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提纲.docx

    • 资源ID:9025483       资源大小:42.7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提纲.docx

    1、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提纲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提纲地理必修 人文地理 复习提纲哈十八中地理组一、人口理论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经济)的发展水平 经济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妇女受教育程度越高,所生子女数越少3、人口增长模式:原始型传统型过渡型现代型出生率高高高低死亡率高高低低自然增长率极低较低高低工业革命开始后经济先起步的国家进入过渡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过渡型在欧洲基本结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仍属过渡型,发达国家基本进入现代型。欧洲(德、意、匈、俄)人口负增长。经济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的发达地区,人口出现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第

    2、一:非洲,第二拉美。人口总数第一亚洲,中国第一印度第二二、人口合理容量1、制约人口增长的首要因素:资源资源越多,所能供养的人口越多,人口容量越大。消费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因为消费水平高,有限的资源不能供给更多的人口了科技水平、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高,因为可以充分利用区域外资源2、人口合理容量: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最高人口数量(不能突破这个数字)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 2)相对性 3)警戒性全球人口容量:100亿(不应突破);中国可承载人口最高数:16亿(不可突破)现在为13亿

    3、三、人口迁移1、概念: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旅游不是迁移)分类:按空间范围:1)国际迁移 2)国内迁移 按方向划分:1)农村到农村 2)农村到城市 3)城市到城市 4)城市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力(不利因素)与拉力(有利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1)自然生态因素:美国东北部老人到美国西部和南部“阳光地带”2)经济因素: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深圳及东南沿海大城市的打工者3)政治因素:战争(巴尔干地区、中东地区、印巴)、行政命令(上山下乡)4)社会文化因素:二战后,

    4、美国吸引大量高科技人才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人们为了更好的生存状态,要迁移。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地区和工矿区、从经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受经济刺激,多为自发性迁移。(文科问根源向经济与生产力上靠)四、地域文化与人口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

    5、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外国文化与人口:婚俗 晚婚:晚婚晚育降低人口出生率,(25结婚比20结婚在百年内少生一代人) 离婚:婚姻关系不稳定,降低出生率 宗教:主要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增加劳动力与信教徒),如印度教、天主教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五、城市区位论1、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 地形:平原、河口三角洲、山区谷地 气候:中低纬地区城市分布较多。气温降水适中 河流: 河流航运起始点:(有利于货物中转)江西赣州(赣江通航起点) 河流交汇处:(水运优势明显) 武汉(长江与汉

    6、江)重庆(嘉陵江与长江)宜宾(岷江与长江) 河口:(河运海运双重优势) 广州(珠江)上海(长江)天津(海河)福州(闽江)2、城市的人文地理区位 纽约(哈德孙河)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 资源:煤:英国曼彻斯特、美国匹兹堡、山西大同、鹤岗 金矿:南非约翰内斯堡铁:中国鞍山、攀枝花、包头 石油:中国大庆、克拉玛依、英国阿伯丁 宗教:中国拉萨、巴勒斯坦耶路撒冷、沙特麦加麦地那、梵蒂冈 旅游:泰安(泰山)、张家界、丽江、承德 政治:巴西巴西利亚、美国华盛顿、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澳大利亚堪培拉 交通:石家庄、郑州、株洲、徐州、扬州(中国zhou字大城市,只有株洲满洲里有“”)科技:日本筑波2、城市的空间分布

    7、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3、城市土地利用: 商业用地: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地价高 住宅用地:分布在商业用地外围,分布与利用最广泛 工业用地:市区外缘,尽量靠近交通干线。地价尽量低,以降低生产成本4、城市功能分区: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历史文化因素(发展城市必须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创新,保护有价值的古老建

    8、筑)在协调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的关系时注意:1)尽量交通便利2)在工业区与生活区之间设置防护带3)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住的污染5、中心商务区CBD:整个城市的商业核心区,第三产业高度集中,建筑以高层为主,交通便捷,人口昼夜差别巨大6、地租理论:城市的地租水平与距市中心的远近成反比,同时外围交通节点处会形成地租次高峰在自由经济中,由于城市土地供应有限,条件好的地点需求量大,地租高。在竞争中,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见教材P32)7、中心地理论:门槛人口:维持一家企业生存所需的最低人口数规律:

    9、1)中心地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彼此距离越近;2)中心地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彼此距离越远;3)服务范围在理论上表现为正六边形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5)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是 下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面积的3倍六、城市化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1、城市化的标志 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判断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根本原因。经济越发

    10、达城市化水平越高2、逆城市化现象:大城市过度扩张,人口高度集聚,市中心拥挤、环境恶化,导致生活质量下降。为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部分条件优越的人率先从市中心区向郊区迁移,商业等随之向外扩散3、城市化的特点: 起步早 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早 发达国家 城市化水平高 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英国已达90%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起步晚,发展快 1975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开始超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较低 中国平均城市化水平只有40%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城市畸形发展 虚假城市化:南美洲 滞后城市化:亚洲4、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问题:

