原因是民族矛盾的尖锐。从区域性特征上看;戊戌变法运动兴起于南方,上海等地成为维新变法运动的中心,主要原因在于南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相对发达,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壮大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传播广泛。而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主要在华北发展。主要原因在于山东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更重,民族矛盾特别突出。从经济上看北方相对落后,自然经济根深蒂固,斗争的主力是农民,主

    28、要通过秘密结社和宗教方式,受经济因素影响,北方小农意识和宗教迷信盛行。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虽然同时并行,但各自为战,没有有机结合为一场共同的革命浪潮。主要原因:一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害怕人民革命,只是依靠无实权的皇帝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二是农民的落后性、盲目性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学科综合练习例析】例1晚清有御史上奏称“近日人心浮动,民主民权之说日益猖獗。若准各省纷纷立会,恐会匪闻风而起,其患不可胜言。”这个奏折针对的是A太平军 B洋务派C维新派 D义和团解题思路这是2002年上海高考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能力。材料中“民主民权之说”是有

    29、效信息,可知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主张,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派别,正确答案只能为C。应考技巧解答材料型选择题关键在于,抓住与提问有关的有效信息。答案C例2(2004年全国文综一,15)鸦片战争后主张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作是( ) A魏源的海国图志 B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C姚莹的康輶纪行 D洪仁玕的资政新篇解题思路由“师夷长技以制夷”判断出著作是海国图志。B、C是介绍世界知识的书籍,D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答案A 例3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D从根本

    30、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答案C解题思路这是2002年全国春季高考题。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认识,考查分析和理解能力。解题时应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分布、影响等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对四个选项逐一分析,可知,B项显然不符,而鸦片战争后,中国明清资本主义的萌芽已被摧残,打断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近代资本主义产生后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有破坏作用,但由于弱小,还不可能从根本上破坏封建土地所有制。事实上,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同时,外资在华企业的创办,刺激了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投资近代工业,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产生。所以答案是C

    31、。应试技巧解答分析、理解类选择题要逐一分析所提供的每个选项,认真排除不合题意的选项。 例4 (2004年上海,24)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 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 )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 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解题思路本题主要考查正确阅读材料并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平时请歉辄驳诂”“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等说明的是申请军费的提议经常被驳回、朝廷和官员对李鸿章的猜忌和排挤等,因此A项符合题意。 答案A例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尔海外英民,不远千里而来归顺我朝,不仅天朝将士兵卒踊跃欢迎,即上天之天父天兄当亦嘉汝忠义也。兹特降谕,准尔英酋带尔人民自由出入,随意进退,无论协助我天兵歼灭妖敌,或照常经营商业,悉听其便。 1853年杨秀清等谕英使文翰材料二: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亦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恐百姓罕见多奇,致生别事。唯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1859年洪仁玕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三历史教案历史专题讲座中国近代前期的历史一 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