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课后练习.docx

    • 资源ID:8885137       资源大小:95.47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课后练习.docx

    1、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课后练习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课后练习第1章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生理心理学和心理生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是有区别的,生理心理学的方法如(电解法)。2.正电子放射层描技术(PET)与计算机轴断层描技术(CAT)等其他造影术不同,它得到的是(活性物质代谢率的机能动态图像)3.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相应的反应,使其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由于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决定的,并不依赖于外来的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所以称为(自我调节)二填空题1.人体具备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三名

    2、词解释1.内环境:人体的绝大多数细胞并不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它们直接接触的是细胞外液,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称之为内环境。2.稳态:内环境的作的用主要是为细胞提供营养物质、接受细胞排出的代谢产物并为细胞活动提供条件。因此,内环境各项物理和化学因素是保持相对稳定的,如一定的体温、酸碱度、血糖水平,称为内环境的稳态。3.脑电图:将大脑皮层连续的节律性电位变化叫作自发脑电活动,它的记录叫脑电图。四简答题1.简述人体内环境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答:人体具备维持内环境稳定的能力,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主要调节方式有1) 神经调节: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调节的,其调节过程是反射。2) 体液调节:

    3、指机体的一些细胞能生成并分泌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后者经各种体液途径到达全身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改变细胞的活动,从而实现其调节作用。3) 自身调节: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相应的反应,使其功能得到相应的调整。2.简述EEG/ERP、PET、MRI几种技术的基本原理。1)EEG/ERP(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脑电活动记录技术:是用电极从头皮记录到的电位变化。05-2Hz=人睡眠及极度疲劳或麻醉状态、4-7Hz=人困倦时出现、8-13Hz=人放松或闭眼时会出现、14-30Hz=当人警醒时会出现的频率较高、波幅较小的脑电波脑电图一般是在大脑皮层没有接受明显的刺激输入条件下记录到

    4、的脑电活动自发脑电图,记录到的是大量神经元电活动的结果。当某种特定的刺激作用在人体感觉系统的某一部位时,会在脑区引起电伴变化,这时记录的脑电变化被称作诱发电位,有人将各种刺激统称为事件,于是刺激诱发电位就变成了“事件相关电位”2)PET(正电子放射层描技术):主要原理是给人体注射经过加速器处理后能放射正电子的葡萄糖,通过PET食品可以测量脑代谢时消耗的葡萄糖的数量,从而获得脑内的分布图。3)MRI(核磁共振显影技术):氧是由血红蛋白携带的,MRI技术利用了这样的原理,即氧的实际含量会影响血红蛋白的磁学特性,而这些特性可以在磁场中加以监测,因此对不同脑区的活动给出灵敏的测量。第2章 神经系统的基

    5、本结构与功能一单项选择题1.浅与深方位术语是最接近的反义词。2.胼胝体是人脑中最重要的连合纤维。3.大多数躯体器官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支配。4.下丘脑主要控制脑垂体。5.自主神系统的功能是运动和感觉。6.根据皮层厚度、神经元的形状和纤维的结构,临床上多采用德国神经医生布德曼的数字标记分区系统。他将每个大脑半球皮层分为52个功能区。二填空题。1.神经系统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2.外周神经系统指脑和脊髓相连的神经,分布于全身。一般将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3.脑神经中,有的专司头面部的感觉功能,有的专司头面部的运动功能,有的是感觉和运动混合的功

    6、能。4.脊髓的功能是传导功能和反射功能。5.在每一大脑半球上,存在掌管一些复杂功能的中枢,包括中央沟前后的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枕叶的视区、位于颞叶听区以及语言区。6.基底神经节主要包括尾核、豆状核、屏状核。有运动调节功能。7.中脑、脑桥和延髓构成脑干,是脑最早、最原始的部分。8.上行网状结构也叫上行激活系统,它与维持注意状态有密切关系。网状结构的作用具有非特异性特点,躯体感觉、听觉、内脏感觉传入到网状结构后,都有可能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9.小脑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的运动。10.白质包括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放射纤维三种。联络纤维可将半球内的不同部位联接起来,连合纤维可将两半球内

    7、相应或同等区域或结构联接起来,包括胼胝体、前连合、海马连合。三名词解释连合区:除大脑皮层上的特殊功能分区外,其他部分的皮层被称为联合区。分有前联合区和后联合区。四解答题1.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答:1)自主神经系统曾称植物神经系统,它不受意志支配而自主工作,因而得名,它主要控制内脏,包括身体各种腺体的活动,例如心跳、呼吸、消化、排泄、体温调节及性活动等。2)它相地独立的维护机体的内环境的稳定,不由大脑随心所欲。2.鲁利亚的三个机能系统学说?答:把人脑分为三个基本的机能联合区:1)网状结构,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并使选择性活动能持续进行;2)大脑半球后半部的各个感觉区由于大脑皮层的不同层次,分

