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首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 资源ID:9327609       资源大小:49.37K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首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

    1、首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小 学 科 学 第 六 册 教 材 说 明本册教材有机械与工具、热与生活、光与生活、设计与制作、能源与生活、活动等6个教学单元,共21篇课文。全学期授课为36课时,本册教材计划授课30课时,其余6课时为校本课程时间。(1)单元课时安排单元单元课时 单元 单元课时机械与工具7能源与生活4热与生活7活动2光与生活6设计与制作4 总计 30课时(2)各课课时安排序 号课题课 时序 号课题课 时1杠杆312光的反射12滑轮213光的折射13轮轴1*14透镜24斜面115小电动机25物体的热胀冷缩216交通信号灯16勺柄是怎样热的117电热器17暖和的房间118常规能源2*

    2、8太阳怎样向地球传热119太阳能2*9保温和散热220风能110光和色1*21中国科学技术馆211光的传播1本册教学要求知识要求1、 探究怎样才能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2、 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了解热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直到物体温度相等为止。了解常用的传热和隔热的方法。3、 了解光的直线传播。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4、 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5、知道

    3、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认识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能力要求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讨、比较、分类、推断、描述、交流、解决问题等科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学生体验科学工作者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讨、比较、分类、推断、描述、交流、解决问题等科学活动,学生体验科学工作者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德育要求发展学生爱大自然、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愿意合

    4、作与交流,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人与自然 要和谐相处。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片、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本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培养学生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的能力。2、知道利用简单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如斜面、杠杆、齿轮、滑轮等;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电、光、热、声、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了解光的直线传播。了解平面镜或放大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路线。3、知识进行自主研究、探讨的训练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难点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讨、比较、分类、推断、描述、交流、解决问题等科学活动,培养学生

    5、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学生体验科学工作者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研讨、比较、分类、推断、描述、交流、解决问题等科学活动,学生体验科学工作者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与人合作的科学精神。第一单元 机械与工具一、单元教学内容第1课 杠杆第2课 滑轮第3课 轮轴第4课 斜面二、单元教学基本标准(一)态度、情感、精神、价值观1、初步具有对周围的机械和工具进行科学探究的欲望和兴趣。2、初步具有自主探究机械和工具的作用和动手制作简单机械的积极性。3、具有积极与人合作、相互学习与交流的科学意识。4、初步具有认真、细致、实事

    6、求是的科学态度。(二)科学能力1、初步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初步具有分析生活用品中运用简单机械作用的能力。3、初步具有对杠杆、轮滑和轮轴等简单机械进行定量观察和记录数据的能力。4、具有设计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5、具有自己动手进行实验和制作的能力。(三)科学知识与技能1、知道杠杆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3、知道轮轴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4、知道斜面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5、了解滑轮组的结构和作用。6、会做杠杆尺作用的实验。7、会做定滑轮、动滑轮作用的实验。8、初步学会设计和制作简易起重机的模型。9、会做轮轴作用的实验。10、会做斜面作用的实验

    7、。三、教学仪器、材料一览表课题教师准备学生准备1、杠杆杠杆尺、钩码、支架、测力计、天平、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有关杠杆的图片与音像资料笔、纸、学具2、滑轮滑轮、钩码、支架、测力计、线绳、有关滑轮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笔、线绳、学具3、轮轴轮轴、钩码、支架、测力计、线绳、有关轮轴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笔、线绳、学具4、斜面重物、木板、测力计、有关斜面的图片或音像资料笔四、单元教学课时:6五、单元教学重难点知道杠杆、滑轮、轮轴、斜面的结构、作用及其用途。会做杠杆尺作用、定滑轮、动滑轮作用、轮轴作用、斜面作用的实验。1、杠杆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杠杆是一种简单的机械。2.杠杆上有三个点:支点、重点和力点。3.

    8、杠杆有的省力,有的费力,有的不省力也不费力,但是用起来比较方便。4、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反之,杠杆费力;当支点到力点的距离=支点到重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探究技能:1.能准确指出杠杆上的三个点:重点、支点和力点。2.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杠杆保持平衡,采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并概括杠杆的作用规律。3.能指出生活中利用杠杆原理的工具和设施,并指出三点。4.能判断某种工具和设施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二、教学重点知道杠杆的作用和用途,能利用杠杆尺进一步进行实验。感受杠杆的作用是

