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小学语文六年级 阅读说明文阅读一教师版 1.docx

    • 资源ID:7604815       资源大小:31.2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小学语文六年级 阅读说明文阅读一教师版 1.docx

    1、小学语文六年级 阅读说明文阅读一教师版 1 关于中国人的姓名古时候,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既有姓、有名,又有氏、有字的。姓、氏、名、字的享有权和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家庭、职业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姓是表明个人所生家庭的符号,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比如“姜”姓,说文解字说:“姜,神农居姜水,因以为姓。”氏是在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表示姓的分支的符号,而且是区别男子身份地位的标志。 在近代的白话小说里,尤其是武侠小说中,当一个人表白自己光明磊落、敢作敢当的时候,常说:“大丈夫行不改姓,坐不改名我就是某某人!”中国人特别看重自己的姓氏,这大约是受儒家的敬宗法祖的思想影响,所以才这样对待自己的姓氏。因为改了姓就意

    2、味着换了祖宗,这是莫大的耻辱。 先秦时,普通百姓是没有名和字的,只有贵族才既有名又有字。据礼记说,一个男孩生下满三个月,由他父亲来给起名,到了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将头上左右的抓髻和下垂的头发,一齐朝上束起,挽于头顶,戴上冠,由来宾命字,就算成名了。两汉以后,知识阶层的人,一般都是有名有字,不只限于贵族了。宋代以后,社会各个阶层都可以命名取字,不再有任何限制。 字是从名而来的,二者之间有极为密切的联系。用语言表达时,便可以闻名知字,闻字知名;如果用汉字写出来,又会多出一层美妙的视觉效果,而且形象地指示出名和字之间的意义联系。如:孔鲤,字伯鱼;纪昀,字晓岚;洪梧,字桐生,等等。 不过,现代以来,除

    3、一些文化人喜欢取字外,中国人一般只有名而无字了。据阎福卿等编的中国姓氏汇编一书统计,目前中国人的姓(包括单姓和复姓)大约有5730个。学习目标:1.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顺序2.学习说明方法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一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阅读说明文要搞清楚所说明事物的特征,特征是指一个事物区别于另一个事物的标志,往往是通过事物的性状、性质、作用及其成因、发生发展、制作方法或程序等方面的介绍得以体现的。只有把握事物的特征,才能搞清楚文章所说明的对象。二说明顺序: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次序依次说明的,往往采用的是时间顺序;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的形式,如从外

    4、到内,从上到下,从前到后,从整体到部依次说明的,常常采用空间顺序;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关系,如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从主要到次要,从结果到原因,从总说到分说,多采用逻辑顺序。三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除了这些说明方法之外还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作假设、引资料。、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打比

    5、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画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作假设:假设的环境来预设将要出现的状况。、引资料: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A、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B、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C、引用名言、格言、谚语;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D、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

    6、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四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阅读说明文,应该把握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对一些重要词句多推敲体会。注意文章中涉及事物特征、本质及规律的词语是否正确贴切,恰如其分。为了使文章更加生动,引起读者的兴趣,说明文也往往运用一些修辞方法,展开丰富的想象,阅读时应细细体会。五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的结构比较清楚,通常分为三部分:开头引出说明对象,中间进行详细的说明,结尾作总结说明。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分总、承接、递进式。练习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中国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地震,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那么,地震是怎

    7、样发生的呢?要说明这个应先谈一下地球的结构。地壳可以大致比作一个鸭蛋的外壳,再往里是地幔,就好像鸭蛋的蛋清;最里面是地核,好像鸭蛋的蛋黄。地震都是发生在地壳里面,地壳中的岩石受到构造力的作用被挤压而变曲,倘若这个力很大,大于岩石的强度,岩石就会断裂或破裂,这就发生地震,这个震动以波动的形式向外传播,倘若传到地面,大的震动人能感觉到,小的得用灵敏仪器才能感觉得到。地震是非常多的,全球一年约有500万次,但多数是很小的,仅有百分之一的地震才能感觉到。(1)读读文中画线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地震是非常多的,全球一年约有500万次,但是多数是很小的,仅有约百分之一的地震才能感觉到。”说一

    8、说文中加点字“约”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3)你知道哪些避震逃生的知识,请简要说两点。 【参考答案】(1)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给人以清晰准确的认识。(2)“约”字表推测,是“大约、大概”的意思。删去后就确定地表示全球一年就有500万次地震,这不符合实际。“约”字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在外面,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不要回教室去。练习二: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

