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篇精选.docx
- 文档编号:10276387
- 上传时间:2023-05-24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5.62KB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篇精选.docx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篇精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篇精选.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篇精选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篇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1
“中国是过马路”的报道一时震惊了国人,引起众人议论纷纷。
作为一名资深路人,我也想发表一下自己的意见,不是为闯红灯的人们洗白,只是想发表一下路人们的心声,不是我们不想等,只是我们等不起啊!
咱们先算这么一笔帐:
汽车的速度是60公里每小时,而路人的速度是5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一段200米的距离,汽车在几秒内飞驰而过,而路人却得走个个把分钟。
此外,汽车内的司机,开车毫不费力,被红灯或是路人耽误一下,一踩油门就能把“失去”的时间不就回来;而行人,一旦话一两分钟等个红灯,就得在接下来的路上快走、甚至小跑几步,才能弥补被耽误的时间。
所谓行人闯红灯,多是因为速度、体力上不足产生的“弱势心理”,并不全是所谓的“从众心理”。
而且,一些交通设施上的不足更是加剧了这种“弱势心理”。
我们连等多久都不知道,这叫我们怎么等啊!
毫无疑问,容易发生行人闯红灯的路口,多是那些老式、没有计时红绿灯的路口。
心理上的“没底”,时间上的不自信让行人们不知所措,与其这样没长没短地等下去,不如直接闯过去。
于是,几个“志同道合”的路人凑够一拨,就过了马路。
不是我们不想等,是这路口的灯有问题!
总有一些奇怪的路口,在一些毫无关联的车道是绿灯的时候,人行道却是红灯。
设计上的不合理更加剧了路人们“等不起”的心理:
等吧,白白浪费时间;不等吧,鬼知道什么时候变灯,吓我个措手不及。
于是就有了这样的“不约而同”,有了一小撮人,便不顾前面的红灯,直闯过去。
我们等个红灯,就不危险了吗?
不知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其他人们组团闯了过去,而自己一个人苦苦等待,终于等到绿灯,正要过马路时,自己一人却被源源不断的右转车辆生生“噎”了回去,等没车了却发现又到了红灯。
车比人硬,尤其是只有一个人的时候。
因此有时等绿灯反而比闯红灯危险。
长此以往,有谁还会等红灯呢?
尽管如此,“从众心理”的作用也不可小觑。
反正前边那辆车都已经停下了,多过一个我又何妨。
抱着这样的心态,才由最初的“等不起”,变成了现在的“中国式过马路”。
然而,从众心理也好处理,只要都“等得起”,那谁还会第一个闯红灯呢?
然而,路人与车辆之间的差距是消除不了的,想要解决“等不起”的弱势心理问题。
只能从加强交通设施入手。
改良不合理红绿灯,采用计时式红绿灯,让路人们心里有个底,着实能消除路人时间上的不自信;限制转弯车辆,保护合法过马路的路人,帮助大家消除安全上的担忧;此外,还可以通过减短红灯时间,设立安全岛等方法弥补路人的弱势,才能真有助于遏制“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
不是我不想等,要是我真等得起,谁还会参与进不文明、不合法的“中国式过马路”当中呢?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2
最近,“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无疑,行人们“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是极端错误的。
这不仅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在冒险,更是对公共安全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乱象,应该从完善硬件设施上入手。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产生,是国民素质低下造成的。
其实不然。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我们不难找到白皮肤、黑皮肤的行人肆意地在亮着红灯的路口穿行。
他们来自发达国家,理应有着较高的国民素质,为什么也加入了“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之中呢?