    8、三级皮层区,接收、加工、储存信息;3)机能联合区指大脑半球前半部的运动区,形成运动的计划,对进行中的活动编制程序,并加以调节和控制,然后将准备好的运动冲动发主外转组织或器官)五论述题。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功能。答:第3章 神经系统的细胞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细胞的复极化过程是一个矫枉过正的过程,即达到兴奋前内负外正的极化电位后,这个过程仍继续进行,使细胞膜出现了大约负90毫伏的后超极化电位。2.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不同,主要功能不包括信息传递作用。3.神经元的主要特性是兴奋性和传导性。二填空题1.神经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2.神经元的树突负责接受刺激,并把刺激传向胞体。轴突是由胞体发出的单根

    9、突起。3.神经系统的主要机能是通信,即不断地对各方面信息进行接收、综合和传递。4.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5.按突起形态和数目,神经元可以分为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单极神经元。6.根据功能,神经元又可分为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7.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是以电的和学的形式进行的,而且能被记录下来,称为神经冲动。8.动作电位产生包括去极化、反极化、复极化和超极化。9.动作电位遵循全或无的规律。突触后电位遵循级量变化的规律。10.根据信息传递媒介物性质的不同突触可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11.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是兴奋的还是抑制的,取决于之相接触的各个神经元的兴

    10、奋和抑制效应的总代数和。12.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过程,是从一个神经元全或元的单位发放到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总和后,再出现发放的过程。13.反身弧是由感受器、感觉神经、中间神经、运动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三名词解释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单位。静息(膜)电位:由于细胞内外离子浓度的不同,就存在着电位差,这种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可逆、可扩散性的电位变化。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非神经细胞之间的一种特化的细胞联接,通过它的传递作用实现细胞间的通讯。神经递质:进行突触间化学传递的物质,主要是神经递质是

    11、轴突终扣释放的、作用于突触后膜进而形成信息传递的化学物质。反射:是指机体对某一刺激的无意识的应答。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四简答题1.化学突触的信息传导过程是怎样的?答:化学突触是以化学物质作为通信的媒介而传递信息。突触前轴突末稍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到突触后膜上的特异受体上,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局部电位。2.反射的基本过程?答:反射的基本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经传入神经将刺激信号传递给神经中枢,由中枢进行分析处理,然后再经传出神经,将指令传到效应器。3.神经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答:1)支持作用,一些胶质细胞颁布于神经元周围,交织成网,构成神经组织的支架,支持神经元的胞体和纤维。2)修复作用

    12、,神经胶质细胞具有分裂能力,尤其在脑或脊髓受伤时能大量增生,充填被清除的神经组织碎片留下的缺损。但增生过强,可诱发脑瘤形成。3)物质代谢和营养作用。一些胶质细胞对神经元起到运输营养物质和排除代谢产物作用。4)绝缘和屏障作用,4、神经递质与行为的关系答:神经递质是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并于轴突终扣处释放,经突触间隙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使信息得以传递。因此神经递质是行为的基础,对于从肌肉运动到身心健康的一切活动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被研究的神经递质符合以下标准:在突触前轴突末梢产生,当动作电位到达轴突终扣时,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出现神经递质时,突触后膜便发生生物反应。如果神经递质的释放

    13、停止了,就不会有随后的反应发生。已知在脑内可能有60多种化学物质作为神经递质发生作用,不仅与动物和人的感觉、知觉、情绪、学习和记忆等心理活动有关,而且与中枢神经系统所控制和调节的各种机能活动,如睡眠和觉醒、饮水和摄食等行为有密切联系。一般而言,不同神经递质都可能影响行为的调节。第4章 激素与行为一、单项选择题1.血液进行远距离调节是通过运送激素来完成的。2.激素是机体一部分产生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运送到其他部位,调节机体功能。3.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水盐平衡有关的是盐皮质激素。4.垂体释放的ACTH刺激肾上腺皮质的糖皮质激素。5.儿童甲状腺素明显不足会导致精神和身体生长受限。6.睾丸酮不是垂体激素