    11、1)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水、噪声、光、固体废弃物污染2)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3)增加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七、产业区位论 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l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 )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 )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 )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1、工业指向型1)原料指向型工业:甜菜制糖厂、水果罐头厂、水产品加工厂2)市

    12、场指向型工业:啤酒厂、家具厂、印刷厂、上海宝山钢铁3)动力指向型工业:练铝厂、化工厂、冶金工业、一般钢铁厂4)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普通服装厂、电子装配、包袋、制鞋、玩具装配5)技术指向型工业:集成电路制造、卫星、飞机6)资金指向型工业:汽车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1)生产协作: 产品生产过程中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纺织印染(各个环节顺序不可调换) 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的生产联系:汽车生产(零部件分散,为降低成本)钢铁工业:生产流程较长,工艺复杂,钢铁部门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核心工业部门2)商贸联系: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国际贸易:国与国之间八、农业区位农业生产的特点:

    13、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1、 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地形: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蔬菜种植水分: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中国水资源概况:东多西少,南多北少,从西北到内陆逐渐递减。西北华北最大的限制性因素:水资源短缺。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华北,总量最少的是西北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熟制: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江南一年两熟、海南一年三熟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

    14、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P63-65 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3、水稻生长要求: 雨热同期 (喜温喜湿,需要充足的光照和热量尤其是水分) 劳动密集型农业(需要大量劳动力,不适合大规模机械化经营,小农经营) 东亚、东南亚、南亚降水丰富地区分布: 非洲的埃及尼罗河谷地、尼日利亚;南欧的意大利;美

    15、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南美北部 中国东北是世界上水稻分布最北的地区,最北界限可达黑龙江省黑河市(原因:雨热同期)亚洲水稻特点: 小农经营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机械化水平低 水利工程量大 科技水平低水田与旱田:界限:秦岭淮河。南方以水田为主,北方以旱田为主,北方水田“大分散小集中”九、工业区位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运输:减少运费可以提高工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土地: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集聚:工业集聚的优势: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设施,加强交流和协作,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16、扩大总体生产能力,获取规模效益2、风频与风向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八个基本方向:正东、东北、正北、西北、正西、西南、正南、东南识图方法:八个方向的线段,哪个最长,哪个方向的风就最强,吹这个方向风的日数也就越多上风向:风先吹到的区域;下风向:风后吹到的地区工业企业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向,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3、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投入一产出”工业生产链的含义 工业生产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

    17、的联系,形成“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 工业转移转移方向:英德美日 东亚: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 转移原因:劳动力价格、环境压力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说明转移的产业以落后产业和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为主)十、交通运输1、主要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

    18、水运、航空、管道 特点: 运量大:水运、铁路、管道 费用高:航空、公路 速度快:航空、铁路 灵活性强:航空中国的客运基本以铁路公路为主,货运基本以铁路、水运为主2、亚欧大陆桥(横贯亚欧大陆) 西伯利亚大铁路 东: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西:莫斯科 第二亚欧大陆桥 东:中国江苏连云港 西:荷兰鹿特丹3、青藏铁路克服的困难:高原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环境脆弱4、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南方:沿河设城(水运便利、方便取水):苏州、杭州、扬州(扬州后因京杭大运河淤塞而衰落)北方:沿道路驿站设城(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 火车拉来的城市:石家庄、郑州、株洲、湖南怀化5、

    19、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团块状(地形平坦开阔,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南方:条带状(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6、黄河口未能形成大城市原因: 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长期无固定入海口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无法建港黄河下游已成“地上河”,含沙量大航运价值低十一、环境问题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2、环境问题类型: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SOx)、全球变暖(CO2)、臭氧层破坏(氟利昂)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

    20、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酸雨形成过程: SO2+O2SO3 SO3+H2OH2SO4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部分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水、大气、土壤、噪声等等)十二、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思想: 地理环境决定论:礼记王制“广谷大川异志,民生其间者异俗” 人定胜天论:孟子:天时地利人和;荀况天论;管子;贾思勰齐民要术相互作用论现代思想: 近代“地理环境决定论”:19th德国 拉采尔,受达尔文进化论影响可能论:20th 法国 白兰士适应论:英国学者;生态论:美国学者;和谐论

    21、:二战后十三、可持续发展21世纪议程:1992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全球21世纪议程 1994中国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1、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3、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发展的观念:鼓励经济增长,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公平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平、区际之间的公平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权利的观念:全人类都享有过健康富足生活的权利,包括国家个人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5、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十四、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这是最根本措施2、转变发展模式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粗放式增长集约型经济科学增长循环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注意事项

    本文(湘教版地理必修二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