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搭船的鸟 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8570042       资源大小:128.5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搭船的鸟 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鼓励学生展示观察所得,交流观察感受。15搭船的鸟文本分析:这篇课文以儿童的口吻,叙述了“我”在去乡下的路上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课题中一个“搭”字,就使鸟儿具有了灵性,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课文开头交代了见到翠鸟的原因,接着重点描写翠鸟美丽的外形吸引了“我”,也引发了“我”的疑问。看到翠鸟敏捷的动作后,通过母亲的介绍,“我”知道了翠鸟搭船的原因,点明了课题。这样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我”留心周围事物并细致观察,得以认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充分说明了留心观察的好处。教学设计时,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是抓住翠鸟的哪些方面来观察描写的,依据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再通过有感

    2、情的朗读来表达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在展开想象、朗读体验中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感情,从而有意识地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教学目标:1.认识“父、鹦”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啦”,会写“搭、亲”等13个生字,会写“母亲、外祖父”等11个词语。2.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语调。2.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做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知道“我”是抓住这两方面的特点来描写翠鸟的。教学难点:初步体会观察的好处,学习细致观察的方法。课时安排:2课时2.

    3、读通、读熟课文,尽量读出感情。1.正确认读多音字“啦”,读写并积累、运用生字新词。2.交流识字方法,互助合作朗读。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交流。过渡: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不管是看似冰冷的蟒蛇、蜥蜴,还是驯良乖巧的小狗、小猫,它们都像朋友一样陪伴着我们,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你最喜欢哪种动物?跟大家说一说。(学生自由表述)2.引导思考:它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你觉得它什么时候最有趣、最好玩?是什么样子?3.教师过渡,引出本文的描写对象翠鸟。看来,你对它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它,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今天,老师也要给你们介绍一位新朋友,它不但长得漂亮,而且特别聪

    4、明,还会搭船呢!4.出示课题,齐读课题。预设:引导学生查字典理解“搭”是乘坐的意思,“搭船”就是乘船。5.质疑课题。预测:看到课文题目,你想到了什么?(1)是什么鸟要搭船?(2)它搭船干什么?(3)它要上哪儿去?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自读要求。(1)标出自然段序号。(2)借助拼音或是查查字典,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生字新词。(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把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测字词预习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船 母 外祖 沙 声 毛 绿巴 静咽 鱼 (2)指导归类识字。部首归类:鸟:鹦(鹦鹉) 鹉(鹦鹉) 鸡(鸡鸭)

    5、 鹰(老鹰) 鹂(黄鹂)鹅(天鹅)部件归类:(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及笔画,示范书写重点字,指导生字书写。出示要写的字(带田字格),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可以指名学生说说哪些字比较难写,其他学生补充写好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示范书写,突破写字难点。书写指导:翠上部第一笔和第四笔是横折,不带钩。整个字要写得紧凑些。吞第一笔是平撇,不是横。嘴左边的“口”写小些,右上部的“此”写小些,右下部“角”写大些。(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纠正坐姿、握笔姿势、书写错误等。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1)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及难句,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点拨重点词语,指导朗读。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

    6、、沙啦地响。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观察船篷是用茅草覆盖着的,然后引导学生想象、体会雨点打在船篷上的声音。大雨落在地面上,哗啦、哗啦;大雨落在树叶上,滴答、滴答;大雨落在船篷上,沙啦、沙啦 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出示翠柳、翠玉、翠柏等的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翠”就是青绿色,纯度较高的绿色。再出示翠鸟、鹦鹉的图片,观察翠鸟美丽的羽毛、可爱的样子。还可以拓展介绍我国传统工艺“点翠”,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思想教育。 它静悄悄地停在船头不知有多久了。引导学生说出“静悄悄”的反义词“闹哄哄”,再联系前文,用充满疑惑的语气读一读句子,读出怕惊吓了翠鸟的心理。 难道它要和我们一起坐船到