    14、。7.增加血液中钙离子水平的是甲状腺素。8.释放激素合成部位在下丘脑。9.下列抗利尿素激素起源于下丘脑上的视上核和室旁核。10.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肾上腺髓质。11通过负反馈作用,激素可通过抑制下丘脑释放激素的释放途径使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减少。二填空题1.垂体后叶又称为神经垂体,垂体前叶又称为腺垂体。2.婴儿和儿童甲状腺素分泌不足可导致呆小症。3.除卵巢和睾丸产生性激素外,肾上腺皮质也产生少量性激素。4.抗利尿素又称加压素。5.幼年时甲状腺机能低下,可发生呆小症。6.催产素和抗利尿素贮存在垂体后叶。三名词解释1.激素:是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的高效能生物活性物质,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递而发

    15、挥其调节作用。2.神经体液调节:是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神经,先影响脑垂体的活动,然后由脑垂体分泌各种激素,进一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从而影响效应器官的活动。3.内分泌腺:包括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等。4.反馈:肾上腺、甲状腺和性腺是腺垂体的靶腺,它们的激素分泌均受垂体的调节,然而他们所分泌的激素反过来对下丘脑与垂体又产生反馈作用,以维持该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血中代谢产物浓度的相对恒定。四简答题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对机体功能的调节作用。答:1)脑垂体,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腺垂体被称为“内分泌之首”,首先,腺垂体所分泌的“促激素”直接控制着各靶腺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和性腺,调节

    16、这些内分泌腺的功能;其次,腺垂体分泌直接作用于体细胞的蛋白质激素,包括生长素与催乳素。神经垂体有两种激素,即抗利尿素和催产素。2)甲状腺与甲状旁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素,对生长发育有深刻的影响,是个体正常生长及骨骼成熟所必需的激素,同时它对神经系统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发育与成熟,而且对保持成人正常的神经系统功能具有显著的意义;甲状旁腺分泌甲状旁腺素,它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的主要激素。3)肾上腺,外层为皮质,内层为髓质。肾上腺皮质主要分泌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也分泌少量的性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以促使血糖增高,抑制蛋白质合成,又加速其分解,也能影响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再分布,在增进机

    17、体对内外环境中一些有害刺激的抵功能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盐皮质激素主要是醛固酮,调节水盐代谢和尿的排出,促进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分泌过多,水肿。肾上腺髓质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二者都能激活自主神经系统,都能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加快心跳频率,但肾上腺素比去甲肾上腺素强。4)胰腺,主要有两种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并将这两种激素释放到血液中,以调控血糖水平的恒定。胰岛素是人体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除此之外也参与脂肪与蛋白质代谢,胰岛素是促进营养物质储存的激素,而胰高血糖素是在人体饥饿时,动员营养物质进入血液中的激素,因此,胰高血糖素在饥饿时起着维持血糖浓度的作用。

    18、5)性腺,分泌男性激素或女性激素(睾丸&卵巢)2.激素的一般作用及其特点答:作用是1)控制代谢过程;2)维持内环境的恒定;3)促进生长发育和保证生殖;4)适应环境特点是1)激素是生理 调节物质,只影响靶细胞的功能或物质代谢反映的强度与速度,不产生新的功能或反应2)激素在血液中的生理浓度是很低的,但对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影响却很大3)激素的分泌是有节律的,任何激素都没有绝对不变的分泌率4)激素在体内不断地发生代谢性失活或被排除体外5)激素作用有一定的特异性。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双重功能(如去甲肾上腺素),被分泌到内分泌系统时可作为激素,进入神经系统时又作为神经递质。3.激素分泌异常对行为的影响答:1)脑

    19、垂体功能异常为行为的影响:A幼年时期如果生长素分泌过多可导致巨人症;如分泌不足,则成为身材特别矮小的侏儒症,患者身体比例正常、食欲差、身体微胖。注射生长素后,个体适于增加,即使因革控制食量,仍可继续见到生长素的刺激作用,指导体内贮存的脂肪用完为止。由于生长素对脑的发育无明显影响,侏儒症患者虽极矮小,但智力并不。如果个体成年期垂体生长素分泌过多,则导致肢端肥大症,表现为手足肥大、耳鼻舌及面部增大。B抗利尿素不足,对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学少有力的刺激,导致尿崩症,表现为排尿量大增,体内水分大量流失。相反抗利尿素分泌过多就会使水分潴留。2)甲状腺素和甲状旁腺素功能异常对行为的影响A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20、是常见内分泌疾病,它是由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食欲亢进、易饥饿、食量大增,但体重非但不增加,放而日渐消瘦;神经系统兴奋,烦燥、易努、紧张、焦虑、失眠、言语动作敏捷,不易控制自己;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症状。相反甲状腺功能地下是甲状腺分泌不足,体内代谢降低而引起的疾病。如果功能低下始于胎儿期或出生后不久的新生儿期,患者会身材矮小,有时为侏儒,智力低下可达到白痴的程度,被称为呆小症。如果在幼年时甲状腺机能低下,婴幼儿则可出现智力低下、反映迟钝、发育迟缓等,即呆小症,成年机能低下者,虽然其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完成,智力低体正常,但心理活动迟钝、记忆力减退、表情淡漠、思维能力低、反

