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老中医周文泉学术思想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8415843       资源大小:64.81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老中医周文泉学术思想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其次,注意辨证论治的全面性。周氏认为“辨证论治”和“审证求因”的根本目的在于 探求病之本,即病机。任何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 都会出现一些症状和体征,这些反映于外 的症状和体征, 都属于疾病的现象, 临证时要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去伪存真,以抓住疾病的 本质所在,进行理法方药的辨治。因此,对于决定和反映证候本质的因素,如病因、病位、 病性及正邪关系,应当详加辨析。辨病因, 就是认识引起疾病的原因。 任何疾病都是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 致病因素分为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及疫戾之邪;内伤病因,包括七情、饮食、劳倦所伤以及痰瘀、虫积、 外伤及胎传病因等。 由于病因不同, 导致疾病的性质亦有所不同。 如 “诸

    2、痉项强, 皆属于湿” 、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 “不得卧,卧则喘,是水气所客也” ,皆属辨病因。辨病位,就是病生何处。病位是指疾病损伤所及的部位,有局部病变,有全身病变。就 整体而言,病在皮肤、毛窍、肌肉、经络等为病在外属表,在脏腑、骨髓等组织器官为病在 内属里。病在表者,病位浅,病势轻;病在里者,病位深,病势重。辨病性,就是辨认疾病的性质。张景岳云:“万事皆有本,而治本之法,尤惟求本为首 务,所谓本者,惟一而无两也。盖或因外感者,本于表;或因内伤者,本于里;或病热者, 本于火也;或病冷者,本于寒也;邪有余者,本于实也;正不足者,本于虚也。万病之 本,只此表里寒热虚实六字而已。 ”在复杂

    3、多变的疾病中,如能抓住疾病的性质,则病本可 求。辨邪正关系。 邪正关系是指疾病进程中, 机体的正气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 盛衰病理变化。在疾病过程中,邪正斗争的消长盛衰,也会影响疾病的转归。正盛邪退,则 疾病趋向于好转而至痊愈;邪盛正衰,则疾病趋向于恶化,甚至死亡。再次,在脏腑辨证中重视脾肾的调治。周氏认为,脾胃为仓廪之官,水谷之海,后天之 本,气血生化之源。 人体生长发育, 维持生命的一切精微物质都依靠脾胃的供给。 肾为先天 之本, 藏真阴而寓元阳, 为水火之宅。 肾之真阴真阳对机体脏腑阴阳起着滋养、 濡润和温煦、 推动的作用。因此,在疾病过程中,既要重视补脾胃,也要重视补脾肾,或脾

    4、肾双补,使人 体先后天之本旺盛,则有助于疾病的恢复。有鉴于此,周氏用四君、六君、平胃、左归、右 归等方最多最精,游刃有余。春夏养阳,常用香砂六君、八珍、十全大补汤以养秋冬脾胃之 阳, 用八味丸、 右归丸等方以温肾阳。 秋冬养阴, 常用养胃汤、 麦门冬汤等方以养脾胃之阴, 用六味地黄汤、左归丸以养肝肾之阴。二、提倡辨病辨证,中西互参当前,我国医学已进入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并存的时代。三种医学的相互影响,相互 渗透使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辨证论治的方法已由以宏观为主体, 发展为宏观 与微观并重,由单纯辨中医之证,发展到辨中医之证与西医之病并重。对此,周氏主张,临 证,既要掌握用中医

    5、四诊,辨中医之证,又要学会运用现代诊疗手段和技术,辨西医之病, 要擅于取二者之长,为我所用,以扩大中医的研究范围,促进中医学术的发展。具体而言, 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宏观结合微观中医通过四诊收集临床资料进行辨证, 从而确定相应治法, 这就决定中医对疾病的认识 偏重于宏观临床表现, 而对微观病理改变认识不足。 但是临床所见一些疾病, 现代医学检查 发现其微观病理变化已经十分严重, 而其临床表现却十分轻微, 有时甚至无任何异常临床表 现,即所谓“无症可辨” ,从而延误疾病治疗。如果能够借助西医先进的检测手段,便能对 疾病微观病理变化有透彻了解, 从而做到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

