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论郭沫若的抒情短诗的艺术特色诗.docx

    • 资源ID:9002588       资源大小:24.1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郭沫若的抒情短诗的艺术特色诗.docx

    1、论郭沫若的抒情短诗的艺术特色诗毕业论文品味郭沫若的抒情短诗宽甸函授站(汉语言文学) 2009级 班 论郭沫若抒情短诗的艺术特色摘要:在郭沫若的卷帙浩繁的诗歌创作中,有许多亮点值得品味。本文从分析品评作品入手,分别从别具一格的冲淡美;浪漫含蓄的真情美;寓意深刻的哲理美这三方面阐述他的抒情诗在艺术魅力和艺术特色。关键词:郭沫若 抒情短诗 美我国几千年的诗坛,好似广漠而灿烂的星空。星空中有一颗光芒四射的新星,便是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抒情诗人郭沫若。在他的创作中,一首首抒情短诗犹如一朵朵美丽的花朵开放在读者的心中,使其成为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的诗歌,反抗黑暗,追求光明,读

    2、着那些闪光的篇章,好像捏着一团熊熊的烈火,给我们增添了热力和勇气,给我们增添了奋勇前进的力量。 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热情奔放,浪漫主义激情汹涌澎湃,读着这些动人心弦的诗章,犹如漫步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之滨,遥望那汪洋万顷的碧绿碧绿的波涛,使我们心胸开阔,怡然自乐。 他的诗歌,题材十分广泛,形式多样灵活,真是丰富多彩,婀娜多姿,读着这些耀眼的诗篇,就像在春光明媚的时节,走在万紫千红的百花园,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下面,就让我们在群芳之中撷取几朵,来分析、欣赏、评论、探索。一、别具一格的“冲淡”美郭沫若诗歌中的冲淡诗别具一格,他在将恬静悠远的情思表达得自然而有情趣的基础上,能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渗透

    3、在这些诗的意境中,甚至强烈到人与自然融合为一,呈现出清新开阔而又宁静幽深的诗境。郭沫若前期的诗,正如他自己所说,随着情思的变化,“大波大浪的洪涛便成为雄浑的诗, 小波小浪的涟漪便成为冲淡的诗, 。”如:夜步十里松原海已安眠了。远望去,只见得白茫茫一片幽光,听不出丝毫的涛声波语。哦,太空!怎样那样的高超,自由,雄浑,清寥!无数的明星正圆睁着他们的眼儿,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 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都高擎着他们的手儿沉默着在赞美天宇。 他们一枝枝的手儿在空中战栗。我的一枝枝的神经纤维在身中战栗。这首诗中出现了诗人常写的大海、太空等巨大的形象,但他笔下的大海已不是“波涛汹涌”,太空也不是“白云怒卷”,

    4、而是“安眠”的海,宁静的太空,再加上用拟人手法所写的“明星”、“古松”,由于作者所寄寓、抒发的情思变化了,便托出了一种与雄浑豪放、刚健粗犷不同的诗的意境。诗中美丽的夜景于冲淡恬谧中展示了开阔幽深的境界,表露出诗人宏大的胸襟和超拔的意向。这里,应该看到的是,郭沫若的“冲淡”诗,由于交融着新的时代特征和诗人的创作个性而具有着与我国古典诗歌不同的特色。在将恬静悠远的情思表达得自然而有情趣这一点上,同古典诗歌的“冲淡”风格一脉相承,但它们在冲淡中没有隐逸遁世的情味,宁静中避弃了不忮不求的淡漠态度,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渗透在这些诗的意境中,甚至强烈到人与自然融合为一,呈现出清新、开阔而又宁静、幽深的诗境,