    21、射活动减弱。B甲状旁腺对于维持血钙的浓度至关重要。其功能亢进,会引起血钙浓度过高,尿钙流失,可引起骨骼病变;反之功能低下,手足抽搦、低血钙。3)肾上腺功能异常对行为的影响:A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引起身体肥胖、多毛、高血压、学堂升高或尿糖、骨质疏松、性机能紊乱即库欣综合症;反之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即虚弱、易疲倦无力、行动微弱、经常恶心呕吐,即艾迪生病。B肾上腺髓质病变,分泌多量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即高血压症候群和代谢紊乱现象。C醛固酮主要作用是调节水言代谢和尿的排出,它能促进肾小管对纳和水的重吸收。如增多症为高血压、多饮多尿、陈发性肌肉无力甚至麻痹等。如果此类激素分泌过多

    22、,会引起水和纳的大量潴留,出现水肿。4)胰岛功能异常对行为的影响: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胰岛的机能低下或变性坏死,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从而诱发糖尿病,会使各组织和器官对葡萄糖的利用减少,肝脏释放葡萄糖增加,体内脂肪组织的的脂肪合成减少,蛋白质合成减少而分解增加,导致机体持续的血糖过高,葡萄糖从尿中排出,相反,如果胰岛功能过高,分泌过多的胰岛素,会引起低血糖症。5)性腺功能异常对行为的影响:常以睾丸功能低下为主;女性卵巢功能低下,青春期以前发病者往往表现为性发育障碍,青春期以后的发现为月经失调,重者可以提前闭经。五、论述题。1.激素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的作用。答:激素的种类繁多,来源复杂,总体看来

    23、,主要对机体的生长、分化、生殖、维持内环境稳态和适应环境起作用:1)控制代谢程。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一些激素,能根据机体的需要控制物质的代谢过程。2)维持内环境的恒定,如醛固酮、糖皮质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一些激素,能通过不同的途径对体液内的离子组成、水盐代谢和血管内容量等进行调节,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3)促进生长发育和保证生殖,如甲状腺素和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控制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4)适应环境,如当内外环境突然变化时,在神经系统和激素的参与下,使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适应和对疾病侵袭产生抵抗力。2.激素对行为的调节方式。答

    24、:1)体液调解:指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他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前者是激素通过集体血液循环到达靶器官;后者是激素及某些化学物质在局部组织液内扩散。由于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运输激素的方式,因此发挥作用比较缓慢、持久,作用时间也比较长,这一点不同于神经调节。2)神经体液调节: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神经核,先影响脑垂体的活动,然后由脑垂体分泌激素,进一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从而影响效应器官的活动。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但与神经垂体和腺垂体联系非常密切。一方面下丘脑内视上核、室旁核的等的轴突投射到神经垂体。神经垂体不含腺体细毛,不能合成激素。下球脑视上核和室旁核

    25、合成的抗利尿素和催产素在神经垂体内存贮,在适宜刺激作用下,这两种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另一方面,下丘脑对腺垂体的分泌活动进行调节。下丘脑的一些神经元既能分泌激素,具有内分泌细胞的作用,又保持典型神经细胞的功能。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由下丘脑不同的腺细胞分泌的释放激素或释放抑制激素,可控制腺垂体激素的释放。这样的功能调节组成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对整个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3)反馈调节:肾上腺、甲状腺和性腺是腺垂体的靶腺,它们的激素分泌均受垂体的调节,分泌的激素反过来对下丘脑与垂体又产生反馈作用,以维持该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血中代谢产物浓度的相对恒定。这种反馈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垂体促激素分

    26、泌减少,因此也称负反馈作用。包括一系列生物化学或生理反应。第5章 感知觉的生理基础一单项选择题1.在声源空间定位编码中,对低频声波编码以声波时差效应为基础。2.失认证可能是次级感觉皮层障碍所致。3.枕颞通路对物体及其细节产生完整而精细视知觉。4.假如你是一名神经科医生为患者做测试。患者画一个动物,他画的动物各个部分都是割裂的,那么他可能患了统觉性失认症。5.颞叶皮质的二级区是区门用于语音的分析和综合的器官,那么左侧颞叶22区和42区损伤会造成词聋。6.舌头上的一些特定区域对特定的味觉是比较敏感的,如舌根对苦味比较敏感。舌尖对甜味比较敏感。二填空题。1.视感觉信息的加工与编码过程由三个层次不同的