这只能解释为我国交通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比如,国内信号灯的变灯时间间隔多数并不合理。
在高峰时期,中关村、陆家嘴、华强北等地的路口处常常会出现几百人的积压。
在人山人海面前,若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需要轮候数次变灯才能顺利通过马路。
这意味着他们的等待时间往往会接近10分钟。
如果这个时候连一个倒计时牌都没有的话,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闯红灯现象。
再比如,发达国家的红绿灯大多设有变灯按钮。
行人在路口时只要按下按钮,信号灯就会迅速切换为绿色,供人通行。
在中国就很少能看到这样的设施。
日本的街上,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的数量十分巨大。
而在国内,即便是大城市,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也都十分有限,更不必说那些三四线的小城市了。
其实,想要改变“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加大处罚力度等等。
但是,完善硬件设施是其中最好的一种方案。
生命安全是每个人最大的切身利益,可以说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是人尽皆知的。
如果不是别无选择,恐怕没有人愿意拿性命开玩笑。
因此,大力宣传安全意识,收效会甚微。
而加大处罚力度,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它不能真正解决行人过马路困难的问题。
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启示我们,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学会“疏”而不是一味的“堵”。
相比之下,完善硬件设施就是一种“疏水”的办法。
人们想要快速通过马路,这种需求是正常的,是应该被满足的。
如果我们能够从硬件上实现行人的这种愿望,“中国式过马路”的乱象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了。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3
现在行人闯红灯的现象越来越多了,那么过马路时闯红灯是对的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行人一般闯红灯都是怀有从众心理、存有侥幸心理、没有安全意识等的原因。
闯红灯的现象危害非常大,有这样的数据:
在中国,交通事故每死亡四个人中三个人是交通弱者,司机的死亡率占13、4%,行人和骑自行车的死亡率达45%。
闯红灯首先是害人,比如:
一天我放学回家在路口等待红灯变成绿灯时,在这短短的1分钟里,我看到了许多事情,一辆电瓶车在路口等待绿灯,但在这时,一辆大货车闯红灯,转弯后向电瓶车方向驶去,电瓶车立马准备躲闪,但速度比不上大货车,顿时,电瓶车就爆开了,电瓶车主被撞飞好几米就不动了,倒是大货车没有任何事。
我呆了1秒后立刻往后跑,才没让电瓶车爆出的碎片扎到我。
其次是害己,我上次看了一篇报道:
一名女子带着年仅三岁的孩子闯红灯,一辆大货车经过,母女当场毙命。
唉,这是多么血淋淋的教训呀!
当车速为60公里/小时,车辆每秒行进多少米?
17米。
如果车子时速80公里/小时,根据人体反应时间来算,是躲不过这场劫难的呀!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
一个老人家过马路时,忽略了红绿灯,看到马路上空无一车,就径直走了过去一辆大货车以120码的速度冲了过去。
因为大卡车主也认为路上没人。
老人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瞬间被碾压在车底下了。
让给我们一起,共创美丽家园,再也不闯红灯了吧!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4
中国式过马路“简单的来说,就是凑够一群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不搭界。
这种现象在中国很普遍,但这往往会发生交通事故。
每年七万人丧生交通事故,八成因交通违法导致,在这,就有一条新闻:
在枣庄市,有三起是因为市民骑电瓶车和摩托车乱闯红灯酿出悲剧。
我不禁为此感到悲哀,就是为了闯红灯,违法交通规则,这么活生生的人命就没了。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闯红灯,就不怕被罚款?
甚至是失去生命?
原来,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笨了,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对红绿灯的视而不见,而且,中国人都不愿一个人闯红灯,因为太过显眼,万一有事“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帮手会很吃亏,但是现在有这么多的“战友”,随随便便就能拉一个来垫底,出于侥幸的心理,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就算出了问题,也不怕。
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跟随大众,而难以坚定自己的毅力,中国人的素质需要提高。
人民的这种做法,是不文明的,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行人自身安全,也扰乱了交通秩序,大大影响了交通效率,由此可见,闯红灯有着多么大的危害!
闯红灯这种不文明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上,在校读书的学生,也常常会有此现象。
学生只需学习,为何过个马路,都要闯红灯?
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查。
有的学生是赶时间,因为怕错过了某些事情;有的学生是长期闯红灯而引起的坏习惯;有的`学生是从众心理,因为看着别人都闯红灯直接走了,而自己却还在这里傻傻的等着,会被别人称作是傻瓜的,自尊心受到打击,面子上也过不去,干脆直接走;还有的学生是觉得交通灯转换时间太长,没有这个耐心去等待。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着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素质修养问题和一个社会意识问题。
对于闯红灯这不文明的行为,我们需要加以重视起来,否则又不知道会发生多少起悲剧事件。
所以我在此给出一些建议:
1、多给人民讲一些交通规则,以及交通事故,让他们能够重视起这个问题,珍爱自己的生命2改进交通信号灯的转变时间,缩短时间,就不会让人觉得等不及3加强防范措施,闯红灯的人要按照法律来处置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5
近来在微博上流行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
什么意思?
有人描述为“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还有图为证:
在城市街头,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中国式过马路”这是曾经很火的一个词,它所表示的场景你也一定很熟悉。
它指的就是凑足一伙人就可以过马路了,与红绿灯无关。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眼熟?
也正为其司空见惯,甚至为人所不觉,所以一旦被贴上“中国式过马路”标签的时候,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和议论。
循着这样的思路,一些行人纵身一跃横跨公路隔栏,可称为“中国式跨栏”;公交车站乘客们蜂拥而上挤进车,可称为“中国式上车”;正在行驶的车辆突然一个急转,强行插入另一条车道,可称为“中国式并线”。
类似现象还有不少。
集纳到一起,着实令人吃惊,原来我们身边存在这么多不文明现象,很多时候不管有意无意,各种“中国式”做法成了一种自然选择,甚至到了不这么做,反而会不正常、不便利。
这种吊诡的变化之中,一则存在群体效应,大家都这么做,法不责众,形成了一种社会氛围;一则发生了规则的异化,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依序、驾驶规则等都被放到一边,扎堆前行、拼抢上车、强行并线成了众人奉行的“潜规则”。
有规不行,违规成风,潜规迭出,由此看来,“中国式过马路”等现象,其实是陷入了一种规则困境。
为什么会这样?