    5、因而显示出一种新的“冲淡”诗的风格特色来。到了诗集星空,随着诗人经历、志趣、情怀的变化,这一类“冲淡”风格的诗逐渐多起来。天上的街市等都属于这一类。但格调高亢、气势雄健的诗仍时时可见,并且影响着他的“冲淡”诗。 从艺术表现上看,诗中高远幽深的诗境和新的冲淡风格特色是这样形成的:首先是诗人将许多个别形象融合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总的完美形象。诗中采取由远及近的写法。“远望”中,是闪着“白茫茫一片幽光”的大海,头上是显得“高超、自由、雄浑、清寥”的太空。这种景色的出现又是与“无数的明星”“在眺望这美丽的夜景”密切相关,接着以明星眺望夜景作为过渡写到诗人近旁“十里松原中无数的古松”。这“十里松原”、“沉

    6、默”不语,不仅与安眠大海、静穆的太空、闪烁的群星在情调或气氛上相一致,又由近及远,把近景和远景连成一片。而在景中,又都糅合溶解着主观的情。这样,星光下静夜中这大海、太空、繁星和松林四种巨大的自然形象交相辉映、互为补充,便造成了开阔高远、宁静幽深的艺术环境和氛围。 如果说,在夜步十里松原中,诗人的全部情绪由于倾注到海边松原夜景的宁静、幽深的艺术环境中而呈现出类似“冲淡”的风格特征,那么,天上的街市一诗有所不同,它的清新、明丽、淡远的风格特色则是借助幻想的形式通过诗人的理想境界来体现的。前者人和自然的融合以直接描写和抒发的方式表达出来,后者人和自然的密切关系则是通过幻想的境界以寄寓作者的人格和理想

    7、.在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中,更将星空在幻想的境界中表现得美丽、和谐,用以寄托自己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愤慨和对美好理想的渴慕、追求。这首诗除了在思想精神上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以外,还在意象的推移和情思的延伸上显得平易、自然和富于人间的情趣,加以单纯而又灵活倩巧的结构布局、别开生面的想象。因此,幻想的世界既别致新颖,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读来真切、感人。 诗人着力从自己内心体验的真实上写意式的勾出一幅理想中的人生乐园的图景。特别是诗的最后一段,将“流星”的跃动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更使这幅幻想中的图景独特生动、诗意葱茏,鲜明地点染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抱和情怀,这种独特的感受和别开生面的想象

    8、也是作者对艺术幻境进行苦思及精思的结果。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节,但构思巧妙、想象独特,加以虚实相间、粗细得宜的多样手法的运用,将“天上”和“人间”,理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使完美的幻想的境界得以创造出来,从而达到了艺术真实。 就其创作风格而言,郭沫若在少年时代的诗歌总体上来看有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一种是他在诗歌夜泊嘉州中“借此扁舟宜载酒,明朝当作凌云游”,所表现出来的豪放旷达的情趣和风格;另一种是他在诗歌在九月九日赏菊咏怀、村居即景、早起、苏西弄筏、晨发嘉州返乡舟中赋比等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恬淡雅致、清新自然的创作风格。二、浪漫含蓄的真情美。郭沫若的瓶尤为突出。每当我读瓶的时候,苏东坡的这首蝶恋化

    9、就浮现在我的心头。因为借用“多情却被无情恼”来表达瓶的主题,是富有诗意的最确切的概括。瓶的这几首诗正是诗人在爱情上“赤子之心”的大胆袒露。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在文学史上,爱情,作为人类文明所哺育的一种精神生活,它在文学作品中必然得到反映。随着历史上文学的民主性和革命性精华的积累,它常以健康的和富有理想色彩的各种独特面貌留存在文学小说诗歌等文学作品中。但是,在我国,封建时代旧文人的情诗,受到礼教和婚姻制度的严重束缚。封建文人笔下真正将爱情放在重要地位上的男

