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 资源ID:8809280       资源大小:33.7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

    1、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密云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高三语文试卷2020.4一、本大题共5道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材料一智慧教育即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旨在通过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方式来促进教育现代化的发展。5G技术为AI、VR/AR、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强大的网络支持。5G技术的超高网速带动了人工智能、VR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用到智慧教育中,让学习有了更逼真

    2、的沉浸式体验感。5G+AR/VR,使远程教育更有趣、更生动。教学内容海量共享、教学素材丰富多样,学生与教师相隔万里也能充分互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多维度虚拟教育场景构建中,远程教学将5G、全息远程技术、AR/VR和课堂教学相融合,让学习者可以沉浸其中,有更真实的体验,提高了学生的专注度。教室要实现5G信号覆盖,学生佩戴VR眼镜,心随景动,仿佛置身于真实场景中。5G将以其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给师生带来更加身临其境的直播效果,大大缩短了知识与现实的距离。5G应用于教育扶贫,解决了边远山区、贫困地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教育薄弱等问题,缓解了教育资源贫乏,促进了教育平等。5G远程

    3、教育可实现远程直播、在线点播、异地教学,并能与名师进行教学互动,提升了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促进跨区域、智能化的教学交流。5G技术保证了安全和速度,为智能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它可以模拟高难度的、难以实现的场景教学;可以助力高精尖的专业培训;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还原历史面貌,再现科普教育情境;借助5G+AR/VR技术,还可以模拟同步互动学习环境。5G+AI使教学过程更懂你、更贴心、更智能。5G+AI技术依托丰富的教学资源,根据学生学习习惯、爱好、特长等个人信息,制定出个性化的方案,借助全方位大数据分析,实现全智能化的教学过程,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智能性。(取材于贾颖等人的文章,有删改)1

    4、根据材料一,下列选项对“智慧教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慧教育就是教育的信息化,需要教育领域全面深入运用信息技术。B智慧教育可促进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及教科研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C智慧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的现代技术特点。D智慧教育将会促进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2下列材料能准确解说第四段横线处内容的一项是(3分)A给“真”人做手术,把一辆“真”车拆装一遍。B用VR开飞机,用VR模拟地震现场等教学场景。C让学生“站在”塞纳河边与法国人畅快地聊天。D模拟历史博物馆、深海、太空等不同教学情境。材料二5G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化,它影响着教学方式的变革。现

    5、在还有很多偏远地区网络缓慢,但是5G覆盖的话不仅可以让传输更快,还可能让移动学习也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5G的特性将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5G将在4G的基础上,将网速提高100倍左右,达到每秒20Gbps,网速的提高支撑起了高集成设备的产生,同时一些如VR眼镜等富媒体虚拟产品也能够得以应用。5G时代,社会生活中每一个地方都会有高速网络存在,学校不用再单独搭建校园网络,并且通过网络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校园内用网的管控。5G智能终端设备的功耗将会非常低,目前4G智能手机一天下来电量就用完了,但以后你随身携带的手机,可能一个星期、一个月仅需充一次电,如此一来将极大的减少学校用电安全问题,同时也解决

    6、了家校互联问题。在5G时代,校园安全体系将实现全新升级,通过将不安全、不文明的信息屏蔽在校园之外,减少社会不良信息对学生的侵害,保护学校数据的安全。“5G+智慧校园”将会拥有更人性化的服务。智慧校园可以实现5G移动支付、人脸识别消费,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学生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等。借助科技发展,可以打造一个高效、科学、智能的智慧校园生态体系。5G网络下的智慧教育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时间,扩展空间,方便随时随地学习,通过人工智能还可以实现教育自动化。(取材于网络文章,有删改)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更有效的支持智慧校园建设”的5G特性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高速度 B泛在网 C便携性 D安全性高

    7、材料三5G的应用具体到教育领域,联系比较密切的包括智能穿戴、智能安防、智慧教室等。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题,在5G时代将得到彻底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将受到严格控制,其他智能设备将取代智能手机的部分功能,众多的终端设备将集成于一个小巧的穿戴设备中,实现多种功能的汇总。5G应用到教育领域让人对美好的未来充满期待。而现阶段5G学校也面临着挑战。现在5G应用的主要场所还将是商业环境,5G网络进校园,目前从政策层面还不太明朗。5G研发的初期,从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系统技术来看,无论是基站还是终端发展都不错,但是某一环节的纵向细分产业链实力仍有待提高,例如处理器、滤波器等对产业有支撑作用的核心器件,整体实力还