    9、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1.第一自然段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中隔指的是_,不隔指的是_;界指的是_,未界指的是_.2.从第二自然段看,匠师们在阶砌旁边、_、_这些地方点缀花草树木,让游览者得到美的享受。3.第二自然段主要运用_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苏州园林_这一特征(用本段语句回答)。

    10、发挥想象,把上面两段文字看做两幅优美的图画,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幅图画的特点是_,第二幅图画的特点是_.【参考答案】1、有墙壁隔着。墙上有镂空图案。有廊子界着。廊子两边无所依傍。 2、墙上、墙根(墙角、墙前)。 3、举例子。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4、层次丰富、景致幽深 自然和谐、富有情趣等。练习三:数不清的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拥有的丰富的基因,它们赖以生存的森林、草地、海洋等生态系统构成了我们所说的生物多样性。在潮湿阴暗的热带雨林中、在漆黑冰冷的海洋深处,有多少生命徘徊在人类的视野之外!科学家曾在19棵热带雨林的树上发现1200种硬壳虫,其中近1000种人类从未研究过。就连南美

    11、洲的淡水鱼,有半数的鱼种人类还不清楚。在地球上一千万种生物中,被我们命名的只有140万种。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一下被称作地球之肺的热带雨林。经考察,在一公顷热带雨林中,平均可以发现300种乔木。而在温带一公顷的森林中,却只能找到10种乔木。热带雨林中一颗乔木上能发现43种蚂蚁,相当于英伦三岛全部的蚂蚁种类。热带森林的面积仅占世界陆地面积的7%,却生长着全世界物种的50%-90%,也就是说,全球多半物种生存在7%的土地上。1.作者在说明生物的多样性时,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_ _.2.上面文段中,多处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样有什么好处呢?3.文段中加点的近字可不可

    12、以去掉呢?为什么?【参考答案】1、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答对2种即可。2、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择最佳说明方法。上面文段是要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因而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最能体现生物的多样性。3、近字不能去掉。用了近字,表达的是概数,能准确地表现人们对许多硬壳虫未作研究的状况。练习一: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

    13、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

    14、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15、?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迟钝( )旺盛( )2.用自己的话对第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答:_ _3.第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的道理。4.第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5.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答:_ _6.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 7.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答:_ _ 8.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 答:_ _【参考答案】1、dn.sh

    16、ng. 2、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3、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4、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5、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6、。 7、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文章内容即可给分。 8、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练习二: 书籍面临着危机。据估计,美国各图书馆中有近二分之一图书的纸张已严重老化。美国国会图书馆普通类和法律类的1200万卷藏书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书籍已脆到不能翻阅。1850年后出版的书籍,平均保存寿命为50至100年,有些书籍

    17、只能保存25年便化为尘土。已经查明造成这一恶果的主要原因并非时间,而在于现代造纸过程中所添加的化学物质。当今,造纸主要取自木质原料,要使木块分解成纤浆,再将其漂白、浓缩,必须添加一些酸性剂。这种酸性剂残留在纸张上,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起着焚书的作用。目前虽已生产出一些无酸纸,但由于产量低、价格贵,经济上并不可取。电子存储技术的问世和化学技术的革新给人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途径。美国国会图书馆已研制出一种抗酸化流程,将书籍放在真空室进行千燥处理后,再将该室充以汽化乙锌,这样处理4至5天,书籍的保存寿命便可从100年延长到500至600年。电子存储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一个数字激

    18、光存储器可存储相当于两万页的文字内容。一旦读者需要时则可借助计算机来进行阅读。人们相信,随着技术革命的发展,更加合理的保护书籍的新途径一定会找到。1.书籍面临着什么危机?(从第一段文章中找出恰当词语,回答不起过8个字) 2.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文章的主要说明内容。_ _3.本文介绍了哪两项保护书籍的新技术?用简明的话回答。_ _ _ _4.这两项新技术有什么不同作用?(分别用一句话概括)_ _ _5.文中划线的语句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这两种说明方法在这里有什么共同的作用?_ _ _ 6.第四段文章原有5个句子,按照合理的顺序,这在经济上远较微缩胶卷合算,而且使用也较灵便。一句应补回在何处?_ _

