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文化常识3.docx

    • 资源ID:7698972       资源大小:25.2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文化常识3.docx

    1、历史文化常识3原文地址:历史文化常识(更新三)作者:老马识途209十四、避讳方法避讳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在封建社会,凡遇到跟君主或尊长的名字相同的字或读音,不能直呼、直书其名,要采用某种方法加以回避,这叫做“避讳”。避讳的方法通常有三种,即改字、空字和缺笔。1、改字法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改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叫做改字法。所避之字称为讳字,改用的字称为避讳字。如:汉书“邦”“国” 。为避汉高祖刘邦之讳。太素 “太渊穴” “太泉穴”。为避唐高祖李渊讳。2、空字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则空其字而不写,或用空围“”、“某”、“讳”来代替,叫做空字法。如:陶弘景陶景 新修本草卷十七葡萄:“陶景

    2、言用藤汁为酒,谬矣。”这是避唐高宗太子李弘名讳而删去“弘”字。史记孝文本纪“子某最长,请建以为太子”,其中“某”指“启”,讳以景帝刘启之名。3、缺笔凡遇到需要避讳的字,就在原字基础上缺漏笔画,多为最后的一二笔,叫做缺笔法。十五、度量衡中国很早就有度量衡制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了统一度量衡的诏令,以后为历代社会所沿用。度量衡是度、量、衡的合称。度指长度。量指容量。衡指重量。1、度基本单位是尺。常用的“五度”:引、丈、尺、寸、分。(汉书律历志)进制:1引=1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其他古单位:仞、寻(均等于8尺)。厘(1/10分)、毫(1/10厘)、丝(1/10毫,宋前

    3、作秒)、忽(1/10丝)。2、量基本单位是升。常用的“五量”:斛、斗、升、合、龠。(汉书律历志)进制: 1斛=10斗(宋后改为5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2龠。其他古单位:石,本为重量单位,120斤,秦汉后作为容量单位,与斛相等(1石=1斛)。勺(1/10合),撮(1/10勺)。注:斛(h胡),合(g葛),龠(yu月),石( dn旦)3、衡基本单位是斤。常用的“五权”:石、钧、斤、两、铢。(汉书律历志)进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宋代以后为:石、钧、斤、两、钱、分、厘、毫。其进制:1两=10钱,1钱=10分,1分=10厘,1厘=10毫。其他古单位:

    4、圭、絫(li垒),均为1/10铢。粟、黍,(sh暑)均为1/100铢。宋以前的“分”为1/4两,即2.5钱。镒(y益)为20两。锱(z资)为6铢。注:石,古均读为sh,今作重量单位仍读sh ,作容量单位读dn。十六、地理方位1、阴:山北水南 阳:山南水北2、左:东为左 右:西为右。3、河:黄河。 江:长江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9、重要城镇名,

    5、古今对照。北京: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苏州:姑苏成都:锦官城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北京:大都、燕京、神京。开封:大梁、汴梁、东京。杭州:临安、武林、钱塘。十七、成语典故:1、春秋时期的成语典故非常多,例如烽火戏诸侯、歃血会盟、老马识途、一鼓作气、退避三舍、一鸣惊人、问鼎中原、卧薪尝胆、秦晋之好、唇亡齿寒、东施效颦等等。2、战国时期的成语典故:负荆请罪、纸上谈兵、三令五申、围魏救赵、胡服骑射、窃符救赵等等。3、与“楚汉战争”有关的成语典故:十面埋伏、破釜沉舟、四面楚歌、约法三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楚河汉界、背水一战

    6、、多多益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等。十八、文史典籍1、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等。2、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3、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4、六经指的是六部儒家经典,即在“五经”外,另加乐经。也有称“六经”为“六艺”的,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即“六经”。5、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6、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

    7、汉刘向编订。7、史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古代最著名的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8、汉书汉书又称前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撰,主要记述汉高祖元年(前206年)至王莽地皇四年(23年)共二百三十年的史事,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9、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

    8、年(前403年)开始,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它是中国最详尽的编年体史书,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10、二十四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定。全书总计三干二百二十九卷,记载了从黄帝到明末共四千余年的史事,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也常以之代称中国历史。其中史记是通史,其余的都是断代史。11、“经史子集”是我国古代读书人对经典的分类法。 “经”是指古代社会中的政教、纲常伦理、道德规范的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有儒学十三经:周易、尚书、周礼、礼记、仪礼、诗经、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

