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维设计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8362062       资源大小:271.90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维设计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但隋唐以后的历代, 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 相权开始逐步削落, 皇权逐渐强化。第二段注意从“内朝”地位演变看中枢权力的转移。内朝是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这些接近君主的近侍、仆从一旦受到皇帝的信任, 就有机会参与政务、掌管机要, 形成新的辅政集团。宰相职位, 尽管历代名称不尽相同, 但几乎始终存在宰相设置的演进规律为由实位宰相演进到虚位宰相。第三段抓住关键信息“始终存在”和宰相的“虚位”化。在同一机构中, 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 这又形成了宰相官员的分权。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 实行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就势在必然。李荣华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及其实质分析第四段注意宰相“分权”和“事权集

    2、中”的信息。汉唐以来,皇权和相权是如何消长的?反映了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演变怎样的特点?史论形成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落, 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 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不可缺少, 且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4)宰相既实行分权, 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主题二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史料一中省略号前为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省略号后为选官标准出身。史料一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 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

    3、世代为官。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史料二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史料二中“扩大了”“冲破了”指出了选官的范围、标准的变化。“开放性”指的是选官原则的变化,也反映了官吏的来源基础扩大。史料三中“考试”指的是选拔方式。综合以上信息,推断选官制度发展到科举制体现的原则变化。史料三这一制度他们通过考试,品评人才的优劣,为政府机构配备文官这一制度达

    4、到充分发展的,是由一系列的考试组成的。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古代选官制度在选拔标准、选拔方式、选官原则、选官基础上有什么发展变化?归纳总结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给我们什么启示?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1)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2)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3)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4)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5)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主题三明朝内阁制的性质、权限和作用史料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室,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

    5、穆中国传统政治从史料中可以得出内阁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权限和作用?从史料中“票拟”信息看内阁是否有决策权;从“私人办公室”中认识内阁的性质;从皇帝是“真正领袖”印证阁臣的权力和地位。(1)性质: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2)权限:阁臣可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3)作用: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一、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影响题源材料摘自2012年江苏高考T21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

    6、,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问题设置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答案提示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归纳升华客观评价科举制的影响1积极影响(1)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扩大了统治基础,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豪门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推动了中国古代教

    7、育事业的发展和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2消极影响(1)科举制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在加强思想的集中和统一的同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2)落后刻板的考试内容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特别是八股取士,把知识分子思想限制在封建理学范围内,选拔出来的官员只能是皇帝的奴仆,压抑了科学技术的发展。(3)科举也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对现代社会的消极影响也是不容低估的。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题源材料摘自2012年新课标全国高考T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

    8、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问题设置上述材料表明了什么问题?答案提示“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归纳升华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2)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3)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9、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开放课堂运用学科思维活学历史史学争鸣(一) “唐宋变革说”史学前沿1910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首创“唐宋变革说”,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欧美史学界也多主张唐宋之际中国历史从中古转向了近世,认为在宋代政治、社会、生活诸领域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学者对唐宋历史的变化也有重要认识。陈寅恪认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格局,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钱穆认为,中国文化分秦汉、汉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唐宋是第二、第三期的分界

    10、线。同时,国内学者对“宋代近世说”也提出质疑,认为这一观点对宋代的历史地位估计过高,宋代仍然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唐宋时期的变革是中国封建经济制度内部的推移演化。中国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是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宋元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典题印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0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日本发表了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唐代和宋代在历史发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依据这些差异(或变化),内藤湖南总结说:“总而言之,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由此他提出了“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的唐宋历史观”。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

    11、代观材料二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洲异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摘自钱穆理学与艺术(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内藤湖南和钱穆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认识。答案:(

    12、1)同:都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在宋代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异:钱穆认为宋代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由封建贵族社会转化为封建平民社会;内藤湖南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2)认识:宋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政治方面:选官制度:科举取士进一步扩大,以科举制为基础或途径,平民兴起,底层不断上升。(或北宋重文轻武。) 阶级关系上: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经济方面:城市经济繁荣。四川地区最早出现纸币“交子”。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租佃关系:战国时期产生,到宋代日益普遍化。文化方面:精英的宮廷文化让位于通俗的娱乐文化。表现为:文学方面:文学由诗的兴盛到词的兴盛,词

    13、更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反映了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 绘画方面:由宗教政治画到山水花鸟画、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演变。(或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 思想方面:由唐至宋,学术思想由禅学到理学即新儒学。 思考感悟中外学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关注和探求唐宋之际所发生的巨大社会变革,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及论证。如何正确评估唐宋社会变革的历史作用和意义,在现今仍然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将这种史学上的争论引进课堂,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开放思维的养成,能够多角度客观的认识唐宋时期历史的变化,以避免极端的或以偏赅全的评价。只有通过对各种制度、各种社会现象等相关史实上做深入细致的探究,庶几可以接近唐宋变革的本