这既有规则意识淡薄的原因,也有规则本身不完善的因素。
如果一味指责公民素质不佳,并未看到问题的全部,甚至也没有点中问题的要害。
以“中国式过马路”为例,行人不顾红绿灯急切通行的背后,与缺乏安全意识、心态浮躁、自私观念等不无关系,但通行区域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现实问题的存在,往往也使人们按照红绿灯划定的时空难以顺利过马路,甚至还可能面临危险。
因此,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只是一道公民素质题,还是一道社会管理题。
如何协调社会关系、平衡各方利益,制定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等理念的社会规则,提升规则的科学性?
如何在规则实施中一视同仁,对违规者依法进行惩处,提升规则的公信力?
这不仅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能力,也需要民意的参与和监督。
人人行动起来,人人负起责来,共同遵守和捍卫良性规则,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运作。
希望在城市的每一个街头,都不会再看到中国式过马路,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6
“中国式过马路”已成为XX的一个词条,具体解释为,过马路时错过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
“中国式过马路”之所以这样出名,一是普遍存在,二是难以根治。
即使交通设施不完善、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都影响着这种行为,但我觉得“中国式过马路”背后的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才是众人有此举动的真正原因。
为什么这样说呢?
刺眼的红灯清清楚楚发出了“停止”的指令,多少人一起若无其事地穿过斑马线。
无视交通信号灯,忽略交通规则,因为大家都有责任,最后承担时自己分到的只是可忽略不计的一小点,所以过去也没什么,其他一群人的责任比自己的要大得多。
本来应该自己背上责任,因为有了别人的存在而推给别人,甚至扔掉。
面对记者的镜头,很多人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说明他们知道自己所作所为不对,也有羞愧之心。
但为什么一开始却选择了做那“一撮人”呢?
从众心理在这里起很重要的作用,它麻痹了所有人的神经,给人一种可以不用承担自己责任的错觉,致使很多人想都不想就跟着人群闯了红灯,而完全忽略了他们行为的危险性。
而这种从众心理带来的危害不可小觑。
从小的方面来讲,是给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
虽然全国10个月才有近800人因闯红灯丢了性命的数据好像在告诉我们,遇到危险的概率很小,但不代表它不会发生。
只要闯了红灯,生命就要承担着消逝的风险,这是不能被遗忘的。
毕竟,绿灯可再等,生命不重来。
从大的角度来看,这是国民素质的滑坡,是民族精神的低靡。
名叫责任的包袱被扔了一地,放任自己被从众心理麻痹,变得麻木,而不会坚持自己的道德准则,这是一个民族的逃避与懦弱。
没有能坚持向上的精神的民族,难道能长存吗?
等到从众心理把大家的道德底线拉得低得不能再低的时候,灭亡,就是不能避免的了。
后果这样可怕,所以,从众心理要不得。
另外,相关部门也应该从交通设施的完善入手,配以教育宣传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创造一个能培养较高道德准则的客观环境。
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要从心底里明白“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找回属于自己的道德准则。
那天在路上看见一个标语——“不从众,我的道德准则。
”你能做到吗?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
在外国,只要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都被称为“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就这样被贴上了不文明、没素质的标签。
但是,“中国式过马路”并不是捏造的。
看车不看灯,随便翻栏杆,集体闯红灯……这些已经变成平平常常的事了。
我曾看过一名小女孩,在红灯下劝阻父母等待绿灯,却在无奈下闯了红灯。
一代代“传承”,“中国式过马路”仿佛成了中国的“传统”。
很快,那张标签就要印在我们的脸上了。
我们之所以“中国式过马路”,是因为中国的交通规则存在问题以及部分国民没有良好的素质。
如果我们再不改正这些小小的问题,并继续这样下去,中国的未来不堪设想。
将会从过马路演变成事态更严重的事情。
我认为,如果我们想彻底撕掉标签,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增强我们的安全意识,在红绿灯处安装一些语音系统,提示并警告人们;二,务必做好严厉的惩治规章,不然“闯红灯大队”只会愈加庞大;三,许多红绿灯设置时间不合理,导致人们等待不耐烦,多次闯红灯,这需要政府做些调整。
现在这张恶劣的标签仍旧贴在我们中国人的身上。
当我们走在马路上时,我们可以想一想,自己是否是“中国式过马路”的一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式 马路 议论文 精选