    9、雅、孟子。 “史”是各种体裁历史著作,分为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十五类。 “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集”是收历代作家一人或多人的散文、骈文、诗、词、散曲等的集子和文学评论、戏曲等著作,分为楚辞、别集、诗文评、诗词五类。 注:以上分类依照 清四库全书。【试题设计】:1、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下面属于儿童到成人的年龄称谓且按从小到大年龄称谓顺序排

    10、列正确的是. 束发而立垂髫总角期颐弱冠耄耋不惑花甲豆蔻( )A. B. C. D.2、在中国古代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地位独尊。以下属于对皇帝尊称的是天子孤圣上殿下陛下圣驾( )w.w.w.k.s.5.u.c.o.mA. B. C. D.3、在人与人交往中,礼貌称呼是很重要的,它有“尊称、谦称、雅称、婉称”等书面语,下面属于他人母亲雅称的是( )A.椿萱 B.萱堂 C.泰山、泰水 D.巾帼4、司马光著的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载:“初,鲁肃闻刘表卒,肃曰: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足以立事。今为君计,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以共济世业。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群

    11、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备甚悦。”这段话中的“孙讨虏聪明仁惠”的“讨虏”是指( )A. 爵名 B. 官名 C. 籍贯 D. 郡望5、在中国古代,名、字与号是有区别的: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号又叫别号、表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下列选项中属于称“号”的是( )A. 李太白 B. 杜子美 C. 苏轼 D. 青莲居士6、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地(北京东城区张自忠路23号)。现门口悬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匾。外间西墙上镶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

    12、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悬挂孙中山遗像。右方镜框内是在此写的总理遗嘱,左边镜框为致苏联书。条案上放着建国方略中山全书等一切均照其生前样子陈列。按我国古代传统干支纪年方法,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应是( )A.乙丑年 B.甲子年 C.乙寅年 D丙寅年.7、姜夔扬州慢:“予过维扬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对这句话中“淳熙丙申至日”理解正确的是( )w.w.w.k.s.5.u.c.o.m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皇帝年号。B.“淳熙”、“丙申”、“至日”都是干支纪年法。C.“淳熙”是干支纪年,“丙申”是皇帝年号,“至日”是用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来纪日。 D.

    13、“淳熙”是南宋皇帝年号,“丙申”是丙申年,这是帝王年号和干支兼用的纪年法,“至日”是冬至这一天。8、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 221)下令“更名民曰黔首”。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27)下令“使黔首自实田”。黔首之称,在战国时已经广泛使用,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下列选项中同属于对百姓称呼的是( )黎庶 苍生 优伶 氓w.w.w.k.s.5.u.c.o.mA. B. C. D.9、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有“贫贱之交”、“金兰之交”、“刎颈之交”;、“患难之交”、“莫逆之交”、“竹马之交”、“布衣之交”、“忘年交”、“忘形交”、“车笠交”、“君子交”、“神交”等。在史记廉

    14、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廉颇和蔺相如之间的关系应属于( )A.金兰之交 B. 贫贱之交 C. 刎颈之交 D. 莫逆之交10、下列诗文中含有“天下”、“全国”之意的是( )司马光资治通鉴赤壁之战:“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李白古风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纵有千古,横有八荒。”A. B. C. D.11、南京在历史上其称谓变化频繁。下列诗文中含有“南京”别称的是( )柳敬亭传:“尝奉命至金陵。”病梅馆记:“江宁之龙蟠皆产梅。”梅花岭记:“吴中孙公兆奎以起兵不克,执至白下。”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下扬州。”A. B. C. D.12、“海客乘天

    15、风,将船远行役。譬如云中鸟,一去无踪迹。”这首唐朝诗人李白写的估乐客诗反映了( )A.唐朝时,商业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B. 一些商人遭到劫杀,危及生命财产安全。C. 一些商人富可敌国、势撼乾坤。D. 一些商人与官府勾结、穷奢极欲。13、某同学对宋词的研究性学习时,要查阅“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等方面的作品及论述,应该查阅( )A经部 B史部 C子部 D集部14、古人为诗文集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作者姓名命名;以谥号命名;以书斋命名;以作者字、号命名;以居官地或居住地命名;以出生地命名;以帝王年号命名等。下列古人的诗文集命名以官爵命名的是( )A.杜工部集(杜甫)。B.范文

