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PPT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中级.pptx

    • 资源ID:9034670       资源大小:3.02MB        全文页数:288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中级.pptx

    1、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前培训,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历年考点分析,教材结构,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历年考点分析,教材结构,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历年考点分析,数据分析,社会工作政策法规历年考点分析,结论,考试题干分析,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第一章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概述,重点内容(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特点1.法规的种类与制定过程2.社会政策与社会政策运行(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1.我国有

    2、关社会建设的一般性法规与政策2.我国促进和规范社会工作发展的法规与政策3.我国在社会工作主要业务领域中的相关法规与政策(三)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和社会工作实践的关系1.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作用2.社会工作实践对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作用,第一节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体系,一、社会工作法规体系(一)法规的含义含义:是指国家立法机构和政府行政机关为规范个人和组织的行为、维持社会各方面的运行秩序和对社会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管理而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总称。(广义)“法律”+“规范性”特点:规范性 强制性,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政府政策文件

    3、,(二)法规的主要种类,(一)政策和公共政策1.政策:-政府和政党为实现其目标而制定的总体方针、行动准则和具体行动的总和。,二、社会政策体系,2.公共政策含义-政府或政党为了维护经济与社会正常的运行与发展、处理公共事务和解决社会问题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特点-公共性、权威性、价值性、阶级性、社会性种类-经济政策、社会政策、文化政策、环境政策、国防政策、外交政策(各级政府都是公共政策的主体)-全国性公共政策(中央政府制定)、地方性公共政策,3.政策文件含义-以各种形式发布的政策文本种类-公开发布、内部发布-保密文件、非保密文件,(二)社会政策含义:-是政府为了满足民生需求、维护社会公

    4、平、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公共资源、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为民众提供福利性社会服务的政策体系。以人为本“社会政策”是一个宏大的行动体系,我国包括: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政策、劳动就业政策、住房保障政策,以及针对老年人、残疾人、儿童、流动人口等专门对象的权利保护和社会服务政策,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激发社会组织活力的相关政策,(三)社会政策的主体与对象,2.对象社会政策的对象指,政策针对的民众,即社会政策范围中各类社会福利项目的受益人和各项社会服务的接受者普惠型社会政策-所有民众特惠型(选择型)-特殊困难个人和家庭,(四)社会政策的资源调动方式-社会政

    5、策的资源投入方式:资金(最主要)+人力+实物资源调动方式:,社会建设:民生事业+社会治理目的:减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矛盾、减少生态环境破坏三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四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第二节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我国有关社会建设的一般性法规与政策,我国有关社会建设的一般性法规与政策:,(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和谐社会建设的论述:四个“深刻”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二)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八大报告对社会建设的论述: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6、对社会建设的论述: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将社会建设纳入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体系中(四)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民生事业和社会治理法制化建设的论述:保障公民权利、改善民生法制建设、加强社会治理法制,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决定(2006十六届六中全会):我国社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社工专业人才提升为国家六支主体人才队伍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二、我国促进和规范社会工作发展的法规与政策,两者之间关系密切,相

    7、互影响、积极促进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对社会工作实践的作用1.建构社会工作制度:决定重视社工,规范化引导,如社工师证书2.为社会工作具体服务工作提供依据和保障:如老年人、儿童权益保障法3.提供制度保障、资源支持促进社工人才队伍、社会工作机构发展:减免社工机构税收、政府购买服务、硬件条件场地提供,第三节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和社会工 作实践的关系,1.社工作为专业人才队伍促进社会政策实施:社工专业化,能解决复杂问题;社工参与社会政策所有领域的政策实施2.从专业视角就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为社会政策制定、评估、改革建言献策:社会工作者具有“专家”和“基层实践者”双重角色,二、社会工作实践对社会工作法规

    8、与政策的作用,第二章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 队伍建设法规与政策,重点内容(一)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1.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的要求2.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的要求3.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和激励工作的要求(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1.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2.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3.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目标4.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程,(三)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政策1.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及范围2.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程序与监督管理(四)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政策1.加快

    9、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目标2.完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制度的措施3.加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的要求4.发挥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功能与作用的要求5.建立健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保障体系的要求,一、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的要求,第一节 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法规与政策(加强社工专业人才的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提升社工认知度和认可度、提高社工数量和结构及素质、创建和谐社会)(18部委2011年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的意见),二、推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的要求(一)研究制定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设置的政策措施:设置范围、数量结构、配备比例