    8、比较薄弱,所以应用落地难。同时,5G校园网络的搭建成本也会提高,这也増加了普通学校尤其是落后地区的学校应用5G技术的难度。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尚需探索。在5G环境支持下智慧教育的演进趋势分为5个阶段:5G初始应用阶段,5G标准发展成熟阶段,5G终端模块成熟阶段,5G教育网络成熟阶段,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几个阶段层层递进,反映出5G网络技术对教育领域的推动作用,而在整个变革过程中,每个阶段将以小步调的形式实现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促进。当下5G网络环境尚处于调试阶段,也缺乏5G下各类网络应用和融合的标准,所以在此阶段需要一方面探索5G网络和传统网络融合的方式,另一方面探索5G教育应用的标准

    9、。根据“智慧教育演进路线图”显示,要进入“基于5G教育模型的变革阶段”,还需5年以上。这一变革将是5G+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在5G教育网络环境完善的基础之上的。当上述网络构建完成后,教育教学的基本模式也要进行变革,这样才能促进教学效率的大规模提升。(取材于梁希理等人的文章,有删改)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与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现在学校比较头痛的手机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学生上网行为受到了严格的控制。B现在5G应用的主要场所还将是商业环境,5G网络进校园的可行性目前还不是特别明朗。C现阶段5G教育应用标准已经基本确立,并把智慧教育的演进分为初始应用等五个阶段。D要进入“基于5G教

    10、育模型的变革阶段”,还需要探索5G网络和传统网络融合的方式等。5综合上述三则材料,简要概括5G背景下的教育将面临着怎样的变革与挑战。(6分)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共18分)氾论训(节选)今人君论其臣也,不计其大功,总其略行,而求其小善,则失贤之数也。故人有厚德,无问其小节,而有大誉,无疵其小故。夫人之情莫不有所短,诚其大略是也,虽有小过,不足以为累,若其大略非也,虽有闾里之行,未足大举。夫颜喙聚,梁父之大盗也,而为齐忠臣。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侩也,而为文侯师。景阳淫酒,被发而御于妇人,成服诸侯。此三人者,皆有所短,然而功名不灭者,其略得也。季襄、陈

    11、仲子立节抗行,不入污君之朝,不食乱世之食,遂饿而死。不能存亡接绝者何?小节伸而大略屈。故小谨者无成功,訾行者不容于众。自古及今,五帝三王,未有能全其行者也。夫尧、舜、汤、武,世主之隆也;齐桓、晋文,五霸之豪英也。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方正而不以割,博通而不以訾,文武而不以责。求于人则任以人,自修则以道德。责人以人,易偿也;自修以道德,难为也。难为则行高矣,易偿则求澹矣。夫夏后氏之璜,不能无考;明月之珠,不能无颣。然天下宝之者何也?其小恶不足妨大美也。今志人之所短也,而忘人之所修,而求得其贤乎天下,则难矣。夫百里奚之饭牛,伊尹之负鼎

    12、,太公之鼓刀,而其美有存焉者矣。众人见其位之卑贱,事之洿辱,而不知其大略,以为不肖。及其为天子三公,而立为诸侯贤相,乃始信于异众也。夫伊尹发于鼎俎之间,太公出于屠酤之肆,百里奚兴于牛颔之下,洗之以汤沐,祓之以爟火,立之于本朝之上,倚之于三公之位,内不惭于国家,外不愧于诸侯,因符势有以内合。故未有功而知其贤者,尧之知舜;功成事立而知其贤者,市人之知舜也。若释求贤之度数,而求之于朝肆草莽之中,则其失人也必多矣。何也?能效其求,而不知其所以取人也。【注】澹:通“赡”。足;满足。颣:缺点,毛病。度数:标准,准则。(取材于淮南子,有删改)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总其略行 略行:

    13、大致的行为B未足大举 大举:重用C立节抗行 抗行:坚持高尚的行为D今志人之所短也 志:记着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求于一人则任以人力 以为不肖B市人之知舜也 晋国之大驵侩也C及其为天子三公 而为齐忠臣D夫发于鼎俎之间 外不愧于诸侯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则失贤之数也 这就会失去众多的贤才B无问其小节 不必非议计较他的小节C.不足以为累 不应该成为他的累赘D訾行者不容于众 对别人吹毛求疵的人不会被众人所容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引用诸多事例进一步说明一些古人虽然犯了错,但因为优点大于缺点,他们最终还可称为贤才。B