    6、脏病, 冠脉造影检查发现粥样斑块已严重堵塞而临床常常表现为心悸、 胸闷、 气短乏力, 没有明显 的胸痛,或有时仅有轻微的疼痛。这时,如辨证为心气虚,或心阳虚,或心阳不通,或气阴 两虚而采用相应治法,则往往效果欠佳。 但如果能结合微观病理改变, 辨证为心气虚, 或心 阳虚,兼有浊阻血瘀,加用活血化浊药,则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状态,效果明显。(二全身结合局部西药偏重于针对疾病局部病理改变进行治疗, 而在全身机能调节上尚嫌不足; 中医则偏 重于从改善整体机能进行治疗, 而比较缺乏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治疗手段, 二者各有所长。 治 疗上不具备较强的针对性, 则不能有效阻止病情的发展; 而治疗不重视改善全身机

    7、能, 提高 全身抵抗力,疾病则不易康复,故临床上应注意全身与局部相结合。以治疗老年肺炎为例, 如只针对细菌感染的病因而一味清热解毒, 或运用抗生素治疗, 则很难迅速取效。 此时若针 对老年人正气不足,邪易伤正而佐以益气养阴治疗,往往会缩短疗程,预后良好。周氏在临证中多采用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运用双重诊断以确诊, 使传统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有机结合,从而更有利于明确诊断,审因论治,处方遣药,不断提高疗效。三、推崇气化学说,调治有度周氏非常重视对中医气化学说的学习和研究,他认为,人体的气化功能,实指水与气的互 化过程。其中包括气机的升降、气的蒸腾雾化、水气的互生互化、水气的输布排泄。而气化 功能的实

    8、现, 又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 尤其以肾气的温煦蒸腾、 膀胱的气化和三焦的气化为 主使。 如其中某一环节出现异常,则出现水气运行的障碍,气不化水或水不化气。 对于上述 气化功能, 周氏认为当以肾之气化为主, 膀胱气化为辅, 三焦气化为使。人体要维持正常的 气化功能, 必须注意对上述脏腑的调治。 如曾治一冠心病患者, 因其频发室性早搏而症见心 悸不安,自觉心中澹澹大动,不能自已。观其舌水滑湿润,故辨证为肾阳不足,水湿不化, 水气凌心,投以真武汤加泽泻,连服6剂后,症状大减,早搏消失,诸症悉除。周氏还认为,脏腑各有阴阳升降,并且在相互影响下,形成了机体气化的整体性。 五脏 主升,六腑主降,然脏气之升

    9、,赖腑气之降,腑气之降,又赖脏气之升,相互依存,相反相 成,且五脏升中有降,六腑降中有升,堪为曲尽其中奥妙。因此在临证时,他十分重视脏腑 之间的升降关系,治一脏兼治它脏,脏病治腑或腑病治脏。如治疗失眠证,夜难入寐,梦多 虚烦,心悸易惊,头昏耳鸣,小便短赤者为心阴虚,心肾不交。治以天王补心丹加女贞子、 山萸肉,降心火,滋肾水,则每获佳效。治疗老年气虚便秘,根据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 常于通腑药中加补益肺气之品, 以增肃降之力,为腑病兼治脏;而对于痰火壅肺, 气火盛实 之哮喘,常于清热化痰药中配以酒军、草决明等通腑之品,以引火下行,为脏病兼治腑,从 而将脏腑之间气化升降的规律性纳入辨证施治过程,有

