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必修2笔记.docx

    • 资源ID:9064252       资源大小:88.56K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必修2笔记.docx

    1、历史必修2笔记必修21.发达的古代农业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施肥、灌溉技术的掌握和提高以及农作物种类的丰富等。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指的是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的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的基本要求是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争取高产。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2、精耕细作的体现时期工具名称特点战国铁犁没有犁壁,只能松土破土,不能翻土造垄,构造比较简单西汉耦犁二牛三人

    2、、一牛二人耧车播种工具,将开沟和播种结合在一起隋唐曲辕犁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既简便又轻巧(1)铁犁牛耕(2)耕作技术的进步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技术垄作法,又叫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3)灌溉水的提高时期工程或工具战国都江堰汉朝漕运、白渠、龙首渠

    3、曹魏翻车唐朝筒车宋朝高转筒车明清风力水车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什么是小农经济?它有哪些特点?含义:小农经济,也可以说是自然经济,它是分散的,且生产出来的产品都用来自己消费或绝大部分用来自己消费,而不是进行商品交换,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特点: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形成与发展的有条件和发展不利因素有哪些?形成和发展的条件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

    4、的确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薄弱。 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小农经济的地位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

    5、济基础。 它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但是正由于小农经济牢固的存在导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 小结发达的古代农业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铁犁牛耕 耕作技术进步 灌溉水提高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含义和特点 发展有利不利条件 地位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化的?答案提示:原始农业的产生最初只是播种和收获,后来采用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生产工具的出现,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排灌、施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

    6、使用和推广、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什么是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官营手工业的特点:历史悠久、素称发达2、官营手工业的发展概况(1)冶金技术技术发展概况冶铜技术原始社会晚期:掌握商周时代:繁荣冶铁技术西周时期: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两汉:高炉炼铁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炼钢技术两汉:炒钢技术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2)制瓷技术商代出现原始

    7、的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宋朝出现五大名窑 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3)丝织技术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发展历程 :原始社会养蚕并有了丝织品商代织机出现,可织多种丝织品西周斜纹提花织物西汉政府织室规模大,有数千人唐朝技术提高,吸取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宋朝品种繁多,吸收写实风格明清水平超过前代,特别是细致精密的缎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1、民间手工业的几种形式(1) 家庭手工业:以纺织为代表,作为农户的副业,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剩余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2)民间私人经营的民营手工业:主要生

    8、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2、民间手工业的发展历程阶段发展状况发展魏晋那北朝隋唐产量增多明朝中后期3、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有哪些特征1、生产部门不断增多,分工日益细化2、技术不断进步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4、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并存。 5、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相应变化 6、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还远销海外、享誉世界,广受欢迎。3.古代商业的发展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1、商朝时:“商人”的出现2、春秋战国时: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 打破3、秦汉时期:初步发展,但比较艰难4、隋唐时期: (原因、表现)5、宋元:商业经济空前繁荣6、明清:城镇商业繁荣,

    9、“商帮”出现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东奔西跑地做买卖,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初步发展原因 1、秦始皇的措施,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2、汉初“休养生息”的政策3、海上和陆上的丝绸之路开通4、国家统一,政局稳定表现 1、出现专供贸易的“市”2、出现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成都3、对外贸易发展4、设专职官员进行管理受到限制 1、市区和住宅区分开2、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再经营活动。原因 1、农业手工业的发展2、大运河的开凿3、政局稳定4、政策开明表现 唐朝货币、唐三彩钱柜、北

    10、宋纸币、元代纸钞商 帮起家发展兴盛徽 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茶叶、木材、粮食等“遍地徽商”:经营大宗商品和长途贩运;插手生产领域;经营典当晋 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等经营票号,走出国门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1、市的变化与发展西汉:长安城东西“市”九处唐朝:长安设有“市”、“坊”宋朝:“市”、“坊”界限被打破明清:出现单一的商业城市四大商业名镇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2、特点(1)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表明商品经济日益活跃。(2)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3)明朝中后期,再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11、。(4)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3、历史影响(1)商品经济日益活跃。(2)一方面刺激了农、工和城市的发展,另一方面对自然经济起了破坏作用。(3)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4)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5)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了变化。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概况历史时期概况西汉开通海陆两条丝绸之路唐朝广州成为主要的贸易港口两宋与十几个国家进行贸易元朝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明清中国对外贸易萎缩2、目的传播中国文化,宣扬国威,扩大在海外的影响,树立大国形象。3、特点(1)先陆路贸易,再海上贸易。(2)以友好为主。

    12、(3)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小结中国国民经济中农业、手工业、商业之间的关系:“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商业的发展和农业、手工业的进步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催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是古代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新生力量。然而,传统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却成为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的阻碍。4.古代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原因: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时期 )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浙江)半坡文化(黄河流域陕西)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黄河流域山东)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共产主义逐步被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和生活所取代,私有制、贫富和贵贱分化,

