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三国演义》专题讲解Word下载.docx

    • 资源ID:791372       资源大小:24.0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三国演义》专题讲解Word下载.docx

    1、接着,重点描写三国鼎力局面的形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决策,拉开了三分天下的序幕。刘备在与曹操的当阳之战中失利,迅速采取联吴抗曹的政策。诸葛亮舌战群儒,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于是,赤壁之战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蒋干中计、草船借箭、曹操赋诗、借东风等高潮迭起,构成了全书最为紧张的智慧较量,大大提升了小说的文化品位。随后诸葛亮三气周瑜,刘备不仅稳定了根据地,同时占领益州,夺取关中,又得到马超、黄忠等大将,势力不断壮大,并进位“汉中王”。最后,曹操用司马懿之计挑起孙吴与刘蜀的矛盾,关羽被杀,致使联盟破裂。而曹操病死,曹丕篡权,刘备随之称帝。不久,张飞遇害,刘备执意伐吴,遭遇惨败,白帝城托孤后病逝。诸

    2、葛亮忠心耿耿,继续为刘蜀南攻北伐、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以及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等,进一步充实了他的智慧形象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完美人格,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继续北伐。但因刘禅昏庸被迫班师,前功尽弃。而司马氏也取代曹氏政权,建立了晋朝。晋兵先后消灭了蜀、吴,统一天下。【人物形象】三国演义涉及了110年的历史,时间跨度大,地域分布广。在这个广袤的历史舞台上,共有三百多个历史人物先后登场,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身长七尺,细眼长须。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操少机警有权数。在镇压

    3、黄巾起义和讨伐董卓的战争中逐渐扩大了军事力量。196年,他迎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了吕布等割据势力。在官渡之战中打败袁绍,逐渐统一中国北部。208年曹操带兵南下,被刘备和孙权的联军所击败。后被封为魏王,曹丕称帝后,尊他为武帝。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性格特征是由“奸”和“雄”一对矛盾构成的集合体。曹操在文本中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大奸臣。在他一出场的时候,在三国演义第一回里,作者就通过转述许劭对曹操的评价:“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刺杀董卓未遂,在逃跑的路上因疑心太甚而误杀了两个平民,但他却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教天下人负我。”文本又描写他经常无端杀害下属,嫉贤妒能,傲

    4、慢张狂,多疑成性。在演义的开头部分,曹操便显露出小无赖的奸诈像,他假装中风倒地,以欺骗叔父和父亲,小施计谋更是恣意放荡,及至刺董卓不成假称献宝刀。他误杀吕伯奢全家,接着又故意杀死吕伯奢,这种恩将仇报之举正是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一生行动指南的体现。他借谋反罪名杀掉马腾、董承、伏王后、董贵妃,甚至连五个月的胎儿也不能幸免。但是曹操毕竟是一个“杰出的、了不起的大坏蛋”(周先慎语),他能够顺天应时,建立军队,占据、统治中原大部分领土,确有他过人的才能。作者并不因为他是一个反面人物而抹杀他的这些才能,也就是说,在作者的笔下,曹操虽是一个反面人物,却不失英雄本色。作为英雄本色的突出表现,

    5、作者很注意写曹操的雄才大略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在青梅煮酒论英雄时,“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一番宏论,非曹操这一代枭雄之口不能道出。过人的智慧和胆识支撑着他的英雄气概。官渡之战后“焚书信”一节便反映了曹操政治家的胸怀。爱人、知才善任是曹操的另一特长。全书对他搜罗人才并使谋臣武将各得其所作了许多描述。他对关羽甚为怜惜,欲留却未留住,心中老大不快却还要赞叹关羽“事主不忘其本,乃天下之义士也”;庞德原是马超、张鲁的部下,曹操见其勇猛,便设计降服了他。曹操的性格就是这样复杂,真诚中透着虚伪、诈谲,豁达中蕴含着小气,光明磊落背后隐藏着阴险狠毒,正是这种双重性格的描写

    6、使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活”了起来。关羽:字云长,三国时河东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后来流亡到涿郡,结识了刘备和张飞,并随同刘备起兵。建安五年,暂时归附了曹操,因斩颜良有功被封为寿亭侯。重新依附刘备后曾任襄阳太守,并管辖荆州,后孙权采用吕蒙的计策攻破荆州,杀了关羽。他是演义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形象特点为:其一、义薄云天。关羽是作品中讲“义”的典型代表,关羽的义表现在报答知遇之恩,感恩戴德方面。对待刘备,关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古城会”等一系列行为感人至深。特别是东吴捉住关羽并劝其投降时,关羽义正辞严:“蒙吾主以手足待之,安肯背