    10、、职责任务、任职条件(二)以基层为重点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第一重要用武之地)城市、乡镇、农村社区,民族地区要政治立场坚定、熟悉民族和宗教事务(三)明确相关事业单位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第二重要用武之地)社工纳入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在儿青、妇女、老人、残疾人、婚姻家庭、优抚等领域(四)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吸纳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第三重要用武之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五)加大相关行政部门和群团组织使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力度(第四重要用武之地)(六)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动机制:党政机关公务员招录时,可优先富有基层经验的社工;鼓励社工服务新农村、边远贫困、边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老少边穷地区)(七)建立社会

    11、工作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联动服务机制:力量的补充(三社联动、社会资本),三、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和激励工作的要求,一、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战略目标,第二节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服务人才社会工作人才 管理人才 教育与研究人才,三、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与政策目标,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工程(十大),(一)主体:各级政府(二)对象(三)范围:特困群体服务,第三节 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法规一、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对象及范围,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程序与监督管理,具体目标:1.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形成

    12、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2.完善登记服务和监督管理措施3.加强机构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4.加快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建立支持保障体系总体目标:2020年发展8万家管理规范、服务专业、作用明显、公信力强的民办社工服务机构,第四节 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法规与政策一、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主要目标,三个措施:(一)改进登记方式(二)强化监督管理(三)推动信息公开,二、完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管理制度,四点要求:(一)进一步增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内部治理能力-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制度-提升战略谋划、项目运作、资源整合、创新发展和组

    13、织管理能力-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资金来源筹措(造血功能)-管理人才和专业督导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水平、解决负责问题,三、加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二)着力提升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服务水平-加强指导、监督与反馈、优化社工机构区域布局、业务机构及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服务成效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培训,鼓励参加社工考试-加强服务品牌建设,建立示范指导性的项目-承接高校社工专业师生实习实践任务,(三)建立健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联系志愿者制度-以社工机构为平台,招募志愿者,并进行专业培养志愿者为社会工作者-社工&志愿者互动,提升志愿服务与专业服务水平(四)加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党群组织建设-指导建立

    14、党组织-支持有建立工、青、妇等组织,三点要求:(一)支持社会工作行业组织发展一是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将该组织纳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对象范围;二是加强监督管理,引导骨干机构参与组建、发展行业组织;三是积极探索竞争机制引入,不断提升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四、发挥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的功能与作用,(二)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行业自律一是指导社工行业组织规范建立各项制度;二是发挥社工行业组织前置和基础作用指导其逐步承担对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部分管理、培训等职责,逐步实现行业自律。(三)积极做好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行业服务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划、行业标准的研究制定及时向政府部门反映民办社会

    15、工作服务机构诉求,提出行业发展意见和建议;增进机构之间的沟通联系,为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争取有力支持。,五、建立健全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保障体系,第三章 我国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重点内容(一)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1.社会救助的总体要求2.社会救助类型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规定3.社会救助的监督管理4.社会救助中的法律责任,主要法律依据:国务院出台社会救助暂行办法主要贡献:一是 构建了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二是 加强了社会救助统筹协调;三是 坚持了社会救助城乡统筹发展;四是 强化了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查询核对机制。,第一节 社会救助法规与政策的一般规定,(一)社会救助制度建立原则目

    16、的: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和谐宗旨:稳定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实施: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水平:救助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工作原则:救助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原则。,一、社会救助的总体要求,(二)国务院民政部门统筹全国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国务院民政、卫生计生、教育、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相应 的社会救助管理工作。,(三)社会救助协调机制,(四)社会救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挤占挪用。(五)社会救助信息管理 县级以上政府应按国家统一规划建立社会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社会救助信息互联互通

    17、、资源共享。,二、社会救助类型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规定,三、社会救助监督管理,救助管理部门,(二)申请救助的途径与相关监督,(三)社会救助的媒体宣传与监督宣传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社会救助管理部门宣传媒介: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公共查阅室、资料索取点、信息公告栏等途径宣传内容:宣传社会救助法律、法规和政策/公开社会救助资金、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等情况监督:社会救助的工作人员接受监督,对其违反行为 进行举报和投诉,第二节 最低生活保障及特困救助法规与政策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法规与政策,(二)低保的申请和审核,二、特困人员供养法规与政策,(一)特困人员定义三种“三无”人员-老年人、残

    18、疾人、未成年人(不满16岁),-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扶养义务人的;或其法定义务人无能力赡养(抚养、扶养)的。由国家供养,(二)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与方式内容:(1)提供基本生活条件;(2)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3)提供疾病治疗;(4)办理丧葬事宜。,(三)特困人员供养申请对象申请供养:政府主动供养,一、受灾人员救助法规与政策主要法律依据: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受灾人员救助-自然灾害受灾人员救助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中民政部门负责的生活救助 参照执行,第三节 受灾人员救助与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一)自然灾害救助总则1.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原则: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分级管理、