    10、效地指导临床实践。另外, 由于气与血关系最为密切, 气化失常, 常易导致气血不调, 故周氏每于临证之时, 也十分重视气血的相互影响。如对水气为患的疾病,如肝硬化腹水、肾炎水肿,常在理气水 药中加入活血化瘀之品进行治疗, 从调整气化功能, 调理升降出入及调治气血入手, 常取得 较好的疗效。四、用药力求精专,知常达变周氏临证30余载,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尤为注重对方药的精通和妙用。临证遣方用 药以思路清晰,法度严明,用药精专而见长。同时,以“识方全面、用方灵活、调方有度” 而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他认为全面地认识方药和熟练地掌握方药, 是临证取胜的重要环节。 因此, 数十年来, 他始终孜孜不倦地

    11、精研医典, 其中对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本草纲目 、 温病条辨 等书学习至深, 临床时, 常运用自如。 例如用 “奔豚汤” 治疗心悸胸痹; 以 “五 苓散” 、 “防己黄芪汤”治疗肾炎水肿;以“三仁汤”治疗无名低热;以“乌梅丸”治疗寒热 错杂之腹泻;以“百合地黄汤”治疗情志病等,均取得较好疗效。在用方时,他主张以灵活 准确为原则,以经验用方与理解用方相结合,以有方有药为前提,方以法立,方以法转,反 对那种不明君臣佐使,东拼西凑,杂乱无章的盲目用药方法。另外,善于化采古方,也是周 氏用方的一大特色。 周氏认为, 古方是前贤临证经验的总结和宝贵遗产, 其配伍和剂量均有 其科学性,如果与病证相

    12、契合,不宜大增大减。因为,随意加减,使原方面目全非,混淆了 原方自身配伍的规律性, 则会主治不明, 难于中的。同时在调方时,周氏十分注意掌握守方 变方的尺度。对于一些慢性病,因其病情相对稳定,非朝夕之功而奏效,应缓而图之。故周 氏主张其治当有方有守,切忌朝秦暮楚,忽攻忽补,而对于在疾病过程中,出现变证,应当 迅速抓住证候特点,果断变更方药,再立新意。在临床用药方面,周氏非常重视动静结合用药。所谓静药,是指具有补益作用,但易导 致壅滞的药物,如熟地、党参、鹿角胶、龟板之类。所谓动药,是指具有理气活血作用,而 易伤正气的药物,如川芎、枳实、肉桂、香附等药物。选静药必佐以动药,用动药必辅以静 药,动

    13、静结合,制其偏颇,则药力精专,直达病所。另外,周氏还强调“欲求选药精当,首 应熟识药性” 。如人参、黄芪、党参、太子参均能补气,但以人参补气之力最强,黄芪、党参次之,太子参为最弱。另外,人参兼补心,黄芪兼走表、利水而托毒。在元气大伤,当所 急固之时,若用补气力弱之药,则会贻误病情。所以,为医者不可不熟识药性。五、治养结合,防患于未然周氏认为, 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养生长寿的前提, 防止疾病发生的各种理论和方法,也是养 生学的主要内容, 从而把防病与养生长寿统一起来, 创立养生学中的治未病的预防思想。 其 主要内容总结如下:首先,强调调养精神,内保真气。人的精神活动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14、。 心情舒畅, 精神愉快, 则气机调畅, 气血和平, 可增强其抗邪能力, 使正气存内, 邪无以干, 有利于健康。此正如仲景所云“若人能养慎,不令邪气干忤经络”之意。其次,节制房事,保全肾气。肾为人体元气之根,水火之宅,五脏六腑的阴阳精气赖此 调节补充。若房劳过度,肾精耗伤,元气失充,全身的御邪扶正机能下降,不但容易招致外 邪侵袭而罹患病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折损人的寿命。其三,节制饮食,五味和调。饮食是人体摄取营养,维持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进 食是充养正气的必须措施, 五味和调才能使人体获得身体所需的各种营养。 若饮食过寒过热, 或五味有所偏嗜, 则可导致机体阴阳失调, 或致使某些营养缺乏而

