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无私奉献成语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Word格式.docx

    • 资源ID:8464932       资源大小:29.2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无私奉献成语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Word格式.docx

    1、 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B要重视量的积累 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11(04年两广卷)下列名言中,与“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B一叶落,而天下知秋矣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D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12(03高考政治广西卷)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全面的观点 矛盾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实践的观点 A B C D13(95年全国政治试卷)“满招损,谦受益”。这说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C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D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14(07高考政治江苏卷

    2、)“大智若愚”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要把握好事物的度 B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C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具有复杂性15(04年江苏政治试卷)“树欲静而风不止”,这句话反映了A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 C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16(04年江苏卷)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A.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17(00年全国卷)“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C经验

    3、有直接的和间接的 D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18(03年春季试卷)耳听为虚的错误是A否认经验有直接和间接 B把读书和实践割裂开来C否认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D认为认识分感性和理性19(04年江苏文科综合试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句话体现的哲理主要是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运动和静止的关系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20(04年两广政治卷)“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尊重社会的客观规律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A B C D21(99广东政治试卷)俗语说:“花在林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A普遍

    4、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局部的性质和意义的体现离不开整体 C既要统观全局,又要照顾局部 D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22(02年广东、河南高考卷)庖丁解牛,游刃有余;揠苗助长,苗枯田荒。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 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尊重规律是取得成功的基础 D解放思想是取得成功的条件23(87年全国卷)“居安思危”这句话所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事物的矛盾着的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C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24(06年文科综合浙江卷)国泰民安是中国人历来的社会理想,而要长治久安就必须居安思

    5、危,因为“思所以危则安矣”。居安思危、思所以危则安是因为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不同质的事物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是同质的事物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包含 安和危作为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A B C D25. (06年江苏政治卷)“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这体现的哲理是A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C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社会发展规律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6(03年江苏政治试卷)“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

    6、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07年江苏政治卷)“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拉列传),据此回答2728题。27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必然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28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29(99年全国政治试卷)“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这句活在哲学上启示我们A思想要适应变化了的情况 B认识是由浅入深的过程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事实为依据 D对具体问题要作具体分析30(04年全国高考大综合卷)“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7、,“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的观点,与“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观点,反映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D唯心论与形而上学的联系31(2004年内蒙海南卷) 强调求真务实,就必须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意味着A根据自己的需要决定是否听从上级指标 B书本知识对于认识事物没有价值C不必强调理论创新 D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2(06年文科综合天津卷)“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某市政府广开言路,首创了“信访民主听证评议制”。以“木无本必枯,水无源必竭”来比喻政府与群众的关系。说明A意识是对物质的正确反映B意识是感觉的综合体现C意

    8、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D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33(2004年内蒙海南卷)求真务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传统。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突出地强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我国古代思想家十分重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关系,汉代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过:“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句话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对象不会“自言其明”实践就是每件事都亲历亲为 实践水平越高,人的认识能力就越强A B C D34(00年广东政治卷)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骄。从哲学上看,这表明A矛盾无时不在,矛盾无处不有 B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条

    9、件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05文综全国卷,甘肃、四川、云南、陕西、重庆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训至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据此回答3536题。35这句话的哲学依据是量变的积累可以引起质变 恶与善本身是不同质的事物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可以相互转化A B C D36这句话的现实意义是勉励我们 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做一个道德上至善的人 严于律己不断完善道德修养 在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坚守永恒的道德准则 道德理想的实现不仅在知善恶,更在为与不为的行A B C D 37(88年全国政治卷)“三人行,必有我师

    10、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的这段话意味着:任何事物都可以一分为二 辩证的否定就是扬弃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要学习间接经验A B C D38(97年全国政治试卷)我国有“小儿辩日”的故事:小儿甲认为早晨的太阳离人近,因为早晨的太阳比中午的大,近大远小;小儿乙认为中午的太阳离人近,因为中午的太阳比早晨的热,近热远凉。两小儿的辩论给我们的启示是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必须回到实践中去 D认识事物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39(01年春季政治试卷)“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说明了这样的一个哲学道理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C