    27、视觉中枢,按一定的规律和机制逐级完成的。视网膜上的神经细胞构成低级神经中枢,外侧膝状体是皮层下中柢,视皮层是视觉感觉信息加工的高级中枢。2.视觉信息加工的腹侧通路负责物体知觉,背侧通路负责空间知觉。3.感觉系统作为一个加工系统,它的基本活动包括三个环节:第一步是收集信息,第二步是感受器的换能,第三步是感觉信息的传递和加工。4.对于皮层感觉信息加工,一般认为特定刺激传入到初级感觉皮层,然后将信息传送到邻近的二级感觉皮层,联合皮层完成最高水平的知觉过程。5.高等动物中,视觉感觉器官是眼,听觉感觉器官是耳,嗅觉感觉器官是鼻(嗅上皮),味觉的感觉器官是舌(味蕾)。6.柯蒂器由基底膜、毛细胞、盖膜组成。

    28、7.味蕾由味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适宜刺激是一些溶于水的化学物质。8.痛反应分为局部反应、全身反应、行为反应。9.感觉的产生是由感受器或感觉器官、神经传导通路和皮层中枢三部分的三体活动来完成的。10.从痛源的角度看,痛感觉可分为三类:快痛、慢痛和钝痛。三名词解释。1.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组织内部的专门感受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结构或装置。2.感受器的适应: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最初产生清晰的感觉,然而随着刺激持续作用,感觉逐渐变弱,有时甚至消失,这个现象称之为感受器的适应。3.感受器的换能作用: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一个共同特征,是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的能量最后转换为传入

    29、神经的电活动,这种能量转换过程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4.失认症:是一类神经心理障碍,因大脑局部性病变而产生的认知障碍。5.视觉失认症:是一种不能用视感觉认知物体的病症。6.听觉失证症:是一种不能用听感觉识别声音的病症。四简述题。1.感觉器的生理特性。答: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2)对刺激的感受阈值。3)感受器的适应性。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2.简述视觉信息的传导通路。答: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开始,沿着视神经,经过视交叉,形成视束,继续上传到外侧膝状体。来自两眼鼻侧的视神经纤维进行交叉后上传至对侧外侧膝状体,而来自两颞侧的视神经不发生交叉投射到同侧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是大脑比层下的视觉中枢,由它发出

    30、的纤维,组成视放射,最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初级视皮层(17区),鼻侧延伸出的轴突交叉到了对侧脑每个半球都接受来自对侧的视觉刺激。大脑皮层的初级视皮层V1与二级V2、三级V3、四级V4等次级视皮层发生联系,V1区与简单视觉有关;V2区与图形或客体的轮廓或运动感知有关,V4区主要与颜色觉有关。视感觉信息的加工与编码过程要经过三个层次不同的视觉中枢,按一定规律和机制逐级完成。视网膜内的神经节细胞构成低级中枢,外侧膝状体构成皮层下中枢,视觉皮层是视感觉信息加工的高级中枢。除了枕叶视皮层外,还有一些脑结构有参与视觉信息加工过程,他们共同构成了视知觉的生理基础。3.简述感觉和知觉的不同之处。答:感觉反映的是

    31、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而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整体。感觉的性质较多取决于刺激的性质,而知觉过程带有意志的成分,人的知识、经验、需要等因素均直接影响知觉的过程。客观事物首先是被感觉,然后才进一步被知觉,所以知觉是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和知觉都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在大脑中产生对所作用的事物的反映,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人都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而感觉只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而存在于知觉之中,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在心理学中称为“感知觉”。4.简述知觉产生的生理基础。答:知觉的产生是大脑皮层许多功能协同活动的结果。首先,皮层感觉区对感觉信息进行初步的分析,使信息更加精确并赋予其意义。次级感觉皮层对初级感觉皮层所接收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并与大脑联合皮层及相关脑结构结合,共同完成知觉过程。人类大脑皮层80%属于联合区。联合皮层除了通过联络纤维、连合纤维与周围的感觉区和运动区联系外,还接受皮层下核团的传入纤维,并向皮层下投射传出纤维。次级感觉皮层、联合区皮层以及与记忆功能有关的脑结构形成了知觉的神经基础。第6章 睡眠与觉醒的生理基础一选择题1.从上半夜到下半夜每更换一个慢波睡眠和异相睡眠的交替周期,异相睡眠的时间都有所增加2.现代睡眠机制认为,脑桥大细胞区在异相睡眠中最活跃,在


    注意事项

    本文(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课后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