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课时 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1.docx

    • 资源ID:9705719       资源大小:518.10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课时 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1.docx

    1、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课时 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1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课时: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析判断气候类型【知识构建】考试说明关于本课的“考试要点”是“气压带与风带”。其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二是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影响;三是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其框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教学目标】 1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析其分布、移动规律及对气候的影响,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读冬、夏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分析海陆

    2、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影响。3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4通过拓展训练题达到对考试要点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5.读图说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的一般规律、结合气候统计资料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6.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能够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7.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能够根据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等方面判断主要气候类型。8利用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典型试题进行解题训练,归纳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重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内容是“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分布及其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和“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影响”。1、复习重点:理

    3、解三圈环流和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分析其对世界气候的形成产生影响。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即根据气候的分布、成因、特征等方面判断气候类型。2、复习难点: 分析“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西南季风的成因” 对学生思维的综合性要求较高,需要通过对众多相关示意图和统计图表的分析、比较、判断。全球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对气候的影响。【课前准备】结合考试说明,阅读教材,把握主干知识,构建专题内的知识体系。结合导学案,进行适当的课前训练,记录有疑问的知识点,尽量分清题目训练中出错的原因。【课堂活动设计】第一部分:复习导入

    4、设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考向分析投影展示近年来江苏高考题中有关“气压带与风带”“季风环流”的内容和题目。 分析试题涉及的考点,理解高考试题中有关“气压带与风带”“季风环流”问题的切入点和重难点。高考试题的分析和运用。会学生深入理解高考考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目标展示投影展示考试说明中关于本部分的考试要点及具体的考试内容,要求学生说出考点关键词。朗读考试要点;说出关键词并根据自己理解简要分析考试要求。明确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有的放矢的能力。第二部分:复习内容设计考点诠释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大气环流1.大气环流的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三圈环流和季风环

    5、流属于大气环流的组成部分。2.大气环流的作用: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1三圈环流:(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2)分布情况:低纬环流(0-30),中纬环流(30-60),高纬环流(60-90)(3)三圈环流在近地面的表现: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赤道低压为轴南北对称,高、低压相间分布,中间为风带。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气压带、风带的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投影如图2所示的“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6、与分布示意图”,以及如图3所示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展示导学问题:请在图2中填写A、C、E、G气压带的名称,画出B、D、F风带的风向。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有何特点?图中气压带的成因是否相同?气压带和风带各有何特点?根据图3分析气压带、风带有何移动规律?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完成表1-3。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绘图并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

    7、表3、表2和表3。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绘图和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掌握绘图技能,提高读图分析能力,建构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知识,并培养协作能力。内容解析图2为“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示意图”,由图可知,从赤道到极地在立体方向上存在三圈环流,而从赤道到极地在近地面上存在四个气压带和三个风带。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因大气运动状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属性,在其影响下出现不同的天气、气候特征。图3所示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示意图”,由图中二分二至日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可得出结论: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

    8、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偏北,冬季偏南。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常又会使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表现出不同的天气、气候状况。如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炎热干旱;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再如,热带草原气候正处在赤道低压带(湿季)和信风带(干季)交替控制地区,干湿季明显交替。(注意:气压带和风带都指近地面的情况,而不是高空。) 2.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表1气压带的特点气压带成因特征气流属性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表2风带的特点风带风向属性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表3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影响的实例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降水特征

    9、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 控制 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 海岸,常年受 带影响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 海岸,夏季受 控制,冬季受 带影响 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 带影响,冬季受 控制 雨型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 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的 风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 带或 带控制,降水稀少 雨型读图训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的判读。1.说出数字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名称 2.与杭州白昼时间最短的时刻相一致的是3.说出数字代表的气压带、风带名称。 典型例题1(2011年江苏卷)图5为北非简图,图6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2)

    10、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1的图(图4和图5)。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图5,教师进行图形变换的解读,指出本题的命题意图。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典型例题1。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江苏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分布在冬半年;乙地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2)甲地夏