    7、外祖父家里去吗?注意读准句子的节奏,可指名多位学生读一读,交流怎么才能把句子读好。 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注意读准“搭”“捕”的字音和“哦”“呢”两个词的语气。(2)分小组接读课文,或指名学生接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尽量读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感情。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概述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同桌交流后互相说一说,教师相机点拨归纳。明确:第1自然段主要写了“我”和母亲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第2自然段写一只美丽的小鸟站在船头;第3自然段写小鸟引起了“我”的好奇;第4自然段写小鸟捕鱼本领很高;第5自然段写母亲告诉“我”小鸟是一只翠鸟。2

    8、.引导学生根据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我”在雨中乘船去外祖父家的途中,发现并认识了一只翠鸟的事。3.思考并讨论课后的第1题。(1)出示题目: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2)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观,指看、听、摸、嗅等感知行为;察,分析思考。所以观察不仅仅是看,还包括听、摸、嗅等,更重要的是还有积极的思维活动,要能说出看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怎样的,等等。(3)引导学生说出作者观察到了什么。第1自然段,“我”坐在船舱里,听到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的声音。第2自然段,“我”发现翠鸟后,观察了翠鸟美丽的外形:羽毛是什

    9、么颜色,翅膀是什么颜色,嘴巴是什么颜色。第4自然段,“我”观察到了翠鸟捕鱼时敏捷的动作:冲进水里,飞起来了,衔着一条小鱼,吞了下去。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点评表扬学生的课堂表现。同学们,我们曾经在上学的路上,见识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有多么美。今天,在去外祖父家的路上,我们不但在船篷里听到了好听的雨声,还在船头看到了一只美丽可爱的翠鸟。这些生活里的美景,总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而我们怎么做才能有所发现呢?对,就靠观察!像本文作者一样,静静地听,细细地看。下节课,我们还会再次走近这只“搭船的鸟”,从观察中感受生活的快乐。今天这堂课,老师想着重表扬一下2.引导学

    10、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想一想,今天从老师或同学那里,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或新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搜集“翠鸟”的相关资料,与作者的观察进行比较。2.观察你身边的某种小动物,看看它是什么样子,有什么有趣的地方。3.在家里种种豆芽,观察其生长变化情况。4.完成本课对应训练。1.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2.懂得“搭船的鸟”的含义。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兴趣,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初步了解观察的方法,能仿照课文的句子说一说。一、温故知新,导入

    11、新课1.听写词语,教师小结指导。搭船 母亲 外祖父 沙啦 响声 羽毛 翠绿翠鸟 嘴巴 静悄悄 吞咽 捕鱼 鹦鹉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引导学生介绍“翠鸟”的资料。这到底是一只怎样的翠鸟呢?同学们,上节课,老师布置了让大家找一找关于“翠鸟”的图片和资料,谁来展示一下?翠鸟 中型水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而通称翠鸟。栖息于灌丛或疏林边、水清澈而缓流的小河、溪涧、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近水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少量水生植物。翠鸟扎入水中后,它的眼睛能迅速调整水中光线折射造成的视角反差,保持极佳的视

    12、力,所以捕鱼本领很强。4.出示翠鸟不同姿态的图片,引导学生简单观察并谈体会。教师过渡,导入新课。同学们了解了这么多翠鸟的知识,包括翠鸟长什么样子,它喜欢住在哪儿、吃什么,又是怎么繁殖的,真有意思!老师也给大家找来了一些翠鸟的图片。(出示课件图片。)看到这些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表述,真漂亮,动作好快)说得真好!你是从(外形动作神态联想和想象)来观察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只可爱的鸟儿,好好地观察一下吧!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一)学习第2自然段。1.学生自读圈画,试着从文中找出能概括翠鸟样子的词语和句子。2.出示第2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交流。(1)用段中的一个词概括翠鸟的外形特征