    9、有规律的。三、教学难点会用杠杆尺做实验,会做定量分析与数据记录。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杠杆的作用和用途。2、具有研究杠杆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并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重点:知道杠杆的作用和用途。具有研究杠杆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难点: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并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古代利用杠杆的图片或资料、支架、杠杆尺、钩码、实验记录单、测力计小组准备:支架、杠杆尺、钩码、实验记录单、测力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聚焦话题1、出示场景:这里有个小盒子,里边装着今天课上要用的实验装置图

    10、,但是盖子太紧了,同学们有办法帮我在最短时间内打开它吗?2、谈话:同学们真有办法。刚才我们使用的工具有一个科学的名字,叫做“杠杆”。学生想办法,帮忙打开盖子调动生活经验,引出课题学习新课1、提问:同学们能想出这个办法,可见在平时都有用过杠杆。那么生活中,你还在什么地方见过杠杆?2、(板书记录学生提到的杠杆-出示图片或简图)观察:这些都是杠杆,它们有哪些共同之处呢?3、小结:刚才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描述了这些杠杆的共同之处,这些都有自己的科学名称出示杠杆,讲解:每个杠杆都具有三点力点、支点和重点。找出本组杠杆的力点、支点和重点4、提问:杠杆这种工具在使用的时候,可能有什么优点?5、提出问题.研究杠杆

    11、的种类(1)提问:是不是所有杠杆都具有省力的作用?(学生可能认为都有,或者有的有)(2)讨论:怎样验证你们组的杠杆是不是省力?启发:什么叫省力?什么叫费力?怎样算省力?测量力需要用什么工具?(3)归纳实验方法:测量提起一个重物需要多少力。测量用杠杆翘起重物需要用多少力。对比两次结果,得到结论(4)汇报:同学们观察到了什么实验现象?你们组的杠杆省力吗?(5)谈话:各组的实验结果都不一样啊!有的组发现杠杆省力,有的组却发现杠杆费力,还有的组发现杠杆不省力不费力。说明有一类杠杆省力,但还有很多杠杆费力,或者等力。6、制定研究杠杆胜利费力规律的方法:(1)提问:杠杆省力或者费力,是因为什么条件而形成的

    12、?将各组杠杆放到前边(2)提问:怎样做能够证明你的猜想?请你们小组讨论一下,把实验方法记录在记录单上。(介绍本组实验方法)(3)谈话:今天我们设计了实验方法,在下节课,我们将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学生思考发言如:撬棍 跷跷板等学生观察各种杠杆,找出共同点如下边都要有个东西支撑,一边有东西要翘起来等学生发言:可能会说容易打开物体,教师引导到力的大小学生讨论学生汇报试验方法学生完善实验方法学生测量、记录学生汇报汇报、交流学生观察学生发言:可能会有学生注意到挂测力计的位置不同(教师需要强化“力点概念”)利用图片,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找到杠杆的三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合作精神培养学生交流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

    13、力培养学生比较能力培养设计实验的能力知识应用调查生活中哪些工具使用了杠杆学生回答巩固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采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并概括杠杆的作用规律。2、具有研究杠杆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并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4、感受杠杆的作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点:能采集、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并概括杠杆的作用规律。教学难点:具有研究杠杆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教学准备小组准备:杠杆尺、支架、钩码、天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聚焦话题1、谈话:在上节课,我们设计了实验,来找出杠杆省力、费力、等力的规律。在开始实

    14、验之前,我们先来回顾同学们想到的实验方法。学生回顾实验方法由旧知识导入到新知识,节省时间,激发兴趣学习新课1、讲要求:同学们在实验过程中要爱护器材,认真记录。2、学生开始实验3、汇报:省力杠杆、费力杠杆、等力杠杆各有什么特点?小结:(板书)省力的杠杆,力点距离支点距离比重点距离支点距离远;费力的杠杆,力点距离支点比重点距离支点近。等力杠杆距离是相同的。4、提问:你在哪里见过等力杠杆?(出示图片)(1)谈话:在图片中就有一个跷跷板,两只一样大小的小猫坐在两端。小白猫想把小花猫翘起来,在不增加任何道具的情况下,你有没有办法利用刚才的实验结论让它的愿望成真?(2)我们想到的方法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呢?下

    15、面我们就按同学们说的实验一下。不过现在我们没有小猫,也没有跷跷板,现有的工具可以怎样用呢?(3)提问: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把同等重量的其他物体跷起来?这时候的杠杆是哪一类杠杆?5、小结:想改变杠杆的用力大小,只要调整三个点的位置就可以了。不同的杠杆在生活中都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6、观看短片:了解生活中各种杠杆的应用。学生实验。观察。记录汇报学生可能会说:天平、跷跷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并进行汇报学生思考,发言学生进行试验、汇报培养实验能力,认识杠杆的作用规律巩固应用发现的规律认识生活中的杠杆巩固想办法让杠杆左右平衡观察记录培养实验能力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三课时 天平的使用教学目标:1

