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docx

    • 资源ID:9681031       资源大小:18.32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docx

    1、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为学一首示子侄译文及注释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吾资之聪,倍人也,吾材之敏,倍人也;屏弃而不用,其与昏与庸无以异也。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

    2、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自恃其聪与敏而不学者,自败者也。昏与庸,可限而不可限也;不自限其昏与庸,而力学不倦者,自力者也。 译文 天下的事情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做,那么困难的事情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做,那么容易的事情也变得困难了。人们做学问有困难和容易的区别吗?只要肯学,那么困难的学问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那么容易的学问也变得困难了。 我天资愚笨,赶不上别人;我才能平庸,赶不上别人。我每天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等到学成了,也就不知道自己愚笨与平庸了

    3、。我天资聪明,超过别人;能力也超过别人,却不努力去发挥,即与普通人无异。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如此看来聪明愚笨,难道是一成不变的吗?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说:“您凭借着什么去呢?”穷和尚说:“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富和尚说:“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游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你凭借着什么去!”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一个人

    4、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因此,聪明与敏捷,可以依靠但也不可以依靠;自己依靠着聪明与敏捷而不努力学习的人,是自己毁了自己。愚笨和平庸,可以限制又不可以限制;不被自己的愚笨平庸所局限而努力不倦地学习的人,是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注释 1、资:天资,天分。之:助词。 2、倍人:“倍于人”的省略。 3、屏:同“摒”,除去、排除。 4、圣人:指孔子。卒:终于。鲁:迟钝、不聪明。 5、鄙:边远的地方。 6、南海:指佛教圣地普陀山。 7、何恃:“恃何”的倒装。恃,凭借、依靠。 8、钵:和尚用的饭碗。 9、买舟:租船。买,租、雇的意思。 10、顾不如:难道还不如。顾,难道。 11、自败者也:

    5、判断句,表示肯定,靠自己努力学成的。 为学测试答案 一、文学常识 为学作者是 清 朝的彭端淑,原题是为学一首示子侄,选自白鹤堂文集。 二、给加点字注音 不逮人也( d?i )久而不怠( di ) 迄乎成( q ) 蜀之鄙( b ) 语于富者( y ) 何恃而往( sh ) 屏弃( bng ) 一瓶一钵( b ) 三、解释加点字 为学( 做 )不逮人也(及,赶得上 ) 迄乎成 ( 等到 )屏弃而不用(通“摒”摒弃) 岂有常哉(常规,永远不变的) 蜀之鄙( 边境) 贫者语于富者(告诉,对说) 吾欲之南海( 往,到) 子何恃而往(凭借,倚仗) 西蜀之去南海( 距离)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反而 ) 越

    6、明年( 及,到 ) 贫者子南海还( 回来) 犹未能也( 还,尚且 ) 买舟而下(指顺江而下 )富者有惭色(惭愧的神色 ) 卒于鲁也传之(反应迟钝,不聪明) 四、背诵填空 五、翻译 1、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 孔子的学问,最终还是靠天资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2、然则昏庸聪敏之用,岂有常哉? 这样看来愚钝平庸与聪明敏捷的结果,又哪里是一成不变的呢! 3、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返回,把(去南海的经历)告诉了富和尚。 4、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人们立志,难道反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5、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我多年来总想买条船顺流

    7、而下,还没能够去成呢! 6、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远啊! 六、课文理解 1 2、能体现贫僧在困难面前无所畏惧的坚强意志的句子是 3、富者所说的前后两个句“子何恃而往”?所表达的语气有何不同?体现富者怎样的态度? “子何恃而往?”不知 疑问语气 “子何恃而往!” 不信 反问语气 讽刺、轻视 步未动。 4、学了本文,你悟出什么道理? 难和易是相互转化的,难事只要去做也会变得容易;容易的事,不去做,也会变得困难。 后天的努力比优越的条件更重要。 在困哪面前要志向坚定,勇于进取,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 沉迷于幻想,崇尚空谈,最终一事无成,切不可做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

    8、的矮子。 过分苛求条件,会为之所累,与成功失之交臂。 人不貌相,不要低估别人的力量。 不要骄横自大,不要讽刺嘲笑条件差的人 5、本文借故事阐述做学问的道理,关于做学问的名句还有很多,请写出来。 “有志者事竟成”、 “人贵立志”、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滴水穿石” “事在人为” 七、将下列“之”的用法归类 1、为之,则难者亦易矣。 (代词,它,代事情 ) 2、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无义,取消主谓独立性) 3、吾资之昏。 (无义,取消主谓独立性) 4、旦旦而学之。 (代词,它,代事情 ) 5、圣人之道。(助词,的) 6、卒于鲁也传之。 (助词,的) 7、蜀之鄙。 (助词,的) 8、吾欲之南海。

    9、 (动词,到,往) 9、西蜀之去南海。(无义,取消主谓独立性) 10、人之立志。(无义,取消主谓独立性) 于xx年3月5日星期三7时2分4秒 预习日期: / 为学一首示子侄彭端淑 预习重点 一、 重点解说:论点与论据 二、 字词辨识 三、 语文基础知识 1. 修辞:设问 2. 修辞:对比 3. 文言虚词 (岂、何、哉) 四、 品德情意文化预习感想 第一部份 检查预习题 圈出最接近你的表现指数: 完成指数 答对指数 一. ? 议论由论点、论据和论证三大要素组成。 ? 论点是作者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或主张。 ?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或理论依据,事实论据包括典型事例、史实、 数据等,而理论论

    10、据则包括定律、格言、谚语、公式等。 ? 论证指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议的一般架构 1.阅读为学一首示子侄,分别以下内容是论点、论据还是结论。 作者认为学问要由难变易,资质由平庸变聪敏的关键是甚么呢? 你认同作者的见解吗?为甚么? 你认为以下哪一个论据能证明本文的论点?为甚么? (1) 爱迪生童年时只上学三个月,就因赶不上预习进度而被迫停学。12岁(2) 那年他在火车上当报童,火车每天到底特律后停留几小时,他就利用这 段时间到图书馆读书,长大后终于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苹果落地,是多么平常的事情。牛顿看见了,却要问出个所以然来,结 果创立了“万有引力”说。 2. 试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甲)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乙)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北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 两位小朋友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太阳与地球间的距离问题,试加以解释。 (2)试为两小儿辩日下结论。 (3)试分辨以下内容属论点还是论据,并在适当格内打“”。 车盖 盘盂 内容仅供参考


    注意事项

    本文(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