    13、。(美丽/漂亮。)(2)作者重点写了翠鸟外形的哪一方面的特点?(颜色。(3)作者是怎样观察这方面的特点的?先看了哪里?后看了哪里?(羽毛、翅膀、长嘴。3.出示翠鸟、鹦鹉的图片,引导学生抓住“彩色的小鸟”“比鹦鹉还漂亮”体会翠鸟的外形美。这是一只彩色的小鸟,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长嘴是(红色)的。鹦鹉的羽毛色彩鲜艳,可是这只鸟儿比鹦鹉还要(漂亮)!多么美丽啊!4.再读第2自然段。作者是怎样描述自己观察到的景象的呢?教师小结方法。方法拓展:作者一看到翠鸟,就发自内心地感到它的样子是多么美丽啊!“美丽”就是抓住了翠鸟的外形特点。有多美丽呢?作者就具体写了羽毛是什么颜色,翅膀、嘴

    14、巴是什么颜色,还跟鹦鹉进行比较,更突出了它的漂亮。像这样“先概括后具体”的描述方法,我们会经常用到。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注意边读边想象翠鸟的样子美。(二)学习第4自然段。这样一只美丽的翠鸟,还有一个高超的本领呢!同学们,认真读一读课文第4自然段,告诉我,翠鸟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1.学生自读第4自然段,交流明确答案(捕鱼)。2.继续思考:课文中翠鸟捕鱼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动作快/动作敏捷)3.再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圈画体现翠鸟动作敏捷的词语。(冲、飞、衔、站、吞。4.出示一组句子,引导学生比较用词。 它掉进水里,不见了。可是,它又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咬着一条小鱼。

    15、它落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吃进去了。 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1)首先是动词的比较课文原句动词的运用更准确,更能让人体会出翠鸟捕鱼技术娴熟、动作敏捷。(2)其次是词组比较“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翠鸟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捕鱼、吃鱼的过程,动作十分迅速。(3)词语拓展(形容时间短的词语):马上、突然、立刻、刹那、霎时、一瞬间、转眼间、眨眼间、倏地、一忽儿、分秒之间5.适时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引导学生边看边加深感知。6.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4自然段,注意强调几个动词。(可出示课后第二题)小结:翠鸟

    16、捕鱼的动作是多么敏捷啊!这么短短一瞬间,它一去一回,就捕到了一条小鱼吃。小作者观察得又是多么细致啊!翠鸟是怎么飞起来的,又是怎么从水里出来的,最后是怎么吃小鱼的,他运用几个动词,就好比一个个慢镜头,完整细致地展现了翠鸟捕鱼的整个过程。同学们,看看课后第2题,重读加点的词语,边读边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三)学习第1、3、5自然段,回顾整篇课文。同学们,这么漂亮、这么敏捷的鸟儿,“我”是怎么碰到的呢?让我们将目光聚集到这艘在河面上行驶的小船上,同作者一起踏上去外祖父家的旅途。1.出示课本插图,播放雨声音频,教师创设情境。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天下着大雨,我们放下舱门的棉布帘,坐在阴

    17、暗的船舱里2.引导学生想象。想一想:我这时候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看到茫茫雨幕,船尾摇橹的船夫听到雨声,雨点落在船篷、船舱壁上的声音,船夫摇橹的声音3.出示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再读课文,找到看到的、听到的相关描写。听到的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听着这样的雨声,有什么感觉?宁静、单调)看到的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用力地”表明船夫在雨中摇橹十分吃力,侧面反映出雨很大。4.出示填空,学生讨论:从第1自然段的信息来看,这是一次()的旅行。5.教师小结,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注意读出画面感以及“雨大”的特点。外面是茫茫的雨幕,在幽暗的船舱里只能看到船夫摇橹的身影,听到单调的沙

    18、啦、沙啦声,对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旅途似乎有些单调。而且,外祖父家我可能去过不止一次,旅途已经没有新鲜感。我真想快点儿到啊!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一读第1自然段。6.教师朗读第2自然段,谈话激趣,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后来雨停了。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同学们,如果你就是文中的“我”,此时你会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表述。(1)咦?这是什么鸟呢?怎么这么美丽?(是的,刚刚我们已经见识了它美丽的样子,它浑身都是鲜艳的色彩。)(2)它是什么时候飞来的呀?我怎么没有注意到?(雨太大了,确实很难注意到。)(3)它站在那儿干什么呢?是飞累了想歇一会儿脚吗?我可千万不要出声吓坏了它,让它多待一会儿吧!(