    11、事物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40(97年全国政治试卷)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也就认识了后者A B C D41(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孙子兵法)这段话启示我们要A按客观规律办事 B透过现象看本质 C准备走曲折的路 D坚持从实际出发42(07高考文科基础

    12、广东卷第16题)王夫之说:“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者含动,动不舍静。”下列观点与之相符的是A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D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43(99全国高考政治卷)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到“钟声”产生的原因时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如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这句话蕴含的哲学道理包括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A B C D44(00年全国政治试卷、01年春季政治试卷)“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矣;不学者亦难矣。”这段

    13、话说明A难与易因人而异 B学与不学因时而异C学与不学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D难与易的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2000全国文科综合卷)中医讲求辩症施治、对症下药,有时对同一类疾病根据不同病因施以不同疗法,称为“同病异治”;有时又对不同的疾病根据相同的病理表现施以同一类疗法,称为“异病同治”。据此回答4546题。45“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最突出的共同点是重视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意识的能动作用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 D从整体上把握现象之间的联系46异病同治是有条件的,而某些江湖“神医”声称可以用一种药包治百病,这违背了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的原则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C两点论和重点论

    14、分析的原则 D对立统一的原则47(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重要卫生资源,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突出贡献。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灵魂。以“四物汤”为例,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是治疗血虚、头痛、头晕等症的基本方剂。但在临床运用上,若兼有气虚就要增加人参、黄芪;若血虚有寒加炮姜、肉桂;若血虚有热加黄连。“四物汤”的临床运用体现了A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 B在共性的指导下研究个性C从这践到理论的过程 D从主观到客观的过程(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题)2002年10月,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在布什图书馆发表了重要讲话,阐述了“和而不同”的重要观点。江主席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

    15、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回答 4850题。48在这里,“和而不同”体现着A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相反方向转化 B内因是事物发展的决定性因素C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但我们应采取正确的态度面对矛盾49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君子和而不同”指的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所体现的辩证法的正确思想是:A有修养的人在任何问题上都要追求思想上的

    16、一致性B由于事物矛盾的特殊性,从而构成了事物的多样性C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统一是矛盾的根本属性50江主席接着说:“事物之间、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同和差别是正常的,出可以说是必然的。我们主张世界各种文明、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应相互交流和相互借鉴,在和平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表明在当代国际社会中A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是竞争与合作、冲突和对抗B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等多个方面C国家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有相悖的利益D国家之间必然存在着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51(05年全国文科综合卷)中国人民历来爱好和平,主张“厚德载

    17、物”、“和而不同”,这种价值取向依然具有积极意义,是因为它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 能指导人的行为方式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 是多数人的习惯想法 A B C D(04年全国文科 川吉黑卷)宋代的庄绰在养柑蚁一文中说:“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常患小虫,损失其实。惟树多蚁,则虫不能生,故园户之家,买蚁于人。遂有收蚁而贩者,用猪羊脬脂其中,张口置蚁穴旁,俟蚊入中,则持之而去,谓之养柑蚁。”回答 5253题。52老百姓利用蚂蚁治虫的事实说明生产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实践生产实践的规模受历史条件制约 生产实践中获得的认识都是真理53上述材料中,一些人捕捉蚂蚁进行买卖,使蚂蚁具有价格,是因

    18、为:A蚂蚁能够消灭虫害 B蚂蚁具有交换价值 C捕捉蚂蚁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 D蚂蚁对柑橘农户具有使用价值54(03年春季政治试卷)吕氏春秋中说: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有道之士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其主要原因是A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B借鉴了前人的经验C把握了事物的内在联系 D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现的原则(00年全国文综卷)鲁人身善织屦(用布或麻织成的鞋子),妻善织缟(白色的绢),而欲徒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光脚走路);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披)发