    11、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信风带控制思路点拨:本题考点定位是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第(1)气温差异主要从气温高低与气温年较差回答;降水差异要从降水量多少,降水的季节分配两方面回答;第(2)题原因甲地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乙地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热带荒漠带,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者信风带控制。 三、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其影响探究活动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表4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半 球月份形成原因气压中心大陆海洋北半球7月 带被大陆 压切断 低压 和亚速尔高压1月 带被

    12、大陆 压切断 高压阿留申和冰岛低压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 状分布。表5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比较项 目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 风冬季风夏季风冬季风夏季风风 向源 地蒙古、西伯利亚太平洋(北半球)蒙古、西伯利亚印度洋(南半球)成 因特 点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夏季风强于冬季风范 围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我国云南南部和海南岛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两熟或三熟;温带季风气候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两季播种,旱季收获有利: ;不利: 等灾害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及季风环流

    13、投影图7“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图8“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和图8“亚洲季风示意图”。展示导学问题:观察图7、图8,北半球气压带分布有何特点?形成原因是什么?完成表4。图9中左右两图分别表示什么季节?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比较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完成表5。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教师给予准确评价。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读图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并在自己的学案上填写表4和表5内容。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完善表4和表5。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

    14、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通过合作学习,加强生生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同时使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增强读图分析能力和解题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对该重点知识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内容解析图7表示“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图7表示“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示意图”,这两幅图直观的反映了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由于海陆之间热力性质的差异,形成了冬夏海陆气压活动中心,从而使实际的气压带往往不能呈现出明显的带状分布,南、北半球气压带的分布也因此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图9为“亚洲季风示意图”,季风环流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海陆热力性质的差

    15、异使原本分布对称的气压带和风带受到破坏,形成冬、夏海陆大气活动中心,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其强弱随季节而消长,位置随季节而移动,进而形成了季风环流,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季风环流以亚洲最为典型,通过对东亚和南亚季风的比较分析,突出季风环流的成因、冬夏季风的风向、特点以及季风环流的影响。 典型例题2 (2008年高考江苏卷)图10图10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图11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1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气候特征相同点不同点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使用多媒

    16、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题2的图(图10和图11),指出景观图在考查本考点中的重要性。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题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关注地貌景观图。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气候特征相同点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不同点甲地全年气温高(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甲地雨季短(或乙地雨季长)气候特征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受不同季风影响(甲地主要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

    17、响小思路点拨:读图10判断出甲地位于印度半岛西海岸,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西南季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偏转而形成)从海洋上带来丰沛的水汽,因此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受背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温暖少雨。乙地位于我国华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主要受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温和少雨。读图11归纳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性。考点诠释2: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一、世界主要气候的成因和分布1.气候的形成因子: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典型例题3(2014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材料,回

    18、答下列问题材料:斑头雁是食草性水禽,喜集群,飞翔能力强,有迁徙习性,其迁徙路线和时间相对固定,下图为斑头雁在亚洲地区的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3)南亚地区是斑头雁重要的越冬地,其冬季温暖的原因是。恒河河口湿地和印度河湿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4分)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题3的图(图12),指出影响气候的因素在本考点中的重要性。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题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关注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指导学

    19、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原因:纬度低;海拔低;北部山地高原对寒冷气流的阻挡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2.气候的分布规律探究活动3:读图3说出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的一般规律,分析主要气候类型的形成并完成表6。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投影“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13)展示导学问题:根据图13说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结合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各气候类型的主要成因及特征,完成表1。总结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价。读图13和表6,进行思考与判断,可以

    20、与旁边的同学讨论。根据对图13的分析,完成表6。1名学生投影自己完成的表6内容,其他学生点评并补充。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有助于学生掌握并记忆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理解气候的成因与特征。也有助于将各种气候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根据分布和成因判断气候类型的一般方法,从而突破本课内容的又一难点。内容解析图13表示“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以亚欧大陆为例)”,该模式图主要反映了大气环流、太阳辐射及下垫面等因素对气候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同学们应记熟该模式图,同时结合区域定位(包括经纬网定位),学会推断气候类型,分析该气候的成因和特征。另外还要关注几个特例:三处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非洲马达加斯