    19、【参考答案】1、纸张严重老化(或书籍化为尘土等,意思相符,不超过字数即可)。 2、主要说明造成书籍危机的原因。 3、电子存储技术;抗酸化流程。 4、电子存储技术提供了保存书籍内容的新途径。抗酸化流程可延长书籍的保存寿命。 5、举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图书纸张老化的严重程度。 6、句和句之间。一.理清使用各种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1)举例子 作用: (2)引资料 作用: (3)作比较 作用: (4)列数字 作用: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用列数字的方法进行说明,既能准确客观的反映事实情况,又有较强的说服力。)(5)分类别 作用: (6)打比方 作用

    20、: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或把事物的特征解说得确切具体、浅显易懂。)(7)下定义 作用:突出事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问题,往往用简明扼要的话给事物下定义,使读者对被说明对象有个明确的概念。(8)画图表 作用:用图表的方式,使说明更加直观,从而达到轻松解决问题,使人看了一目了然。(9)作假设 作用:用假设的环境来预设将要出现的状况。(10)摹状貌 作用: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生动、具体。(11)作诠释 作用: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对事物或事理的某些性质和特点进行适当解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小学常见的有: 二.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

    21、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三.说明对象的特征A、看题目B、在首段中找C、抓关键词句 (比如:运用了说明方法的语句、中心句)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综合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四.说明顺序(1)、了解说明顺序的基本常识:说明文有三种写作顺序。空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多在建

    22、筑物的结构,如上下、远近、左右、内外、东西南北中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多说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的具体分析: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部、总分. 逻辑顺序中的“由主到次”与空间顺序中的“由整体到部”要分清。科技类说明文一般是事理说明文居多,故多用逻辑顺序。(2)、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练习一:提起二氧化碳,人们

    23、就会自然地想起它是呼吸器官排出的废气。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就会导致动物的死亡。把一只小白鼠放入一只充满二氧化碳的瓶子里,不到几分钟,这只小白鼠就会一命呜呼,人如果进入这种环境中,情况也是如此。但是,你可知道:地球上要是没有二氧化碳,那地球上现有的众多生物就不可能存在!二 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一种成分,它是由两个氧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的。在地球上出现生命的时候,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非常高,动物所需要的氧气的含量却微乎其 微,后来,在生命的发源地海洋中出现了植物,绿色的生命。它们吸收了水、二氧化碳,在阳光的照射下进行光合作用,于是,大气中氧气的含量逐渐提高,而 二氧化碳的含量却慢慢减少。随着岁月的

    24、流逝,地球上陆续出现了一些动物,最后出现了人,动物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于是,大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就基本 不变了。可以设想一下,打起重要是不存在二氧化碳,那么,地球上便不会出现了彩色的生命,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也就不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动物,更不会有 人类这样发达的社会。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二氧化碳还能为我们做许多事。由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也比较稳定,把一个充满二氧化碳和一些灭火剂制成的泡沫灭火机,成了人们灭火时的有效工具。二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当它从灭火机中喷射出来,就迅速覆盖在火的上面,隔绝了火与大气中氧气的联系,火得不到氧气的助燃,最终只有熄灭了。用机器把二氧化碳制成晶体干冰,用飞机

    25、把它撒在干旱地区上空的云层里,可以吸收周围的水分,达到人工降雨的目的,消除旱情。夏天,清凉可口的饮料汽水中也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当人喝汽水时,二氧化碳能带着大量热量从人体中跑出。总之,别看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形,但它却和我们有着密切的关系。1、第一自然段中“此”指的是( )。本段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人们对二氧化碳作为废气的看法。2、人们为什么总把二氧化碳当做“废气”? 3、第二自然段在文中起( )作用,“但是”一词将文章转入到说明的正题上,否定了人们对“废气”的( )认识。4、第三自然段主要说明了二氧化碳与( )之间的密切关系。绿色植物和二氧化碳进行( )时放出氧气,动物吸进氧气,呼

    26、出二氧化碳,如此循环,保持了( )。5、二氧化碳在人类生活中有哪些用途?请简要回答。 6、找出短文的中心句。 7、二氧化碳是空气的一种成分,它的特点是( )。【参考答案】1. 像白鼠一样死掉 举例子2. 因为二氧化碳的含量过多会导致动物或人死亡。3. 过渡 片面4. 人类 光合作用 大气中气体含量稳定5. 用途有灭火、人工降雨和做饮料。6.最后一句。7. 无色无味无形;比空气重;稳定。练习二: 撒哈拉的变迁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大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_.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


    注意事项

    本文(小学语文六年级 阅读说明文阅读一教师版 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