    13、阶级和国家随之产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和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尧、舜、禹时期正反映了原始社会解体时期的社会面貌。 原始社会形成公社共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土地制度 2.奴隶社会井田制 井田制特点和实质: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国王代表整个奴隶主阶级占有全国土地,然后分配给大小奴隶主使用,受田者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并要向国王承担义务。)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劳动产品。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春秋时期,铁犁牛耕的出现,大量荒地得到开垦,私田大量增加,私田主人不向国君缴纳赋税。由于战争频繁,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日益瓦解。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各诸

    14、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促使了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形成。3.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特点及演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几种形式封建社会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自耕农土地所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历史时期土地制度变化的情况 表 现春秋时期井田制开始崩溃,私有制开始产生。“公田”被抛荒私田成为私有土地税制改革:客观承认土地私有权 加速井田制瓦解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战国时期各国变法运动:从法律上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最终确立起土地私有制秦国商鞅变法等“除井田,民得买卖”“依军功行田宅”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点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

    15、有全国大部分土地,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屯田制和均田制(政府控制土地的形式)屯田制曹魏时期,为解决军粮供应的困难和安置流民推行屯田制。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两种,屯田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国家。 意义:屯田制是曹魏政权以军事强制形式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进行地租剥削的一种土地制度。但屯田制的推行对安置流民和恢复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除曹魏外,许多封建王朝也进行了不同形式的屯田均田制开始于北魏,发展于隋唐。内容:政府除了将百姓原有的田地算作政府的“授田”外,还将荒地和部分官

    16、田授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百姓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还要服徭役和兵役,隋唐时,规定可以纳绢代役。意义: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瓦解: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之后,封建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 明清时期,土地高度集中,封建土地制度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均田免粮)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兼并问题土地制度演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进步二.重农抑商1、概念: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战国商鞅变法首倡,并为历代王朝沿用

    17、。2、目的: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根本目的:巩固封建统治3、表现:(1)统治者“重本抑末”的治国思想(2)明清两代继承传统的专卖制度,独占专利(3)对民营商业,商税繁重,关卡林立(4)歧视商人和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4、评价: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在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活跃、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把商、农发展对立起来就违反了经济发展的规律,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1.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明清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2、 明清为什么改变我国古代长期的对外

    18、政策而实行“闭关锁国”直接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向东方殖民扩张3.给中国带来的影响(1)限制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工商业的发展,使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始终得不到发展。(2)助长了统治阶级妄自尊大的心理,自诩天朝上国,盲目排外,不思进取,保守愚昧。 (3)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使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无法传入我国。中国当时的教育还是以科举为核心的,视西方科技为“奇技淫巧”,导致中国全面落后于世界。(4) 但再某种程度上也抵御了西方列强的侵略。5.开辟新航路什么是旧航路从中国或印度出发,到中亚沿里海和黑海到小亚细亚转往欧洲。从印度出发,由海路到波斯

    19、湾,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转往欧洲。从中国出发,由海路进红海,然后陆路穿越苏伊士地带前往埃及转网欧洲。什么是新航路15、16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本想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的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欧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一.背景(一)原因(必要性)1、经济根源(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2、社会根源黄金或寻金热3、商业危机(直接原因):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传统商路4、思想根源:人本主义提倡冒险精神5、宗教因素:传播天主教(二)条件(可能性)1 客观条件: 物质条件:包括海船、物资和资金。

    20、 航海技术:指南针的应用。 造船技术:已出现了新型的轻便、多桅多帆、快速、舱宽的大船 地理知识:欧洲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较高2 主观条件: 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西、葡走在开辟新航路前列的原因?地理位置处于大西洋沿岸掌握了航海技术是中央集权国家,侈奢享乐需要人文主义思想提供了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的需要二.经过时间人物国籍航海路线支持者1487-1488迪亚士葡萄牙西欧-好望角葡萄牙王室1492哥伦布意大利西欧-美西班牙王室1497-1498达伽马葡萄牙西欧-好望角-印度葡萄牙王室1519-1522麦哲伦葡萄牙环球航行西班牙王室国家中国西方国家航海时间15世纪早期15世纪末16世纪初

    21、船队性质皇朝特遣队私人探险队经费来源国库开支集资或王室赞助航海目的宣扬国威寻找黄金、克服商业危机船队成员官吏士兵工匠水手冒险家工匠水手扮演角色外交使者殖民者通商者海盗历史影响宣扬了国威,损失巨大三.影响1、地理大发现:证明了地圆说的正确性;2、导致欧洲社会的重大变革: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3、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结束了世界彼此孤立的状态,日益连成一个整体小结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出现而引发的新航路开辟,给世界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为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必要的原料、资本,时期日益强大,并逐渐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另一方面,伴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亚非拉

