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试题评卷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8412340       资源大小:116.0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试题评卷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以下答案情况,不给分土质疏松 / 多黄土 / 黄土广布 / 风沙大 / 土质疏松的黄壤 / 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 / 土质逐渐沙化 / 有沙漠 / 部分荒漠化 / 多沙滩 / 多尘土 / 地表(岩层)裸露 / 有大沙漠 / 部分地区为沙漠 / 容易积沙尘 / 容易沙化 / 多移动沙丘 / 土壤含沙量大 / 土壤多为沙土植被稀疏。 扩展 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低(少)/植被少/缺少植被 /丛林草木少 / 为荒漠植被 / 为荒漠草原的植被 / 植被覆盖不良 / 植被覆盖面积少 / 地表缺乏植被保护 /地表覆盖荒漠(草原)的植被 (2分)地表荒芜 / 植被不丰富 / 绿色地带少 / 绿化面积少 / 水

    2、土流失严重 / 植被覆盖严重 / 森林(树木)覆盖率低 / 无植被覆盖 / 植被破坏严重 / 树木少 / 植被不良 / 植被条件(状况)差 / 植被覆盖严重 / 植被环境脆弱 / 植被覆盖日益减少 / 种植树木少 / 植被生长不足特别关注:易出现的错别字:干旱汗、汉 / 干燥噪 / 沙(荒)漠莫/ 植被覆盖率低履、地、底 / 沙质土壤沙子土壤得分点标准答案第一次扩展第二次扩展不给分2分强调地表为干旱干旱、半干旱 / 缺水干旱 / 干旱、半干旱 / 气候干旱 / 降水少 / 缺水 / 少雨 / 干燥水资源不足(缺乏) / 地表(土壤)干旱 / 土壤水分少(不足) / 土壤含水量少 /土壤干燥 /

    3、 地表水分少 / 多呈沙漠干燥气候3分强调地表为多沙覆盖沙漠广布 / 荒漠和黄土广布沙漠广布 / 荒漠和黄土广布 / 沙丘广布 / 地表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沙漠化严重 / 荒漠广布 / 地表基本上被沙尘覆盖 / 地表为裸露的沙尘 / 沙质土壤 / 土壤沙化 / 土壤以沙地为主 / 多沙地 / 地表为裸露的沙尘 / 地表主要被沙尘覆盖 / 地表多黄土、多沙 / 地表多沙土 / 黄沙广布 / 以荒漠为主 / 地表为沙和细小颗粒状尘土 / 地表为荒漠、沙丘、戈壁 / 为干旱的荒漠区 / 地表主要为裸露的沙尘 / 多沙丘 / 为荒漠区 / 多原生沙漠 / 西北地区有广阔的沙漠,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强调植被少

    4、植被稀疏植被稀疏 / 植被覆(铺)盖率低(少) / 植被少 / 缺少植被(植物)丛林草木少 / 为荒漠植被 / 为荒漠草原的植被 / 植被覆盖不良 / 植被覆盖面积少 / 地表缺乏植被保护 地表植被少,荒漠化严重 给5分地表覆盖荒漠(草原)的植被 给2分指出图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分)沙尘暴主要集中在春季2、3、4、5月; 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春季/春季和夏初/上半年/1-6月/2、3、4、5月/2、3、4月/3、4、5月/3、4月/ /描述其整体变化规律或趋势,并且描述准确的/ (2分)地表增温快; (地表)增温快/升温快/温度上升快/温度回升快/ (3分)表土

    5、疏松和植被稀疏; 表土疏松/地表疏松/土层疏松/土质疏松/地表覆盖疏松沙质沉积物/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低/植被少/缺少植被/土地沙漠化(荒漠化)严重/土地沙化/土地荒漠化 (3分)降水少; 降水少/缺水/气候干旱/气候干燥/少雨/干旱/干旱、半干旱/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干燥/土壤干燥/地表沙石裸露/ (3分)大风天数多 大风天气较多/风力强劲/大风/风大/大风集中/偏北风强劲/西北风强劲(3分)在图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出()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生了()次(分)(一定的)周期性/起伏 /节律/振荡/波动 /波状 /有的年份少,有的年份多 ; 12次 /11次12