    19、社会互助、灾民自救2.自然灾害救助组织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二)自然灾害的灾后救助工作,(一)城乡医疗救助的对象1.城市:金额:扣除各项医保可支付部分、单位报销部分、社会互助帮困等部分条件: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制定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二、医疗救助法规与政策,2.农村:条件:由地方民政部门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制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二)城乡医疗救助的形式:,(三)城乡医疗救助的申请与审批程序,(一)教育救助的含义、形式与标准1.对象:救助-义务教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适当救助-(1)高中教育(含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

    20、育阶段就学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特困供养人员;(2)不能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儿童,第四节 教育救助与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一、教育救助法规与政策,2.形式:减免相关费用、发放助学金、给予生活补助、安排勤工助学等。3.标准:保障教育救助对象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救助对象的基本学习、生活需求确定并公布,2014并轨为-公共租赁住房(一)住房救助含义、标准与申请1.对象:住房困难的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分散供养的特困人员;2.实施方式:配租公共租赁住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农村危房改造等3.困难和救助标准:县以上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住房价

    21、格水平等因素确定并公布,二、住房救助法规与政策,(二)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并轨政策1调整公共租赁住房年度建设计划(2014年)2整合公共租赁住房政府资金渠道地方资金、中央补助,国家发展改革委补助投资3进一步完善公共租赁住房租金定价机制 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承受能力、住房市场租金水平、建设与运营成本、保障对象支付能力等因素,动态调整租金4健全公共租赁住房分配管理制度 综合考虑保障对象的住房困难程度、收入水平、申请顺序、保障需求以及房源等情况的基础上,合理确定轮候排序规则,统一轮候配租,(一)就业救助的含义 国家对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有劳动能力并处于失业状态的成员,通过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

    22、贴、岗位补贴、培训补贴、费用减免、公益性岗位安置等办法,给予就业救助。,第五节 就业救助、临时救助与 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一、就业救助法规与政策,(二)就业救助的申请与批准申请-向住所地街道、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出登记-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就业服务-免费提供就业岗位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低保失业人员有劳动能力的,但未就业的,连续3次以上据不接受相关就业服务减发或取消低保吸纳就业救助对象的用人单位,享受社会保险补贴、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就业扶持政策。,(一)临时救助含义、申请与标准1.含义:临时救助是国家对遭遇突发事件(火灾、交通事故)、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

    23、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暂时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或个人给予的应急性、过渡性的救助。,二、临时救助法规与政策,2.救助的形式-救助站救助 一般不超过10天,特殊情况向上级民政主管部门备案可延长3.救助的内容食物、住处、医院救治、联系亲属或单位、乘车凭证,(一)法律援助是指为了保障经济困难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政府提供给他们的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服务。2003年实施法律援助条例,三、法律援助法规与政策,(二)法律援助的范围1.行政、民事案件代理(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赔偿(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社保、低保(3)请求发给抚恤金、

    24、救济金的;-两金(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兄弟姐妹、夫妻);-三费(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报酬(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见义勇为,2.委托刑事辩护或诉讼代理(1)犯罪嫌疑人未聘请律师(2)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3)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三)法律援助的申请和审查程序1.申请-法律援助机构的属地管辖-提交相关材料:身份证明、经济困难的证明、案件材料-形式: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2.审查-要求补充相关材料,未补充视为撤销-决定援助-不予援助并说明理由,第四章 我国特定人群权益保护法规与政策,重点内容(一)老年人权益保

    25、护的法规与政策1.老年人权益保护的主要内容2.老年人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二)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1.妇女权益的主要内容2.妇女权益保护中的法律责任,一、老年人权益的主要内容,第一节 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一、老年人权益的主要内容,二、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责任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责任,第二节 妇女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一、妇女权益的主要内容(男女平等),二、妇女权益保障的法律责任,第三节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一、未成年人权益的主要内容(未满18岁),1.生存权2.发展权3.受保护权4.参与权5.受教育权,二、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方法,第四节残疾人权益保护的法规与政策一、残疾人权益的

    26、主要内容,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其他残疾。,残疾人合法权益包括:,残疾人权益,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农村残疾人扶贫开发,二、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责任,(一)残疾人组织责任受理投诉,支持帮助维权,有权要求有关部门或者单位查处侵权行为,支持诉讼。对侵害特定残疾人群体利益的行为,有权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查处。,(三)行政执法人员责任 1.对侵害残疾人权益行为的申诉、控告、检举、拖延等压制不予查处,打