    19、你真是个细心的孩子啊!7.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朗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强烈的疑问语气。平常单调的旅途中突然出现了一只翠鸟,多么让人惊喜,又多么令人好奇啊!同学们,课文中的“我”跟大家的疑问差不多,小脑瓜里一连冒出来3个问号。来,让我们一起读一读第3自然段,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8.学生讨论交流:你觉得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好奇心强,善于观察,爱动脑筋思考问题9.齐读第5自然段,思考:“我”是怎么认识翠鸟的?你有什么体会?通过观察,“我”认识了这只外形美丽、动作敏捷的鸟儿;经过妈妈的指点,“我”知道了这只鸟儿的名字。学习不一定都来自书本,还有其他的途径(如留心观察、询问他人等)。10.教师小

    20、结留心观察的好处。是的,留心观察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这次平常的探亲之旅中,正是因为留心观察,“我”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它给“我”的旅途增添了快乐。平时我们也应该这样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习作的素材。三、再读课文,升华感悟1.再读课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知,思考“我”对翠鸟的感情。(惊喜、好奇、喜爱)2.出示课题“搭船的鸟”,引导学生找出与文题呼应的句子并加以体会。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把翠鸟当成人来写,字里行间充满童趣。翠鸟本身是一种孤独且怕人的鸟,而此时它为什么敢长时间停在船头?因为我们没有伤害它,甚至都没有惊扰它。它自在地搭船,自在地捕鱼,丝毫不受影响。正因为

    21、不去伤害鸟,人才欣赏到了鸟的美丽与可爱。更因为鸟不害怕人,人身边才出现了这么和谐、美好的画面,才发生了这么温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做个爱鸟、爱自然的人吧,相信你也会遇见很多美好的瞬间。四、观察实践,仿写练习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的小动物,或是出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上节课,老师还布置了一项作业,即观察身边的某种小动物。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是彩色的大公鸡、可爱温顺的小猫,还是乖巧伶俐的小狗?请选择你喜欢的小动物,可以说一说它长什么样子,比如说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等;也可以说一说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有趣的地方。运用本课学到的观察方法,试着说几句吧!2.指名学生说一说,教师相机指导评价。

    22、3.学生练笔,把自己的观察写一写,然后汇报展示。能欣赏到同学们这么精彩的作品,老师真高兴!你们不仅观察到了小动物的不同特点,还写出了它们的与众不同之处,让老师看到了你们的细心,更感受到了你们的爱心。还是那句话,留心观察生活,才能发现身边的美,才能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才能积累更多好的习作素材。五、积累拓展,作业设计1.课外阅读。请爸爸妈妈帮助,再找一些表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读一读。2.观察作业。继续观察自己种的豆芽,或是其他动物、植物等,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见右图),为单元习作做准备。3.完成本课对应训练。观察记录单观察对象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观察所得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翠鸟的特点。师:文中的翠鸟给

    23、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们是从哪些语句看出来的?生1:这只翠鸟非常漂亮。因为“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一定是某些词语让你体会到了这种美。你能圈出这几个重点词语吗?这两句话中的“翠绿”“蓝色”“红色”3个词说明了翠鸟的颜色很美。你喜欢它吗?请你读出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有感情地朗读)生2:我也认为翠鸟很美丽。因为它“比鹦鹉还漂亮”。我见过鹦鹉,鹦鹉已经很美了。可是,它比鹦鹉还漂亮。请你来读一读。(动情地朗读)同学们抓住了描写翠鸟颜色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了翠鸟的美丽。在你们眼中,这还是一只怎样的翠鸟呢?生:这是一只捕鱼本领高强的翠鸟。你能找出描写翠鸟捕