    15、损失正气。 多食生冷寒凉, 则易伤脾胃阳气,导致寒湿内生;偏食辛辣燥热可导致肠胃积热。 五味有所偏嗜, 长此以往 则使相应内脏机能偏颇失衡,久之可损伤内脏而生多种病证。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 谓:“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殃。 ”其四, 早期诊断防邪传变。 未病先防是理想的积极措施, 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 期诊断, 早期治疗, 以防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防止疾病传变的方法, 应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 先安未受邪之地,使尚未受到病邪侵犯的脏腑得到保护,即所谓:“见肝之病,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总之,治养结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防患于未然的预防思想,既是中医治疗学

    16、,也 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六、重视学术研究,加强学科建设周氏认为学术研究工作是发展中医学,提高其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无论理论文献研究, 还是动物实验研究, 都是使一门学科逐渐成熟起来不可或缺的内容。 因此, 他十分重视学术 研究,并以此加强学科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清宫医案研究早在80年代初, 周氏等人在陈可冀教授的直接领导下, 对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 代宫廷医案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 总结出清代宫廷医疗的特色, 医案中有关活血化瘀法、 泻下法、 经方时方的运用特点以及治疗脾胃病、 延缓衰老的方法, 发掘出许多很有价值的延 缓衰老的方药, 如清宫寿桃丸、 清宫八仙糕等。并

    17、通过试验研究证实, 这些药物具有抗自由 基损伤、 改善衰老状态、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显示出中医中药在延缓衰老方面的巨大 潜力,为中医延缓衰老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二中医标准化研究中医科研工作需要标准化, 只有在运用统一的诊断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前提下, 才能使所 得结果避免差错, 客观评价药物的作用和疗效, 从中找出规律。 周氏根据冠心病本虚标实的 病理特点,提出其本虚在于脏腑气血阴阳之虚,标实在于瘀血、痰浊、气滞、寒凝、热结。 作为主要执笔者,起草了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中医辨证试行标准 (1980年 5月广东新会冠心病辨证施治研究座谈会制定 。对于延缓衰老的研究,也主持拟定了延 缓衰老

    18、中药的筛选规程和临床观察规范 (第二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研究协作 组会议通过 。目前这些评定标准,已普遍运用于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中。(三中医老年医学的建立和发展鉴于国际人口老龄化趋势,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 在80年代中期, 周 氏作为主要的倡导者之一, 在全国率先成立中医老年病科, 对老年病以及老年养生保健、 延 缓衰老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专门研究, 取得了不少成果, 充实和发展了中医老年医学, 使之目 前已成为中医内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临证特色一、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一分清标本,重视整体局部周氏认为, 冠心病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 归纳起来主要与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寒邪

    19、内 侵和年老体衰等因素有关。 情志失调主要导致气机不畅, 进而气病及血则血瘀; 饮食失节则 损伤脾胃, 或造成脾气不足,或中气郁滞,二者均导致津液水湿输布失常而生痰浊,脾气不 足还可使心失所养而致心气不足;寒邪内侵,客于血脉,血泣不行而致疼痛;年老体衰,肾 气不足,气虚血瘀, 气血运行不畅以致胸痹心痛。 由此可见, 以上因素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人体心肝脾肾等脏器的阴阳气血及经络功能失调,从而产生气滞、血瘀、寒凝等病理变化, 痹阻心脉,发生“不通则痛”的胸痹心痛之证。如果气滞、血瘀等实邪痹阻进一步导致阳气 不煦, 阴血失濡, 经络损伤, 心失所养, 则病变由实致虚, 虚实错杂, 除可发生 “不荣

    20、则痛” 之外,还可出现气阳虚衰或阴血不足的证候,甚至出现“亡阴” 、 “亡阳”的危候。因此,就 标本而言, 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寒邪内侵等致病因素引起人体内部阴阳失调,气血失和的 病理变化, 贯穿于冠心病的全过程, 这是病之本; 由阴阳失调、 气血失和所致的气滞、 血瘀、 痰阻、寒凝为病之标,标本相兼,虚实转化为病之变。临证时,首当辨其标本虚实。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虚实两方面,一是气滞、血瘀、 痰阻、寒凝之实证;一是气阳虚弱和阴血不足为主的虚证。如虚实转化,或由实致虚,或由 虚致实,则表现为虚实夹杂证。 其次,还要注意辨析全身证候和局部症状。 冠心病的全身证 候, 既是机体阴阳气血失调的表现