    14、作者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陈述观点,意在提醒管理者辩证地看待属下,要明确选贤才的标准和原则。C作者举季襄、陈仲子的正面事例,是为了赞扬他们的品德高尚,行为清高,即使饿死也要坚守节操。D作者认为君子应端正耿直又不锋芒毕露,博学多才而又不嘲讽别人,文武双全而又不因此苛求别人。10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说,“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这与本文作者的观点有何不同?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说法?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6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1题。(共6分)1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论语宪问)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

    15、薛大夫。”(论语宪问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注】命:外交辞令。裨谌:人名。行人:官名。东里:地名。赵魏:晋国最有权势的大夫赵氏、魏氏。老:大夫的家臣。(1)在论语中,孔子对如何使用人才有自己的独到见解,阅读上面三则材料,简要概括孔子的用人观。(2分)(2)关于“君子不施其亲”中“施”的解读历来众说纷纭,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解释为“怠慢”,而石永楙在论语正中解释为“赦宥”。结合两种不同的解释分别翻译横线处的句子,并说说各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4分)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12分)剪牡

    16、丹舟中闻双琵琶(宋)张先野绿连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净。柳径无人,堕絮飞无影。汀洲日落人归,修巾薄袂,撷香拾翠相竞。如解凌波,泊烟渚春暝。彩绦朱索新整。宿绣屏、画船风定。金凤响双槽,弹出今古幽思谁省。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重听。尽汉妃一曲【注】,江空月静。【注】汉妃一曲:汉妃指汉代王昭君,传说她出塞时弹着琵琶;“一曲”指以昭君出塞故事谱写的琴曲昭君怨。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词的前三句是环境描写,作者通过仰观俯视多角度多层次地描绘了一幅江上美景。B词人直接写岸边柳荫路上“无人”也“无影”,只有柳絮飘舞,暗写自己的孤寂。C作者在船上望去,见远处有人归之影,与

    17、落日斜晖相映衬,描绘出飘飘欲仙之姿。D优美的乐声饱含着今古幽思,又用“谁省”一词,用以突出此时自己才是其知音。13词中“彩绦朱索”是指五颜六色的彩带,是女子的装饰物,这里是借代手法。下列诗句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A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C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4这首词在写法上受白居易琵琶行的影响甚大,如本词结尾句“尽汉妃一曲,江空月静”就与白诗“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异曲同工,请从描写对象、表达技巧和所寓情感三方面赏析二者的“同工”之妙。(6分)1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

    18、玉盘大小乱珠进”化用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运用比喻的手法来描写音乐的特点,李煜的虞美人中“”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中国文人对月情有独钟,咏月寄情的作品有很多,如李白的“,随风直到夜郎西”,苏轼的“,徘徊于斗牛之间”。作为即将告别母校的你,用一句古文如“ ,”来赠与你的学弟学妹们,告诉他们学习语文要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古代优秀的散文往往发人深省,王安石告诉我们“,可以无悔矣”,要拥有坚韧的意志;刘禹锡告诉我们“斯是陋室,”要拥有甘于淡泊、不为物役的高尚情操。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一)阅读下面文学作品,完成16-19题。(共18分)重到腾冲重到腾冲,心里还

    19、是有些隐隐的激动。到腾冲,主要为看国殇墓园。心里在问自己,如果没有它,腾冲,你还会来吗?真的,到一个地方,无论第一次到,还是重到,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目标,或者说,心里都有一个挂牵,就像惦记着一个你自己的亲人或友人。重到,便有一种阔别重逢的感觉。我是8年前来过一次腾冲,也是秋天,远远地看到门楣上“国殇墓园”四个隶书大字,心里便禁不住发紧。秋风瑟瑟中,到这里似乎更合乎心情,满墓园的松柏谡谡之声,像小鼓击打着人的心房。这一次,秋风中,带有细雨,更是苍天契合的一种感情,如丝似缕的扑面而来。这一次,是从侧门进的,我买了一支白菊花,攥在手中,好像攥着一只看不见人的手,总觉得花枝上有温度,也有雨的泪珠。一眼