    16、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3 初步理解天平的使用方法,并能够用简单的语句阐述天平的使用方法。4通过天平的实际操作,进一步体会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操作,初步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2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难点:学会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教学准备:天平和砝码,木块、铁块、圆珠笔、铅笔、一盒大头针,两个相同的烧杯,水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聚焦话题1出示天平:天平有什么用途?天平利用的是哪一种杠杆?为什么?2、谈话:天平有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平的使用。学生回答:天平两边对称,或者天平像跷跷板是等力杠杆复习已有知识调

    17、动已有认知经验学习新课1、对照天平认识天平各个部分的名称。 ( 由托盘、横梁、分度盘等组成。分度值一般为或。)2、演示用天平称量物体的方法(1)谈话:桌上有很多物体,同学们觉得我称量哪一个的重量比较好?为什么?(体积很大的物体、大块橡皮和一片羽毛)在称量物体时,要看看天平的量程,超重的不能称量,会损坏天平,太轻的也不能量,因为称量不出来。(2)谈话: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使用其一产品时应先阅读它的说明书,天平也有自己的使用说明书,先阅读天平的说明书,然后我们一起来观看如何正确使用天平。(3)演示称量橡皮的过程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码要指向红色0刻度线。调节平衡螺母(天平两端的螺母)调节零点直至指针

    18、对准中央刻度线。 (游码必须归“0”平衡螺母向相反方向调,使用口诀:左高端,向左调。)左托盘放称量物,右托盘放砝码。根据称量物的性状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洁净的纸上,事先应在同一天平上称得玻璃器皿或纸片的质量,然后称量待称物质。学生观察天平,记忆名称学生选择,说出理由阅读说明书学生观看演示,学习天平使用方法学生利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为教学天平的使用方法做准备,以免造成名词混乱,操作错误。强化合理使用器材的意识培养阅读能力和耐心学习使用方法砝码不能用手拿要用夹取.千万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这样会让砝码生锈,砝码质量变大,测量结果不准确),游码也要用镊子拨动。添加砝码从估计称量物的最大值加起,逐步减小。托

    19、盘天平只能称准到克。加减砝码并移动标尺上的游码,直至指针再次对准中央刻度线。 .物体的质量 =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取用砝码必须用镊子,取下的砝码应放在砝码盒中,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点。3、强化读数能力:对照天平回答:标尺每一大格是_g,每一大格中有_小格,每一小格的读数是_g。计算此时游码的读数是_g。练习:请问下面的物体的质量是多少?4学生动手实验: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要求: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利用桌面上的实验器材,测出铁块,圆珠笔,铅笔的质量,并填写在表格上。练习读数,避免出现计数错误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学习读数通过动手操作,加深了对知识的掌握,初步学会使用天平,

    20、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养成使用测量仪器的良好习惯。拓展任务: 你们桌面上有一盒大头针,共有100个大头针,请利用天平和砝码,测出一个大头针的质量。学生想办法测量大头针的质量在这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2、滑轮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滑轮是一种边缘有槽的特殊轮子,他是一种简单的机械。2.被固定在一个地方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3.可以和重物同时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4.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装置叫做滑轮组,滑轮组既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探究技能:1.能区别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2.会使用测力计定量观察

    21、滑轮的作用规律,采集并记录实验数据。3.能分析数据,概括各种滑轮的作用。4.能列举几中生活中使用滑轮的装置,并分析其作用。5.能与同伴合作组装简易起重机模型。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愿意合作与交流。二、教学重点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用途,了解滑轮组的作用,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感受滑轮的作用是有规律的。三、教学难点会做定滑轮、动滑轮作用的实验,会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培养表达、交流能力。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定滑轮、动滑轮、记录单、测力计、相关图片学生准备:定滑轮、动滑轮、记录单、测力计五、教学课时:2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和用

    22、途,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2、具有研究滑轮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4、感受滑轮的作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难点知道定滑轮的作用和用途,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具有研究滑轮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照片小组准备:定滑轮、钩码、细绳、支架、测力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聚焦话题1、星期一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的仪式,那你知道国旗是如何升上去的吗?2、出示模型:这个边缘有沟槽、可以绕轴转动的特殊的小轮子叫滑轮。这个滑轮的轴是固定的,称为定滑轮。学生思考回答预设:用轮子升上去的(如果没有注