    19、。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回答 5557题。55这则故事的本意在于说明A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盲目性B有良好的愿望再加上坚定的意志,就能成就一番事业C劝阻者目光短浅,不知事物发展的方向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56假如日后鲁人果真“徒于越”使得越人不再“跣行”、“被发”,带动越地纺织业日渐兴盛。A不断创造需求,生产才能发展 B生产决定需求,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C环境的变化决定需求的变化 D需求引导生产,有什么需求才能生产什么57从上述产品和市场的辩证关系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 )A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B随着环境的发展,人们可以随意创

    20、造需求C时代变了,人们的认识规律也发生了变化D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客观条件的变化,创造出新的东西58(07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人类在太空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但太空活动留下的大量航空器残骸等太空垃圾却可能给人类带来了的危害,这个事实印证了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福兮,祸之所伏”。这个命题表明 矛盾双方逐渐融合趋向一个无差别的统一体 矛盾双方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A B C D 诗歌/名言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1(95年全国政治试卷)“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21、。”这首诗蕴涵的哲学道理是A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就必须从实际出发C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映 D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意识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2.(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32题,双项选择)对于自己拥有珍贵的东西,我们往往“不识庐山真面目”,有时候需要通过别人的评价,才能真正地认识它。这说明本质隐藏在事物内部,仅靠个人是不可把握的只有摆脱自身感性经验的限制,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只有从他人的评价出发,才能客观全面地看问题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A B C D 3(04年北京文科综合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A想象是突发

    22、的 B想象是随意的C想象的形式是主观的 D想象的内容是客观事物(02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的名句。回答46题:4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B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5“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每逢中秋佳节,海峡两岸都会庆祝这一传统节日,这体现了中华民族有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经济生活 D共同文化心理6“月有阳晴圆缺,人在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这说明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的 B自然界和人类社

    23、会遵循同样的规律C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古今不变的 D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都是循环往复的7(05年江苏政治试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这体现了 A社会变化总是循环往复的 B人类社会是变化发展的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8(06年文科综合浙江卷)“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涵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是无边落森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飞流直到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A B C D9(2005年春季高考文综卷)“草萤有耀终非火,荷露虽团岂是珠。”这两句古诗启示我们,观察事物要A善于区分整体与

    24、部分 B善于区分新旧事物C善于把握事物的共性 D透过现象抓住本质10(98年全国政治试卷)王安石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的诗句,题咏秋菊。苏东坡则认为秋菊不可能象春花那样落英满 地,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呤”的诗句加以嘲讽。后来,苏东坡在黄州果见秋菊落英,方知自己错了。在这件事上,苏东坡错在他不懂得A下结论要以事实为依据 B认识受时间、地点和条件的限制C认识事物须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D对同一对象的认识,不同的人会得出不同的结论(01年全国政治试卷)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诗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许多人对此提出疑义。北宋科学家沈括曾在四月登庐山实地考察,亲

    25、眼看到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于是在梦溪笔谈中指出:“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有四月花,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根据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便降低06。白诗中的大林寺位于庐山香炉峰顶,海拔约1200米,比平地气温约低7左右,因此,在农历四月上旬,当庐山脚下的九江市已是“芳菲尽”的时候,山顶上的大林寺则是桃花盛开,一片春色。回答1113题:11白诗中所描绘的景色表明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形成不同的发展阶段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 事物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状况受具体条件的制约A B C D12高山气温垂直分布规律的发现科学地揭示了造成这一

    26、景象的原因,这表明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揭示本质 B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C只有通过事物的现象,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D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13沈括通过实地考察,用“地势高下之不同”解释了白诗所描绘的景色,这说明 调查研究是获得正确认识的必要条件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14(05年广东政治试卷)“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的意识15(04年广东高考政治试卷)同为宋朝的文化名流,苏东坡的食荔枝对广东荔枝赞不绝口,说“日咬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蔡襄的荔枝谱却说天下的荔枝,以闽中为第一,蜀州次之,岭南为下。A价值判断总是有主观性 B“趣味无商量”,美食评鉴没


    注意事项

    本文(无私奉献成语典故类高考哲学试题汇集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