    21、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东非高原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特例:挪威中部海岸、冰岛南岸;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特例:北美大陆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等。表6 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及分布规律温度带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成因气候特征热带热带雨林气候南北纬10之间全年高温多雨热带疏林草原气候南北纬1020之间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热带沙漠气候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西岸副高或信风带控制热带季风气候北纬1025的大陆东岸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亚热带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2535的大陆东岸温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南北纬3555的大陆东岸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

    22、气候温带的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水汽难达,常年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暖,气温日、年较差大亚寒带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6070间极地大陆(海洋)气团冬长寒夏短暖寒带苔原气候北纬7080间极地气团控制全年严寒冰原气候南北半球极地内陆极地高压控制全年酷寒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气压低,光照强典型例题4(2016年江苏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 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

    23、16年3月15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材料三 图12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图13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1)图13中气候资料与图12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 ,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 ,这主要是因为 。(3分)(2)湄公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 ,其径流变化的最显著特征是 ,其中下游的最低水位通常出现在 月份。(3分)(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地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这是因为 、 。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有 、 。(4分)答案:(1)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

    24、高(地处高原)(2)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34)(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思路点拨:(1)只有昌都月低于零度。气温高低可以直接从图中读出。气温的特点主要受地形的影响。此地为高原气温年变化大。(2)河流的补给可以联系气候进行回答。这地区降水多,以降水(雨水)补给为主,水位季节变化大。(3)从图中可以看出降水的季节变化大,1-5月降水特别少,容易发生干旱。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的影响主要有对工、农业生产、人的生活产生影响。(4)从水能开发、航运和环境保护方

    25、面分析合作分析国家之间的合作。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注重环境保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地球的圈层结构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题4的图(图12、图13)。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题4。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考点诠释3: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判断。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和判断探究活动4:根据图15“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判断气候类型。并完成表7。

    26、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以及分析判断的方法投影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15)。展示导学问题:判断图15中各气候类型,并说出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步骤?倾听学生回答,引导同学们对回答者的观点作出正确评价。读图13和表6,进行思考与判断,可以与旁边的同学讨论。根据对图15的分析,完成表7。1名学生投影自己完成的表7内容,其他学生点评并补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有助于学生对个气候类型的特征有一个直观认识,也有助于将各种气候类型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初步掌握气候类型判断的一般方法,从而突破本课内容的又一难点。内容解析图15表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根据图15分三

    27、步判断气候类型(见表7)。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区别不同气候类型在年降水量上的差别:如热带草原气候的降水量平均约为热带季风气候的一半;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通常比温带大陆性气候的降水多一点。表7 根据气温和降水的有关数据判断气候类型 步骤依据因素变化结论判定半球气温6、7、8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峰型)北半球12、1、2三个月气温高(气温曲线呈波谷型)南半球判定所属温度带最低月气温与最高月气温最冷月气温大于15热带气候最冷月 气温在015之间最热月均温大于25亚热带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 气温在0以下最热月均温2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最热月均温1020亚寒带针叶林气

    28、候最热月均温010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0以下冰原气候确定气候类型降水季节分配年雨型热带雨林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夏雨型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热带草原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 典型例题5 (2013年江苏卷)图16是2013年5月15日14:00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17是、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图6所示、气候类型与图5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A一甲 B一丙 C一乙 D一丁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影响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使用多媒体投影展示典型例题5的图(图16和图17),指出景观图在考查本考点中的重要性。教师分析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评价。提炼解答同类试题的思路、技巧和方法。学生自主完成典型例题2。学生说出解题思路和所选答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选择江苏高考题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解题训练,关注地貌景观图。指导学生积极地在头脑中建模。使学生形成成熟的思维体系和稳定的解题方法。答案:AD思路点拨:本题考查雷达图的判读和气候类型的判断及其分布。从图17的左图气温曲线可以看出、两地均位于北半球,且最低月气温大于0C,为亚热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 大气圈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2课时 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析判断气候类型导学案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