    10、女平等互爱的情诗,很少见到。那些大量的“思妇”“闺怨”“寄外”“寄内”“悼亡”之类的诗歌,只是限制在“由父母包办”的“那一点夫妻之爱”的范围内,并非科学意义上的近代的爱情。由于这种历史条件的局限,旧时代文人的情诗不可能具有与传统思想决裂、冲决封建罗网的自觉精神,在情趣和意境上,也只能是寄托遥深、意境朦胧,或雍容典雅、含蓄不露的。到了五四时代,在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和文学革命运动中,主张恋爱自由、婚姻自由,主张男女平等、妇女解放,成为了整个革命民主主义和个性解放思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情诗也在内容和意境上有了新的面貌。这些情诗“率直行诚,无所讳掩”,是“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1),表现了新时

    11、代青年人思想意识的觉醒,具有着反抗伪俗陋习、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的积极作用。在题材上也有独特的发现和艺术表现上属于作家自己的创作。郭沫若的瓶以及散见于其它诗集中的情诗,便和五四时期一些优秀的爱情诗一样,表现出鲜明的开放的倾向。这是真正近代意义的爱情,内容上妇女不处于受歧视的从属的地位,男子祈求女子允诺,感情浓烈真挚,表达大胆直率,是真正出自内心的爱情的“告白”。瓶中的爱情诗还由于熔铸着诗人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它们往往呈现出“郭沫若式的爱情,郭沫若式的情歌,郭沫若式的锦心绣口”的独特风貌。从瓶可以看到,爱情表白的露骨的直率,如醉如痴的激情,自然流畅的内心独白,新颖、独特的想象、幻想方式,都确实是

    12、郭沫若式的。 在瓶中,作者构思了能够激起浓烈恋情的特定环境:一位年近中年的诗人对于一位住西子湖畔比他小十岁的美丽、善良、多情的少女产生了热烈的爱情。这位少女对诗人很尊重,爱慕他的才华,却不能产生超乎友谊之上的感情。然而,她的品格、教养和温柔、娴静的性格又使她不能断然地、粗暴地拒绝深深热恋着她的诗人。她的态度是持之以友谊,拒之以礼。这样,一方是如火如荼,如醉如痴,另一方是冷淡礼貌、勉强周旋,于是,焦渴的期待、温柔的憧憬、如狂的痴想、奇特的幻境等便由然而生。 如瓶第八首的构极独特、新颖。诗人设想自己和姑娘在一起,然而二人并非单独相处,而是置身于公开的场合。正是在这种二人羞于公开接触的场合中,大胆地

    13、袒露了“我的神魂已经把你拥抱”的炽热恋情,犹如“白云抱着月华何曾受毁”的表白。这种构思突出了主人公毅然和礼教、习俗战斗,而又怕毅然和礼教、习俗战斗极其矛盾的心境。 不能说郭沫若的瓶完全没有客观的内容意蕴。如上所述,他的情诗所具有的破除封建束缚的开发性质,正是五十时代民主主义和个性解放思潮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这部诗集显然缺乏更为深刻的社会内容。恩格斯在评价少年维特的烦恼的时候,一方面指出 维特这位“富于幻想的好哭泣者”的烦恼,是“市民的幻想”和“悲叹”,反映了市民阶级的利益,因而具有一定的不满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个性解放的意义;另一方面又认为这部小说并非如“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格律恩所说具有“对社

    14、会的一种尖锐而深刻的批判”的内容,指出了维特的“烦恼”是“绝望的哀号”、“可怜的哀泣”,他的徇情自杀也是一种“病态要求”(2)。郭沫若的瓶在体裁上不同于小说,但突破“自我”的圈子直接融合、概括更多的意蕴就会更有社会意义。郭沫若说:“瓶可以用苦闷的象征来解释”(3)。这个表白,说明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沉湎于自我的抒发,流露出幻灭、颓丧的感情,也是为作者自己所否定了的。因此,应该看到,这部诗集正是反映了作者曲折前进的心灵历程的。 三、寓意深刻的含蓄美 。 诗人艾青说:“一首诗不仅使人从那里感触了它所包含的,同时还可以由它而想起一些更深更远的东西。(4)“诗歌这以小见大,从有限见无限的特征和作用,可以通