    14、来面目。五年考情统计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5年30考)三省六部制及演变(7)选官和谏议制度(12)汉到元地方制度演变(1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5年15考)明朝君主专制加强(9)清朝君主专制加强(6)考点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例1(2013江苏高考)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解题规范第一步:审题干抓关键:“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

    15、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第二步:析选项选项判断理由选项定位A唐朝三省制下,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执行。三省制下,皇帝命令必须经政事堂审议副署才可以正确选项B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错误选项C中书省执掌诏令草拟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要求不符干扰选项考题演练1(2013福建高考)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

    16、取向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解题提示:抓题眼:功名利禄;关键信息:“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2(2013山东高考)自秦汉至宋元,中国政治制度变革的总体趋势是()A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B国家行政权逐渐转移到君主手中C宰相逐渐退出权力中心D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逐渐被打破回答词:总体趋势;“自秦汉至宋元”,联系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两种趋势。3(2013北京高考)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C和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废除了丞相制度关键信息:图表题关键是看文字。通过已提供的“洛阳、南京”文字信息,来判断所代表的地名。

    17、考点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例2(2013重庆高考)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 “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可知在明太祖时设殿阁大学士,但不是内阁“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推知内阁正式成立,开始参与国是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一级决策机构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咨询的内侍机构1(2012江苏高

    18、考)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地位;“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职权。山东高考)下图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嘉庆二十一年七月初六日内阁奉上谕:和世泰等奏,咭唎国贡使连日演习礼仪极为敬谨即派苏楞额、广惠各戴原品顶戴沿途伴送。钦此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礼部“清代档

    19、案”;“内阁奉上谕”, 不是内阁起草。江苏高考)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 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说明”;“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说明:标“”题有一定难度,请同学们慎思慎做,教师重点选讲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4攀枝花一模)李清川等在汉武帝朝丞相群体研究一文中指出:“武帝(指汉武帝)朝的丞相群体不同于高祖时的功臣丞相又不类于昭宣后的学术丞相,武帝朝丞相是汉

    20、代丞相的转折。”这里的“转折”是指()A设立刺史监督丞相和地方官B设立“中朝”、“外朝”制度C设立三公九卿制度限制丞相D把学术丞相转变为武官丞相解析:选BA、D两项与史实不相符合,刺史只监督地方官。C项是错误的表述。B项符合史实,也符合“转折”的含义。2“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这里的”中间路线“是指()A中朝制度 B郡国并行制度C刺史制度 D察举制度选B周朝实行分封制,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的“中间路线”就是既有封国又有郡县的“郡国并行制”。3.有学者对汉代有过这样的论述:“刘邦的后继者汉武帝使中国的新文官制度有了一种确定的形式。从周代的

    21、旧封建秩序向汉代的新官僚体制的转变进行得十分顺利在不知不觉中旧学说获得了新解释。”下列对材料解读错误的是()A汉代官僚政治进一步发展B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得到根本扭转C儒学的变化适应了新体制D察举制巩固了新文官制度选B由所学知识可知,在承秦制的基础上,汉代对秦代确立的官僚体制进行完善,故A项正确;汉代太学的建立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而科举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且“根本”一词太绝对,故B项错误,故选B项;在汉代,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学适应了大一统的需要,故C项正确;察举制根据才学和品行选拔人才,它巩固了新文官制度,故D项正确。4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

    22、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便,皆须执论。比来唯觉阿旨顺情,唯唯相尚,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A匡正皇帝的过失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C替皇帝草拟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选A“诏敕”是指帝王的命令。由材料可知,中书门下可以对皇帝的“诏敕”进行讨论,并指出不妥当的地方。故A项正确。5(2014临沂质检)“克服了社会流动的堵塞,让民间精英往体制内去流动,给中国带来一种良性的社会治理。”这种现象是指()A汉初形成“布衣将相”之局B察举征辟广泛选拔人才C科举入仕扩大官吏人才来源D中央派文官任地方长官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有利于扩大官

    23、吏人才来源,有利于巩固统治,C项说法符合题意。6.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老规矩是,王公贵族“不得取食味于四方”,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 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 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选D宋朝禁止官员入酒肆,不让王公贵族“取食于四方”的做法有利于约束权力的滥用,故D项说法正确;A、B两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无关。7从秦朝开始就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从秦至明清,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因此出现监察官员乃至监察

    24、机构贪赃枉法的情形,这种现象无法逆转的根本原因是()A监察体制的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耳目C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的D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只是帝王的工具选C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监察制度的本质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制度的需要,因此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至高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故选C项。其他三项都不是“根本原因”。8(2014江西联考)顾炎武日知录指出: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后,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这是因为()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后国力转趋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巅峰,后代难以超越C宋代以后坊市制崩溃,无力维修城郭街道D宋代以后财政集权中央,地方经费困窘选D材料反映了唐宋地方州县所修城郭、街道和官署的差异,这事实上是唐宋地方权力尤其是财权差异带来的,宋代以来地方设置转运使,地方财政收归中央,导致地方无钱可用,自然“城郭、街道和官署”就相对简陋了。9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


    注意事项

    本文(三维设计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与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岳麓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