    20、就看到屹立在来凤山上的纪念塔和塔下面的烈士陵园。心里便想起李根源老人,他是滇军抗战名将,如果没有他,也就没有了可以让我们面对历史并可以凭吊先烈的这座墓园。是李根源先生力主在旧有的火山上修建而成了这座墓园,大门上“国殇墓园”四个大字便是李老先生题写的。字如其人,那种遒劲中带有的苍凉,是心情的挥洒。冷却的火山的若浆深处,成为了烈士的归宿,当初喷发的炽热岩浆,曾经是烈士的一腔热血,烈士冢选择了好地方,火山是他们形象与心灵最好的写照。地热与心热,一起温暖到现在,让我们任何一个中国人到这里来,都会忍不住血流加速。像熄灭了曾经冲天的火焰,储存在煤层一样,把每一寸悲壮的记忆铭刻在山里,只要一星火苗,立刻能够

    21、把整座火山重新点燃。上得山来,是忠烈祠。祠堂前的山石上是“碧血千秋”四个苍劲大字。祠堂内的四壁墙上都满满地镶嵌着石碑,一共76块,石碑上雕刻着全部阵亡的9168位烈士的名字。那一年持续了127天全歼日军惨烈的腾冲保卫战中,有石碑记下每一位烈士洒下的鲜血。那每一个名字,便有了生命,可以呼之欲出,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面前。由于阴雨,祠堂里的光线黯淡,一切恍若梦中一般。但我可以细细地仰望着每一位烈士的名字,想象着他们当时的样子。每一位都是那样陌生,又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近。我忽然发现墙上有些石碑是凋残的,有些名字已经没有了,或者是残缺了。从残缺的状况看,显然是出自人工的破坏。值得庆幸的是,毕竟忠烈祠和

    22、山顶上的纪念塔,连同烈士冢,被整体保护了下来。出祠堂,攀山而上,四周布满一排排烈士的墓碑,一共3346块,每一块碑上刻着烈士的名字和军衔,简捷干净得如同一首荡气回肠的绝句。风霜剥蚀,墓碑残破斑驳,被苔藓浸透,字迹却依然清晰,刀凿斧刻,每一道笔划都浸透着方刚的血气,都迸发出心底的呼声,都有一段碧血丹心的故事。一路拾级而上,一路的墓碑像行注目礼一样紧紧地跟随着你,铺铺排排,整齐的方阵,黑色的浪一样,由远到近,无声却极有韵律地起伏着,蔓延在你的脚下,激荡在你的心里。碑上的字迹,像是这些中士下士上尉少校还是按照当年作战的序列一样,掩映在丛林草莽之中,在听候进攻的号角,随时都可以冲出来,腾空而越,一片呐

    23、喊蒙蒙的细雨中,萋萋芳草摇曳的山坡上,有一种湿漉漉的感觉,总觉得墓碑像是被水浸泡过一样,仿佛沉船刚刚被打捞上来,让你想蹲下来为它们擦拭。松风萧萧,吹得我的心头弥漫起哀婉却又深沉的乐声,像是一曲安魂曲,忍不住垂下头,强忍着没有落下泪来。在那场收复腾冲城的战斗中,全腾冲的人同仇敌忾,敲着各家的洗脸盆为他们助阵。激烈的战斗,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我们付出了9168名将士的性命,将6000多敌人全部歼灭。面对侵略者,中国人视死如归的英雄血气,在腾冲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尽管腾冲全城毁于战火之中,2万多间房屋成了一片焦土,所有的树木都被炸倒烧毁,腾冲却如火中涅槃的凤凰一般,挺立在世人的面前。腾冲,配得上这样

    24、雄姿勃发的名字。山道两侧的墓碑上,都已经有人插上了白色或黄色的菊花。我走了进去,走到里面几排,不知该把手中的菊花献给谁,因为每一个人都应该敬献。我来到一块墓碑前,上面刻着“上士王玉龙”。我不知道他在哪天在腾冲的哪个地方牺牲的,我只知道他的名字叫王玉龙,我相信他一定很年轻,也一定很自豪。他睡在这里,而我只能伏下身来为他献上一支白菊花。走出烈士陵园,参观完新建的滇缅抗战博物馆,我想起上次来时腾冲的朋友告诉我的一件事情:当年克复腾冲的战役打得正激烈,一位战地记者拿着好几卷胶卷,到腾冲当时唯一的一家照相馆冲洗。照相馆的老板冲洗完之后一看,全部都是战火纷飞的场面,他赶紧连夜又冲洗一套,整整96张照片,一