    15、过多种构思和手法来达到:有的借助富有特征性的小景物或生活细节的刻画来唤起大的境界,表现重大内容;有的托物兴怀、感悟咏志,让寄托于物的思想裹着感情的血肉抒发出来,以寄寓作者的情怀,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有的则托义于物,以特定的、有限的形象作依托,采取言在次而意在彼的象征手法创造意境,具有寓意深远、超越时空的作用。”骆驼的构思和手法就属于这最后一种。在这首诗中,诗人不满足于一般地党直抒胸臆的的讴歌和对党的光辉业绩的形象的再现。他发挥了更大的主观独创性,运用了更丰富的想象,着眼于党的思想精神的实质,着眼于党的形象的全体,创造了“骆驼”这一含义双关、概括力极强的象征性形象。这就是说,诗中任重载远的骆驼,

    16、导引和卫护着旅行者从“黑暗”走向“黎明”,又不止息地进行“长征”的骆驼,实际上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崇高、伟大形象的象征,成为了党的光辉业绩和不断变革“长征”精神的象征。应该知道,象这种带哲理性的象征性形象的创造,因为是在“有形之外,无兆可求,不落迹象,难着文字”,弄得不好是很容易概念化的,然而这首诗并没有这种毛病,它真正做到了“缩虚入实,即小见大”(5),创造了能够唤起美感、引人联想、发人深思的形象性形象。作者之所以能够比较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下面两个原因是重要的。首先,诗人在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的内容之间的某种类似和联想以揭示象征意义的时候,对作为依托的象征物的选择和被象征的对象的设定,都充分地考虑

    17、了一定的经验条件,即一定的民族、时代、阶级的人们所具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角度。在这首诗中任重道远、被看作“沙漠之舟”的骆驼,它的特征和所可能展示的象征意义,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应该是比较熟悉的;而作为被象征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及其丰功伟绩,更是中国人民感受得最为亲切和深刻的。这样,当诗人抓住“骆驼”与“党的形象”之间的某种类似和联系,进行刻画和表现时,人们不需要作过多的思考就会从二者之间的关联上领会到“骆驼”这一形象的象征意义。诗中“骆驼”的形象之所以避免了有些象征性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容易出现的或空洞抽象或者朦胧晦涩的毛病,而呈现出既清晰明朗又寓意深远的特色,这是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这首

    18、诗并非简单地用象征体来代替象征意,而是通过独特的构思运用多种手法来勾勒、突出象征体的特征,从而使人们从对象征体的描绘、抒写中,清晰而多方面地领悟到它的象征义。综上所述,可见诗人不是简单地用“骆驼”来象征中国共产党,而是通过独特的艺术构思,运用多种方法将“骆驼”这个象征体的内涵揭示出来,艺术地展现骆驼导引和卫护旅行者前进的历程和精神面貌,从而赋予“骆驼”丰富的象征意义。这种从生活全体着眼的构思和表现方法,借助象征来做到“物小蕴大”,更有利于强烈而集中地表现对象,更利于造成深远的意境。“骆驼”的形象不由得引起我们对中国共产党这一总体形象的丰富的联想。我们会想到,旧中国苦难的人民不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懂

    19、领导下,经过革命的 “暴风雨”获得解放,又朝着更远大的目标,在党的指引下,不断地开辟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战斗的旅程吗?诗中“纵使走到天尽头,天外也会有乐园”的长征精神和辨证哲理。不是直到现在对于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必须进行的一系列破旧创新的改革仍然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吗?这首诗就是这样紧扣时代脉搏,在现实生活中选材立意,将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瑰丽的理想和深邃的哲理交融在起来,凝聚在形象中,创造生动鲜明而含义双关、有着高度概括力的形象,因此,寄托遥远,意蕴无穷。这首诗在形式上,虽然行无定句(诗行长短不一),章无定节(诗节行数不一),押韵也比较自由,但在参差里显得和谐,繁杂里显得单纯,加以语言平易