    16、正公集(范仲淹)C.饮冰室合集(梁启超)D.梦溪笔谈(沈括)15、月球在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有趣的美称,下列诗文中含有“月亮”美称的是( )著意登楼瞻玉免,何人张幕遮银阙辛弃疾;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李贺;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阳鸟未出谷,顾菟半藏身李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A. B. C. D.16、在学史过程中,经常碰到“河西”、“河东”、“河南”、“河北”、“江东”、“江南”、“关东”、“关中”、“关西”、“东洋”、“西洋”、“南洋”和“北洋”等一些历史地理概念。下列选项中属于同一历史地理概念的是( )群英会蒋干中计:“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李清照

    17、诗云:“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赤壁之战:“江表英豪,咸归附之。”史记项羽本纪:“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干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A. B. C. D.17、某班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些方位词相关的政治概念进行了探究,如“东西方冷战”、“东学西渐”、“西学东渐”、“东方”、“西方”、“南北对话”、“南南合作”、“左派”、“右派”、“左倾”、“右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等。有4位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国际上出现了东西方冷战局面的“东方”有不同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 东方是指中国社会主义国家 B. 东方是指日本资本主义国家C. 东方是指苏联社会主

    18、义国家 D. 东方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答案与解析】:1、选B。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

    19、之意)。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花甲是六十岁。古稀是七十岁。耄耋指八九十岁。期颐指一百岁。B项符合题意。2、选C。驾,本指皇帝的车驾。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行天下,于是用“驾”代称皇帝。古代帝王认为他们的政权是受命于天而建立的,所以称皇帝为天子。古代臣子不敢直达皇帝,就告诉在陛(宫殿的台阶)下的人,请他们把意思传达上去,所以用陛下代称皇帝。是古代帝王的自谦词,还有如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等,是对皇太子、亲王的敬称。、两项排除,C项符合题意。3、选B。自家父母称“椿萱”,他人母亲称“萱堂”,岳父母称“泰山、泰水”,兄弟称“昆仲、棠棣、手足”,夫妻称“伉俪、伴侣”,丈夫称妻子“

    20、内人、可卿”,妇女称“巾帼”,男子称“须眉”,同学称“同窗”。4、选B。“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5、选D。A、B两项分别是李白和杜甫的“字”,C项是姓名,D项是李白的称号,符合题意。同时,要注意本题中的“号”与年号、谥号、庙号的区别。6、选A。7、选D。“淳熙丙申至日”是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至日,使用了帝王年号和干支兼用的纪年法及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这里指冬至。8、选A。项是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后亦称戏曲演员,予以排除,项符合题意。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还有黎民、

    21、生民、庶民、布衣、黎元等。9、选C。“刎颈之交”比喻能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之情。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因为妒忌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想要羞辱他。后来得知蔺相如是因“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而避让自己,深受感动。于是“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从此,两人“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10、选C。“海内”、“四海”、“六合”、“八荒” 都含有“天下”、“全国”之意。11、选A。诗文中的“金陵”、“江宁”、“白下”都是古人对南京的称呼。还有如“建康”、“天京”也是对南京的称呼。12、选A。从诗中的信息得出:唐朝时,商业发展,贸易活跃,一些商人为追逐利润而远离家乡。

    22、其它三个选项未能反映题干之意。13、选D。我国古代图书分为四部,即“经史子集”,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14、选A。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工部集以官爵命名;文正是范仲淹的谥号,范文正公集以谥号命名;饮冰室是梁启超的书斋,其文集以书斋命名,为饮冰室合集;梦溪是沈括的故居,梦溪笔谈是以沈括的居住地命名的。15、选D。玉免、玉轮、桂魄、顾菟、顾菟、婵娟都是“月亮”美称。16、选A。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江左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选项符合题意。A项正确。17、选D。二战后初期,国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重大的变化,美苏势均力敌,由于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不同,及外交战略的需要,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峙,冷战的局面和两极格局。所以二战后的东方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西方是指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D项正确。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文化常识3.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