    24、鱼的动词吗?我找到的动词有“冲”“飞”“衔”“站”“吞”。这些动词表明了什么?“冲”说明它飞入水中的速度快,“吞”就是一口吃了下去。翠鸟先冲进水里,没一会儿飞了出来。在这段时间里它都做了些什么呢?它在水中捕鱼。因为它在船头早已找准了目标,所以冲进水里后一下子就把鱼捉住了。(指着大屏幕)让我们齐读这段内容,重温翠鸟捕鱼的经过吧!你们觉得翠鸟捕鱼的过程精彩吗?精彩。你们想不想亲眼看一看翠鸟捕鱼的过程呢?想。(播放翠鸟捕鱼的视频)看到翠鸟捕鱼的经过,你们想对它说些什么?翠鸟,你捕鱼的本领真高强,我真佩服你!翠鸟,你真了不起!生3:我真希望我也是一只翠鸟,可以和你一起去捕鱼。赏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抓

    25、住重点词语、句子来体会翠鸟的颜色鲜艳、动作敏捷的特点。怎么引导呢?首先是从读中感悟翠鸟的美丽,然后让学生评价,给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在阅读翠鸟捕鱼部分的内容时,引导学生找出一连串的动词,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翠鸟捕鱼时的快速、神奇。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翠鸟捕鱼的过程,激发学生对翠鸟的喜爱之情。整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课文内容,体会翠鸟的美丽、神奇,体会人与动物间的和谐,呈现了充满活力的语文课。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一颗爱大自然的心灵、一份爱护小动物的情感,从搭船的鸟这篇课文中,我们就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这篇文章语言虽然简洁,读起来却耐人寻味

    26、。和学生一起学完这篇课文,我们都意犹未尽。反思一下,我觉得这节课有几点是比较成功的:一、抓住重点,引导观察。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品读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作者对翠鸟外形、动作所作的观察,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因此,围绕“观察”,我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观察,又引导他们结合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表示颜色的词、相关的动词、按顺序描写的句子)去探究作者观察到了什么,是怎么观察的,从而把抽象的教学目标转化成了实际可行的教学过程。为适应教学需要,对课文内容的顺序也重新进行了调整,但是章法可循,并不显凌乱。二、自主提问,激发兴趣。童年本身就是一个人脑子里存有太多问号的年龄,对于

    27、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无数的好奇和遐想充满他们的小脑袋。揭示课题后,我首先发问:看到这个题目后你们的头脑中会想到什么问题呢?学生们马上举起了小手,虽然有的学生说得不是很清楚明白,但是我为他们敢于提问感到欣喜。我把大家提的问题进行归总,分为三类;搭的是谁的船?搭船的鸟是什么鸟?它要做什么?好的切入点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三个问题的提出层层深入,不仅能训练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更把学生很自然地带入到了文本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三、自主学习,加深印象。翠鸟这种小动物同学们从没有见过,仅能依靠简短的文字对它进行了解。因此孩子们对翠鸟不可能形成整体、全面的认知,也不会带着喜爱的感觉去读。于是在第二

    28、堂课之前,我专门布置了搜集翠鸟资料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这种鸟儿的外形、习性等有初步的把握,这对最后体会文章情感也有很大帮助。我又找了一些图片让孩子们欣赏,介绍了一些课本外的知识,并通过短片让他们感受翠鸟捕鱼的过程,使他们对这种陌生的鸟类有了更深的了解。学生对翠鸟的印象就更加深刻了,此时再读课文,喜爱之情油然而生。四、创设情境,感悟朗读。整个教学过程,我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感悟写法。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脉络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平淡之中突遇惊喜”的波澜,我借助了插画、多媒体课件等形式,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创设出独特的氛围,引导学生想象、体悟,去感受雨天行船的宁静与单调,去体会翠鸟突然出现带来的惊喜与好奇,去品味翠鸟的美丽与敏捷,从而


    注意事项

    本文(三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搭船的鸟 人教部编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