    20、、简劲、含蓄、凝练,因此,在五节三十二行的短小篇幅里熔铸了大开大阖、高度概括的内容,在自由质朴的形式里充溢着诗的意趣。古人云:“诗宜朴不宜巧,然必之大巧之朴;诗宜淡不浓,然必浓后之淡。”骆驼一诗在风格上便有这种“寓巧于朴”,“寓绚于素”的特点。 在天上的市街这首诗中,更将星空在幻想的境界中表现得美丽、和谐,用以寄托自己对丑恶现实的不满、愤慨和对美好理想的渴慕、追求。这首诗除了在思想精神上反映了生活的真实以外,还在意象的推移和情思的延伸上显得平易、自然和富于人间的情趣,加以单纯而又灵活倩巧的结构布局、别开生面的想象。因此,幻想的世界既别致新颖,又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读来真切、感人。诗人着力从自己内

    21、心体验的真实上写意式的勾出一幅理想中的人生乐园的图景。特别是诗的最后一段,将“流星”的跃动想象为牛郎织女提着灯笼在走,更使这幅幻想中的图景独特生动、诗意葱茏,鲜明地点染出诗人在艰难处境中不失赤子之心的襟抱和情怀,这种独特的感受和别开生面的想象也是作者对艺术幻境进行苦思及精思的结果。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节,但构思巧妙、想象独特,加以虚实相间、粗细得宜的多样手法的运用,将“天上”和“人间”,理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使完美的幻想的境界得以创造出来,从而达到了艺术真实。 回顾历史,看看郭沫若的抒情短诗,我深切地感受到:在思想内容上,郭沫若的抒情短诗不见有驳杂之处,那股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浪漫主义的激流

    22、,始终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社会主义的倾向更令人耳目一新;在艺术形式上,创建了崭新的自由诗以及现代格律诗,其中虽不能说绝对没有“古”和“新”“洋”的痕迹,但在那个历史环境里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这就向人们宣告:近代诗歌史上长期酝酿的革命运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的真正的成熟的新诗诞生了!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创举啊!邓小平说:“早在五四运动时期,他就以充满革命激情的诗歌创作,歌颂人民革命,歌颂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开一代诗风成为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可谓盖棺之论。备注: 1、鲁迅语2、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文艺3940页3、郭沫若诗作谈4、朱光潜 诗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版 5、(钱钟书语

    23、)参考文献:1、刘元树 郭沫若创作得失论 四川文艺出版社 1992年版2、阎焕东 凤凰、女神及其他郭沫若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版3、曾少祥 郭沫若艺术新编 北京燕山出版社 1992年版4、王锦厚 郭沫若纵模论 成都出版社 1992年版5、黄曼君 郭沫若作品欣赏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86年版6、朱光潜 诗论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版7、陈永志郭沫若诗作简论载于郭沫若研究论集第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4月第一版。8、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5年8月9、朱光潜 诗论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年版10、郭沫若 十批判书 东方出版社 1996年版11、郭沫若

    24、郭沫若散文集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4年版12、邢小群 才子郭沫若 同心出版社 2005年版13、邹廷清 世界大人物丛书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5年版14、郭沫若 郭沫若散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年版15、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四川郭沫若研究学会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当代视野下的郭沫若研究 巴蜀书社 2008年版16、郭沫若郭沫若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7年版17、郭沫若 郭沫若代表作-(全二册) 华夏出版社 2008年版18、郭沫若女神及佚诗-初版本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版19、郭沫若郭沫若集-大家小集花城出版社 2006年6月版20、郭沫若 中国新诗精选(全新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年版21、郭沫若女神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版


    注意事项

    本文(论郭沫若的抒情短诗的艺术特色诗.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