    7、义投敌乎?” 承蒙我的主公待我情同手足,我怎肯背信弃义投靠敌人呢?体现了他义重如山。其二、勇武双全。关羽不仅行 “义”而且有勇有武。关羽斩颜良如囊中探物,在作品中其他章节如温酒斩华雄,延津斩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等均将关羽的勇武勾勒得栩栩如生。也正因为如此,在蜀汉政权建立时,他位于“五虎上将”之首。也正式通过三国演义的描绘与传播,关羽成了中国百姓心中的“武圣人”。不过关羽的形象也不是完美无缺,比如在华容道上,他因念旧情就放过了曹操,对于个人恩怨和军国大事孰重孰轻没有明确认识,另外,气盛高傲、不讲策略是关羽的又一缺点。诸葛亮: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位至丞相,字孔明。自号“卧龙先生”。他

    8、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善神机妙算。刘备三顾茅庐后,他成为刘备的主要谋士。作者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描写。其一、拥有至高无上的人格、品德,是一个赤胆衷心的贤相。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他衷心不二,为刘备成就霸业殚精竭虑。即使在刘禅昏庸无能的情况下,依然效忠贞之节。一纸出师表,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心情抒发锝淋漓尽致,成为古今名言。其二、拥有超人的胆识和睿智。书中不少动人故事都对此有所展现。未出茅庐先知天下三分,火烧新野,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空城计等。塑造了一个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帅才。其三、他高瞻远瞩、胸襟博大。对蜀中诸将,如

    9、自大的关羽、鲁莽的张飞、忠诚谨慎的赵云总是很有分寸,循循善诱,引发他们为蜀汉大业献身。对于他们间的矛盾以诚相待,尽力化解。他不仅对自己人熟悉,对友军乃至敌手的弱点也了如指掌:他知道周瑜气量小,便注意相机行事;司马懿多疑,便设“空城计”欲擒故纵。 总之,作者把作为贤相所有应该有的美好品质都集中到他身上,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美化、理想化、神化了的人物,在他的身上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崇高美。此外,刘备的仁义、张飞的草莽英雄气质、周瑜的智慧超群但又心胸狭隘的鲜明人物形象在历代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作品主旨】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封建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具有极其博大而深厚的思想内容。三国演义的内容与主题是多重性

    10、的:其一:表现了天下归一的进步思想,书中第一回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开篇,又以“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为全书的结语。三国割据的结束,西晋王朝的统一,使“天下归一”由理想变为现实,表明了罗贯中的政治思想倾向。其二:三国演义继承了三国志平话“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把蜀刘集团作为全书的中心,把刘蜀与曹魏两大政治集团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肯定了刘备“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政治理想,颂扬了他宽人爱民从而深得人心的政治品质,赞美了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政治风度。反之,对曹操,作者着力批评他“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极端利己主义,揭露了他狡诈、忌刻和专横。这种“拥刘贬曹”的倾

    11、向,寄托了宋元时代在民族压迫下对历史上汉族政权的依恋、对明君的期盼和对暴君的憎恶,具有进步意义。 此外,还有忠义说、悲剧说、讴歌封建贤才说等观点。【艺术特色】一部作品能在几个世纪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广为流传,与它在艺术上卓越的成就是分不开的。1、“七实三虚”的艺术构思三国演义七十余万字,结构宏伟,人物众多,情节错综复杂,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小说中描绘的那些大事件,都是合乎历史真实的。但三国演义是一部文学巨著,它是在对历史事件选择、加工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虚构,来编织情节和塑造人物的。三国演义中涉及重要历史的地方与史实相符,在细节处又多有虚构,从而形成了小说“七分实事,三分虚假”的面貌。如

    12、,为了突出诸葛亮的万能,作者编排了“舌战群雄”“三气周瑜”“借东风”“空城计”“安居定五军”等一系列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为了突出刘备的“仁君”形象,编排了“携民渡江”“奴摔阿斗”的故事;为了突出曹操多疑的奸雄形象,编排出“设七十二疑冢的故事;等等。正是这“实”与“虚”的有机结合,才使三国演义既保持了历史的基本真实,又使情节具有丰富性,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异常生动。2、 意盎然的战争描写三国演义描写战争成就之高,堪称独步。这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高明之处,也是三国演义战争描写的深刻之处。赤壁之战真实生动地揭示出战争的客观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意义。其中所揭示的内容,与以科学总结战争客观规律著名的孙子兵法是

    13、完全相符的。如: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兵不厌诈;以已之长,攻敌之短;骄兵必败等等。赤壁之战中周瑜和诸葛亮两人不约而同地制定了对付曹军的火攻计(两人同时将一个“火”字写在手掌之中)。火烧战船,这是赤壁之战中的中心谋略,曹军的最后失败就在于被盟军用火烧了赤壁之下连在一起的战船。为了火攻计的实施,又引出了苦肉计周瑜打黄盖、阚泽下书等一系列斗智、斗勇,惊心动魄的情节;最后是庞统授连环计,让曹操用铁链将他的战船连结在一起,好让东吴一把火将其全部烧光。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写曹操的机智,如一开始就发现并及时地解决军队不习水战的问题,重视训练水军;阚泽下书时一下子就识破了诈降的诡计,给阚泽以极大的压力等等。但另