    23、意到,教师出示图片)从学生经常看到的情形的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探究欲望学习新课1、回忆:你还看到过哪些用到定滑轮的地方?2、提问:人们为什么要用到定滑轮呢?定滑轮可能有什么优点?3、设计实验:(1)谈话:猜想要通过实验证明,那么请你们小组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2)展示实验设计归纳统一实验方法先测量直接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再测量利用定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3)进行实验及记录(4)谈话:你们有什么发现?4、小结:我们发现动滑轮没有省力也没有费力,但它可以改变物体的用力方向。5、谈话:不过滑轮并不只有一种。除了定滑轮之外,还有一种动滑轮。(出示动滑轮)思考:它是怎样使用的?教师演示6、认

    24、识动滑轮的特点:(1)提问:、动滑轮和定滑轮相比,你认为它会有什么特点?(2)谈话: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请你也来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3)交流实验方法(4)学生进行实验7、对照定滑轮特点,提问:和定滑轮比,动滑轮具有哪些特点?8、小结:动滑轮省力,但是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学生发言学生猜测如若学生没有说到距离可在证明是否省力后进行学生设计实验学生汇报学生实验、汇报学生动手试组装动滑轮-汇报学生猜测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小组实验小组汇报交流巩固认识定滑轮培养学生猜想、设计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摸索探究使用方法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实验设计能力巩

    25、固拓展谈话:不过生活中常常需要又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我们怎么组装定滑轮和动滑轮,就能获得“省力、改变用力方向”的结果了呢?学生思考方法为下节课做铺垫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滑轮组的作用,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2、具有研究滑轮作用与应用的科学探究兴趣和归纳能力。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人合作,能清楚、简捷地进行表达和交流。4、感受滑轮的作用是有规律的。教学重难点知道动滑轮的作用和用途,了解滑轮组的作用,会做滑轮作用的实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照片小组准备:定滑轮、钩码、细绳、支架、测力计教学设计与流程:有了定滑轮做基础,学习动滑轮就比较容易了。因此教师从定滑轮聚焦话题

    26、,组织学生自己组装,对动滑轮进行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聚焦话题1、提问导入:生活中有许多滑轮,那么滑轮有几种?分别有什么特点呢?2、提出问题:那么有什么办法既能改变用力方向又能省力呢?学生回忆、回答问题从生活中引入,新旧知识连接学习新课1、(出示吊车)谈话:人们为了充分利用两种滑轮的特点,发明了一种叫做滑轮组的装置。基本的滑轮组是由一个动滑轮、一个定滑轮组成的,它们由一条绳子进行连接2提问:滑轮组可能是怎样组装的呢?3、汇报:谁能上来给把组内猜想画在黑板上?4、提问:怎样证明你们的设计就是“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的滑轮组呢?5、利用实验验证滑轮组的最佳组装方式(1)(

    27、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实验要求:明确分工。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2)汇报实验结果归纳基本滑轮组的组装方法学生观察、讨论试着画出最基本的滑轮组。汇报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学生实验汇报本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摸索探究使用方法由旧知识迁移到新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探究能力培养实验设计能力课后延伸提出问题:(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

    28、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学生观察学生猜测学生实验培养创新探究能力板书设计:课后反思3、轮轴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的装置叫做轮轴。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2.当在轮子上用力,带动轴转动时,轮轴省力,且轮半径越大越省力;当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转动时,轮轴费力,且轴半径越小越费力。探究技能:1.能准确指出轮轴上的轮和轴。2.能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轮轴的作用规律。3.能列举出几种生活中利用轮轴的装置或工具,并分析其作用。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愿意合作与交流。二、教学重点知道轮轴的结构、作用和

    29、用途;会做轮轴作用的实验。感受轮轴的作用是有规律的。三、教学难点会做轮轴作用的实验,能记录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分析。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应用轮轴原理的实物或图片资小组准备:轮轴装置、钩码、测力计、支架、细绳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聚焦话题1.(出示方向盘)这是什么?人们平时是怎样操作它的?2.谈话:让我们一起来观察这种装置,它是由几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分别有什么特点?归纳:我们把像方向盘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板书:轮轴3提问:生活中像这样连着一个轴,我们握住上端用旋转的方式使用的工具还有哪些?课件出示方向盘,点击出示轮和轴学生观察说说轮轴的作用是什么?(省力)省力的含义是什么?(在轮上用较小的力,在轴上会有较大的力)门把手、改锥学生们在疑问、在思考、在讨论、在实践、在总结、在验证让学生们的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注意事项

    本文(首师大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