    6、次 /近12次(2分)扩展1: 周期性-周期 / 每40(注意要包括40年这个区间)年就达到一次高峰(值) /平均40年就会有较强的沙尘暴 /平均40年就会发生多次沙尘/每40年就数量增多(发生多次) 扩展2:波动(起伏)大 /上下波动(起伏)/高低波动扩展3:(起伏)/波状升降 /高频率波状 /波浪状(式,性)/电波状(3分)每隔几年发生一次沙尘暴/几次等 /周期性且高低起伏并有所减少波浪/波浪线/起伏滚动/起伏前进/反复波动 波动/起伏/节律/震荡/波动/波状-凡是给这些关键词加了总体趋势的。比如:上升,下降,时增时减,高低不均,反复升降 ,不稳定,不定,有多有少,不规则,平均, 忽高忽低

    7、例如:1 周期性-周期/ 每40(注意要包括40年这个区间)年就达到一次高峰(峰值)/ 平均40年就会有较强的沙尘暴/平均40年就会发生多次沙尘暴/每40年就数量增多(发生多次)。 (给分)2 每隔几年发生一次沙尘暴/几次等 /周期性且高低起伏并有所减少 (不给分)。3 波动(起伏)大/上下波动(起伏)/高低波动(起伏)/波状升降/高频率波状 (给分)。波浪状(式,性)/电波状 (给分)波浪/波浪线/起伏滚动/起伏前进/反复波动 (不给分)4 波动/起伏/节律/震荡/波动/波状-凡是给这些关键词加了总体趋势的(不给分。无论前面正确与否。)比如:5 凡是没有关键词的,一律(不给分)。、( 分)根

    8、据相关资料完成下列问题。在中国,近代铁路和公路出现之前,河流的交通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的区位图所示通商口岸的选择它们方便的水路交通条件密切相关()比较图中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中的区位特点。(分)()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8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影响了其他交通线路的选择分别写出目前经过三城市的我国南北铁路干线的名称(分) 答案:(3)A位于(两条)河流交汇处 /长江与汉水(汉江)交汇处扩展:长江与汉水(汇合处 /交界处 /交接处 /长江航道与汉江航道交汇处 /具有三个方 向上的水运优势 /具有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 /长江干支流交汇

    9、处(3分)长江与几条支流的交汇处 /长江与嘉陵江(或写成处汉江以外的任一河流)交汇处 /江水汇合处 /有支流汇入 /长江与湖泊的交汇处 /支流的入江口如果交汇处表达为汇集处、聚集处、集结、出交会处E位于河口 /长江口 /(出)入海口 /河运(内河航运)的起点或终点 河运的起点 /河运的终点 /长江和海洋(东海、太平洋)的交汇处(3分)表达为其他字母,如B、C等,答案表述正确也不给分出河口/入河口/海口/河口港/既是河港又是海港/河运和海运结合点/内河河运与海运结合点/内河海运与海运结交汇处/河海联运答案(4)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平原 /冲积平原 /地形平坦 /地势低平 特殊给分案例:A、B在

    10、长江中下游平原,C、D、E在沿海地区 /A在江汉平原,B在鄱阳湖平原,C、D、E在长江三角洲。(2分)位于长江中下游/华北平原/地型平坦/华中平原/南方平原气候温暖湿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雨热同期 /东南季风气 候 /季风气候/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优越的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的 适宜 /气候优越 /气候温和湿润 /水热条件配合好 /水热条件组合好 /水热条件好/东南部季风区 /季风区 /水热条件充足 /亚热带湿润气候(2分)温带季风/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气候湿润/气候好/气候较好/光照充足,降水丰富/气候宜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受季风影响/天气适宜/气候温润 经济发达 农业

    11、发达 ,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工农业发达 /丰富的农副产品 /农业基础好/农业历史悠久 /优良的农业基础 /水稻种植业发达 /种植业发达 /工农业基础好 /位于经济发达区 /农产品丰富(2分)经济优越/经济发展快/历史悠久/农业发展程度高/丰富的农业资源/适合种植业/是中国水稻粮食的主产区/是九大商品粮基地/鱼米之乡/经济基础好/资源丰富/经济发展好/物产丰富/农作物多/农业水平高/经济繁荣(长江或河流)供水 水源丰富 /丰富的水源 /有充足的灌溉水源/生产生活用水方便 /灌溉条件好/灌溉便利 /用水便利 /在河流边,取水方便 /河流提供淡水 /多河流 /河流多 /水热资源丰富 /水源