    27、击报复的-责令改正,行政处分。2.未依法履行职责,对侵权行为未及时制止或未给予必要帮助,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依法行政处分。,第五章 我国婚姻家庭法规与政策,重点内容(一)婚姻家庭关系法规与政策1.婚姻缔结的法律规定2.家庭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3.婚姻解除的条件、程序与法律后果4.婚姻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对受害人的救助措施(二)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1.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和程序2.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3.收养解除的条件与程序4.收养解除的法律效力,第一节 婚姻家庭关系的法规与政策,一、婚姻缔结的法律规定结婚-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一)

    28、结婚的条件结婚的条件分为两类: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1.结婚的必备条件(1)-男女双方必须完全自愿(2)-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法定婚龄(男22,女20)(出于自然因素-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双重考虑)(3)-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禁止重婚、有配偶与他人同居),2.结婚的禁止条件(1)-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基于优生学和伦理学的双重考虑)(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缘关系,叔伯姑姨、表、堂、外甥子女、侄子女)(2)-禁止患有一定疾病的人结婚(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精神病),(二)结婚的程序1.结婚登记机关-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县民政机关或乡镇政府-一方为非中国内地居民则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

    29、其指定)民政部门2.结婚登记程序:-申请-审查-登记申请:户口本、身份证、没有血缘关系的签字声明审查:审查证明、条件登记:当场登记,发给结婚证,不符合结婚条件:未到法律婚龄非自愿一方或双方有配偶、重婚直系或旁系三代以内关系的医学上认为有不能结婚的疾病,(三)无效婚姻和可撤销婚姻,二、家庭成员间的权利和义务,家庭成员关系范围:-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其他关系(祖孙、兄弟姐妹关系),三、婚姻解除的条件、程序与法律后果,离婚分为登记离婚、诉讼离婚登记离婚登记离婚也叫依行政程序离婚,是指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并对与离婚有关的子女和财产等问题达成一致,经过有关行政部门认可即可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30、关于离婚的两项特别规定一是: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二是: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的离婚-女方在以上时期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不在此限。,(三)离婚的法律后果,1.离婚对夫妻的法律后果(1)离婚在夫妻身份关系上的后果(双方没有任何关系)-夫妻身份消失-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终止-继承权丧失(2)离婚在夫妻财产关系上的后果,2离婚救济制度,离婚经济帮助经济帮助的性质-是解除婚姻关系时的一种善后措施。经济帮助的条件:一是,离婚时,已经存在困难。二是,受帮助一

    31、方生活确有困难。三是,提供帮助的一方应有负担能力。,四、婚姻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及对受害人的救助措施,救助措施和法律责任的概念救助措施是指有关组织对遭受家庭成员非法侵害的受害人提供各种援救、帮助的手段和办法。,第二节 收养关系法规与政策,一、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和程序收养-就是指公民依法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从而使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建立拟制亲子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收养人:领养他人子女者为收养人,即养父母;送养人:将子女或儿童送给他人收养的父母、其他监护人和社会福利机构称送养人;被收养人:被他人收养的人为被收养人。,特殊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1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2收养孤儿、残疾儿童或社会福

    32、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3收养继子女,收养关系成立的程序-注意:必须进行收养登记 自愿订立收养协议 自愿办理收养公证1登记机关-县级民政部门2收养登记的程序-申请-审查-登记,二、收养关系的法律效力,(一)收养的有效1、收养的拟制效力:确定养父母、养子女关系,养父母、养子女近亲属的关系确立2、收养的解消效力:对养子女与生父母的解除效力,对养子女与生父母亲属的解除效力,(二)收养行为的无效1.原因:一是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当事人成立收养行为的意思表示不真实;三是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2.确认程序:3.法律后果:,三、收养解除的条件和程序,(一)协议解除条件:当事人

    33、同意双方当事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就财产关系处理达成一致意见2程序:申请-审查-登记,(二)诉讼解除1解除的条件:(1)养子女未成年,收养人侵害被收养人合法权益(虐待、遗弃),送养人可向法院诉讼(2)养子女已成年,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2解除的程序:诉讼程序:(法院)调解-判决,四、收养解除的法律效力,(一)身份上的效力1.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即拟制直系血亲和拟制旁系血亲关系消除。2.未成年养子女和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即自然直系血亲和自然旁系血亲自行恢复。3.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恢复。(赡养老人,养育之恩),(二)其他效力-财产关系1.经过一方扶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2.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


    注意事项

    本文(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中级.ppt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