    22、逐渐的落后于世界的潮流6.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一.海上马车夫荷兰1.兴起的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营工商业的传统较早的资本主义萌芽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赢得独立,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2.扩张的历程荷兰的殖民扩张简况表国别扩张特点扩张简况北美亚洲非洲荷兰组织垄断贸易公司,以亚洲、北美为重点,夺取葡萄牙殖民地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印度、印尼、马六甲、锡兰、台湾占领好望角3.荷兰之最:(1)16世纪:欧洲最富庶的地区(2)17世纪:欧洲商船数量最多的国家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和最繁华的商业中心 (阿姆斯特丹);第一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二.“日不落帝国” 英国英国霸权建立的原因:(1)地理位置:英国位于大西洋中的

    23、不列颠岛上,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2)物质基础: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3)武力后盾:英国重视海军建设,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强大海军,为海外殖民提供了军事上的保障。形成的过程1588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走上殖民扩张道路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三次英荷战争 A.直接原因:航海条例的颁布 B.性质:争夺商业霸权和殖民霸权 C.结果:英国夺得新尼德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工业国家对商业国家的胜利)英法七年战争(1756-1763) A. 性质:争夺欧洲霸权和世界殖民霸权 B. 结果:英国夺得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东的 新法兰西,

    24、还在印度迅速扩大殖民势力。(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对落后的封建制度的胜利)战 争 背 景 结果英西战争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西丧失海上霸主地位 英荷战争西班牙衰落,荷兰控制世界;英法崛起导火线:英颁布航海条例荷兰战败,失去北美殖民地英法战争法国插足印度、北美;英法在印度、北美矛盾尖锐英国获得法属北美殖民地,确立在印度优势,成为海上霸主和最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经济学家曾说过:“大洋洲是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说明: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殖民地经济为英国的需

    25、要服务。(进一层)反应出亚、非、美洲各地都与英国发生了经济关系,也说明随着殖民扩张的进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联系日益密切。 英国是怎样建立自己的殖民霸权的? 1588年,“无敌舰队”之战,打败西班牙。走向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同时,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发展海外贸易,拓展殖民地,在亚洲蚕食印度,在美洲沿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17世纪中期,为保护本国资产阶级利益,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最终打败荷兰,夺取其在北美的殖民地。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与法国多次交战,通过七年战争夺取法国大量海外殖民地。通过不断的殖民侵略,夺占亚、非、美洲等许多殖民地,最终确立

    26、了世界殖民霸权。三.世界市场的拓展世界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形成(1)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和掠夺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也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而开始。欧洲殖民者把大量财富运回欧洲并转化为资本,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对商品市场及原料产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他们把殖民扩张的魔爪伸向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世界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 (2)殖民扩张的影响使世界地区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出现全球性的经济关系对殖民国家来说它们从殖民地掠夺了大量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所以,早期殖民主义就其推进

    27、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来说,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对殖民地人民来说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 A.种族灭绝 B.抢劫和掠夺财富C.贩卖黑人奴隶殖民主义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中,早期的资本积累是不可逾越的关键环节。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手段是海外掠夺和奴隶贸易。经过西欧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种种野蛮的强盗式掠夺行径,他们获取了巨额利润,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大大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侵略,掠夺当地财富,贩卖奴隶,获得巨额利润,殖民国家由此迅速聚敛了大量财富,运往欧洲化为资本,为西欧资本主

    28、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发展和兴旺起来,但这些都是以殖民地人民的巨大牺牲为代价的。在美洲,殖民者对土著印第安人实行残酷的种族灭绝政策,罪恶的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了1亿左右的精壮劳动力。在殖民强盗的掠夺之下,亚、非、拉美国家丧失财富、资源、劳动力,发展迟缓、贫穷落后,东西方历史进程的距离被大幅度地拉大了。1519世纪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正处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海外殖民方式还比较简单粗暴,西方殖民者在美洲进行殖民侵略的过程中,一方面在美洲发展种植业,另一方面对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实行大规模的种族灭绝政策,造成了劳动力的严重不足;另外,当时西欧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还不高,正常贸易获取的利润无法满足西

    29、欧商人的欲望,而黑奴贸易能获取巨额利润,对于西欧商人来说有着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同时,奴隶贩子的行动得到本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加上新航路开辟后,越洋航行得以实现等;所以贩卖黑奴成为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手段之一,持续了近400年的时间。但当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逐渐向自由资本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殖民政策也就相应地发生变化,资产阶级热衷于把包括非洲在内的海外殖民地变成他们的投资场所、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黑奴贸易也就逐渐衰落了。 三角贸易7.第一次工业革命一.工业革命的兴起1、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条件(1)前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2)条件:A、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B、劳动力: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C、生产技术:工场手工业的迅速发展D、市场:18世纪以后,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必要性)2、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时间: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必修2笔记.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