    21、, 又是局部病变在整体的反映。 辨析全身证候对辨证论治 具有重要意义。 冠心病的全身证候主要有气阳虚衰和阴血不足两方面。 气阳虚衰者常表现为 疲乏无力,汗出气短,精神疲惫,畏寒肢冷,舌质淡胖,脉虚弱或沉迟;阴血不足者常表现 为头晕心悸,心烦失眠,唇舌干燥,舌红少苔,脉虚数无力等。由于阴阳互根,气血同源, 在冠心病的发展过程中,也可阴病损阳,阳病损阴,从而形成阴阳两虚或气血两亏的病证。 在临证过程中, 除了着眼整体辨证外, 冠心病的局部症状有时也会上升为主要矛盾, 成为影 响整体的重要因素。 在这种情况下, 对局部症状的辨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冠心病主要的局部 症状为心前区疼痛。其疼痛发生的原因,

    22、不外本虚与标实。本虚,是因阳气温运无力,阴血 濡养不足而导致的“不荣则痛” ;标实,是因脏腑经络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邪气痹阻 所导致的“不通则痛” 。在疼痛的特点上,寒凝气滞的疼痛多急骤剧烈,喜热畏冷,脉象沉 缓弦紧;气滞血瘀的疼痛多为胸胁满闷胀痛,或疼痛彻背,或放射肩臂,脉沉或弦;痰浊郁 滞的疼痛多为闷痛,伴脘腹痞闷,舌苔滑腻,脉濡缓;以血瘀为主的疼痛多痛如椎刺刀割, 舌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一般而言,疼痛属实证者,多急骤而剧烈;疼痛属虚证者,多缓 慢而较轻,且伴有气阳虚衰或阴血不足的全身证候。(二治以通补,明析缓急轻重鉴于冠心病的病机和辨证特点,其治疗大法当概括为“标本兼顾,通补兼施”

    23、 。然而, 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邪、情志、 饮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各个阶段所表现的轻重缓 急也有所不同,非执一法一方能获全效。因此,应当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法。1 心绞痛发作期:此期多表现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之标实之证,缓解疼痛,为 其当务之急,治疗当以通为主。周氏常用理气活血、化痰宣痹、温阳宽胸三法,强调“以通 为主” 、 “以通为补” 。理气活血法,常选丹参饮、川芎、失笑散、当归、红花、郁金为基本 方药。血瘀较重者,选用三棱、莪术、水蛭、虻虫等破血活血药。气滞较重者,选用元胡、沉香、冰片等药以理气止痛。化痰宣痹法,常取金匮要略胸痹方化裁,以瓜蒌、半夏、 桂枝、薤白、枳壳或枳实

    24、等为基本方药,酌加当归、丹参、红花、香附、郁金等活络理气之 品。痰浊化热而见痰热证候者,多仿黄连温胆汤意,用黄连、竹沥、半夏、竹茹、胆星、菖 蒲、郁金、枳实等药。温阳宽胸法,常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良姜、桂心为基本方,或合冠心 苏合丸、宽胸丸以芳香温通,加强逐寒回阳止痛的作用。 但此类芳香温通药不宜久服, 以免 耗伤心气心阴,有时可佐以保元汤加炒枣仁、淮小麦等。2 心绞痛缓解期:此期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治宜标本兼治, 通补兼施。心气虚或气阴 两虚者,以生脉散为主,心阴虚者用天王补心丹,心阳虚者用保元汤,再视气滞、血瘀、痰 浊情况,酌加理气、活血、化痰之品,共奏补虚泻实之功。若兼心功能不全,喘憋,下