    12、条件好 /良好的水源(2分)位于河流边/有河流流经/河流广布/河网密布/水系发达/靠近(临近)水源/水资源便利/便利水源/生活用水/水利丰富/水力丰富/灌溉合理/水量充沛/径流量大得分要点高考原答案第一次扩展答案第二次扩展答案不给分案例地形强调“平”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冲积平原/平原/地势低平/地势平坦/东部平原A、B在长江中下游平原,C、D、E在沿海地区/A在江汉平原,B在鄱阳湖平原,C、D、E在长江三角洲。气候强调“气温、降水”两个要素的优点气候温暖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东南季风气候/季风气候/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优越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适宜/气候优

    13、越气候温和湿润/水热条件配合好/水热条件组合好/水热条件好/东南部季风区/季风区/水热条件充足/亚热带湿润气候社会经济条件强调农业作发展基础经济发达/农业发达/可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农副产品/工农业发达/丰富的农副产品/农业基础好农业历史悠久/优良的农业基础/水稻种植业发达/种植业发达/工农业基础好/位于经济发达区/农产品丰富水源强调供水水源的充足(长江或河流)供水水源(水资源、淡水)丰富(充沛,充足)/丰富的水源/有充足的灌溉水源/生产生活用水方便灌溉条件好/灌溉便利/用水便利/在河流边,取水方便/河流提供淡水/多河流/河流多/水热资源丰富/水源条件好/良好的水源注:上述答案中,加了程度词“

    14、较”“相对”的给分,如较好、较优越、较适宜、较发达、较充足、较丰富等。阅卷以采集正确得分点为主。原则上不再扩展答案,尤其不能在第二次的扩展答案上再扩展答案。()京广线 /北京-广州 /京广铁路 /京广/(2分)、 京九线/北京-香港(九龙)/京九铁路 /京九(2分)、 京沪线/北京-上海 /京沪铁路 /京沪(2分) 注:答案对应A、B、C顺序只有一个答案 ,是正确的 ,给2分;只有2个 答案 ,按照 A、B顺序判别给分;如果相应的留有顺序空间(白),据顺序判定给分多于3个答案, 按照A、B、C顺序给分;如果前2个答案是: A京广 、京九;B京九 , 则认为正确;(二)综合题学生得分情况总分平均

    15、分难度值234567891112143612.250.562536.6230.0133.373623.690.61519.0121.5732.5426.883633.990.5713.618.26.113.224.724.23646.840.497.4110.862.8425.112.0828.890.7518.420.083.553651.070.21466.259.420.733.623932.570.428344.6127.0628.323943.140.392530.8815.8322.8521.858.593950.52336.3923.47.86531.7636 17.84 0.4

    16、956 39 8.85 0.4425 总体:26.69 0.4766(三)综合题学生答题情况及简析36题试题及答题分析1立意取自于春季经常影响我国北方和西北的沙尘暴。2情境沙尘暴概念;强沙尘暴空间分布图;两组沙尘暴统计图表。3设问及考核目标共分5小问。第、问要求考生根据强沙尘暴分布图说出五个地理区域的名称,考核学生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了解;第小题要求考生根据强沙尘暴空间分布特点描述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地表环境特点,考核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第小题在完成第问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考生分析沙尘暴在春季多发(需从图6中判读)的自然原因,考核学生分析地理成因的能力;第问 根据两个数据图表判读沙尘暴发生

    17、次数的呈现规律及某时段发生次数,考核学生提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4试题特点贯彻了高考考核目标。即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应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考核目标;试题呈现方式简洁明了,更显科学态度。与以往相比较更显平和,在审题和解题上没有给学生设置明显障碍,更接近于中学教学实际;关注社会生活,服务社会实践。536题考生答题存在的问题表述不准确。特别是“沙漠广布”得分点是从地貌上表述沙尘暴多发区的特点,许多考生答成沙尘暴发生时的天气状况,如“多风沙”、“多沙尘”;许多考生概念不清,答案不知所云,如“土地面积干燥”、“地理位置荒漠化”、“植被成沙漠”、“植物为荒漠土”、“气温干燥”等不一而足