    25、直保存到新中国成立以后,这96张照片保存了60来年,否则现在展览中就不会有那么多珍贵的照片了。只知道这位照相馆的老板姓张。正义,是毁灭不掉的;英雄,是无法从人民心头抹去的。这就是世道人心,这就是正义,这就是英雄,这就是腾冲。离开腾冲,心还在国殇墓园里!忍不住写下一首小诗,留给自己一份缅怀和纪念:重到腾冲访旧游,壮魂又是欲相留。云深难忆惊山岫,草密伤情哭石头。铁血如潮真气概,野花似火叹风流。国殇馆里悲风起,扑面萧萧雨落秋。(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有删改)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荡气回肠:文辞简约的绝句感情充沛,优美而婉转动人。B拾级而上:作者走出祠堂以后,沿着山路

    26、逐步登上台阶。C同仇敌忾:全腾冲人怀着共同的仇恨,对付共同的敌人。D淋漓尽致:在抗日战争中,腾冲人尽显视死如归的精神。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两次到腾冲,主要是为了瞻仰国殇墓园,祭奠先烈,表达出对先烈的怀念与崇敬。B第段作者说墙上残缺的石碑,是人工破坏的,说明当地的人缺少对英烈的敬畏之心。C第段作者插叙了照片的由来,意在说明在腾冲不管是烈士还是普通人心中都有正义。D作者在描写石碑、烈士数目之时运用了精准的数字,表现了作者在瞻仰过程中的虔诚。18结合上下文,请简要分析第二段的主要作用。(6分)19作者在文中说:“到一个地方,无论第一次到,还是重到,心里都有自己

    27、的一个目标,或者说,心里都有一个挂牵,就像惦记着一个你自己的亲人或友人。”在我们生活中,也会有这样一个“地方”,让人渴望“重到”。请你描绘一下这个“地方”,并谈谈渴望“重到”的理由。(6分)(二)根据要求,完成第20题。(共5分)20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你也不用说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运用对比法,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来塑造“同中迥异”的人物。上述三段话中都有“妹妹”,请分别说出出自谁人之口,并

    28、结合说话人的形象对其语言进行赏析。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21语言基础运用(5分)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宫利用年轻人喜欢的现代话术去颠覆人们印象中威严古板的帝王形象,从而变得更加可爱亲民,让活在历史中的人物重新鲜活起来。(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在这座见证了600年风风雨雨的伟大建筑的身上,时间仿佛从未动过,一旦你走近它,却又觉得恍若隔世。故宫以年轻时尚的姿态一直活跃在我们的身边,现在它俨然已经成为一个能玩、会玩、好玩的超级大“网红”。然而,不管多久,它依然还是那样的风华正茂。回首故宫的爆红之路,和它一开始积极转变自身形象、努力贴近年轻

    29、潮流文化是分不开的。A B C D(2)文中横线处的句子有语病,请在保留原有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修改。(2分)22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中华民族有着英雄书写的悠久历史。远古时代,“鲧禹治水”“精卫填海”等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坚忍不拔和一心为民的品质与情怀;在现当代,英雄主义的书写被赋予极强的“唤醒”功能。请从平凡的世界红岩呐喊边城中选择一个英雄人物,谈谈他(她)的“唤醒”功能。要求:符合原著,表达清晰。垃圾分类是一种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生活环境,节约使用资源。继上海之后,北京将于2020年5月1日大力推行垃圾分类。为助力此项措施的推行,请提出你

    30、的合理性建议。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逆行者”是指那些灾难来临之际逆着逃生的方向朝着灾难点儿进发的人们。不管是在扑灭四川凉山森林火灾时不幸殉职的多名消防战士,还是在疫情蔓延时临危受命的84岁的钟南山、73岁的李兰娟和那些不惧生死的白衣天使,他们都是和平年代的“最美逆行者”。请你为他们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诗歌。要求:感情真挚,语言流畅。23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中国人风雨兼程,自力更生,创造了诸多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我们能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能为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自豪这种底气与豪气来自中国历史的积淀与文化自信,来自中国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自中国人披荆斩棘、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请以“中国人的底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注意事项

    本文(北京市密云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带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