    25、肢水 肿者,加党参、苏木、葶苈子、五苓散、制附子以益气温阳利水;若伴肝阳上亢者,可合以 夏枯草、钩藤、石决明、珍珠母以平肝潜阳。周氏认为,在冠心病缓解期,气血阴阳处于一 个暂时的相对平衡稳定状态, 只有在严重的阴阳失衡状态下, 才表现出阵发的胸痹心痛。 因 此, 冠心病病人处于此期者最为多见, 需长期服药, 才能有助于防止心痛发作或病变的发展。 所以,临床除了辨证施治外,还常以散剂,服用方便,如人参三七粉、人参琥珀血竭散等。 3 急性心肌梗塞:此属冠心病急危重症,其起病突然,病情凶险,与中医“真心痛” 相近。对本病的救治,固然西药势在必用,但在其病情演变过程中,及时辨证论治,亦大有 裨益。周氏

    26、认为,急性心肌梗塞与心绞痛,虽然同属心痛,源于同一病因,但前者因心脉痹 阻与心气血阴阳耗伤益甚,常易导致各种变症。因此,应当善于掌握虚实主次,见微知著, 及时施治。主要有以下治法:(1益气活血法:适用于发病之初或病情较轻者,症见胸痛胸闷,神疲倦怠,气短汗 出,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数。常用生脉散,合丹参饮、冠心号方(川芎、赤芍、红花、降 香 。(2 益气养阴复脉法:适用于病程中出现心悸怔忡之心律失常以及后期和恢复期, 症 见神疲乏力,头昏心慌,胸闷气短,舌质红绛或少苔,脉结代。以炙甘草汤加减,参以活血 通络之品。(3益气温阳利水法:适用于心气虚衰,心肾阳虚,水湿内泛之心力衰竭变证时。症 见气喘咳嗽

    27、, 面浮肢肿, 脘腹痞满, 纳呆乏力, 唇舌紫暗, 脉沉细数, 治以生脉散、 参附汤、 真武汤等方加减,常用人参、玉竹、麦冬、制附片、五味子、葶苈子、茯苓皮、丹参、北五 加皮等药治之,常能改善心衰症状。(4回阳救逆法:适用于心气虚衰,心阳衰微,出现阳虚欲脱之心源性休克变证。症 见头晕气短,汗出心慌,四肢厥冷,神疲乏力,甚至神志昏朦,面色白光白,唇舌淡,脉微 欲绝,以独参汤、四逆汤、参附汤等方加减为治。对于神志尚清楚,能服药者,以抗休克西 药配合中药治疗,可较快改善症状,有助于稳定血压。二、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一察病机重视肝脾肾周氏指出,高血压病属中医“眩晕” 、 “头痛”的范畴。本病的发生与阴

    28、阳失调,气血紊 乱有关,其病机涉及肝肾脾胃,病理上相互影响。如七情伤肝,肝郁化火,火盛灼津,则肝 阳上亢;劳欲过度,高年肾衰,阴精亏耗,水不涵木,则肝用失于承制,亢而为害;恣食肥 甘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失运化,痰浊内生,夹肝风而上扰清窍,皆可导致高血压之眩 晕头痛。在病机转化上,肝阳上亢,化火动风,下灼肾阴,可导致肾阴亏虚。而肾阴亏虚, 水不涵木,肝失所养,则肝阳更亢,如此形成恶性的病理循环,经久不愈。阴耗过度,又可 阴损及阳,则出现肾阳不足,或阴亏于前,阳损于后,而形成阴阳两虚证。脾为后天之本, 升清之枢,过食肥甘厚味,酿成湿热,热盛伤阴,如医门法律云:“醇酒厚味久之 酿成内热。 ”且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水谷不化精微,下充于肾,亦可致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而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失所养,肝气横逆,又可乘犯脾土,脾虚不运, 酿湿成痰,痰郁日久,化生痰火,灼伤肾阴,阴虚阳亢。由此可见,在肝脾肾之间形成一个 病理循环,从而表现为肝阳、肝风、夹痰夹火等一系列变化。本病的病机可概括为“病位在 肝,根


    注意事项

    本文(老中医周文泉学术思想精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