    18、。得分点回答不全。地表环境是自然环境的直观反映,一般包括地貌、植被、土壤、地表水几方面。沙尘暴多发地区的地表环境特点表现为:地貌沙漠广布(风力堆积地貌,多沙丘新月形沙丘,如塔克拉玛干沙漠;固定沙丘,如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地表植被稀疏(荒漠);土壤缺少有机质和水分的荒漠土;地表水缺乏,有大面积的无流区。这种地表环境特点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根本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的地理位置。有些考生因强调地表将“干旱、半干旱”看成是气候特点而漏答,有些考生在地表环境中没考虑地表水而漏答“缺水”。审题偏差和错误。分地形区分别表述,不善于归纳;回答成沙尘暴的形成原因(同第小题);回答成人类活动对地

    19、表环境的影响;回答成强沙尘暴路径,等等 。错别字。荒漠(莫),干旱(汗),沙(砂)漠,植被(背、贝、培)覆(履)盖率低(底、地)等等。抄写试卷材料、空白卷。39题试题及答题分析39(3)比较A、E两城市在河流交通运输的区位特点分析:该小题考察的知识点为河流的运输功能对城市区位因素的影响,设问较简单、直接,是人文地理区位因素中的主干知识,两城市武汉、上海对湖北的考生来说也是能从图中判别出来的,应该说难度不大,但考生答题情况并不理想,能得6分的只占1/3。考生答题情况分析:1.审题不准:该题的题眼为城市河流运输的区位,高中必修下册讲述河流的运输功能对城市区位因素的影响分以下几种情况:河运的起点、河

    20、运的终点、干支流交汇处、过河点、入海口等。考生审题偏差为:城市的运输能力差异、城市水运是河运还是海运的差异、城市的交通位置的差异、城市在交通运输中的作用、城市形成的区位优势等,这种情况导致失分的比重比较大。2.粗心大意:该大题图虽然涉及城市较多,但(3)设问的是A、E,很多考生因粗心或紧张,将E写成B、C等字母,将两河写成两汉等,导致非智力因素的失分。3.表达不准:由于在平时学习中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没有点点清,在考试中将交汇处、入海口用非地理专业词句表达,如汇聚处、相交处、交叉点、进河口、入河口等,显得语义不清、表述不准,也导致失分。39(4)(读图9),影响A、B、C、D、E城市的区位,除交

    21、通因素外,还有哪些共同的地理因素?1.满 分:8分,共四个得分点,每个得分点2分。2.解题过程:借用历史地图,先判断图中各字母代表的城市分别是A武汉、B九江、C、D、E上海。 本题无需准确判断具体地点,只要知道它们都是长江中下游沿岸重要港口即可。运用中学地理必修下册第六单元中知识: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有: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历史基础等对此题进行归纳性答题。3.阅卷答案制定过程:1 阅卷主要负责人,认真学习高考“标准答案”,领会答题要求,推测出学生答题中可能合理的答案,制定出第一稿评分细则。2 在第一天的试评过程中归纳出学生答题中出现的可以给分情况,以及列举出不能

    22、给分的典型答案。3 将三次答案汇总成表(见下表),发放给每一位评卷老师,认真反复学习,统一评分标准,力求做到公平公正,降低三评率。4试卷分析:本题考核人文地理一个常识性的知识点:城市区位的影响因素。可调用学生平时训练的分析、归纳能力,准确的回答出答案。难度应该不大,能力要求不高,应该属于较容易得分的题。5.学生实际得分情况:平均得分:3.16分(176850份试卷统计),难度系数0.395。各分值得分点分布情况见下图(10982份试卷统计):6.学生答题情况分析: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得满分8分的同学只占了8.3%,而有31.7%的同学得“0”,难度系数高达0.395。实在出人意料之外。从阅卷中可

    23、以看出,得“0”分者有下列几种情况:没有作答的空白卷约占了10-15%,这些学生大多不是缺考,因为从扫描的小图中可以看出他们题的历史题作答了。可见,这些学生是放弃了地理。有约占10%的同学按列举的要素答题:地形因素。气候因素。水源因素。市场因素。历史因素。经济腹地。此种答案没有把要素展开说明。这是平时训练不到位,没有学会对地理事物分析、阐释的方法。还有的学生没有分析题意,把社会经济要素列举了很多,但都没有答到要点。市场广阔,劳动力廉价,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国家政策好,科技发达,都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历史悠久,开发较早。此种答案不符合题意,题目要求答出鸦片战争前就兴起城市的区位因素,这些学生回答这些城市现在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一部分同学答成了从历史的角度答题。经济起步早,外国资本主义侵入早,经济发展程度高,人们思想比较开放。一部分同学完全答错题,把题的答案: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这是最低级的错误)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试题评卷情况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