    14、一方面,也写出了他一系列的失误,如两次派庸碌无能的蒋干过江,促成了对方反间计和连环计的实现;派蔡中、蔡和诈降,促成了对方苦肉计的实现,等等。 小说共描写了大大小小战争上百次,在作者的大手笔下,可谓惊心动魄,千变万化,各具特色。作者善于集中笔墨,着重描写战争双方决战前的力量对比、形势分析和战略战术的运用,从而揭示出战争胜负的原因。3、独具神采的人物形象(1)善于运用夸张、对比、烘托和侧面描写的手法塑造人物,书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一节可谓烘托手法之代表。斩华雄前罗贯中只是先着力描写华雄武艺如何了得,一出马便连斩四员大将。至于关羽出场时,其中一段写道: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曰:“酒且斟

    15、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便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这段文字作者未从正面描写关羽如何斩华雄,而是通过华雄的“勇”和拼杀场上的呐喊声来烘托关羽的“勇”。在整个赤壁之战中,对诸葛亮用笔并不很多,但他的形象却非常突出,如果将这场战争比作在一个广阔的舞台上演出的一出威武雄壮的戏剧,那么,年轻有为、机智果断的周瑜就是这出戏的主角,而诸葛亮则可以说是这出戏的总导演。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一切都按着他的布置和指挥在活动和发展。作者对周瑜是正面写,而对诸葛亮是侧面写;写周瑜是实多虚少,写诸葛亮

    16、是虚多实少。实际周瑜成了诸葛亮的陪衬,写周瑜聪明,是为了衬托诸葛亮更聪明。而鲁肃在作者运用的对比手法中却处处处于一种极其微妙的地位,周瑜与诸葛亮一个聪明、一个更聪明,一个气量狭小、不顾大局,一个目光远大、胸怀坦荡的对比,主要就是通过鲁肃在其中的穿插联系体现出来的。(2)采用典型的情节和生动的细节,将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各具特色的言行,表现他们的性格。赤壁之战中,周瑜胜券在握,却精细谨慎,毫不懈怠。他在决战前夕,亲自登上山顶,视察敌阵,因阵风卷起军旗从脸上拂过,而猛然悟出如果开战时没有东风,火攻计不但将全部落空,而且还有烧及自己的危险,因而急得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不省人事。 在读者的心

    17、情又一次紧张之时,这才引出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三国演义很少细节描写,但这一细节却写得十分精彩。这段穿插,也并不是单纯为了追求情节的曲折紧张,而是为了跟曹操横槊赋诗的轻敌麻痹思想形成对比,表现周瑜即使在胜利在望的大好形势下,仍然那样谨慎精细,毫不懈怠,连那样极易被忽视的问题都这样重视。再如“空城计”这一情节中,作者将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足智多谋的统帅放在面对面的尖锐冲突中,一个胆略非凡,乍遇强敌临危不乱;一个老谋深算,乘胜进兵却又狐疑不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附三国主要人物简图:【蜀汉】 刘备汉昭烈帝 妻:昭烈皇后,甘氏,沛人,刘禅生母,曾於长阪被困,幸得赵云解救。后病死。麋夫人,麋竺之妹,於刘

    18、备在豫州落难时,麋竺将她嫁给刘备。孙夫人,孙权之妹,与刘备结为政治婚姻,后刘备入蜀,孙权接回她,再无记录。穆皇后,吴氏,吴壹之妹,刘备入蜀后纳为夫人,后为汉中王后。刘禅即位时,尊她为皇太后,称长乐宫。延熙八年病死。汉后主刘禅(207年271年)字公嗣,刘备之子,蜀汉后主。223年263年在位。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先生,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蜀国大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关羽(? 219年),约生於东汉桓帝年间,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张飞(?年 - 221年),字益德,涿郡(今河北涿州)人。三国时期蜀

    19、汉的重要将领。【魏】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中国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魏文帝曹丕(187年-226年)字子桓,曹操次子。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继任为魏王及丞相,而汉室早在曹操时就已经名存实亡。曹丕上任,法令一新,同年即逼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帝位给他,改国号为魏。曹丕自幼好文学,於诗,赋,文学批评,皆有成就。与其父,曹操,弟,曹植,并称“三曹”。著有典论。不过蜀汉灭亡没多久,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就废掉了小皇帝曹奂,魏亡。【吴】 吴大帝孙权(182年252年),字仲谋。222年在金陵称王,229年称帝,建立吴国,即东吴,史称孙吴。222年252年在位。父孙坚,兄孙策。 孙权文武双全,年少时经已有将帅之才,统率大军之能力,故与之为敌的曹操也夸赞“生子当如孙仲谋。周瑜(公元175年公元210年),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东南)人,中国三国时期吴国的著名将领。陆逊 (183年245年),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大臣和主力军师。自孙权赋予大都督以来,曾是多次率领吴国军 队抵御北方的魏国及西方的蜀国的核心人物。


    注意事项

    本文(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四队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三国演义》专题讲解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